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岩来答。

联合国部队指挥官 美军四星上将马克·韦恩·克拉克

上甘岭战役爆发的原因:

在中美停战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我军坚决执行彭老总“打的坚决打,谈的耐心谈”的指示,对38线以南的联合国军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在1952年9月20日开始的第一次反击作战中,我军巩固占领阵地6处,其余全部放弃,歼灭美军2000余人,南韩军队6300多人。为了能在谈判中给与美军更大的压力,我军又立即开展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至10月31日,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结束,我军共出对48个目标出击58次,巩固占领11个要害阵地,共歼敌1.9万余人。接连的失利让联合军总司令克拉克感到十分的愤怒。为了扭转当前不利的战斗局势。克拉克同意了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提交的“摊牌”作战计划。该计划预计行动5天,联合国军将出动美军王牌第7师(滴漏师),在16个重炮兵营的280门大炮和180架飞机的支援下,以损失200人的代价,拿下五圣山,直逼平康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炮兵

在上甘岭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

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地面进攻部队共投入了美军王牌第7师、韩军第2师、第9师、隶属于韩2师指挥的2个加强营、美空降第187团一部、阿比西尼亚营、哥伦比亚营共计6万余人。辅助部队共投入18个重型榴弹炮营,1个前线轰炸机大队。拥有105毫米以上重炮总计324门,90毫米以下轻炮1240门、坦克120余辆、飞机200多架。前线总指挥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

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参战的地面防御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参战第15军、第12军共9个团,加补充兵力计步兵4.3万余人,另有配属炮兵11个营、高炮1个团和火线运输人员8500余人,动员朝鲜民工6万余人。前线总指挥为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


美军在向597.9高地冲锋

上甘岭战役的经过。

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争夺表面阵地):

在10月12日,也就是战役开始前的头两天,美军就开始有意识的对志愿军五圣山和忠贤山的全部阵地,进行饱和式炮击。在战役打响后(10月14日),美军第7师第31团、韩2师第32团、以及17团共计7个营的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兵分5路,向我597.9高地(三角山)、537.7北山高地(狙击岭高地)扑来。我志愿军45师135团、133团顽强抗击,战斗一度持续的十分激烈。当敌军的第一波攻击被打退以后,敌炮兵马上就对我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当炮击停止以后,敌人又会再次组织兵力向两个高地发起进攻。为了阻止我方增援部队到达,凡是从后方通向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交通线,都被地方炮火封锁住了。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敌军占领了597.9高地三分之二的阵地、537.7北山高地所有地面阵地。我军为了减少伤亡,转入地下坑道准备夜间反击作战。到了深夜,我军45师属炮兵趁敌人立足未稳,分别对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进行了5分钟急袭。坑道中的志愿军战士则全部冲上阵地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经过血战,我军成功夺回了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全部地面阵地。据战后统计:美军在14日当天,共发射炮弹30万发,飞机投掷凝固汽油弹500余枚。(整个山头被炸掉了2米,所有的石头都成为了粉末状,浮土深度厚达1米。)

在随后的五天时间里(15~19日)“联合国军”又投入14个营的重兵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志愿军第45师调整了兵力部署,持续向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增派兵力。在坚固的坑道工事掩护下,我志愿军战士冒着猛烈的炮火一直坚持与敌作战。经过7天7夜的鏖战,志愿军45师以伤亡3200多人的代价,歼敌7000余人,重创了美王牌第7师。

坑道内的志愿军战士在用碗接石缝中流出的水。

上甘岭第二阶段作战(牵住敌人牛鼻子,为随后的反击积蓄力量):

经过对战场的反复思考,15军军长秦基伟决定,调整战役部署,暂停大规模的反击作战。从10月21日开始,前沿部队全部转入坑道,以小规模的袭扰战,抓住敌人的牛鼻子,将其定死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为最后的大反攻积蓄力量。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志愿军共筑有连级坑道2条,排级坑道4条,班级坑道16条,进入坑道的有志愿军战士几百人。

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坚守的韩军第2师(美7师在进攻坑道的过程中伤亡非常大,被韩军第2师替换。)为了封锁我军从师后勤和团后勤到前沿阵地的道路,构筑了以观察哨、地堡火力点组成的十道火力网。交通线被敌人封锁以后,运输变得极为困难。为了解决坑道的后勤补给问题,师后勤组织了大量的火线运输员向坑道运输食品、弹药。有时一个交通排20多人,能够到达坑道的只有2-3人。(在最困难的时期内,坑道内志愿军战士只能依靠自己的意志苦苦坚持。“如果谁能够向坑道运送一个苹果上去,就能荣立二等功。”可见当时补给的困难程度。)

在执行封锁任务的同时,韩军也同时开展了破坏我方坑道的活动。什么炸药爆破、用火焰喷射器抵近喷射、用硫磺发烟弹毒、用巨石堵死坑道口、用士兵搞突然袭击,反正能用的毒招、怪招都用上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采取挖孔爆破的方式。我军在597.9高地的2号坑道,就被韩军炸毁了一段。为了打击韩军的破坏行动,我军采取诱敌深入与夜间出击结合的办法。白天将敢于进攻坑道的敌人有意识的放进来,然后集中火力将其消灭在坑道里。晚上,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三五成群的摸到敌人的阵地上,炸地堡、端哨所、吓得敌人日夜不宁。就连上厕所,都需要有两个人在旁边警戒。其中驻守1号主坑道134团第8连,在坚守坑道的14个昼夜中,共出击25次,毙敌1600人,荣获“钢铁八连”的称号。就在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周旋的时候,后方的志愿军司令部也开始着手准备大反攻。第一道命令:令第12军赶往五圣山前线,作为反击作战的总预备队。第二道命令:15军29师,接替了45师除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所有防务。第三道命令:为45师补充新兵13个连队。命令其集中全部力量,支持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坑道作战。第四道命令,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为五圣山的炮兵阵地运输反击所需弹药。

我炮兵部队正在对美军进行炮击。

上甘岭第三阶段作战开始(实施决定性反击,彻底粉碎敌军进攻。)

自10月28日开始,志愿军第15军的炮兵部队进行两天的炮火准备,摧毁了韩军第2师在597.9高地上构筑60%地面工事,以及5个重炮阵地(共27门大炮)。30日22时,我军榴弹炮48门,迫击炮40门对597.9高地实施了5分钟的火力急袭。安照韩军以往的经验,志愿军没有那么多炮弹,一般在5分钟火力急袭以后,就会马上发动冲锋。在这一天我军炮兵改变了战术,5分钟火力急袭以后,步兵并没发动冲锋。我军的炮火按惯例开始向后延伸射击,冲锋号响起,步兵在原地对597.9高地进行射击。敌人被我军造成的假象所迷惑,开始从掩体中出来占领阵地。结果我军的炮兵火力突然回返,对597.9高地又进行了10分钟的火力急袭。这一下可把敌人炸的时哭爹叫娘。紧接着24门喀秋莎火箭炮打了一次齐射,将敌阵地连同预备队一起笼罩在了火海里。紧接着,我军炮火又开始假延伸,步兵还是不动。敌人又从躲藏的掩体中跑出来,我军的火箭炮部队又打出了一次齐射,炮兵火力紧跟又是5分钟的火力奇袭。接着,冲锋号响起,步兵开始冲锋。挨了两轮排炮的敌军部队,直接被我军炮火打残。22时25分,我军攻击部队在坑道部队的掩护下,在黎明前成功占领了597.9高地的主峰。据战后统计:仅30日一战,我军就重创了韩军第2师第31团,打退敌人组织的反扑15次,打死打伤1500余人,摧毁炮兵阵地1处。我军在30日夜间的成功反击,激怒了敌人。到了天刚亮,韩军31团大部与阿比西尼亚营一起向我军阵地猛烈反扑。经一天激战,我军先后打退敌人进攻40余次,击毙敌人1500人,全歼了韩军31团。至11月2日,我军部队已经恢复了597.9高地的所有阵地。11月3日,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组织了美187团大部、阿比西尼亚营、哥伦比亚营、韩军第9师28团的两个营,对我军阵地发动疯狂反扑。担任主峰防御的志愿军12军31师91团,与敌人经过2昼夜的激战,歼敌1500余人,成功完成守卫任务。到了11月5日,沉不住气的范弗利特亲自到鸡雄山督战。他命令将已经支离破碎的韩军第2师重新武装,外加美空降第87团的2个营、韩军第9师全部,发动了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美炮兵部队也身受刺激,在半天的时间里就向我597.9高地发射了20万发炮弹。美军的20多辆坦克也直接开到山脚下,对我方阵地进行直瞄射击。

古人云:将死之人终究不能长久。这种激烈进攻态势,美军只维持了4个小时。至下午1时,美军连最后的预备队都消耗殆尽,以无兵可派的范弗利特只能宣布“撤退”。

11日16时,经过充分准备的我军第12军92团在炮兵部队的强力支援下,向537.7北山高地的敌人发动猛烈进攻。至17时30分,反击部队与坑道部队胜利会师,并将驻守于此的韩军第2师17团1营全歼。

至此,持续43天的上甘岭战役,以我军全胜告终。(美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仅夺取了537.7高地北山的志愿军两个班级阵地。)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我军共打退敌排以上进攻900余次,与敌人进行营团级夺战29次,以11529人伤亡的代价(阵亡4838人,负伤6691人),毙敌25498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成建制消灭敌人1个营、18个连、218个排,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坦克10辆、大口径火炮61门,消耗敌100多个连的装备。(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的‘凡尔登’,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537.7北山)和‘爸爸山’(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美第8集团军司令 四星上将范弗利特

范弗利特指挥的“联合国军“,在“摊牌”作战中能够造成志愿军重大伤亡的原因:

第1条,美军在战场上拥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美军在上甘岭战役发起之前,已经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没有对志愿军发动大的攻势。美军炮兵部队的弹药补给非常充分。而美军总指挥范弗利特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美军士兵的伤亡,又特意调集了18个重型榴弹炮营来支援进攻部队。在战役开始的第一天,美军部队以每秒6发的射速,不停的向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倾泻着炮弹。当火力准备完成以后,美军炮兵又开始延伸射击封锁我方的运输线。(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日平均发射炮弹数万枚。)在战役中期,我军向坑道内运送食品和弹药的火线运输员,伤亡率达到了90%。

第2条;我军在战役开始前,没有能够准确判断出美军的主攻位置。导致前沿部队没有得到足够的炮火支援。

范弗利特不愧为美军名将,他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没有选择利于坦克部队展开的西方山地区,而是直接选择强攻五圣山。而我15军直属炮兵部队全部被部署在西方山地区,五圣山上只有45师直属炮兵部队(38式150毫米野战炮15门)。美军战役开始的第一天就发射炮弹30万发,将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我方构筑的火力工事全部摧毁。造成我军在防御战中,处于极度不利的位置。(仅在开战第一天,我军就损失志愿军战士近千人。)

第3:条范弗利特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作战目的,以韩军部队为主力,与我军大打消耗战。

美军王牌7师在上甘岭战役初期,担任主力,攻势发动的比较猛。但随着战役发展出现胶着状态,美7师的伤亡开始剧增。为了维持高强度的进攻态势,美7师得到韩藉兵员补充2-3次。到了战役的第二阶段,韩军第2师接替美7师担任进攻主力。而修整时,美2师又得到了大量韩藉士兵补充,其基层连队的80%士兵,都以是韩国人。所以当战役处于最激烈的阶段时,实际上是韩国军队在与志愿军作战。根据志愿军在战后统计: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我志愿军伤亡11529人,美军伤亡5000余人,韩军伤亡2万余人。

我志愿军为什么能够在艰苦的上甘岭战役中取得胜利:

第1原因:我军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构筑的反斜面坑道阵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军利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整个山体为掩体,在背面(反倾斜)修筑了有连坑道2条、排坑道3条、班坑道19,驻有我军士兵数百人。整个坑道为花岗岩材质,厚度达到了30米,又用原木进行加固,连美军威力最为强大的203毫米榴弹炮都难以撼动它。假如美军想要进攻坑道,我方炮兵有会对其身后进行饱和式的炮击。所以美军一直只能占领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表面阵地,对我方坑道阵地一直毫无办法。

第2原因:在上甘岭战役,我方的炮兵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战役初期,由于出现了判断失误,我军在五圣山部署的只有45师直属炮兵,由于缺乏大口径火炮,所以取得战果较小。随着战役进行到坑道战阶段,我15军直属炮兵已经在五圣山完成部署。所有敢于接近我方坑道口的敌人,都遭到了我方炮兵的毁灭性打击。为能够更有效的打击美军,志司又向五圣山调派了1个105榴弹炮营、1 个155榴弹炮营、1个122榴弹炮营、1个喀秋莎火炮团、1个高射炮团。到了战役中后期,我军在五圣山部署的4个炮兵群开始发威。10月23日,我炮兵对美军在注罗峙、立石、杨谷、松洞的炮兵阵地发动袭击,攻击毁敌155毫米重炮29门,迫使敌炮兵狼狈后撤。10月27日,我参战炮兵抓住有利战机,对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敌火力掩体、敌纵深物资堆积点,实施炮火袭击,给与敌人以重大杀伤和破坏。在10月30日大反攻时,我军炮兵部队发射大口径炮弹9000发、火箭炮弹1200发、迫击炮弹1万余发,直接摧毁了敌人在597.9高地上构筑的所有的火力工事。11月11日,反攻537.7北山高地时,我军炮兵部队集中重炮70门、迫击炮20门、火箭炮一个营,仅用了25分钟的炮火准备就摧毁了敌人构筑的所有工事。

第3原因:为了能够取得战役的胜利,我方的火线运输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据资料显示: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仅运输人员伤亡就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尤其在为坑道部队运送给养时,我军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可以这么说志愿军战士能够在坑道中坚持那么多天,我军火线运输员当记首功。

第4原因:我志援军战士积极开战冷枪冷炮与夜间突袭战术,给敌人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在白天,我军炮兵部队利用敌人在上,我在下的地理优势。(敌人在地表阵地,我军在底下坑道中。)对暴露在高地上的美军阵地,采用火力急袭与单炮射击的方式,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每当黑夜来临,坚守在坑道中志愿军战士,就会三五成群的摸出坑道,炸地堡、端哨所、吓得敌人日夜不宁。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的134团第8连在14个昼夜,消灭敌人1600余人,获“钢铁八连”称号。坚守597.9高地2号坑道的134团第4连在十多天的战斗中,出击32次,消灭敌人70余人。分散在班级通道中的一部分战士,采取打冷枪的方式,毙敌220多人。

第5原因:我志愿军战士用钢铁般的战斗意志,碾碎了美军的强大攻势。

奉命坚守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45师,师长崔建功曾向秦基伟军长保证:“一号,请你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在整个战役中,美军火力无论在火力密度、弹药补给、装备水平上都对我军保持了巨大的优势。据资料显示,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美军投入10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飞机100余架,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航空炸弹5000余枚。我志愿军战士在火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以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先后打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规模冲击653次,将自己牢牢地钉在阵地上,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在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司令部授予15军的英雄集体200个、特等功单位2个、一等功单位28个、二等功单位60个,以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为代表的功臣12347名。

特级英雄:黄继光 第45师第135团第二营营部通讯员

一等功臣:胡修道 第31师第91团第5连战士

二等功臣;牛保才 第45师第135团第1营营部电话班副班长

最佳贡献者
2

在我们小学课本里曾经有一篇黄继光堵机枪的悲壮故事,说的就是上甘岭战役,由此一斑可窥全豹,足以看出上甘岭战役的惨烈。

事实上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还是超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林彪当时就对上甘岭战役定义说“是一场典型的战争绞肉机似的战役”。一位身经百战,指挥过抗日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百战将军,都为此战唏嘘动容,可见此战之惨烈!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双方先后出动十多万人在3.7平方公里的狭小高地上进行了多达59次的反复争夺。美军方面先后调集、投入了6万多兵力,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战机轰炸更是高达3000多架次,发射炮弹190余万枚。

我方也先后投入了4.3万余人,消耗物资1.1万吨,发射炮弹40多万发,日均弹药消耗128吨,民工运输动员了6万多人。

双方的争夺将上甘岭的山头都削平了,整个山头被炮火轰击降低了2米多。很多战士为了赢得胜利,守住597.9、537.7两块战略高地,不惜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这块3.7平方公里土地上,志愿军伤亡一万一千多人,美军伤亡两万五千多人,为了守住那块狭小的山头,志愿军先后打退了联合国军900余次冲锋。

仔细算下来,相当于每平米土地的总伤亡人数高达十人以上,那简直就是肉身堆积的状态。所以林彪元帅才对上甘岭战役做出了战争绞肉机的评价,其战争惨烈程度,不言而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