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5049408c685f3c20db63c90a6acf01e\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5049408c685f3c20db63c90a6acf01e\
云在古先民的心目中有着至高的地位,仅赐予太阳崇拜。古先民认为,云是世界万物的起源。
《五运历年记》:元气鸿蒙,萌芽兹始。
《纬书》:天地万物发于云。
《河图地运记》:云者,天地之本也。
《管子·戒》:四时云下而万物化。
《易传》: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简单来说,“云为万物之源”,就是古先民对云最初的认识。
比如神话盘古开天,盘古在开天辟地以前,是处在“混沌”之中。在古先民的印象里,混沌就是云的一种形式。盘古出现在天地以前,而混沌更出现在盘古之前,所以,云是万物的原点。
有了云崇拜,再籍由云的形象,诞生了龙图腾。
这个我也是介绍过的。龙图腾的最初来源,这种理论在考古学称为“自然本体论”。
龙与云的关系,经自然本体论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
《易·系辟》:云从龙。召云者龙。
《左传·昭二十九年》:龙,水物也。
《淮南子·天文训》:龙举而景云属。
《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洪范·五行纬》:龙,虫之生于渊,行无形,游于天者也。
《管字·水地》:欲小则化为虫蠾,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这些记载了龙的古籍,在提到龙时,所说的龙的特征,也正是云的特征。
源于水,“云从龙”“水物也”,可以发光(景云),可以变黑(乌云),“生于渊,行无形,游于天”,可大可小,“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这些特征也很清楚地让人看到,龙跟云其实就是一回事。
包括不同的云所代表的不同的天气,比如风雨雷电,这些也正是所谓的龙的神通。
并且我也说过,中国神话中,云雨之神,名叫“丰隆”。在古代,“隆”与“龙”字是通假的。换句话说,古先民原本就是将云与龙合而论之的。
龙的形象是逐渐发展的。如果去看更加古早的文物资料,也可以发现,云、龙在古先民心目中就是合并的。
我们看汉以前的龙纹器,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所谓龙纹,就是云纹。即便去找云纹和龙纹最大的差异,也不过就是龙纹或许会有个脑袋。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后世给龙赋予了乱七八糟的形象,那都是在汉以后。这些奇异的形象让龙更显得特殊、与众不同,从而更凸显龙的地位——当然,实际就是云的地位。
经由更古老的文物证实,比如查海遗址的“中华第一龙”,距今8000年,这是一切龙的祖宗。这个龙的老祖宗的形象,就是一个卷云形,只不过多了一个脑袋。事实上,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也是一样。
这也足以说明,龙的那些奇异形象都是后世赋予的。我们今天去看周代文物,所有的周代龙纹或是龙形器,在当时,连足都没有。
龙之所以被后世厚待,赋予它神秘奇妙的形象和能力,其根源就是古先民的云崇拜。因为龙是云的代表,人们对云崇拜得越多,就赋予龙越多。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王权的象征,龙的形象一直备受青睐,长盛不衰,并被运用到皇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一起来看下明清时期,龙的形象在瓷器上的运用与演变吧。
明代
明宣德
从历史上看,嘉靖皇帝按照宗法制中的“兄终弟及”侧入皇帝之位始,明代社会就发生重大转折。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时99年,处于明代晚期。这一时期社会的多元性、皇帝个人的偏好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加之景德镇制瓷业“官搭民烧”盘剥现象的普遍,如“今器贡自京师者,岁从部解式造,特以龙凤为辨。然青色狼藉,有司不能察,流于民间,其制无复分”。这些都造成代表皇权的瓷器上的龙纹独具特色,与其他各代、各朝形成鲜明对比。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是一个立规矩的时代,颁布《大明律》等一系列制度,体现出“重典治世”的中央集权思想。明初的龙纹较元代变化不大,洪武朝瓷器上出现的龙纹头部变化很大,呈圆形猫脸,俗称猫脸龙。
明正统永乐、宣德时期更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呈现青春阳刚的状态。永乐朝建紫禁城、迁都、下西洋、盛世修书《永乐大典》,传递出霸气、勃然、阳刚之气息。永乐、宣德时期除仍保留少数细颈长身的龙纹外,已出现形体粗壮肥大的肥身龙,并有平直披发和竖发的不同处理,形象威武凶猛。龙头比元代变大,龙发有怒发冲冠的气势。爪有三爪、四爪、五爪等,龙爪呈鹰爪形,爪部也显得较肥。
明成化人们常把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称为明代御窑发展史上的空白期。近年,通过将传世品与考古发掘地层出土的瓷片标本进行对比,人们逐步认识到空白期并不“空白”。这一时期御窑瓷器上的龙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空白期”初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依旧保持永、宣时期龙纹潇洒、凶猛的气势,“空白期”末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则趋向成化朝御窑瓷器龙纹平稳、秀美的态势,这与朱祁镇几上几下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这一时期龙纹多与海水纹、缠枝花纹、火焰纹、朵云纹等搭配。过去很多人认为穿花龙、应龙是正德前后开始出现的,由此看来需要更正。
明弘治明代中期经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成化、弘治皇帝父子二人生性软弱,政治态度趋于和平守势,国家开始出现颓势。正德皇帝我行我素,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英年早逝。这些因素导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较前朝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呈现精巧清秀的特点。龙头呈扁长方形,龙须较短,毛发向上卷曲飘动,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身较长。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穿花龙。
明嘉靖明代晚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皇帝痴迷信奉道教,将紫禁城钦安殿大加修葺,作为道场,在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奉祀玄天上帝。将养心殿南侧的无梁殿作为修道炼丹的场所。影响瓷器上的龙纹最大的方面即龙纹与八仙、暗八仙、寿字、云鹤纹等道教题材组合。龙身多用平涂的绘画手法体现,不追求立体感。头方眼圆,龙眼常勾描圆形轮廓线后,再以实笔点出圆点状眼珠。龙嘴呈猪嘴状,有张嘴和闭嘴两种形象,张嘴时常露舌,且舌呈“S”型曲线。龙爪呈明显的“风车爪”,爪甲不如前代的锋利,但比万历朝的略强。龙发冲天,常采用平涂后勾线描绘,不像清代龙发分缕。总体而言,龙纹画得较草率、随意,无论与前代宋元比较还是与后世清代比较,这时的龙纹都明显描绘得简化,形成一种洒脱、奔放、不拘泥于细节的风格。
明隆庆隆庆初年顺应时代要求开放海禁,允许民间海外通商,促成了明晚期海外贸易的发展。明朝与蒙古开放互市贸易,解决了明代的北部边患问题。此朝御窑瓷器上的龙纹更显中规中矩,在嘉、万两朝中形成过渡。
明万历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在立储等问题上与群臣严重对立,并纵容宦官搜刮全国,尤其是南方的民脂民膏,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种子。在嘉靖朝以前,明代统治者有关封建等级的禁令十分严厉,龙纹很多时候不能在民窑瓷器上应用。但是在万历朝,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官搭民烧”制度的普遍实行,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受到冲击,瓷器上龙纹的采用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这时的龙纹已完全失去气势,有老态龙钟之态,呈现没落乏力之感。
明万历此时龙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青花瓷器上的形象,与嘉靖朝龙纹相比变化不大,但明显纤瘦、无力;另一类是在五彩瓷器上的形象,较此时的青花瓷器上的龙纹更为随性、狂放一些,甚至呈现一种张牙舞爪的怪异状。龙头缩小,身体曲线常采用呆板、无理由的多“S”型扭曲,更像卡通形象。与其他朝代对比,没有了龙纹与皇权相对应的威严。龙发常采用平涂后勾线描绘。
清代
清康熙清代的龙纹已经程式化、图案化。顺治初年仍带有明代遗风。自康熙以后,龙头如额、腮、眼、嘴、鼻、须、耳等均刻画细腻,龙身、四肢、脚爪、背鳍、鳞片都描绘得非常细致。龙头变化很大,形如老者,长眉长须。下颌突出,有如兜齿。眼睛圆而有神,头部的角长,龙发分缕。龙爪呈鸡爪形,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那样紧紧相靠,而是间距较大,其形象给人以老态龙钟的感觉,似乎预示着清王朝的衰落、消亡。
龙,其英文名字是“Dragon”,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而“Dragon”一词还有恐龙的意思,是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于地球上的主宰。中国古代的龙文化非常发达,并辐射到周边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图1 秦汉龙纹
关于龙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似”说,即是说龙的原型取材于九种动物。至于是哪九种动物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为常见的则是宋代画家董宇的说法,他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这种说法得到了今人的认可,几乎成为了一种常识。其实,除过董宇,还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许慎《说文解字》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宋人罗愿则认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龙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图2 清朝的青石高浮雕龙壁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有更精彩的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到了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言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关于龙的形象的认知虽然存在很多分歧,但都将其视为神圣、吉祥的象征。龙除了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外,《礼记》还将其与凤、龟、麟一起并称为 “四灵”。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大量关于龙的纹饰,作为权力的象征,后来则成为天子的专属,皇帝则有“真龙天子”之称。
图3 战国时期的玉龙
那么,龙这种动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与西方的不一样呢?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技术以及认知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神秘事情,所谓“力不足者取乎神”,于是便构想出一种超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就是图腾崇拜,以此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撑。
关于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传统的说法是源于黄帝的“釜山合符”。这一说法见于《史记·五帝本纪》,这一次合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各部落的符信,在政治上确立了各部落的结盟,更重要的还是综合了各部落的图腾,创造出一种新的动物形象——龙。今天我们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即是缘于此。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龙是由蛇演变而来,当蛇变为龙后,我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龙的传人”。
文:甪里先生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翻开中国龙的历史,其形象之多变令人目眩。它既是威严凝重的庞然大物,又可为蜷体蟠结的小巧玲珑之形。由百花齐放到走向趋同,龙的形象保留着某些基本特征的同时,又经历不断改造,而具有了浓厚的时代特色,并被赋予多彩的人文内涵与寓意。
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来看,龙的形象应当是从蛇的形象演变而来的。早就有上古神话“女娲和伏羲”,这两个人的形象就是人首蛇身。而且从早起的玉器或者陶罐上都可以看到类似于蛇形象的龙纹。比如说红山文化中的“龙形玦”
商周时期陶瓷上的龙纹形象有两种,一种是蛇身,无爪的鳞虫形态龙,一种是眼睛圆睁,有肢体有爪子,身体像动物身体,尾巴卷转的兽体型龙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龙纹都是兽体的,爪子有三个脚趾,尾巴细且卷,龙头张大嘴巴,龙角向后卷。
秦汉时期出现的龙纹形象是头像牛头,有须耳朵,龙角细长对称,身体为蛇形,有翅膀,脚上有爪子,身体附壁。
到了宋代,龙纹形象基本定型,一直到元明清,龙纹形象都为蛇身,身体到尾巴逐渐变细,四肢上都长有羽毛,龙爪上脚趾三至五个不等,龙头上有龙角、龙发 和须子。古代时候,龙纹大体相似,为做区分,元末时期,官方出台政策禁止民间使用“五爪”龙纹,元末以前龙纹多为三爪或四爪,到了明清时期,五爪龙只 能为官方使用。而之后也有一些融合,就是所谓的龙生九子的传说,将古代的一些关于龙的形象就全部统一了起来。
中国的龙图腾是怎么来的?
尽管远古和上古时期,中国的不同“族裔”曾还有不同的的“图腾”,比如,殷人即以“玄鸟”作为自己的“图腾”,但不可否认,龙是诸多地域的“族裔”所共有的“图腾”,殷人亦崇拜“龙”。
“龙”,能够成为各“族裔”共同信仰的“图腾”,第一,一定是历史久远;第二,一定是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图腾”,最早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氏族的方言,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话说——“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
中国著名宗教学家吕大吉说:“图腾崇拜本质上是氏族制度在宗教上的表现,它既是宗教体制,又是社会制度。”
这个话,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图腾”的产生很早,早到氏族制度存在的原始社会;二是。“图腾”是一种信仰,属于原始宗教范畴。
由此还可以推导出至少两点——第一,“图腾”应该具有某种“神秘性”,远古或上古的人们因为觉得“神秘”,不了解,才产生各种想象;第二,“图腾”的这种“神秘性”,一般都会带来“图腾”的“神性”,古人们之所以崇拜,因为觉得“图腾”是“神”或具有“神力”。
(陶寺龙陶器)
“开场白”说的有点多,只不过是为方便下面讲述龙这种“图腾”的起源。
长时期里,闻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观点,被很多人所接受。
他说,原始的龙,是一种蛇,其作为图腾,兼并了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生物。这综合式的龙图腾团族所包括的,大概就是古代所谓“诸夏”,和至少与他们同姓的若干夷狄。他们起初都在黄河流域的上游,即古代中原的西部。后来,一部分向北迁徒,即后来的匈奴;一部分向南迁移,即周初南方荆楚吴越各蛮族;留在中原一部分,虽一度被殷商征服而暂时衰落,但其文化势力还继续屹立,且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
闻一多认为,龙是由一种蛇发展而来的。
(红山玉龙)
他的这篇大作,发表于1940年前后。当时,中国开始于20年代末的田野考古,因抗日战争爆发又戛然而止。闻一多的观点,无法获得考古学的证实,而只能从古文献考证入手。
近四五十年来,众多的考古发现成果累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社龙”,的确很类似于蛇。
再往年代更早的文化遗址看,内蒙古三星塔拉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极似马;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宗教遗址的“蚌龙”,又像鳄鱼。
这些考古成果,似乎印证了闻一多先生的观点——龙,是一种蛇,它兼并了许多其他“图腾”——如马、鳄鱼等等。
这里插上一句,关于说红山文化出土的是“猪龙”,好像诸多学者并不很赞成。
(商代龙形青铜器)
那么,龙的起源还可不可以前推,或者,龙,还有没有作为“图腾”更具“神秘性”和“神性”的解读?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辽宁阜新沙拉镇查海遗址进行了7次正式挖掘。出土文物证明,这是一个距今约9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1995年,《中国文物报》以《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做了综述,其中谈到,查海遗址发掘证明,中国的龙崇拜,至少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
(1-9为甲骨文龙字,10-12为龙星宿)
进而,有学者提出,甲骨文和商周金文的“龙”字,提供了一个破解最初“龙”之含义的钥匙。
甲骨卜辞中,提到“龙”,首先是能呼风唤雨的“神祇”——“龙”是“神祇”之名;其次,“龙”,具有“神性”,能保佑人之平安,武丁曾占卜,乞求“龙”保佑生病的妇好,还乞望能有“龙甲”作为妇好的“护身符”;再一个含义,“龙”是方国之名,很可能是以龙为图腾的方国。
学者称,甲骨文和商周金文的“龙”字,呈“角、首、颈、身、尾”几部分俱全的形象。这一形象,与上古时期“苍龙星宿”位置及“宿名”古义高度吻合。
“苍龙星宿”,作为苍龙之体的“角、亢、氐、房、心、尾”六宿,其名皆于龙体有关。角,为龙角;亢为龙咽;氐为龙首;房,指龙腹;心,为龙心;尾,为龙尾。
(曾侯乙墓漆箱二十八宿图画)
“角、亢、氐、房、心、尾”六宿的“宿名”古义,皆可从汉以前的古文献中找到根据。
如“角”,《国语.周语中》云:“夫辰角见而雨毕。”韦昭《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这也是所谓“辰龙”之来源。
如“亢”,《尔雅.释鸟》郭璞《注》:“亢即咽。”
等等,限于篇幅,不多赘引。
由此可知,甲骨文及以后汉字中的“龙”,所摹写的,不是现实中的某一种动物,而是古人夜观天象,根据星宿,想象出来的“神兽”。
东汉末年,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曰:“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西首而东尾。”
(汉瓦拓四象)
在距今5500年左右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以蚌壳塑列的形象图。居中的是“北斗”,左右为龙、虎,即后来所说的“青龙”“白虎”。此时,南“朱雀”北“玄武”大概还没被当时的人们所“认识”、总结。
中国的先民,认识世界的重要对象是日月星辰。这既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观象授时”所需要。
居于地球北半球的中国先民,很自然地望向了天空的北方。于是,首先注意到了“北极”,即北部中央天域的“北斗”。然后,又认识了日月升落的东西方的“龙”“虎”。
(北斗)
在公元前四千纪的时候,“龙”“虎”二星官,恰好处于“二分”,即“秋分”“春分” 点上。
这“二点”,是春耕秋收的时令,远比后来的“二至”即夏至、东至更为重要。这是“青龙”“白虎”比“朱雀”“玄武”更早被认知的重要原因。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二十八宿系统,是中国上古天文观测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二分二至”时空统一体系的准确建立。
但此时,这一成果也走下天空,与地上和人间的许多区域、地理、人文、生产、政治,甚至谶纬结合在了一起。
(汉画黄龙)
其中,关于“龙”的各种说法,不仅日益增多,而且与王权结合在了一起——帝王成了真龙天子,从黄帝开始就能够驭龙升天;祝融、夏后启、蓐收、句芒皆“乘雨龙”;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等。这也恰好证明,龙本生活于天上。
这些,从先秦古籍开始,即不绝于书。汉代,则到达顶峰。
有人说,龙的形象定型于宋代,这大约不对。
汉之前,已将龙分为四种——有鳞称蛟龙;有翼称应龙;有角称虬龙;无角称螭龙。
汉代王符《潜夫论》说,龙“头似蛇、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口旁有胡须、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
自此,龙的基本特征——巨口、有角、鳞身、四足、有爪,就形成了。后世虽有变化,但均未脱出以上诸特色。
(汉画应龙)
尽管帝王们死劲想垄断“龙”,但实际上“龙”已经深入民众人心,因为“星宿”和气象不可能被王侯将相垄断。
后来,“龙”的图腾意义逐渐淡化了,但文化和信念却长久流传了下来。
汉代,即已有“四灵”之说,“龙”居其中。
“龙”,在文化传承中,不只归于帝王所有了,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符号。
中国古代,各个部落氏族都会有自己所信仰的图腾,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对某种动物或自然物的崇拜,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只要是华人,都会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可没多少人能说清,龙在什么时候成了中国的象征,最早的龙的图腾形象在哪里?
在黄帝的传说中,也有一个和龙有关的传说,黄帝打败蚩尤,收服炎帝后,统一了大小部落,被诸侯们推举为天子。原来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如中原地区有熊氏族有熊图腾,西南地区一部落有虎图腾等。黄帝统一中华后,就一直考虑一个问题:该用什么图腾好呢?当时他也没有想出个结果来,便召集各路诸侯到具茨山上来商议。
多数将领提出用“熊”图腾,黄帝怕伤害各个氏族部落的感情,没有同意。他最后提出,以蛇为身,以鱼鳞护蛇身,以狮头为蛇头,狮尾为蛇尾,以鹿角为蛇角,以鹰爪为蛇爪,拢总起来,代表各个图腾,故谐音为“龙图腾”。它能腾飞,能下水,能爬行,代表各种动物的技能,又代表了多家部落的特征,大家听后,都很满意。
商定之后,黄帝选择了农历二月初二这个黄道吉日,在具茨山顶举行仪式,升起龙旗。从此,就有了龙的传人的说法。 由于龙的含义,代表了各个部落的理想,龙自然而然地成了历代帝王的专用名称,皇帝被人尊奉为真龙天子,帝王的子孙叫龙子龙孙。
还有一种说法龙的历史起源:古生物学家曾长期认为,长角的龙是上古先民虚构的形象,只存于神话传说之中。但1996年出土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的“新中国龙”化石,龙首上有对称的一对“龙角”,与神话中的龙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关注。
该化石收藏于贵州省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保存得非常完整,总长七点六米,龙角从头部的最宽处左右两边长出,双角对称,长约二十七厘米,略显弧形,这对“龙角”在龙头上翘出,酷似传说中龙的形象。贵州关岭新铺的“新中国龙”化石的“龙角”,为中国首次发现,为古代传说中长角的神龙提供了实物佐证,为龙的形象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重大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由此可见,或许“龙”形体上有真实或大体真实的上古原型,只是功能被神话了。
龙作为一种图腾和一般的图腾不同,不是单一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的集合,这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合思想。远古神话最早的神不是人,而是动物——图腾。原始人分不清人与动物的界限,认为某种动物是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这就是图腾。图腾作为氏族、部落的祖先和标志,一般是单一的某种动物,氏族部落发生兼并战争,胜利者在俘虏对方之后,往往同时消灭其图腾,新产生的部族拥有的还是单一的图腾。
中国古人最早体悟到人性,舍弃弱肉强食的观念,在龙图腾的形成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了这种人性。这就是:为了团结、亲近那些被吞并了的氏族、部落的人,在消灭了这个氏族、部落之后,并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精神崇拜和文化寄托的图腾,而是将失败者的图腾中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图腾身上。所以龙的形象就是一种和合团结的象征,表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祖先的一种极其宝贵的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源头。
龙的形象包含着多种动物元素,不少人仅依据某一特征论述其起源,所以产生了多种关于龙的原型的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龙的原型为蛇说。著名学者闻一多在20世纪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型,据其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在消灭了牛图腾、鹿图腾的氏族之后,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头上,后来又加上了猪的头或马的头,加上了虎或鳄鱼的腿、鹰的爪子、鱼的鳞、花的尾巴,经过长期的发展,众多图腾的集合就形成了中华龙图腾的形象。闻一多之后,不少学者也都认为龙的原型是蛇。
还有认为龙的原型是鳄鱼的说法,最早提出龙的原型为鳄鱼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他在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说“龙即鳄鱼”,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龙是鳄鱼。
此外,还有人认为龙的主干的基本形态是蛇、蜥蜴和马,有的则认为龙是从闪电或彩虹演化而来的等。
先看这个玉猪龙,几十元从地摊上买的。我想绝对是仿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于是泡澡时用细砂纸抛光几次,抛了有六个小时左右,可是包浆还是抛不下去。红山文化是七千年前左右,中华C字就出自红山文化,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龙形。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传说,就是以前部落大战把各个不困图腾取一部分组合形成的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不断演变出来的一种图腾,一个虚拟的神兽。在古代的传说中的龙是能够变化、可以兴云吐雾、惠泽万民的神圣之物。随后,逐渐演变成了皇权象征,所以自古以来古代帝王都是以真龙天子自居,统治天下万民。
一、元代:各种陶瓷器上大多都能看到与龙有关的纹饰,特别是青花瓷上的龙纹饰最典型、最具时代的标志。元代的龙泉青瓷龙塑,四肢与躯干一样粗,没有背鳍。元代的龙泉青瓷印云龙纹,龙角没有分叉,龙鳞为单个的突出点组成,爪子很长爪尖稍稍弯曲。元代景德镇青花龙纹:龙身细长跟蛇很像,头瘦、上颚尖、脖子细,背上有尖齿状的背鳍,斜方形的鳞片,腿细长,龙爪以三爪为主,爪子细长锐利,尾部也很细,呈火焰状造型,肘毛形状如飘带,圆眼睛非常有神,毛发 向后或者向上前方飘拂,龙角细长尖部向上勾。后背上的背鳍长浓密,有时候一长一短。大小腿的表现很明显。
二、明代:龙纹为官窑瓷器上最常见的纹饰,身体粗状,猪嘴(下颚比上颚长些),龙须上卷,鱼鳞,五爪多。这是总的特征,各时期,又多少还有些差别;明末,龙画得更为草率,线条凌乱,色彩浅淡,填涂粗糙。崇祯时的正面龙,形似老人,毫无生气与威严,反映出明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微残了。
三、清代:整个清代的龙爪均多少都带钩状,显得有力,4趾向前,4爪朝向一致,另1趾向后,龙爪方向与另4爪方向相对。清代的龙,身躯亦较粗,下颚较短,形象比较和善。
整体总结:
元朝制品中的角龙凶猛生动,基本为三爪、四爪与五爪。
明初洪武永乐朝的角龙造型仍与元代大致相仿,至宣德时期,龙纹显得更加粗犷威武,明中期又趋于精细纤秀,明末则大多显得草率羸弱。
清代龙纹整体发展与明代整体类似,甚至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走势有不少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