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农村有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农村有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020-10-18 14:33阅读(60)

农村有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老人是条龙,像谁谁家穷”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因为“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寓意着一个人可

1



“老人是条龙,像谁谁家穷”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因为“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寓意着一个人可以生很多孩子,可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老人从小就偏向哪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肯定以后是最没有出息的,混的最差的!

给大家说一个我们这边的真实事情吧,今天的主人公叫做薛大爷,我们这边庄子全部都是姓薛的,所以咱们也就不再纠结这个。薛大爷养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已经78岁高龄,女儿前些年患有胰腺癌去世了,“女死门槛断”,所以你觉得这一门算是靠不住了,因为徐大爷以前是在我们这里五金厂上班,属于国企,退休后每个月还有20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

薛大爷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我们这运输公司当司机,也算是有正式工作,儿媳妇是在保洁公司做出纳。薛大爷的二儿子因为从小就身体不好,所以最后接了薛大爷的班,没想到过了几年下岗,现在在城里开出租车,媳妇在中医院当护士。薛大爷的三儿子从小学习好,而且民间自古有“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的说法,所以薛大爷的三儿子最后考上了大学,在湖北武汉一个研究所上班,儿媳妇也是在电信公司上班。

那些年的时候徐大爷老两口身体还硬朗,再加上徐大爷的退休工资已经完全能够支撑老两口的生活,所以三个儿子都还显得凑合。可是自从大前年薛大爷去世之后,薛大爷的老伴没有退休金,一下子就需要的儿子承担起抚养老人的义务,按道理来说,大儿子和二儿子家里都有儿子,日子过得挺紧巴巴的。唯独是三儿子生活经济条件很好,再加上当年薛大爷夫妇也是对三儿子最好,因此三个兄弟在一起商量,意思是脑残条件好,可以多出点经济费用给母亲找一个保姆,大儿子和二儿子负责每周回家探望。当时是这么说定的,哪知道后来三儿子回去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这下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巴,每次回来看老母亲都是急匆匆的来,急匆匆的去。

后来薛大爷的老伴儿实在受不了,就告了老三,后来经过多方协调,并且以不孝顺就告知老三工作单位来威胁老三,老三才勉强答应一个月支付1000元的赡养费用。想想看以前薛大爷夫妇俩都在人面前说自己三儿子多出息,多能挣钱,如今反而落得个这个地步,反而是一向自己瞧不上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每次回家帮自己洗衣服、洗床单。

2

在农村住久了,经常会听到老人们时不时的蹦出来一句农村俗语,因为他们总说自己走的路比我们吃的盐还要多,就会说一大堆很有哲理的话来教育晚辈,比如这句“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就是句挺有意思的老话,而且比较有道理。

农村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意思是说,家里的长辈如果很有能耐,不管哪些方面都做的不错,那么他向着谁家,谁家并不一定会好过,反而会越来越穷。过去农村一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而且尽管父母老人们觉得自己挺公平的,但是毕竟一碗水不可能端的太平,还会有些不周不迟的地方,孩子这么多总会有偏有向,正常咱们的思维是,老人家里条件好,那么他越帮着谁家,谁家就会过得更好一些,但事实却刚好相反。

我们村有一家就是这种情况,家里不多不少三个儿子,老大儿子最老实,也没有什么太大本事,一辈子本本分分在工厂里上班,娶了媳妇生了闺女,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老二中不溜儿,过得不好不赖也算能说得过去,老三可不一样了有个好爹妈,虽然学习不咋地,但是顺风顺水干上了小老板。

虽然都是男孩,但是农村的习惯是重男轻女,如果都是男孩,那肯定就是“天下老的向小的”,这老三顺风顺水的当上了小老板,就是占了当小的的便宜。老爹有个小工厂,也赚了点小钱,上了年纪之后,就盘算着要找个接班人来干小工厂,好十多年前能在农村开小厂子的,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能耐人儿了,连挑挑拣拣都没有,直接就把重担压到了三儿子的身上,时时处处就把小儿子带在身边,好带他早早步入正轨。

等到三个儿子都成年了之后,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各自出去找工作了,只有三儿子在老爹的厂子里边继承了家产继续做小买卖,可是好景不长,干了也就三五年,因为环保问题,这些不达标的小厂子都被关停了。而小儿子两口子直接变成了无业游民,靠着吃老本度日,但是也没有办法,没有别的谋生本事了。这可真是老人是条龙,向着谁谁家穷。

3

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我赞成。但是需要明白的是:这句俗语单单指孩子多的家庭。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为什么说:老人一条龙,向谁谁家穷?


首先要明白,老人一条龙的意思。这里比喻父母是龙,龙生九子各不同: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
由于孩子们长大以后,性格爱好发展命运各不相同。有发展好的,有发展差的、有发展的让父母不省心的……等等之类!作为父母,他们肯定是喜欢,发展的好又孝敬听话的好孩子;但是有些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发展的不好,老人不能不管,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啊!他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偏心”那些“穷”孩子。在很多时候,都会明里暗里,帮助这些生活过的较差孩子。而那些有能力又听话的好孩子呢?他们对老人来说比较放心,所以老人的爱,会更多都会倾斜到“穷”孩子身上了。显得老人爱谁,向谁,谁家就穷了。这种绝大多数老人偏爱孩子的现象,太正常啦,所以才会形成这样的老俗语。

父母爱孩子是我们文化传统。看似天经地义,“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五个指头有长短”,“针”扎到谁?父母都心疼。虽然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是对他们爱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有两个孩子以上的父母,都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欢迎讨论。

4

“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农村老话是在过去子女多的条件下产生的。过去农村人讲究多子多福,也没有计划生育,有时候会有好几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老人对待几个儿子,尽量一碗水端平。但是十个手指不能一般长,总有的孩子会讨老人欢心,能得到老人的偏爱,便会从老人那里多讨些好处。于是,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闲话就出来了,说老人向着老几老几!

那么,问题出来了,老人偏向着谁,总会给谁多一些好处,有为什么向着谁谁就穷呢?这里面反映了几个道理。

一是老人向小的,造成了想着从小娇生惯养。俗话说“天下老的向小的”,这个小的,就是指最小的一个儿子,称为“老生儿”,一般的父母都会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娇生惯养,从小偏爱。这样的话,孩子从小没有得到锻炼,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以后,就无法独立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往往还需要老人偏爱和照顾。但老人的偏爱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老人去世,这个孩子必定是子女当中最穷的。

二是老人向穷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们日子过得好。但是,孩子们性格、能力各不相同,独立生活后肯定各自的日子过得不同。这时候,从老人的心理肯定是向着比较贫穷的一个子女,将重心偏向于这个穷的子女。正常的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因为被向着的这个孩子本来就没有能力,所以家里才会穷。自己没能力奔日子,只靠老人的接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就是,老人越向着谁,谁家里越穷。其实这是反向的,是谁家里穷,老人往往不自觉地从情感上偏向谁,帮助谁。

三是得到老人偏向的这个孩子不思进取。不管老人偏向哪个孩子,时间久了,这个被偏向的孩子往往习惯了被老人人帮助,习惯了啃老生活,自然自己不能奋发图强了。俗话说“好儿不在分家上”父母的偏爱总有穷时,人还是要靠自己,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只有自己努力拼搏,奋斗出一片天地,才能过上好的日子。

综之,农村的老话都是生活中的总结。“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是多子多孙时代的特殊产物。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但是老人对独生子女的过于溺爱,过于资助,更有可能养成子女嘴老的惯性,所以,举一返三,我们从过去“老人向谁谁家穷”这个现象,应该明白一些道理,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偏爱,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能力的养成,培养他们从小养成独立的人格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大家说是不是呢?

5

农村有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在农村里,一般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是有多个儿女的,而聪明的老人在对待自己子女时也是一碗水端平,而这也凸显出老人的智慧。可是人多了啥人都是有的,在农村里还有一些老人对待儿女则是不平等的,有的老人疼爱大儿、有的老人喜欢小儿,也是正是因为这样,也导致一些儿女们颇有微词。

但是来说,老人这样的做法却是错误的,除了挑起儿女们的事端之外,当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俗语说的:“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那么这句俗语有道理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李子来回答。

关于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我这里还真有一个奇葩故事:

我们村里一位老人今天78岁了,他一共有5个儿女。但是老人固执的认为,嫁出去的闺女是泼出去的水,因此老人从没有对他的闺女好过,倒是独宠自己的小儿子。

说起这小儿子,现在也有40来岁了。说起这小儿子,他从小受到老人的溺爱,“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然而老人在对待其他的儿女时,却没有那么信心了,也许是“老来得子”让老人觉得很欣喜吧,所以这小儿子在兄妹几个中还是挺霸道的。

“家里能不算能,外边能才是真的能”!可是这位年轻的小儿子在家里是一个小霸王,但是在外面他却终日花天酒地,没有钱了就和老人要,就和哥哥姐姐拿,自己从没有赚钱的愿望。

在老人还没有老的时候,尚有能力给小儿子钱,但是现在老人已经70多岁高龄了,除了低保的钱外,其余的就没有什么收入了。但是他的这个小儿子还是一如当初不干正经事,而且他还认为自己40娶不上媳妇都是老人给害的,嫌老人家穷的原因。

可是老人的大儿子和几个女儿,在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老人应有的照顾,但是他们现在过得还不错。大儿子在家养猪,一年有几十万的收入;大女儿嫁了一位老师,家庭也不错;而其他几个女儿都是做买卖,一年赚十几万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老人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小儿子,他怕年龄大了,儿子到现在又没有,将来会受罪的。但是又能怎么样呢,而小儿子这样的结局,也是由于老人的溺爱造成的。因此来说,上面我说的这些事,和农村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也是有关系的。

看完上面的事例,咱们再说一下这句俗语,那么“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的意思是什么

通过上述了解,我们自然也知道了这句俗语的大体意思。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龙生九子,子子各不同。而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由于九个儿子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所以龙在对待自己的儿子时,自然也是有偏差的。

而根据传说,龙是最喜欢自己的第九个儿子螭吻,由于螭吻身形是鱼和龙结合,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能呼风唤雨,但是螭吻在这九个儿子里,其法力也是最不中用的。

而老人就向龙一样,由于十个手指不一般长,因此也是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其中一个孩子。而不让这个孩子有任何的挫折,就像对待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来养育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可是老人在对待其他的孩子时,不能不热,任孩子自由的发展,就像野外的小草一样来对待他们。但是来说,花朵在温室里尚活,可是一旦进入糟糕的环境,这样的花朵迟早会枯萎的。而其他的小草在历经了外面的残酷环境后,却充分的生长起来了。

所以来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他的几个孩子反而没有父亲呢庇护后,他们也经过社会的锻炼后自然有了生存之道,更加的成熟了。而老人偏爱的这个儿子,却因为事事听老人的,就这和扶不起的阿斗一样,已经泯然众人矣,也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为贫穷的一个。因此也就有了“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俗语。

综上所述:

农村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放到现在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老人来说,如果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只是错误的做法,只有适得其反的作用。只有正确的引导自己的孩子成长,让孩子在社会中磨炼自己,那么孩子才能真正的长大,从容的应对以后的事情。

因此来说,这句农村俗语不仅适用于古代,而且对于现代的情况来说都是很实用的。而这句俗语教育人们,老人在对待儿女的时候要一碗水端平,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做一些偏爱一个孩子的事情。

6

感谢提问者,我是作者驶梦千帆!

针对农村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折射出老人与子女家庭及相处情况。大概的意思两种,第一种是:一家兄弟姊妹多,每家的经济能力不一样,那经济弱一家,老人就自己悄悄或者从其他兄弟姊妹那些财物、物品去支助弱小的那个,总之就是偏向弱势那个。第二种,就是直接偏心,不公正处理,凭借自己喜好,众多子女中总有最爱的一个,然后所以资源全部偏向最爱的那个。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老人这种不公正的做法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做、未来我们又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一、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带来的影响。

(1)兄弟不和睦

我爸的奶奶,我喊太奶奶,有的地方是喊曾祖母。太奶奶年轻的时候是她们生产队远近闻名的女强人,但是命运多舛,年纪轻轻就丧夫,当时我爷爷才几岁点儿大。后来太奶奶改嫁,原本是不带我爷爷走的,但是爷爷渴望母亲,就脚跟脚的跟到了太奶奶的新家这里。都说有了后爹就有后妈,原本因为之前家庭的情况,太奶奶就不喜欢我爷爷,后来太奶奶有了新孩子,就偏爱幼子,我爷爷就更加过的孤苦。但是,好在平安长大,并且在这里成立了家庭,有了2间茅草屋扎了根,有了我爸3兄妹。我爷爷和后面的继兄妹关系并不和睦,她们不喜欢我爷爷。即使爷爷成婚,也是挨打的对象,包含我奶奶,后来受不了打骂,在我爸他们很小的时候离家走了。

(2)伤孩子心

我太奶奶确实不喜欢我爷爷,但我爷爷心好,不争不抢,性格偏弱不懂得讨好,他的继兄妹倒是能说会道的,为人圆滑。后来继弟继妹各自成家,家庭条件都还不错,但不愿赡养太奶奶,我太奶奶就跟着我爷爷。我爷爷对我太奶奶很好,但是太奶奶并不领情,还经常骂我爷爷不是这里的根(太奶奶二婚家庭),喊他滚回他应有的地方,经常拿家里东西接济继兄妹们生活,但从不担心我爷爷。这些我是听我爸说的。我爷爷去世的早,或许应该与他年小的遭遇有关,心里压抑郁郁不得终。

二、面对不公正如何做、未来我们又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1) 放宽心态,不计较得失,人都有老的一天

我太奶奶后面生了多个孩子,在世的有3个女儿,女儿争气,生的都是儿子,很讨我太奶奶喜欢。我想按太奶奶喜好情况排的话,她外孙第一、女儿第二、我爸第三、我哥第四;至于我爷爷、我跟我妈没得排。我爸因为会帮着太奶奶做事,在粮食匮乏的年代,对饿着肚子的我爸也会给口吃食。我太奶奶重男轻女,但是她自己喜欢的子女无论男女都喜欢,不喜欢的你如何做都不会喜欢。

后来我爸几兄弟分了家,爷爷跟着我爸,其他兄妹出去打工,在农村就剩我爸,后来爷爷去世后,我太奶奶原本是想去跟着她女儿女婿的,但是去住了一段时间,不自在又回来。后来我太奶奶就跟着我们。但是,我太奶奶跟着我们的时候,心也是向着她女儿那边的,有什么好的东西、钱财全给了女儿、外孙。因为我是女孩儿,我奶奶小时候经常打骂我,说我是客家人(现在明白客家人就是嫁人后回娘家是客人)要让着我哥(我哥是主人)。我妈就很生气,跟我爸吵架,说闺女儿子一样的。我爸私下教育我和我哥,说奶奶生了爷爷,才有了爸爸,才有了你和你哥,生育之恩大于天,所以要孝顺长辈。长辈思想我们不能纠正,但是我们能摆正我们自己的心态。并且告诉我们,人都有老的一天,都希望老有所养。那时候小,懵懵懂懂,但我爸说的我们都记着。

(2)无论长辈有多偏激,我们做好晚辈该做的态度就好

我很幸运,我的父母心态很端正,一碗水端平,不管太奶奶怎样说,我依旧是父母手中的宝贝。并且因为从小看着父母亲自给太奶奶盛饭、热洗脚到太奶奶90高龄,生活难以自理,从洗脚、喂饭、买药喂药、洗衣服和她晒太阳聊天等等,一家人都在参与。而太奶奶的女儿们从没做过这些,一年难得看一眼。也许年龄越大,心态反而变好,我太奶奶竟然破天荒的夸奖我和我哥,说小时候应该对我们好点的。我想我是没关系的,太奶奶的思想影响不了我们,我们晚辈做好该做的就行,反正我是记吃不记打的人。

我爸说,为人子女,晚辈,做好该做的,不计较得失,就会活得更轻松一些。

(3)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标杆

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样学,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初三时候太奶奶去世,通知她女儿过来协商太奶奶后事,结果她女儿说她们是嫁出去的,应该我爷爷负责,爷爷不在了,就该爷爷的子女负责。我想,这种事情要是搁现在可能早就闹翻了天,但是我爸没有吵,就问她们愿不愿意出钱下葬太奶奶,不愿意就算了。周围邻居都劝我爸别管了,说老人有女儿好几个,你做孙儿的管什么管,辈分都差了一截。但是太奶奶的女儿们摆明态度不管,家里本来就揭不开锅,但我爸几兄弟硬是咬着牙东拼西凑安葬了太奶奶,但同时也和太奶奶女儿们断了联系。

我爸说百事孝为先,有孝心才能家好,孝对父母,善待儿女,子孙乃能绵延。我受我爸影响,也是这样的心态,我不知这样的心态对不对,但父母的潜移默化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

三、总结

为人父母应该摆正心态,公平公正,父母偏心,会对孩子带来不可估计的伤害。我觉得我爷爷的不争不抢的态度就是在面对太奶奶偏心受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救的一种方式,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只是他对他的母亲应该还是抱有一点点希望和温暖,他的心态影响了我爸,继而我爸影响到我们。

有人说我爸傻,说太奶奶的养老本该由她女儿来做,如果她儿女不管那就都不管,但我爸觉得应该管。我爸说,人要有感恩的心,太奶奶生了爷爷,给了生命的延续,并且对我爸幼小时候食物匮乏的年代,也会给口吃食。我不知道我父亲的做法对或不对,但我记着人都有老的一天,希望老的时候都有所养。

7

农村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是一句带有家庭警示教育性谚语,它的意思就是说,你父母亲最聪明,最有才干,钱再多,如果你太弱爱孩子,从小不培养他们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到头来只会害了他们。

而此俗语并不是在说父母亲老了不中用,讨人嫌弃,而是说父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最能干,最聪明,再辛勤劳动,努力工作赚最多的钱,人到老年手中存款最多,在众多的儿女们当中,譬如说平时只喜欢满崽满女,平时给他们钱用,把他们养成了骄生惯养的习惯了,呆在家里不做事,只知道赌钱抹牌,而不知道外出工作赚钱,等父母亲百年之后,父母亲给他留下最多的钱,这样的儿女吃惯用惯了父母亲现成的,家中开支又有那么大,父母亲生前留给他们的积蓄,恐怕一下子就会被他们花光了,父母亲顾谁谁不穷才怪呢?

“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

七星老农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来解释这句农村俗语好吧,从前,我们当地一邻居家一位财主,做生意赚了许多的钱,在六个儿女们当中,他们就只喜欢满崽,从小骄生惯养,不务正业,而且还天天赌钱抹牌,这小儿长大以后,就给他找了个老婆,这货与小儿子臭味相投,好吃懒做,也爱打牌赌博,一天连洗衣煮饭带孩子之事都不愿做,家中请了一个长工大嫂专门服待他们夫妻俩和孩子们,这样子一来小夫妻俩还蛮潇洒的吧。

可是随着老父母亲们老去,需要人护理时,小儿子夫妻俩照样玩他们的,置瘫痪在床的老父母亲们不管,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老父母亲们把这种情况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临终前把儿女们都叫到床边,立下临终遗嘱,把自己一生的积蓄与财产分一半给小儿子,其他的五姊妹们分一半儿,可当时兄弟们闹翻了,老父母亲不照顾,凭什么要分财产一半嘛,可父命难违,又有家族长老们作证,没办法啊,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只能服从父母亲遗嘱决定了。

可是不到四五年时光,老人家的小儿子夫妻俩欠下了一身的赌债,把父母亲留下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成为了当地的一对乞丐夫妻了,最后还是长兄为父,把他们夫妻俩收留下来,帮他打理生意,给了几间房子给小弟度过余生了。

从此事中大家可以看出,父母亲之爱是多么的真诚,而儿女们不争气,不努力工作赚钱,只知道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赌钱抹牌的话,你父母亲生前越照顾他,越疼爱他,纵然是把家中的金钱万贯全部都塞给他,也会被他将来给挥霍一空,到头来沦为了一市井乞丐了是吧。

大家都知道,父母亲在生勤俭节用,努力工作赚钱,为的是让儿女们减轻负担,为的是给儿女们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光耀门庭,哪个不想乾坤大,可是如果你儿女们硬不争气的话,纵然是父母亲最有本事,赚最多的钱留给你一个人,如果你不务正业,将来也会被你挥霍一空,到头来还不如一街头乞丐了是吧。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8

小时候常常听到爷爷奶奶这样给爸爸妈妈这样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当时因为还小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今天我终于明白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和我的父母说这样的话了。

其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相信每一个人都能看的出这样的含义,就是说“家里的老人如果偏向了谁,那么这个被偏向的以后肯定是越来越穷”,如果你是这样的理解也是对的,但是也有另一层的含义,今天我就把这层所寻常的意义讲一讲。

“老人是条龙”的含义

这一句讲的就是咱们的父母,父母在我们的成长中,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如果在我们成长教育当中,过于溺爱和呵护孩子,包括孩子有点事情,父母不是说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孩子办。

这样只会让孩子从小养成过分依赖父母的习惯,从小也不会懂得吃苦耐劳,也就是咱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说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关爱,这样只会让孩子长大以后没有自己的生存能力,更不会自己去融入这个社会的大家庭里。

因此这句“老人是条龙”就是说父母是如做一名合格老师来正确关爱孩子的。

“向谁谁家穷”的含义

这一句向谁谁家穷,我们要连着上一句父母是条龙的含义来理解,刚才我们讲到父母如何关爱孩子取决于孩子以后得生活。

也就是说父母过于爱护自己的孩子,就会让孩子长大以后失去生存的能力和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要知道父母再多的关爱也是有限的,父母总会变老的,因此父母年纪大了就没有能力再过于爱护你了。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了父母的爱护,孩子以后得生活就会越来越穷,毕竟孩子已经从小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

综上所述:

这句农村的俗语是一句富有人生哲理和具有正确教育的意义,告诉我们不能偏向某一个孩子,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这样以后他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9

“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告诉我们,大鼻子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值得商榷的,或者说“人不能被同一个石头绊倒两次”是值得怀疑的。这句农村俗语含义很简单,就是说父母对待子女们,如果有所偏向,那这个被偏向者最后日子过得会不如其他兄弟或姐妹。

其实几乎所有父母,在无关自己子女的情况下,都明白这个道理,假如这种事情在别的家庭发生时,也会看得非常清楚,甚至会对此评说得头头是道。可是这种对子女有偏向的事情在我们的周围还会时而发生,或者屡见不鲜。

为什么呢?可能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或有意或无意地,“偏向”就出现了。

比如有一个俗语是“大的亲,小的娇,挨打受气正当腰”,说的是,有三个儿子,或三个闺女的父母,之所以对老大亲,是因为初为人之父母的新鲜感,加上天性使然,没法不对老大不亲;

老二也就是”正当腰”,出生的时候,“天性”使父母觉得对老二的爱与老大是一样的,可是“不新鲜”的感觉却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于天长日久,朝夕相处中,时时都会在不经意中表现出来,即便是再迟纯的“正当腰”也会深切体会到的;

到了“小的”老三出生的时候,父母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在对孩子的“天性”上是不会改变的,而“新鲜”的意识已不复存在,“慈爱”却会无限度地增加,这就会不由自主地显得对“小的”分外地娇惯与“偏向”。当然,这些娇惯与偏向可能会给老三的人生之路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对某个子女的偏向都是被动与无意的。可凡事都有例外,也有极个父母会因为某些因素,而明显地表现出对子女之中的一个格外地偏心偏爱。但是,无论哪一种偏向,都会对被偏向者产生影响,在行为上可能会产生惰性,在心理上可能会不思进取,那么把日子过“穷”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当然,现在到处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皇帝”“公主”,是没有“向谁谁穷”这种体验的,也只有在小说或影视剧中去认知了。

10

首先这句俗语是很明显对于老人的不孝顺、不照顾。农村里面还有一句俗语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当然这句俗语是提现在子女后代孝敬老人的前提上来说的。 如果是老人的子女不孝顺他们,那就出现了:“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的尴尬境地。这并不是说谁赡养老人就会穷,只不过是有的嫌弃老人麻烦 多事所以就不爱赡养。

还有就是害怕老人得病,如果是大病的话,那就要花好多钱,是很容易导致家庭和子女致贫的,当然这也是现在一个很“纠结”的社会现象。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偏爱”、“溺爱”了,父母总是爱护子女中间相对比较弱势的一方,在农村来说就是日子过得不怎么样的一方。

这当然也离不开小时候父母对于有些子女的“溺爱”,导致其长大后精神和物质上无法得到满足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现在农村里面很多家庭和城市里面一样也是独生子女比较多,这就在先天上形成了一种爱护,独生子女在自己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当中,没有“分享”的观念,因为他没有兄弟姐妹,很多东西都是一个人独享的。

一直处于一种“养尊处优”的境地。 这就使其长大后步入社会当中很容易“眼高手低”,遇到挫折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打退堂鼓,导致其心智不成熟,情商有些低。

综上所述:农村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表达了两层含义。一个是关于老人赡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偏爱问题。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