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看过美剧《识骨寻踪》,主角往往能根据受害者的尸骨,分析寻获常人难以发现的线索。今天,我们同样借助于识骨寻踪的技术,可以明确判定欧洲的匈奴和汉代的匈奴不是一码事。
如果您想要进一步了解,就请花费两三分钟的时间,读完下面这篇短文吧。
匈奴,作为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曾经是亚欧草原上无可争议的霸主。
不过,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被一个问题所迷惑,那就是公元35年前消失的汉代匈奴,和400年后出现在欧洲的匈奴,究竟是不是同一种族。
曾经,他们都是游荡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同样是定居民族的最大噩梦。
前者,曾经威胁秦汉两个王朝数百年,后者,在欧洲攻城略地,被称为“上帝之鞭”。
无论是中国史学界,还是欧洲史学界的记载,他们都是头大、身壮、腿短,把马当成自己床的游牧民。
不过,借助于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人类学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在匈牙利的博物馆里,珍藏有一具古代匈人的遗骨。这具尸骨发现于1961年的布达佩斯,为了修建道路,这座匈人墓葬无意间再见天日。
根据技术测定,尸骨下葬的时间为公元5世纪中叶,这和历史记载的喀尔巴阡匈奴人末期高度吻合。
根据现代还原技术可以发现,这是一个身高大约160厘米的20岁年轻男性,颅骨特征属于高加索——蒙古人混合类型。
不仅如此,墓葬中还发现了马的头骨,昂贵奢华的马具以及镶嵌有石榴石的金腰带。
此外,墓葬方式也与欧亚草原上遍布的匈人墓地一致。
因此,以上特征可以肯定,这是一座匈人的墓地无疑。
然而,通过分子人类学检测DNA发现,这个匈人小伙子的Y染色体单倍型属于L类型!
我们知道,单倍群L,并不是欧洲常见的类型。但也不是汉代匈奴人所在的东北亚类型,因为蒙古、新疆等匈奴墓中检测出的,匈奴父系类型主要是Q1,R1,N1a和C2。
唯独没有L!!!
那么,L来自哪里呢?
这个单倍群在今天的西南亚和南亚分布较多,此外,在现代哈萨克等中亚民族中大概有2%左右。
那么答案无疑就很明显,布达佩斯这个匈人小伙子的父系L类型,极有可能是来自于中亚南部的地区。
所以,结合《汉书》的记载,我们可以这样推理:
北匈奴在遭到东汉军事力量连续打击后,逐渐消失在茫茫无际的中亚。此后,他们在这里与当地的原住民杂交,父系L也就在这段时期内,逐渐融入了匈奴。
当他们逐渐恢复力量后,又继续向西进入东欧草原。
最后,随着不断的战胜,他们先后纳入了阿兰人,斯拉夫人和东哥特人,直到形成一个强大的匈人集团,从而驱赶着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并最终横扫欧洲。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个匈人母系线粒体属于北亚常见类型D系下面的D4j12,因此,这个匈人大概率是,来自中亚的父系和来自北亚的母系结合体。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当年汉代匈奴的男性,大概率被东汉屠杀殆尽,从而导致残留的女性只能纳入当地男性传宗接代。
因此,欧洲的匈人,尽管和汉代的匈奴,无论是在文化上或者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欧洲的匈人并不简单等同于汉代的匈奴。
结论:严格来说,他们是早期匈奴人中的一部分,在数百年的漫长西迁生活中,不断融合同化中亚原住民而产生的新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