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68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城市里的第一批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到农村去后,拿起锄头锄地,手上都磨的都是血泡,用肩膀挑水,肩膀上也会磨出血泡,但是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坚守在农村的阵地上,农村有青年点,也是过着集体的生活,在农村也尝到了酸甜苦辣咸,有的在农村已经入了党,加入了生产队的领导班子里。
如果这些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他们不回到城市去,那只能扎根在农村,会在农村也干出一番事业,在有生产队的日子里,过集体的生活,也会成为生产队的班子领导,也许当个生产队长,带领农民们走向致富之路,因为知识青年,他们是有文化的,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农村也能干一份大的事业。
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想扎根儿就得做出个样子,只能在农村搞对象,成家立业,真真正正成为农村的一员,从六八年开始上山下乡,到八零年生产队解体,七九年七九届毕业生,是最后一批,如果这11届毕业生,都在农村发展,也许现在会是又一种形象,在农村办工厂,在农村搞养殖场,因为他们的脑瓜是灵活的,知道变通一些事物。
七九届毕业生,现在已经快60岁了,假设在农村40年,那是又一番情景,农村的土地,也能分给这些知识青年,到时候也是农村的一员,也是走现在的道路,到城市去打工,或者在农村种地,跟农村人是一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