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都是辅政大臣,三代天子宰相,周平王刚东迁之时,立足不稳,得依靠郑国之支持,忍气吞声,封他们为辅政大臣就算了,周礼明明白白规定得很详细,可从郑武公开始,就不断地干一些践踏周礼的事:灭掉宗族国,修超规制之城池,不讲道义谋害恩国等等。时间稍长,郑国之僭越让周平王受不了了。
郑庄公刚即位,就立刻快速扩张国家,又修更夸张之新郑,周平王当然不再忍了,决定要多点主动权,不能老是活在郑国的威胁之下,当时刚好有个借口:郑庄公年纪不算大,有好几年时间并没去洛阳朝见,帮着处理朝政,这给周平王一个懈怠政务之口实,他决定就从“辅政大臣”这一职位切入,逐渐削弱郑国之权力,摆脱这个强势国家之控制。
郑庄公不到二十岁之时,周平王做了个决定,请虢公忌父来担任总理,把郑庄公换掉,虢公忌父连推辞了两次,并未答应这职位任命。郑庄公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气愤,前往天子都城洛阳,以朝见之名义埋怨周平王:“听说您要让虢叔忌父来替换我,是吗?”
周平王没见郑庄公之时,雄心勃勃,可当面对真人当面质疑之时,立刻没了胆量,只好说:“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东迁后,洛阳经济并没很快发达,周平五身份有点不合法,威信不够大,很多诸侯都不来朝见,不来纳贡,日子也不好过,甚至一度出现过朝鲁国借粮食之悲剧。想要崛起,那得靠实力,面对郑庄公凶巴巴之追问时,他就又和郑国达成一个互换人质协议:周平王把自己之太子王子狐交给了郑国,去当人质抵押;郑庄公也把自己之儿子世子忽放在了洛阳。
按说交换人质,是诸侯国之间为防止违背盟约而做之约束。可是堂堂天子居然和一个臣子互相交换人质,也太掉份儿了,但局势所迫,除此之外,还能如何?郑庄公呢也厚着脸皮答应了,接受了交换人质之协议,这在周朝历史上绝对没有先例。由此可见郑庄公当时得有多嚣张。周天子第一次降低身份,和一个诸侯国平等对话,王室之脸算被郑国重重地打了巴掌。这事件史称“周郑交质”。
东周王室虽然没落,但周平王是个在位时间很长之天子,从十岁登基直到六十岁驾崩,竟持国长达五十一年,他践祚之久,竟活活熬死了太子王子狐。
王子狐在郑国当人质,算是立了大功,等到父亲驾崩,他是确定无疑之新任天子,可惜他福分浅,当了半辈子太子又当了半辈子人质,没能等到登基当天子的那一天。
周平王驾崩,王子狐又去世,于是王位就传给周平王之孙子王孙林(姬林)。公元前720年,王孙林登基成为东周第二代周天子,史称周桓王。周桓王登基之第一件事,就是要努力摆脱郑国之控制。郑庄公极为恼火,于是郑国和王室之斗争就从暗里逐渐转为公开化。
公元前720年,周桓王刚一登基就重提旧事,任命虢叔为在朝卿士;公元前717年,郑庄公朝见周桓王,结果周桓王爱理不理,故意甩脸色给对方看,对郑庄公不加礼遇;公元前715年,郑庄公做好了准备,再次朝见周桓王,这次拉上齐国一起,周桓王只好以礼相待。可是谁能想到,郑庄公竟以此为借口,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动。郑庄公朝见完周天子回国之路上,就打了个“以王命讨不庭”之旗号,郑庄公自作主张打着天子之旗号,用“不庭”之借口去讨伐些小国家,从中获益。
按照周礼,诸侯要定期去朝见周天子,方式有三种:每一年,要派大夫前去朝见;每隔三年要派上卿去朝见;每隔五年,诸侯要亲自去朝见。东周天子立国之后,一直恓恓惶惶,前来朝见的并不多,用这口实去发动侵略战争,那可以说太容易了。
于是郑国又创造了一个历史上的“第一”,“以王命讨不庭”是诸侯国第一次打着天子之名义发起侵略战争,从此这种不义之战争越来越多,故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这个口号影响到后来一些枭雄霸主,为这些枭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称霸思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之“尊王攘夷”、曹操之“奉天子以令不臣”,都是这个方法之延续。
公元前713年,郑庄公就打着“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号,开始干了第一件坏事,《左传》记载“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说宋国国君不来觐见周天子,郑庄公就用“王左卿士”之身份,假借“王命”来讨伐。这年夏天,郑国联合齐国和鲁国,打败了宋国。郑庄公为了和鲁国搞好关系,就把占领宋国的土地全部给了鲁国,又以戴国、许国不派兵帮助这支“正义之师”讨伐宋国为理由,灭了戴国和许国,然后郑、齐、鲁三国就把许国和戴国给瓜分了。
周桓王非常气愤,但宋国不来觐见天子,不合礼数,周桓公自己也很不满意,郑庄公假借自己之名义去讨伐,也算为自己立了一点尊严,气愤之余就没过多追究。公元前711年,郑庄公和鲁国谈了条件,要用周天子名下所属的“祊地”来换取鲁国的“许田”。郑庄公这个请求早在四五年前就有,当时鲁国前任国君鲁隐公没有答应。经过几年的关系经营,这一次,庄公还送去一对白璧做厚礼,鲁国就同意了。这件事成了周桓王和郑庄公直接面对面矛盾斗争之导火索。
古代有个最高规格之祭祀,叫作“封禅”,就是前往泰山顶去祭祀上天。按照周礼这祭祀之主体,只有天子才可以,而且是有德行之天子才可以。周天子去祭祀上天这么大之事,诸侯国诸位国君能不去吗?诸侯都纷纷赶去陪着天子祭祀,总得有个天子召见接待诸侯朝拜之地方吧,这个地方就在泰山脚下之祊地。由此可见祊地是比较特殊的,是周天子特权所属的。而许田呢?许田,是鲁国之地盘。鲁国是周公旦之后人所建,由于周公之功劳很大,故鲁国为周公专门立了一个祠堂,常年祭祀。这个祠堂所在地,就是许田,许田靠近河南,距离许国、郑国都很近。郑庄公想要许田这块地,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自己之领土。但又慑于鲁国是周文化形象代言之特殊地位,没法直接攻打抢夺,就用了这个换土地之计谋。换土地又舍不得自己之国土,所以欺负周天子,用天子之祊地来换取鲁国之许田,为换取这片土地,郑庄公还编了一套很好的说辞,说周天子现在无力再去封禅了,故祊地也就用不上了;而我郑国是周朝卿士,打算匡扶朝纲,恢复周礼,想好好祭祀周公他老人家,故用祊地来换取您之许田吧!
很多儒生凭此认为郑庄公其实是个好人,还是很有礼数的,处处还都在维护周礼:他不愿意违抗母亲之命令,故把最好之城邑封给了弟弟;弟弟造反,他打败了弟弟也还留下活路;把母亲贬到颍地,又不惜违背誓言来掘地见母,真是个大孝子;现在看周礼不振,想要祭祀周礼之制定者周公,以此来恢复周礼制度。郑庄公做法明显违背了周礼,凭什么用属于天子之地盘来换取别处地盘呢?谁告诉他可以这么做?他凭什么随便动天子之东西?又凭什么去祭祀鲁国之祖先周公旦?你自己之祖先不去祭祀,跑去祭祀周公干什么?就像孔子所说,不是你家之亡灵祖先,你干吗要去讨好祭祀?这样做必然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周桓王一怒之下,撤去了郑庄公“天子卿士”之职位。
历史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惹小人,更不要惹伪君子!得罪了小人,他就会千方百计搞破坏,做小动作;得罪了伪君子,你基本就完了,他不但会恶心你,你还会一步一步落入人家设之圈套中,别想出来了。
郑庄公开始了可怕之复仇计划:第一步,恶心你、惹毛你。郑庄公先派人去把周王室所属麦田里之麦子给割了;到了秋天郑庄公又把洛阳附近之稻子也给抢先收割了。当年对付亲弟弟叔段之时,何尝不是用这招?同样是用各种方法,来挑衅或者是纵容对方,让对方沉不住气,然后自己变成了受害者,成了弱者,站在了道义的一方;表面上做的没什么理亏,实际上让人防不胜防,最后自己还要落个道德君子之美誉!果然,周桓王忍掉进了陷阱里。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召集了卫国、陈国、蔡国之军队,亲自披挂上阵,也以“不来朝见”之罪名攻打郑国,要收拾下这恶心之郑庄公,割麦子收稻子这样之罪名,想拿都拿不出手,拿出手也让人笑话,郑庄公太狡猾了。周天子御驾亲征打诸侯,这在春秋仅此一次。
战争之结果可想而知,郑庄公早有准备,《左传》对这一段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周天子用现任之卿士虢公林父统领右军,蔡军、卫军受其节制;用辅政大臣周公黑肩统领左军,陈军受其节制;自己则坐镇中军,前往郑国。双方在葛(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展开大战,史称“葛之战”。
《左传》还记载了郑国战前之战略分析。郑庄公的儿子公子突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非凡之军事才华,他分析说:“陈国正在内乱,人民没有战斗的意志,所以陈国最容易被击溃;陈国是周天子左军部队,左军乱套,周天子一定会救急;同时去攻打右翼,右翼是蔡军和卫军,毕竟是匆忙聚在一起,没有什么合作经验,只要猛打一定溃败,接下来围攻周天子的中军就可以了。”郑庄公接受了这个分析。
于是郑国也摆开架势,按照上述方法先攻打天子军队之左右翼,果然一击而溃,周天子被围困。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去,正中周天子肩膀。这一箭射掉了周天子之光环,射散了周天子之天威,射塌了周天子最后一点象征意义之形象,射断了周礼最后之一点约束,春秋正式进入毫无礼法约束之时代。
从此周天子威信扫地,几乎无人搭理,东周王室日益艰难,甚至连丧葬费都要向诸侯借钱。《诗经·王风》中《兔爰》反映的就是周郑交战、天子战败之后这个悲惨之局面。诗中不无悲怆地说:“我小时候,一切都好好的;可是现在一切都变样了,遭遇到这么多凶难灾祸,我只能用睡觉来麻痹自己,装作不说、不看、不听。”
周天子被射一箭,幸好没有射中要害。当夜,郑庄公又派大夫祭足去慰问天子,周桓王吃了败仗,得了台阶,也只能顺势就下了。此事以周天子完败为结果,宣告了郑庄公小霸王地位之成立。至于射周天子一箭之大将祝聃,拒绝了郑庄公之封赏,而且对郑庄公说:“我这一箭射出去,肯定闯祸,会遭天下人的辱骂。”结果没过多久,就忧愁而死。
郑庄公经此之战,一夜成名。从此天子再也不能约束大家,礼法再也不能成为行事之准绳,纷纷乱乱春秋争霸之序幕就从此刻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