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古代官员上任途中被土匪截杀又被冒名顶替,你觉得可能吗?

古代官员上任途中被土匪截杀又被冒名顶替,你觉得可能吗?

2020-10-18 15:31阅读(60)

古代官员上任途中被土匪截杀又被冒名顶替,你觉得可能吗?:谢谢邀请!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旧时代冒充官员,冒充新郎,冒充新娘这些现象都有,不过这些现象太

1

谢谢邀请!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旧时代冒充官员,冒充新郎,冒充新娘这些现象都有,不过这些现象太少太少,一但露出马脚怎么得了啊!一是要有惊人的胆量,还要有圆滑应变的口才,对该官员的来龙去脉,必须了解得非常清楚,才敢迈出这一步。清朝官员于成龙就遭劫过,官印也没了,朝廷命官丢官印也是大罪,不过于成龙有才华,又遇仁义之士,双双因祸得福,电视上大家都看过。正常一个县令上任,都有保镖的,清朝就有吃保镖饭的,要把官员送到任上。一般做官的都有关系网,上下级的官员都认识,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对官员都有来往,顶替估计极少,不少土匪图了钱财,就算了,还想好事,大都不敢。曾经有个说书艺人,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双喜临门的官员,第一次上任,途中遭劫,被扣土匪山寨,寨主儿子冒充官员上任,一个月之内风平浪静,当地也没有遭到土匪抢劫,结婚那天,新娘子一下轿,发现新郎不对,赶紧逃跑,新郎也跑了,土匪头子只得把新官员放了。这是说书艺人讲的,不一定真实,我把他借过来回答问题,意思是说这种现象是有的,不过确实少!

2

纵观整个封建社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截杀官员冒名顶替的事情,是真有可能发生的!

古代官员上任时,证明官员身份的凭据有两种,一种是敕牒,一种是告身,所谓的敕牒,就是由朝廷颁发的委任书,上面盖有吏部的印章,是很难伪造的,还要在衙门备案。

告身是有政府的专门机构制作的一种用以证明上任官员的凭证。告身上写着官员的年龄、籍贯和相貌特征等。

《西游记》中,众所周知唐僧的父亲就是被人杀害冒名顶替多少年,最后才伏法!但是这是虚构的!

不过明朝却真实地发生过,据《雷州志》记载,公元1632年,明末崇祯年间,有一位官员被朝廷委派去雷州担任知府,半路被土匪截杀,土匪发现他身上有一张官凭。但是这个土匪有点文化,他大摇大摆地赶到雷州上任,顺利接替前任。

土匪在此后担任知府的两年间,工作勤勉,任劳任怨,廉洁奉公,把雷州治理的非常好。直到有一天,真知府的儿子前来投靠,发现知府不是他爹,是冒牌的,遂向锦衣卫举报。锦衣卫办了一场鸿门宴,顺利把土匪知府抓住,之后,该土匪交代了事情的所有经过……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池州知府郭某前去上任,中途遭强盗埋伏,知府本人和家人随从奴仆共60余人全部被杀,强盗垂涎美色,将他妻子和幼子留下来,带领着三十余名手下喽啰前去上任……最后被郭知府大舅哥发现,向当地巡抚举报,巡抚将强盗全部处死。

不过发生这种冒名顶替官员的事情还是比较少的,在官场上的迎来送往,很容易露出马脚。一般人是不会冒这样的风险的!

3

很有可能!当时仅凭任职文书、官印、官服去外地任职,上任途中遭截杀可能性很大,能请得起保镖的很少,大多只带师爷上路。另外在上任地,也没谁见过新任官,即使有置疑,只要顶替者能应对还是能蒙混过关的!

另外你从最近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冒名顶替读大学来看,这些现象却实存在,说不一定还可得到某些官员的庇护。

4

古代官员上任途中被土匪劫杀,然后土匪冒充官员上任一一

这个问题很有趣,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复仇报本就说的这挡子事。

古代官员究竟能不能冒充?这种事可能有,如果没有吴承恩怎么能想象出来。

冒充当官凭的是官印一一一一

古代冒充官员,现代也有冒充官员同样凭的是证件。曾经有人冒充军官行骗,缕缕得手。

5

存在这种可能。

古代官员上任是凭吏部发的一张文书,上面记载着官员的基本情况,除姓名、籍贯外还有文凭(举人还是进士)、履历、相貌等,但是相貌也就是简单记载一下相貌特征,比如大眼睛还是小眼睛、皮肤黑还是白、长脸还是圆脸,记载的是比较抽象的,这就给冒名顶替留下了漏洞。

如果一个人交游广阔还好,如果本人就比较孤僻、然后又到遥远的异地任职、有没有多少亲人的情况,那可能就被冒名了。不过能够冒名成功不容易,因为官员还要跟其他官员打交道,还要具备与其履历相应的文化水平及办事能力,重要的是官员还需要定期去述职,很容易被揭穿。

6

古代官员上任,也有相应的凭证——告身,告身就是古代授官的凭证,类似现在的任命状,因此也不是随便冒充的。

不过在《虞初新志》收录的《雷州盗记》里也记载了一个成功冒充的案例,说的是崇祯二年,一个金陵人去雷州当知府的人半路遇到强盗,和随从人员一起被害了。强盗们只留下了他的妻女,然后选了一个最狡猾的强盗冒充知府,拿着公文去上任了。

假知府在雷州做了两年,居然官声不错,所以得到了上司的表扬,下属也都很敬服。后来直到真知府的儿子来雷州,发现堂上坐的不是自己父亲,去告发,此事才告败露。

虽然《虞初新志》只是一本小说集,不过此事据说《雷州志》里也有记载,所以还真的有可能发生过,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7

好象有!

8

你好,我觉得有可能。

在清初徐芳写的《雷州盗记》中,就有这么一例冒名顶替当官案。

崇祯初年,有个金陵人由京官到雷州出任太守,一行人坐船行至江中,遇到了盗贼,除了老婆女儿其余全被盗贼杀了,这伙盗贼也是胆大包天,就让其中最狡猾的人冒名顶替出任雷州太守,其余盗贼伪装成仆人,负责接洽的官员竟然毫无察觉。

这个伪太守还挺廉洁能干,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当地百姓都庆幸来个一个好官,他的下属和监司都敬重他。



为防止穿帮,伪太守贴出告示,属地拒不接待金陵人,违反者即使是亲戚也要重罚,结果当地人更加信服他了,认为他公正无私。后来,真太守儿子前来投亲,当地没人敢留宿他,这才知道还有这么奇怪的禁令。第二天在路边看到了伪太守,心里明白原来这是贼啊,于是密报监司,抓住了七成盗贼。


事情的经过大抵如此,这个故事中的金陵人竟然与《西游记》中唐僧父亲陈光蕊的遭遇非常相似,也不知道是不是互有借鉴,姜文的大作《让子弹飞》中也是以麻匪杀人替官为故事主线。古代官员赴任都有行文书信,各类证明材料,但是没有本人照片,所以以假乱真倒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如今,假的终归是假的,撒下一个谎言就要不断用新的谎言去掩盖,是不是也挺累的。

9

这个还是有可能的,这个和古代的制度有关,宋朝开始,基本没有官员在本地做官了,这是为了限制官员结党营私,本地做官,亲戚朋友太多,难免会徇私情,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所以朝廷一般在放官员时,使其远离本地。而且官员在同一个地方也不会做官太久,过几年就会被派往新的地方为官,防止时间久了,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小圈子,结党营私。

另外古代官员放任可没有那么容易,考中了马上就能做官,往往中举后要等很长时间才会有空缺可以出任。所以多数官员被放任都比较突然,事前大多不知道自己会被放到哪里为官,官员对自己即将上任的地方了解有限,地方对新来的官员更是一无所知。

在信息还不发达,人口基本没有太大流动性的古代,官员半道被劫杀,然后被冒名顶替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已经为官多年,有一定资历,名声在外的人调任,想要劫杀冒名顶替就难了。再说这样的人赴任,一般会带很多随从,甚至是家属。冒充难度大,而且容易败露。

10

可能的,唐僧都是大家熟悉的人。他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后,又娶了宰相的千金小姐殷温娇,算是双喜临门了。可他带着妻子去赴任的途中,不料被水贼刘洪所杀。刘洪不仅抢走了他的娇妻殷温娇,还带着他的官印,堂而皇之的去江州赴任。一个土匪摇身一变,便成了知府。

而 在明朝崇祯年间,也发生个这样的案件。一名匪徒半路打劫,杀了一名前去赴任的官员,并拿着他的官印去赴任。后来这名匪徒东窗事发后,因他在任期间有过爱民的业迹,百姓还为他求情。

历来,想过官瘾的人很多,看过电视剧《水浒传》的人都还记得。梁山大军在打败方腊以后,阮小七已想过官瘾,进而身披方腊的黄袍狂奔。阮小七也受到了处罚。这就是想过官瘾,冒名顶替者的下场。

为了虚名, 为了功名利禄。历来,冒名顶替者不断。最近,山东省也处罚了一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件和人员。聊城市的陈春秀,东昌符区的王丽丽等多名莘莘学子,不幸也被别人顶替去上了大学。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很多。虽然历来冒名顶替之根难以斩断,但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相信这一现象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