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假设得太有想象力了。首先刘备临死前不会禅位给诸葛亮。就算刘备愿意,诸葛亮也断然不会接受的。

那就退一万步说吧!刘备强行禅位给诸葛亮了,三国的命运和轨迹,总体不会有大的改变。相反,蜀国会灭亡得更快。



按道理说,诸葛亮的能力甩后主刘禅几条大街,那为什么蜀国还会灭亡得更快呢?太不可思议了吧!我们就来仔细分析。理由如下:

理由一:蜀国会进一步走向分裂,各派势力斗争越发激烈。

刘备在世时,益州派和荆州派尚能基本维持平衡,也能勉强相安无事。若诸葛亮当皇帝,益州派断然不会服气。凭撒呀?刘备乃皇室宗亲,有汉室血统,统治益州还说得过去。以李炎为代表的刘璋旧臣,本来就不服诸葛亮。更何况诸葛亮是要当皇帝,益州派一定会同仇敌忾,矛头对准荆州派,对准诸葛亮。本就孱弱的蜀汉集团就会走向分裂。更何况,诸葛亮能不能搞定荆州派还成问题呢?虽然张飞、关羽都已经去世,但赵云、魏延、马超、黄忠等老将还在,他们敬重一个当丞相的诸葛亮,未必会臣服一个当皇帝的诸葛亮。

理由二:诸葛亮如果成了皇帝,会提前累死在皇帝的位置上。

当丞相诸葛亮乃托孤顾命大臣,刘禅也以“相父”事之,蜀国的军政大事悉数委托诸葛亮裁决。从权力大小来讲,当皇帝和当丞相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区别。就算是当丞相,蜀国大小事务也是诸葛亮说了算,不影响诸葛亮军事战略的部署和内政管理的实施。可当皇帝就不一样啦!里里外外,大大小小、吃喝拉撒的事那得全管了,以诸葛亮的性格,必然比当丞相要管得宽得多。以前带兵出去打仗,刘禅多少可以做点事情稳定后方,如果诸葛亮御驾亲征,那还不得后院起火呀!诸葛亮本来就是累死的,当了皇帝就更累了,估计会死得更早。

理由三:诸葛亮当皇帝,吴蜀联盟会瓦解松动,曹魏统一三国的节奏会加快。

虽然诸葛亮是吴蜀联盟的坚定支持者,但诸葛亮当了皇帝后,复兴汉室的旗帜就再也没有了,蜀汉北伐就没有了正当理由。诸葛亮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形势。不等诸葛亮六出祁山,曹魏会主动来讨伐诸葛亮,东吴一贯都喜欢背后捅刀子,诸葛亮会陷入内外交困,两线作战的困局。本来蜀国底盘最小,兵力最少,两线作战是绝对耗不起的。如此一来,蜀国也会提前灭亡。曹魏收拾蜀国后,东吴也会迟早灭亡。三国最后的结局不会有根本改变,统一进程反而更快。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拉着诸葛亮的手,语重心长的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正因为这句话,后人就开始无限遐想,诸葛亮能力强过刘禅千倍万倍,如果自己当皇帝,一定可以统一三国。其实不然,不要说刘备不会真的禅位。就算有可能,诸葛亮宁死也不会答应。就算答应了,也只会加速蜀国的灭亡。

3

怕是“乐不思蜀”这四个字,阿斗没机会说了。

烂泥巴扶不上墙”,这句话该是孔明的了。

4

题主,我是否可以理解成为,倘若,刘备将皇位让与诸葛亮,三国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最终不会灭亡?我曾经对这种类似问题做过分析,即使诸葛亮成为后刘备时期的第二任君王,西蜀也不会由此发生任何改变,甚至会比刘禅时期更糟糕,究竟为何,且听我仔细分析。

刘备白帝城托孤,堪称古今君臣典范,这里我们不揣测刘备是否真心托孤,亦或是否是试探诸葛亮,单就说这诸葛亮如果当时顺坡下道,做了这个二代西蜀皇帝,后刘备时期的西蜀只会更加动荡,社会会更加不稳定。

如果诸葛亮逞一时瘾起,坐了这偏安一隅的土皇帝,势必会导致刘备死后留下的元老级人物的反对,这名不正言不顺呀,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人物即是赵云、魏延、费祎、郭攸之等权臣的反对。那时朝局会极不稳定,随时会被北方曹魏和东吴孙家所偷袭。

不过话又说回来,诸葛亮当时在后刘备时期,刘禅一直以亚父称谓,朝中大小事务,事无巨细,均由诸葛亮定下结论,可以看出,这往后直至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西蜀大小事务均由其主要操持。这又与做不做老大有何区别?!

所以,鄙人认为,当时西蜀的特殊环境,这诸葛亮已经是西蜀的实际掌权人,皇帝不过是一个称谓罢了。诸葛亮正此为北伐的籍口,其人生在西蜀时已经达到了巅峰!

5

诸葛亮为蜀汉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拼命,他肯定不会接受刘备的请求,《三国演义》也是这样写的,当时人诸葛亮没答应。诸葛亮即是当了皇帝,按他的性格,也会拼命打天下,以天下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的命运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6

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刘备在临死前托孤,告诉诸葛亮,假如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刘禅能辅佐,丞相就辅佐他。如果不行,干脆由诸葛亮亲任蜀汉的皇帝,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

这让诸葛亮非常为难,虽然刘备的托孤现场不仅有诸葛亮,还有众多大臣从中作证,哪怕诸葛亮取代了刘禅成为蜀汉的皇帝,从法理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诸葛亮不能这样做,刘禅就算是个白痴,他也要待在蜀汉皇帝的位置上,因为这代表着蜀汉为刘氏正统,拥有统一天下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当汉献帝退位之后,大家都知道汉献帝退位所谓的禅让是他老曹家逼的,很多人还是希望蜀汉作为刘家王朝的继任者能打回来。

诸葛亮不姓刘,他姓诸葛,他代替刘禅,虽然有刘备的遗命,虽然有众多大臣在旁证明,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也和曹家没什么区别了。

甚至,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刘备临死前的无奈之举,就算诸葛亮再大爱无私,让刘禅作一个逍遥的王爷,他在人们的心中可能还不如曹操,被认为是一个比曹操还要奸诈的奸臣。

所以,不管刘备是否真心,无论刘禅有多白痴多扶不起,诸葛亮也永远不会代替刘禅执掌蜀国的天下。


关键的问题是,假如诸葛亮代替了刘禅,他不仅不能统一天下,很可能会被千夫所指,进而被灭掉。

因为,蜀汉作为外来政权,在四川的统治基础并不牢固,诸葛亮即位后,法统上的不合理,一定会陷入内忧外患,估计在曹丕时代就会被曹魏给灭掉了。

对诸葛亮来说,最优的解就是刘禅在继位之后出了意外,由他的长子刘璿继承皇位,诸葛亮掌控全局,蜀汉内部也不会因为幼主登基出现朝廷混乱的局面,就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

刘禅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未来的太子刘璿出生于公元224年,刘禅继位为大汉皇帝的第2年如果出意外,蜀汉的第3任皇帝刚刚出生,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就自然而然的代理了皇帝的职责,成为蜀汉的监国。

这就有了以下几个保障。

首先,蜀汉的法统还在;

第二,诸葛亮不再有人从中掣肘;

第三,他不能亲自率军北伐,避免了军中的劳顿,还能多活几年。


其实,诸葛亮这个人水平真是不错,在他的手中蜀汉巩固了政权,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三国末期,当地老百姓对诸葛亮那也是万分的拥戴,这是诸葛亮不断北伐捎带手随便治理一下取得的成绩,说明诸葛亮特别善于治理国家,但打仗差点意思。

当诸葛亮被迫只能在朝中监国,北伐交给了魏延、姜维等人的时候,无论北伐能否成功,蜀汉一定会迎来大治。

同时,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蜀汉的第3任皇帝刘璿也会极为出色,拥有治国的大才。

刘璿这个人比他父亲可强多了,他喜欢骑马射箭,每日读书毫不懈怠,有古代世子的风范,并且显示出仁义宽恕之心。

蜀汉投降的时候,他还和姜维等人起兵准备复国,结果被乱兵所杀。

可以说,刘璿不像他的父亲,倒和他的爷爷刘备非常像,有诸葛亮的教导,他会更加出色。

在三国末期,他亲政之后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君主。


再加上诸葛亮数10年对蜀汉的治理,蜀国的实力应该比历史上最少高出一倍,至少可以集结10万人北伐。

趁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内斗的时候,刘璿亲自率领10万大军北伐,只要夺下关中,其他地方就可以传檄而定了。

所以,诸葛亮直接取代刘禅统一不了天下,但如果刘禅倒霉,继位的第2年就出事,蜀汉马上进入第3代帝王统治期,由诸葛亮来监国,统一天下却是指日可待!

7

不会有任何改变

刘备走后,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开始自己的人生大舞台,刘禅基本上就是一个甩手掌柜,一切都是诸葛亮说了算。

假如诸葛亮当上蜀主,那些情况会有所不同呢?

我们都知道,蜀本是以匡扶汉室立足的,无论是当初的刘备还是后来的诸葛亮,另一方面,如果都休养生息,凭着强大的综合国力,对魏最有利,所以北伐是必须的。


如果诸葛亮当蜀主,带领蜀军北伐的主将选谁?

赵云、黄忠年事已高,魏延,诸葛亮又不能过于信任,总不能老是御驾亲征吧。

基本上就无法实现五次北伐,或者把权力交给刘禅代管(交给别人更不放心),自己去北伐,其结果还是一样的。


刘备死后,诸葛亮不出所有人意外地成为蜀汉帝国的“相父”、没有帝号的皇帝。真正属于诸葛亮的时代,在他羞涩地走出草堂十六年后,才姗姗来迟。诸葛亮从踏进职场的第一天,他的角色就是刘备这家小公司的总经理,十六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过,虽然刘备的小公司早就发展成为大财团。

刘备死后,诸葛亮该做事都做了,无奈何国力实相差过于悬殊,最后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而且,如果不是诸葛亮亲自北伐,就找不到姜维来继承遗命,估计来得更快。

8

如果刘备临死前把皇权禅让给诸葛亮,三国的命运将会怎么样?

刘备临死前的确有把皇权禅让给诸葛亮的“说辞”。但是,并非真心禅让,而是将了诸葛亮一军,让他更加不敢取而代之。

这段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 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人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而蜀汉的历史书写者也正是诸葛亮而不是陈寿。

比如,托孤这一段就与史实不符。

实际上,刘备入主西南后有两股势力并存。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

跟随诸葛亮入川的荆州派势力为强龙,而真正主政蜀汉的实则是以李严为首的益州排势力。

刘备的托孤之臣有两位,代表益州势力的李严为主,代表强龙派势力的诸葛亮为辅。

也就是说,基于当时的政治格局,刘备实际上将蜀汉和刘禅托付给了更有势力的益州派,诸葛亮不过是平衡益州势力的一个掣肘,又怎么可能说让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的话?

除了说话给诸葛亮听以外。

更重要的是,退一百万步讲,即使刘备真有禅让之心,诸葛亮也一千万个不敢。

因为自汉初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之后,以家庭为模型的国家理论体系下,君臣就是父子,忠就是孝,孝就是忠。

皇帝就是天子,是代天牧民的天道正统,朝代轮替遵循的基于五行理论的五德循环理论,黄帝属土德,禹夏属木德,商汤属金德,周属火德,秦属水德,自汉始进入土德开始的又一个循环。

就是说,汉朝正是五德循环的正统,任何人妄图篡夺都是侮辱五行的逆天行为,天下可以共诛之。

而刘备的蜀汉打得正是延续大汉正统的旗帜,曹操即使坚持不做贰臣的士大夫忠孝的基本准则,只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被历史骂了个狗血喷头。

而除了擅长内斗以外几乎没有治国才能,更没有任何真正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支持,只会弄权的诸葛亮,根本不在天命的五德循环之列,他凭什么敢于妄想“自立”?

如果,假设,诸葛亮真的妄图自立,那么,必将为曹魏和孙吴提供“天下共诛之”的最佳借口,诸葛亮的自立宣言必然就是诸葛亮蜀汉政权的丧钟,历史必将会重写。

9

公元223年,刘备在和东吴的交战中受伤,逃到白帝城,感觉自己受伤很严重,于是召见诸葛亮。刘备让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禅,同时也和诸葛亮说如果你认为刘禅实在没有才能,你可以取代他。如果说刘备临死前直接把皇位禅让给诸葛亮,那么蜀国的命运会怎么样呢?答案还是一样,蜀国照样不敌魏国,最终还是会被魏国灭亡。那么是为什么呢?

蜀国领地太少

公元219年,关羽失去荆州。刘备为了给关于报仇,对吴国发动了攻击,吴国派出小将陆逊。陆逊最终战胜了刘备,刘备的兵马损失惨重,刘备仓皇逃亡。刘备去世后,蜀国的实力更不如从前。蜀国的领地进一步缩小。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积极调整政策,重新和孙吴交好,后来对魏国发起北伐,但是经过了五次的北伐,没有一次是真正获得大的胜利。诸葛亮做了充足的准备最后几乎一无所获,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蜀国的实力在三国之中是最弱的。

蜀国没有人可用

到了蜀国的最后几年,蜀国的人才很少,对于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将蜀国没有。关羽等将领在襄樊和夷陵之战中战死。至于治理国家政治的能人也非常少。

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就算是刘备把皇权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能改变蜀国被灭亡的命运

刘备会禅让给诸葛亮吗?我觉得是不会的,刘备还是想把蜀汉自己的政权握在自家的手里,毕竟自己打下这天下非常的不容易。《史记》中也记载了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真的没有能力你再去取代他的位置,也论证了我上述的观点。

再说说诸葛亮真的会接受刘备的禅让吗?答案很明显不会。诸葛亮虽然有着想要建功立业的决心,但是他绝对不会做出对刘备不忠心的事情。诸葛亮的品德是非常高尚的,他对刘备不嫌弃自己的地位而三顾茅庐也是非常的感激。诸葛亮也是非常像帮助刘备把蜀国变的更加强大,但他不会去做这些不忠之事。

总结

诸葛亮忠心的辅佐刘禅,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客观因素导致的。丞相已经尽他的能力做到最好了。

10

在我看来,诸葛亮只适合做丞相。且不说他凭借着多年的功绩,已经奠定了在蜀国的地位,他本身就已经是事务繁忙,如果再做上皇帝之位,那么他很可能会更早的过劳而死。蜀国甚至会更早的消亡。

这里的适合与不适合是相对的,我们不能说诸葛亮没有做皇帝的才能,只是在当时的背景下,诸葛亮是不能成为皇帝的。

首先要考虑的一点是,刘备是通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而诸葛亮也答应了帮助刘备兴复汉室。可以说这是刘备一生的心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理想。仔细想想,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在街亭失守之后,他就已经明白蜀国大势已去,而他之所以要反反复复的北伐,就是为了心中的信念。

其次,刘备白帝城托孤难道不是为了试探诸葛亮吗?无论怎样,刘备应当明白,诸葛亮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这个位置的。而刘备的真实想法,就是让诸葛亮能够安下心来,辅佐少主巩固蜀国的江山,打下一片未来。

再者,无论是蜀国朝廷,还是其他各地都需要有人支持诸葛亮,他才能当上皇帝。而显然,诸葛亮的一些政策理念与一些大臣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站在这些大臣的角度上,就会发现诸葛亮的某些政策,其实也是有错误的。但是这其中的曲折也只有当事人明白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是抱着信念为蜀国打拼江山的,所以他是没有精力,也没有想法去当皇帝的,而且蜀国人才凋零,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更不可能巩固自己的地位了。

所以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诸葛亮都不可能成为皇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