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一代帝王。他在位二十三年,唐朝进入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那么李渊当初为什么没有立战功显赫,为唐朝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李世民为太子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因为传统的原因,中国古代从周朝开始一直延续立嫡长子太子的传统。而李世民虽然为大唐的统一立下许多战功,但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立太子还轮不到他。李渊有四个儿子。如果立李世民为太子。其他兄弟可能就会不服。特别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因此李渊渊即使有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心,也无济于事。

其次,李建成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才,他的战功虽然没有秦王李世民大。但他是率领军队攻克了西河,潼关和长安后才被立为太子的。不仅如此他还帮助李渊处理朝政,率领军队多次打败突厥。平定了山东。是一位有勇有谋有才能的人。有这样的一个太子。李渊没有理由废掉他。

可以这么说,李渊的儿子个个都很优秀。李世民尤为突出。正是因为秦王李世民战功赫赫。太子李建成害怕秦王李世民威胁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就产生了干掉李世民的念头,何况还有李元吉的帮助呢。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于太子李建成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早已密谋好的。如果不兵变,秦王李世民就有可能束手待毙。对于战功赫赫的秦王来说,兵变是他保命唯一出路。

最佳贡献者
2

李世民虽然能力超群,战功显赫,但在当时的宗法制度下,他也不俱有立为太子的资格。

一、自商以后,"立嫡以长不以贤"就成了后代王朝立储遵守的规矩。商王帝乙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微子启、微仲衍、受德,都由一个妻子所生,也就是说,这兄弟三人是一母同胞。他们都很优秀,尤其是老大微子启尤为贤良,帝乙及众大臣都想立他为太子。

但商朝的太史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三个儿子虽是一母所生,但生老大和老二时,他们的母亲还是妾的身份。而生老三受德时,他的母亲已是王后的身份了。"子以母贵",所以,只有老三才算是王后的嫡子,具备继承王位的资格。

后来,三儿子受德就继承了王位,他就是那位因宠爱妲己而亡国了的末代商王帝辛,也就是商纣王。

二、这个理论后来被完善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被后来各代王朝遵守。一般来说,帝王都是后、妃成群,生下的子女也不在少数,如果是个儿子都能当太子,那谁不去争呢?要知道,后宫也是权力斗争的战场,哪个儿子后面都有一帮势力在撑腰,没有个规矩,岂不就乱套了?

如果以贤德为标准,但怎么区分高低呢?再说,谁不会装呢?如果以功劳为标准,又如何去量化呢?比如战场上的胜利与后方运筹帷幄,孰轻孰重呢?

所以,按照"子以母贵"的原则,分出嫡子庶子,再按嫡尊庶卑、先长后幼的顺疗,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定在一个人范围内,打消其它人的非份之念,确保权力能平稳交接,于国于家都利大于弊。

三、李世民如不兵变,功高遭忌,或许真有性命之虞。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并非单为皇位而去,而是为保命不得已而为之。李建成心胸狭獈,性情阴险,一旦登基为帝,首先就会对手握重兵,深得人心的李世民下手。

由于李世民身边还有一大批能征善战并忠于他的旧将士,为了防止他们造反,很有可能找借口杀了李世民,彻底打消他们的念头。

因此可以说,李世民当时如果不兵变,早晚都难免一死!

3

皇位面前,莫谈亲情

先来看第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立李世民为储君?

即便忽略李建成同样不俗的能力,假如李渊愿意将李世民作为继承人来培养,就涉及到了一个立贤还是立长的问题。

李世民当然想继承帝位,但横亘在他前面的,是李建成这位正牌的嫡长子。

立长立贤的困扰,已经让帝王们苦恼了好久了。

从“公天下”改为“家天下”起,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了。自西周开始,“立长不立贤”变成了一项明确的制度。直到今天,“立长不立贤”的观念在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依然能看到端倪。

很久以前,我对这件事其实是很纳闷的。你说皇帝为什么非要死脑筋的选老大接班呢?万一老大是个傻子呢?不就全毁了吗?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古人的许多方法措施也是经历了上千年的验证的,你要是认为古人是傻子的时候,那一般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比如说立长立贤的选择。

立长有明确规则可循的。条件有二:嫡子,嫡子里的长子。

所以在这里,规则的作用最大化的呈现出来,它努力的,尽可能的排除掉一切人为干扰的因素。

而一旦成为立贤模式的时候,这个问题瞬间就变复杂了许多!

一定会有这种情况,嫡长子的能力确实不如其他儿子。可问题是,这个评价谁说了算?皇帝吗?是的。

封建王朝里,皇帝对这件事具有最终决策权。

在他能不受个人情感,各方势力干扰的时候,情况要好一些。

但这是理想状态,强如帝王,翻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秦始皇跳过长子扶苏,传位胡亥(一部分观点认为这是赵高,李斯矫诏捣鬼,但同样有观点认为,秦始皇对这个小儿子是相当喜爱的)。但二世完全没有能力撑起这么大的摊子。三年后,秦王朝灭亡。

十多年后,另一位帝王刘邦,再次向嫡长子继承制发起挑战,欲立庶出的刘如意为太子(好像刘盈同学的治国能力确实不怎么突出)。最终,挑战以失败告终。

又过了七百多年,一代明君隋文帝杨坚废黜嫡长子杨勇,立更善于“包装”自己的次子杨广为太子。然后过了五十多年,隋王朝毁于杨广之手。

又过了一千多年,最后一个被公开培养的太子——康熙皇帝的嫡长子胤礽两次被废,伴随着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运动会,各位选手奇招频出,各派系暗流涌动,投机盛行,内耗严重。自这之后,封建王朝皇位继承权,无论是长还是贤,再也不公开了。

所以,李渊立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为储君,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李建成这个有着优秀管理才能的嫡长子立在李渊面前,立他为太子,这不是件需要伤脑筋的问题。

再来看第二个疑问:李世民不兵变会怎样?

李建成李世民后期的争斗,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二人手中权力过大。作为整个倒隋过程中的功勋人物,二人手里各有各的兵马,各有各的派系,这些力量在唐王朝建立之后,依然是唯李建成,李世民马首是瞻。这时的魏征,杜如晦等人,名义上是唐朝的臣子,倒不如说是李建成,李世民的私有门客。李世民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小朝廷“天策上将府”。可以“自置官属”。

这种形势之下,李渊的话都不好使。

斗争不是请客吃饭。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谁愿意把手中的权利白白的交出去呢?现实的结局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外击杀了李建成,李元吉。成功的取得了太子身份,进而把老爹李渊也赶下了皇位。

但我也毫不怀疑,如果有机会的话,李建成同样愿意将亲弟弟李世民斩落马下。这种狠劲儿,与他们两人,能不能做个好皇帝并没有必然关系。

4

立李建成为接班人,对李渊而言其实是合情合理的选择;而最终导致这个选择变得“不合理”的,则是李世民太过于优秀,以至于到了兄弟俩的关系走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地步。

李渊力李建成为世子/太子,是在李世民立下战功之前

早在公元616年的时候,李渊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太原留守,负责防御突厥人、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按照千百年来的规矩,这种镇守一方的大员,必须得在朝廷手里留下足够多的家眷作为人质。因此,当时陪着他的,是年仅18岁的二儿子李世民;27岁的老大李建成,则带着四儿子李元吉以及其他家属待在河东,处在隋朝官员的监控之下。

公元617年,在李渊决定起兵后,李建成带着李元吉逃到太原,被任命为左领军大都督,而鼓动造反的李世民则担任右领军大都督。注意:与其他大部分时期不同,隋唐以左为尊。

其后李元吉留守太原,李元带着俩儿子往西杀向关中,并于11月占领了长安。其后,他立隋朝代王杨侑为帝,自己则由唐公升级为唐王,老大李建成,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世子;而此时的李世民被封秦公。其后兄弟俩还联合带兵攻打了一次东都洛阳。

第二年五月,得知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后,李渊再也不用客气了:直接登基称帝、建立大唐,而世子李建成随之升为太子、秦公李世民升为秦王。

按照规定,太子身为储君,个人安危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况且还得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熟悉将来的主要业务,因此领军打仗的重任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此时的李元吉仍在留守李家的老巢太原)。

所以说,李建成成为太子,是一件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且没有任何人有异议的事情。

李世民功劳过大,且野心勃勃,已经影响到太子的地位

接下来,豁出性命打江山的李世民逐渐体现出了自己的过人能力,平定西秦薛举父子,连续干掉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强敌,打下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

而太子也没闲着,除了在长安处理政事外,还兼职打了一次仗。

公元621年,北方的稽胡首领刘屳成率领数万人危害北疆,李渊派李建成亲自率军讨伐。咱们的大唐太子此时体现出了他的狠劲:在俘虏数千胡人后,他释放了其中的大小头领,并且授以官爵,声称所有胡人若投降大唐,都会得到优待。

当时的胡人脑子还是比较淳朴的,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一下子全信了,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甚至包括刘屳成在内。

但李建成阴险着呢,为了斩草除根,他对外宣称要修建城邑,命令20岁以上的胡人全部来干活、领工钱;而当6000余名青壮年胡人按命令聚集后,则被早已埋伏好的唐军围而杀之,场面那叫一个惨烈。

当然,这回李建成只是小试牛刀,体现出他也具备相当高的军事水平。不过他的主要业务还是在长安。

到了公元621年十月,李渊考虑到二儿子功劳太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但这时李世民干了一件事,体现出了他的野心:

世民以海内浸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

眼见天下太平了,本来一直招揽武将、四处征战的他,开始大规模招揽文人了。

这是啥意思?治国不是太子的事吗?这简直是“秦王之心、路人皆知”;再加上他早已“功高震主”,从这个时候起,他与李建成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化。

手心手背都是肉,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情况来看,李渊本人还是偏向于维持现状的。虽然史书称,他曾考虑让李世民去洛阳发展,不过这显然是人为制造国家分裂,多半是后世杜撰的。他之所以支持李建成,也并非毫无道理。

若无意外情况,历代帝王都会立长子为后,况且李建成政治觉悟极其成熟

汉代以来,若没有出现特别的变故,太子之位一般都是长子继承;废长立幼,甚至会引起政权的动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曹操立嗣时,与谋士贾诩的经典对话: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乃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贾诩不答,操问其故,诩曰:“正百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若论聪敏,曹丕当然是比不过曹植的,但若废长立幼,可能会由此引发两派的剧烈内斗,曹氏可能会步入袁绍、刘表两大家族的后尘。

李渊当然也不想这样。除此之外,还有个因素影响了他的决定:李建成更会来事儿。

当初西进长安途中,李渊曾因困难重重考虑撤回太原,并命令军队马上动身。不过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都不认同这个意见,但他两人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李建成乖乖听话起身,自己则留下来跟着弟弟一起劝父亲回心转意;李世民则违抗命令,按兵不动“右军严而未发”,自己蹲在父亲账外日夜劝说。

最终,李渊确实回心转意,两兄弟立即起身把左军追了回来。但这一事件体现出,与年轻气盛的李世民相比,年长的李建成确实更为老道:既尊重了父亲的权威,又没有耽误d大事,一个字:精。

后来,李世民在打下洛阳后,李渊曾写了张条子替自己爱妃的父亲要地,却遭到了拒绝,因此被气得吹胡子瞪眼;而李建成则特会拍后宫的马屁

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

古语说:谄谀易合、正直难亲,与为人正直、刚烈、恪守规则的李世民相比,年纪大了九岁、常年混迹于官场的李建成圆滑的太多了,况且搞政治确实需要这样的厚脸皮;再加上他天天在父亲面前晃悠,更受青睐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当时的现实问题已经无法回避了,从李建成的立场来看,以李世民的能力、野心与威望,他的存在,将是未来唐王朝政权稳定的最大威胁;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魏征,也多次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以这么说,李建成与李世民两兄弟之间,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结果如何,就看谁更狠、更有手段了。

5

这是两个问题,那小编就分开来聊一下吧!

先来聊聊,为什么李世民如此优秀而且战功显赫,李渊却始终不肯立他为储君呢?

首先,这里头有个很主要的缘由,恐怕得从之前的隋朝说起。当年,隋文帝杨坚的二子杨广也很优秀。他率师南下,平定南陈,完成统一大业,亦可谓是战功显赫。所以,杨坚后来便废长立幼,将原来的太子杨勇废除,改立杨广为储君。结果呢,杨广即位后却成了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的暴君,最终把大隋的江山给断送了。

因此,李渊为了不重蹈隋文帝的覆辙,对于废立太子一事始终都很谨慎。即便李世民战功显赫,为大唐打下了大半天下,其光芒更是完全掩盖了太子李建成,但这又如何,李渊还是对李世民有所保留,始终想竭力保全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其次,虽然李世民确实是战功显赫,但这并不代表太子李建成就和隋朝的废太子杨勇一样,是个酒囊饭袋。

事实上,坐镇长安辅政的李建成同样优秀,在政治上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如今我们说认知的李建成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后世史书给抹黑了的。实际上,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样,都很优秀,都对大唐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两人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

在大唐立国之初,李渊便对自己最出色的两个儿子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作了明确的分工。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以储君之身份坐镇后方,辅助李渊管理国家。次子李世民为秦王,领兵在外专职征战杀伐,为大唐开疆拓土。

也正是因为这种分工,才导致李世民在为大唐统一天下过程中不断立功,最终使他的声望完全掩盖了坐镇后方的李建成。

然后再来聊下,李世民不兵变会不会死?

这个其实没啥好说的,答案是肯定会死。正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古往今来,为了坐上那把龙椅,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之事不胜枚举。皇权斗争历来就是充满着腥风血雨的,失败者不光自己得死,自己的妻儿也无一幸免。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后,李世民也没有念及亲情就放过他们两人的子女,而是将他们统统斩尽杀绝,连襁褓之中的孩童都不放过。这不能怪李世民冷血残酷,如果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是李建成获胜,想必李建成也不可能放过李世民的子女。

远的不说,再拿唐朝之前的隋朝举例,杨广夺权成功后,不仅杀掉了自己兄长杨勇,还杀掉了杨勇的所有儿子。杨广的弟弟汉王杨谅,也被幽禁而死。总之,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都不能对彼此心存半点仁慈。因此,李世民倘若不先一步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么死的必定就是李世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6

第一个问题,李渊立建成为太子是行“宗法制度”,即“立嫡立长”。这是封建王朝的制度、规矩,不做探讨。

第二个问题。“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夺取政权的断然措施。如果不采取霹雳手段,不仅无法安身,而且性命难保。

第一,李渊的忧虑。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华夏,李世民一直率领军队战斗在一线,攻城拔寨,纵横驰骋,建立了极高的个人威望,军队更是马首是瞻。武德四年(621)六月,李世民打了胜仗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4万军队盔甲鲜明,刀枪耀眼,威风凛凛。这个时候的李渊是什么感觉,如芒在背!有没有说道?有。?进城后太子宴请世民,世民饮酒后中毒,李渊听到报告后到秦王府看望世民,随后只是告诫太子少饮酒,并没有追究投毒问题!?李渊提出让世民带领自己的人马去洛阳驻扎,理由是防止兄弟相残,说“东西两都,天下一家”。这是解决问题还是搞分裂??当李元吉怂恿李渊杀掉世民时,李渊不是感到惊讶,而是反问元吉:“那个人功劳那么大,杀他有什么理由呢?”。李渊有没有杀心??有人向李渊报告,说“天象显示,秦王要做皇帝”,这会是世民手下人干的?李渊询问世民,回答是“建成和元吉秽乱后宫”,答非所问。于是李渊决定次日当面对质。奇怪的是,建成和元吉听到对质的消息后,认为世民拿不出他们秽乱的证据,而认为天象说法是欺君,必死无疑。这一幕的总导演会是谁?

第二,建成的危机。作为储君,有这样一个武功盖世、威仪天下、信心爆棚的弟弟在身边,对自己是机会,还是威胁?太子不是傻瓜。

第三,元吉的野心。做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子也就罢了,但李元吉偏偏不安定,尽在父亲和太子面前搬弄是非。不是嫉妒,就是野心。

小结:说李世民信心暴涨,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也未尝不是。而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的表现,则是无可奈何加波澜不惊。也许在李世民取得盖世武功的时候,李渊早已想到了结果,也就发生了后来的一系列故事,是不是反映了前因后果都在李渊的脑海中。因此,李世民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图片来自网络)

7

大唐立国,最艰苦的仗,半个天下全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叫“不赏之功!“。

之所以不被立为储君,是因为他是次子,而太子建成,是长子。

又因为他有不赏之功,功绩远胜太子。所以,如果不兵变,必死,还会遭斩草除根,死得很惨!这是斗争规律,

不发动兵变除了太子,秦王李世民必定难于善终。

就算李建成发善心,李世民跪地求饶也没用!

恰如玄武门之变后,魏征等人被擒,捆缚于地。

李世民问魏征:汝这老匹夫,为何屡次计陷害于我?

魏征理直气壮的回答:我既为太子臣属,那么,千方百计除掉你,就是我的责职!

看看...所以,李世民与太子建成,二人已势如水火,早已注定了不能共存,只能你死我活,活一个!

皇权之争,武力与兵变是唯一解决的手段。

又有人说,都是亲兄弟,那相互让一让,难道不行嘛?

那是真的不行。因皇权之争,自古就无亲情!

再说了,坐上了李世民与太子建成的位置,也已经由不得他们个人意愿了。

二人各自拥有一大批人为班底。崛起于于乱世中的名将猛人们,冒着身家性命跟着你干,为得是什么?就是封侯、拜将、入相。

如果谁一让步,手下人心灰意冷,又为求自保举族安危,或就会投向对手,再变成对方的一把尖刀。

因为初唐,仍是一个“君择臣、臣亦择君”“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事”的时代。

恰如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屡次拒绝太子拉拢,又冒杀头之险,不奉朝廷命令去出任外州。皆谓李世民曰:大王若不早作决断,我等将再难留于身傍了,等等云云。

所以,秦王与太子,已经是生死之争。

绝不是太子或秦王二人,想退就能退了。都已如同骑在了老虎背上,再也下来不得。而用一句现代话来形容,那就是如同在让火车推着走,岂能还停得下来!

图来自网络。

8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为的君主,不但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还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样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为什么当初没有被立为储君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传统的原因。在唐朝以前所有的朝代都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个传统自汉朝以后更为突出,除非继承人有天生的缺陷或是才能、品德上有极大的缺失,否则很难改变这个传统。

二、李建成也并非无能之辈。从《大唐创业起居注》来看,李渊自太原起兵始,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各领一军出外征战的。《旧唐书.建成传》记载“高祖忧其……非军国大事,悉委决之”,可见李建成处理朝廷日常政务的能力绝非一般。李建成在军事上的能力和李世民相比可能略有不足,在处理政务上的能力和经验不会比李世民差。

至于李世民不发动兵变会不会死,这个不好说,但没有这次兵变,一个统一的大唐肯定会陷于分裂之中。

自从李渊让李世民创建天策府之后,李世民就成为了大唐除了李渊和李建成之后的第三号人物。李世民的天策府收罗了无数能人异士,可谓是人才济济,这都为未来的兵变埋下了引子。天策府的这些人也都是有所求的,如果李世民不能向上迈进,不能满足这些人的利益诉求,那么李世民将面对的是天策府人去楼空的局面,这对于李世民这种权力欲和控制欲极强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真正引发兵变的原因和借口,是李元吉鼓动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不想消息泄露,这促使李世民下定了决心,继而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兵变成功后,李世民成为新太子,不久之后,继位当上了皇帝。

如果说李世民不发动兵变,或者兵变没有成功,李世民会死吗?我认为不会。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大唐将处于两虎相争,国家分裂局面。这种局面是短暂的,最终还是会被李世民统一。理由是李世民的人才储备多,军队多,就像我们常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样,这都是硬性的。

这些都是个人的理解和推断,有脑洞大开的嫌疑,不喜欢的可以轻轻走过,感觉还有点意思的,请关注,共同探讨。

9

李世民虽然战功显赫,但是其兄长李建成为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深受李渊的信任,且才能出众,同样为创立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立为储君名正言顺。而当李世民的势力和名望成长到足以挑战李建成,而本人也不甘功高受忌、屈于人下的时候,与李建成之间就必然要展开争斗。在李渊的姑息之下,这种争斗不断升级,达到了李世民不兵变则亡的地步。

储君的优势

1.嫡长子继承制

沿袭自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李建成成为唐王世子,乃至后来的太子提供了法理基础。早在公元618年,李渊率众拥立代王杨侑为帝的时候,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便被封为唐王世子。唐朝建立,李渊由唐王升级为皇帝之后,李建成也顺理成章的升级做了太子。这一切都符合宗法制社会的主流理念,不论是李家背后的关陇贵族集团,还是广大士族阶层都给予了认可。

↑ 影视剧中李建成形象

2.才能与功勋

李建成在识人用人、感化人心、沙场争胜等各方面都展现出了杰出的才能,为创立大唐江山而立下的功勋是毋庸置疑的。

(1)招揽俊才

隋朝末年的时候,当李渊还未起兵之时,李建成就被委以重任,在河东秘密交结豪杰才俊,为应对未来的动荡做好人才储备。这其中有荣登凌烟阁的一代直臣魏征,有在吐谷浑一骑当千的勇将薛万彻,有在李建成身亡时仍奋勇逆战的忠将冯立等等。在玄武门之变后,这些人皆被敌对阵营的李世民启用,薛万彻甚至为唐朝服务到了唐高宗时期,足以印证李建成招揽人才的眼光。

(2)善抚人心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在统率义军进攻西河郡的时候,李建成充分考虑到义军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西河军民可能殊死抵抗的情况。他用军法约束起义军,善待百姓,要求将士们必须先付钱才能享用路旁百姓种植的瓜果。遇到义军战士偷吃瓜果的,就要求他们必须回去付账,事后却不责难他们。行军路上李建成以身作则,与将士们同甘共苦。遇到百姓箪食壶浆前来劳军的,他也都是与众军共享,从不吃独食。

李建成的一系列举动使得将士、百姓们对李建成都很是感佩,部队士气高涨,百姓也给予支持,最终一来一往只用了九天就平定了西河郡,展现了他掌控军心、民心的才能。

↑ 《大唐创业起居注》,温大雅著,研究李渊等人事迹的重要历史资料

(3)沙场建功

在李渊进军关中的关键战役霍邑之战中,在遭逢天降大雨、粮草缺乏、突厥人偷袭的谣言开始滋生的种种不利条件下,李建成分析了守将宋老生勇而无智的弱点,建议以轻骑引诱他出战,稳定了军心,并助力李渊率部斩将夺城、入主关中。此外,《旧唐书》中记载,他还亲率大军讨平稽胡部落、消灭刘黑闼势力,为大唐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 李世民画像


不兵变则亡

李世民经过连年征战,屡立功勋,在大唐军中威名日盛,人脉众多。在李渊特许他建立天策府之后,他又开设文学馆招纳天下人才,在麾下广聚文武,已经具备了跟李建成竞逐未来皇位的资本。

此时,李建成清醒认识到李世民已经成为自身继承皇位的巨大威胁,必须要设法削弱甚至铲除;而李世民一方面垂涎皇位,另一方面也明白若是李建成取胜,自己一方也必无好下场——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权力之争。

↑ 纪录片《大明宫》中的玄武门复原想像图

在这个关键时刻,身为皇帝的李渊却显得态度暧昧,没有刻意打压任意一方,致使双方明争暗斗不断升级,下毒、诬告等手段层出不穷,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在李建成设法将李世民府中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部属远逐之后,摆在李世民面前的已经几乎是必死之局——如不采取兵变这一非常手段,他将只能坐以待毙,等待对手一步步将自己削弱至死。

最终,经过精密的筹划和果敢的行动,在巍峨的玄武门前,李世民踏过他兄长的尸体,迈向了主宰天下的宝座。

10

立李建成为接班人,对李渊而言其实是合情合理的选择。李建成军事能力与政治能力极高,可惜成王败寇,背锅一千多年。

公元617年,在李渊决定起兵后,李建成带着李元吉逃到太原,被任命为左领军大都督,而鼓动造反的李世民则担任右领军大都督。与其他大部分时期不同,隋唐以左为尊。

第二年五月,得知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后,李渊再也不用客气了:直接登基称帝、建立大唐,而世子李建成随之升为太子、秦公李世民升为秦王。

太子身为储君,个人安危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况且还得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熟悉将来的主要业务,因此领军打仗的重任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

眼见天下太平了,本来一直招揽武将、四处征战的他,开始大规模招揽文人了。

这简直是“秦王之心、路人皆知”;再加上他早已“功高震主”,从这个时候起,他与李建成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化。

手心手背都是肉,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情况来看,李渊本人还是偏向于维持现状的。

汉代以来,若没有出现特别的变故,太子之位一般都是长子继承;废长立幼,甚至会引起政权的动荡。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被《隋唐演义》这类小说、评书、戏剧以及各种影视作品带偏了,总认为李建成是个庸人,且处处低李世民一等。试想李建成若是个庸人,处处不如李世民,李渊还会将太子之位传给他,并委以重任吗?

李建成既有大局观又有硬实力,是个合格的继承人,在推翻隋朝的战争中,李建成从来没有吃过败仗。李建成的政治能力也相当优秀,李渊能够安心地南征北战,完全是因为李建成为前线提供了后勤保障。

若李建成登基,按照以往他表现出的仁德贤能,一定会将大唐导向另一种盛世。而对于李世民这些功臣,一定会是高官厚禄,绝对不会手足相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