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苏联承认自由法国并结盟,戴高乐为什么要派一个师去助战?

苏联承认自由法国并结盟,戴高乐为什么要派一个师去助战?

2020-10-17 11:32阅读(63)

苏联承认自由法国并结盟,戴高乐为什么要派一个师去助战?:首先纠正一下问题,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将军派遣的是一个空军战斗团的飞行员和飞机机械师参与到苏联的军

1

首先纠正一下问题,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将军派遣的是一个空军战斗团的飞行员和飞机机械师参与到苏联的军队中去,打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自由法国的法国空军没有到达师级单位。飞机是苏联军方提供的雅客—7型战斗机。

二战法国迅速投降,法国殖民地这块肥肉怎么办?

1940年6月22日,英法联军战败之后,法国总理雷诺辞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英雄贝当元帅投降,建立了维希政府。德国国防军占领法国北部,约占法国领土的五分之三,维系政府占据法国南部,约占法国本土五分之二。此外维希政府在法国北部德军占领区有那么一丢丢的权力。

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法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众多,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地国家,殖民地面积1234.7万平方公里,名副其实的殖民地大国。主要集中在非洲的中非、东非和北非,中东的叙利亚地区,亚洲的法属印度支那等地区,如下图:(蓝色区域为法国本土和世界殖民地,二战前各国殖民地图)


这么多的殖民地,又是战败国,以美国、苏联等国家早就眼红这些殖民地,十分不利于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称霸。

1943年11月,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巨头在德国的德黑兰举行会议,会议期间他们谈到了戴高乐,谈到了法国的殖民地问题,明确表明了各自的态度。

斯大林的观点十分明确,戴高乐代表着“神话中的法国”,真正的法国在维希政权手中,他们支持德国,战后应该惩罚法国,它的殖民地就不要还回去了。

罗斯福的观点更加细致,他称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大部分)就不要给法国了,非洲的一些要塞也不要归还法国了,要实行国际管制,战后的法国不应当成为一个大国了。

英国首先丘吉尔则明显在唱反调,英联邦的殖民地最多,他坚持战后应该有一个繁荣的法国存在才行。

这三个人在位二战结束后国际大局势在做谋划,看来法国战后的情况不妙啊!(戴高乐和莫洛托夫像,双方在1942年达成自由法国援助苏联空军作战部队)

戴高乐的希冀和莫洛托夫的谋划。

1940年法国投降,戴高乐在英国发布《告法国人民书》,呼吁法国人民继续战斗,自由法国运动正式开始了。1941年9月,戴高乐正式成立了自由法国的领导机构,被英国认可法国的“流亡政府”,和维希政府相对抗。自由法国首先联系了法属殖民地的殖民政府和殖民地的军队,有相当一些地方的法属殖民地当局支持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

1942年5月,深受德军侵略之苦的苏联寻求英美等国的军事援助,以对抗德军的突然袭击。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冒险飞到英国同英国首相丘吉尔等人会谈,双方达成合作对抗德国以及一系列的援助协议。莫洛托夫最重要的会面是同美国罗斯福总统等人会谈,美国的援助是最重要的,英国其次,至于自由法国运动的领导人戴高乐那是捎带的会谈。

美国、英国等国答应迅速给与苏联军事援助,对抗德国,并达成了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协议。(戴高乐《告法国人民书》海报)

莫洛托夫和戴高乐将军也进行了会谈,但自由法国寄人篱下,没有什么拿出手的东西帮助苏联,想来想去,戴高乐决定将一批飞行员和飞机机械师派遣到苏联,帮助苏联对抗德军。这一支空军作战部队的军事人员虽然少,但也是戴高乐送给苏联最好的礼物了,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就是这个道理。

戴高乐和莫洛托夫都是著名的政治家,这时双方的交往为二战之后将来的政治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联可以在战后借此同法国联盟,而法国则想在战后重建自己大国的地位。(雅客—3型战斗机图,二战后期苏联的主战机,由雅客—1改装而成)

法国援助苏联的诺曼底—涅门团。

1942年9月1日,戴高乐将军给自由法国驻扎在叙利亚地区的空军第三战斗大队(代号G.C.3)更名为“诺曼底大队”,该队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62人(有很多人是在英国本土赶来)要奔赴苏联,参与苏联的卫国战争。

1942年11月29日,第一批法国诺曼底大队的人员抵达了苏联的伊凡诺沃(IVANOVO)空军基地,在莫斯科东北250公里处。苏联空军为诺曼底大队配置了雅客—1式战斗机,进行培训和战斗训练。

1943年4月,诺曼底大队的战斗机出现在苏德战场之上,并且被德军了解到这一情况。这让德军参谋本部的凯特尔元帅怒火中烧,下达命令:“如遇到诺曼底大队的飞行员,无论在空中还是地面,一律格杀勿论”。看来法国空军的出现对德军来说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了。(诺曼底大队飞行员在苏联留影,1943年10月)

1944年2月7日,由于不断有法国飞行员的加入以及作战能力的提升,诺曼底大队提升为“诺曼底团”,下辖三个飞行中队,不久扩建了第四中队。

法国援助苏联的诺曼底大队(团)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库尔斯克会战、斯摩棱斯克战役等众多战役。1944年6月,诺曼底飞行团在德军和苏联红军争夺涅门河(又称尼曼河)战役中表现突出,得到斯大林的嘉奖,授名该团为“Niemen”(波兰语涅门河称谓),该团随即更名为“诺曼底—涅门团”。

1945年5月9日的欧洲胜利日时,诺曼底—涅门团一直跟随苏联红军作战,共计作战273次胜利,牺牲飞行员42人。后该团多数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编入法国空军第一战斗机团,但“诺曼底—涅门团”仍然保留了一部分飞行员,斯大林赠送了40驾雅客—3型战斗机给该团。

诺曼底—涅门团是二战中第一支踏入德国本土的法国军队。(涅门河景色,又称尼曼河,流经俄罗斯、白俄罗斯、立陶宛,1944年,诺曼底团曾经在这里进行激烈空战)

戴高乐派遣空军飞行人员援助苏联的意图如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多久,自由法国运动开始,他们与法国维希政府相互对抗,争谁是法国真正的政府,英国承认了自由法国,苏联第二个承认了自由法国,保持着外交关系,法国自然投桃报李支持苏联对抗德国的侵略。

第一,戴高乐将军派遣空军部队援助就是为了打击德国的侵略行为;

第二,戴高乐可以借此提高自己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同样也是提高自由法国的政治地位,这对未来的法国有利;

第三,借助援助苏联,培养自己的空军部队,在诺曼底登陆之前,法国空军很少参与空战。

第四,为二战后的政治交往打下铺垫,美国一直不想承认戴高乐的政治地位。在北非作战时就想推原法国的海军上将(军衔高于戴高乐)佛朗索瓦.达尔朗,维希政府第二的首脑人物代替戴高乐的位置。1942年12月24日,达尔朗遇刺身亡。达尔朗被推上位置的时候曾经说过,至少有四种力量打算刺杀他,不幸被自己言中了。戴高乐的政治地位也迅速在1943年7月被确定了。

2

二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德国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波兰灭亡、法国投降,海峡对岸的英国也在苦苦支撑。连年的炮火纷飞,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甘当“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与之抗争,戴高乐就是他们其中杰出的代表。

在常人眼里,戴高乐到英国受到丘吉尔的热烈欢迎,并很快承认“自由法国”的地位,是英、法两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象征。殊不知,别有用心的丘吉尔和死不屈服的戴高乐明争暗斗,甚至不惜动武。“寄人篱下”的戴高乐该怎么办呢?

中东法属权益,戴高乐拼死不让。

对于英国人的别有用心,戴高乐心知肚明,不管对方如何“威逼利诱”,始终以独立国格据理力争。他招募自己的军队,签订合作协议,确定“自由法国”与英国的平等地位,甚至在非洲拥有了“自己的领土”。戴高乐艰难的走出了第一步。

1941年6月,德国开始插手法属黎巴嫩和叙利亚,试图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从两个方向对埃及形成夹击之势。丘吉尔和戴高乐决定迅速出兵,但二人在战后处理上,却出现了极其“不和谐”的一幕。

按照戴高乐的初衷,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自由法国愿意放弃托管,让两国彻底独立。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英国试图取代法国的地位,成为两国独立的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淡化法国的作用,夺取属于法国的“成果”。

戴高乐一面抵制他们的做法,一面命令卡特鲁将军宣读他写的独立声明。换句话说,自由法国致力于法属黎巴嫩和叙利亚独立,是法国内部的事务,和英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然而,伦敦随后单方面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双方矛盾彻底公开化。

接下来的事情,让戴高乐更加愤怒不已。经过英、法两军浴血奋战,维希法军愿意停火谈判,但英国人居然无视“自由法国”,单独与维希法军签订停战条约,条约中只字不提“自由法国”。说白了,法属黎巴嫩和叙利亚如今属于英国人控制。

“是可忍,孰不可忍”。英国人的做法彻底激怒了戴高乐,他声明:不承认条约内容,自由法国军队不再听从英军指挥,并同时命令卡特鲁,坚决夺取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政权。戴高乐不惜与英国人动武,也要保住属于法国的“土地”。

然而,英国人不肯就此罢手,戴高乐坚持“不妥协”立场。

戴高乐强硬的态度,最终让英国人做出了让步,他们同“自由法国”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承认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政权独立,由“自由法国”处理独立后的相关事宜。可是,“到嘴的肥肉,怎能轻易放手”,英国人不顾协议规定,又开始搞“小动作”。

一是,禁止戴高乐的代表与维希法军接触。这其中既有不愿让维希法军投靠自由法国,使其做大做强的目的,也有限制自由法国军队规模,从而在军事上,对戴高乐进行控制。说到底,“自由法国”做大会严重“侵害”英国利益。

二是,迅速控制城市,唆使反对殖民统治。在英国人看来,一旦其内部发生矛盾,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管两个国家。于是,煽动阿拉伯人起来反对法国殖民统治,法国国旗被英国国旗取代,试图在政治上造成对“自由法国”不利的局面。

更过分的是,英军统帅居然不顾协议规定,扬言在黎巴嫩和叙利亚施行军事管制措施,企图接管一切军事和行政权力。“自由法国”代表准备接管黎巴嫩时,英国军队拒绝离开,并且,英军飞机就在上空盘旋,双方剑拔弩张。

这次,戴高乐不再抗议,干脆直接警告:不离开黎巴嫩,自由法国军队将被迫开火,“勿谓言之不预也”。戴高乐“死磕”、不妥协的架势,让英军不得不从该地撤出。最终,自由法国在黎巴嫩和叙利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投降的维希法军,戴高乐并没有为难他们。愿意加入“自由法国”的,表示欢迎;愿意回国的,不阻拦,结果有6000多官兵加入了自由法国军队。尽管自由法国已初具规模,但戴高乐认为英国人处处刁难,就是因为其国际社会影响小,软弱可欺。

机会来了,他决定与苏联建交,争取平等的大国地位。

英国人的让步,让戴高乐取得了中东法属殖民地权益的胜利。为此,恼羞成怒的丘吉尔开始“冷落”他,终止与“自由法国”的一切合作,任何人不得与其接触,甚至其下属也不准接触。目的就是要完全孤立戴高乐,让“自由法国”自生自灭。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戴高乐敏锐地感到,这是平衡与英国关系的最佳机会,随即宣布:“由于苏联对德作战,自由法国无条件地与其结盟”,但苏联方面的反应却很冷谈,原因是他们并不完全信任戴高乐。

直至9月,戴高乐宣布成立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同时苏联与维希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后,苏联的态度才积极起来,承认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的领导人,在对德作战中给予全面帮助,并保证战后“完全恢复法国的独立”,而这些都是无条件的。

戴高乐对斯大林的无私和尊重,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一年来,他单枪匹马,除了一颗重振法兰西的心,一无所有。他成了祖国的“死刑犯”,又常常受到盟友英国的压制、欺辱,种种委屈无处倾诉。今天终于被大国苏联承认,他深感欣慰。

戴高乐随即回电:“在‘自由法国’与苏联结盟对德国斗争之际,代表法国对苏联军民不屈不挠的英勇精神,表示钦佩之意”。这封电报也深深打动了斯大林,因为这时的苏军,正在遭受德国沉重的打击,特别需要盟友的鼓舞和认可。

有了苏联的支持,戴高乐在同英国的艰难交往中,逐渐掌握主动。例如,盟军准备进攻利比亚的德军,但英国总参谋部拒绝自由法国军队参加,在他们看来,限制法国人参加大规模的战役,就是减少“自由法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对于英国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戴高乐不再像以往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了,而是立刻召见苏联大使,希望抽调一个师派往高加索地区,协助苏军作战。这下,一贯“仇视”东方势力的丘吉尔急了,连忙请求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前往利比亚参加作战。

这个时候的戴高乐在政治上已经非常成熟。他十分清楚,离开苏联战胜德国,解放法国,无疑是“痴人说梦”;但不能战胜德国,解放法国,他的一切政治梦想也将化为泡影。特别是遭受来自美、英两国的排挤,苏联的支持,更显得无比的重要。

如果没有斯大林的支持,还会有以后的戴高乐总统吗?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戴高乐》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

法国是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国家,法国人在外交方面,具有出色的洞察力与预见性。

戴高乐将军不但深受法国文化熏陶,而且还遗传了法国人杰出的外交天赋。戴高乐将军敏锐的觉察到,法西斯分子必败,二战后一定会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戴高乐将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二战后,为法国争取到世界大国地位,争取到国际话语权。

以当时的英法关系来看,二战后法国铁定能赢得英国的支持。有了英国的支持后,法国争取到美国的支持,也不会太难。接下来对法国来说,赢得苏联的支持,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只要在二战后,美丶英、苏都愿意承认法国的世界主要大国地位,法国就会拥有世界主要大国的荣耀与权力!这就是戴高乐将军,派一个师(实际是个团),去苏联助战的原因!

苏联之所以承认与自由法国结盟,也有苏联的利益考量:

1,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后,法军还有十万左右;法国本土的抵抗力量,也有数万之众;法国在海外殖民地,还保有四十万武装力量。这些法国的力量,最终会归于自由法国,而不会归于法国维西政府(纳粹扶植的傀儡)。由此可见,自由法国将拥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苏联与之结盟,并不吃亏!

2,二战前,苏联与西方关系不太好,而实力犹存的自由法国,主动上门确认与苏联的同盟关系,也符合苏联的长远战略安排,甚至也有利于苏联向美国争取更多的援助!

3,苏联知道自由法国需要苏联认可,苏联也希望能在战后的西方阵营中,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因此,苏联也愿意卖个人情给法国人!况且苏联也不花什么成本,也不会有任何潜在的损失!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苏联承认自由法国并与之结盟,戴高乐将军象征性的派兵赴苏联助战。实际上就是,苏联与自由法国的一场交易,这场交易充分体现了苏联与法国的大国底蕴,也充分展示了大国智慧。

4

法国与俄国的关系源远流长:1880年代末,俄国的建设资金多由法国提供;

而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法国提供了巨量资金以供俄国复苏之用!普法战争之后,英国加入了这个小联盟,形成了最早期的协约国组织!

一战开始,俄国紧急动员进攻奥匈帝国,减轻了法国在西线的战略压力!战后,虽然法国参加了干涉俄国革命的行动,可是在30年代,两国关系恢复热络了;

二战期间,法国被纳粹德国击败,戴高乐成立‘’自由法国‘’继续抗击纳粹!可是,美国却没有把戴高乐作为法国的领导人,而是与北非的法国殖民军首领眉来眼去;丘吉尔也希望戴高乐的好友出来领导自由法国;只有苏联在1941年9月承认了自由法国和戴高乐的政治地位——戴高乐非常感动,派遣战斗机飞行员前往苏联支援苏联的卫国战争!




后来,英军在黎巴嫩、叙利亚与自由法国发生激烈冲突:如果没有美国的调停就开战了!因此,英军进攻利比亚的计划排除了自由法国——戴高乐非常愤怒:他立即召见苏联大使,希望派遣自由法国的一个师去高加索地区支援苏联红军!这把仇视苏联的丘吉尔吓坏了,马上同意‘’自由法国‘’的参战要求!自由法国取消了派兵苏联的计划:戴高乐也由此看到了团结苏联才能稳定欧洲的重要性!这也为法国在战后改善与苏联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