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你看过哪些育儿书,你觉得其中哪部分内容给你带来的帮助最大?

你看过哪些育儿书,你觉得其中哪部分内容给你带来的帮助最大?

2020-10-17 00:03阅读(61)

你看过哪些育儿书,你觉得其中哪部分内容给你带来的帮助最大?现在的育儿书太多了,可能你看了很多,却越看越懵,因为很多理念不同,甚至完全冲突,但却都有成功

1

现在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很多。我重点看了《育儿圣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优势教养》。

1、第一本,重点介绍了孩子从出生到2岁后的饮食起居,营养的搭配;

2、第二本也是很火的一本,但不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她主要讲了和孩子的沟通,讲道理,让孩子去明白事情,以及不要打骂孩子等等;

3、第三本我是听书,那位爸爸讲的不错,让我们学习能以尊重和尊严对待孩子,印象最深讲到了孩子出生的顺序很重要。

4、第四本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发现并培养孩子的优点、天赋。有点大人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意思,但是会给他们讲,不喜欢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知道。让孩子充满激情、乐观坚韧,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在顺境中茁壮成长。





2

你好,我是金砖妈妈,我读过的育儿书有:《捕捉儿童敏感期》《游戏力》《管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正面管教》《父母的语言》等。

现在的知识很容易获取,却百花齐放让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选择,每个家庭,每个宝宝的情况也不同,我以前看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到底该听谁的,我的宝宝到底是什么情况,经过不断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出自己的育儿理念。相信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对我帮助很大的《正面管教》里提到的理念分享给你

孩子的自尊水平决定孩子的自律

只有孩子得到尊重认可,孩子才会对自己有要求,想上进并严格要求自己。父母如果以大人的身份夸孩子,说孩子真棒,妈妈很高兴,那么孩子容易变成为了取悦父母而做事情。一次我去送书,邀请我2岁的儿子一起去,并告诉他我们要去4号楼,但是我不知道在哪里,需要他的帮忙,他就很积极的找,让我感觉他像大人一样,他在前面带路,还嘱咐我走路小心,告诉我要走哪一边。看着他很有成就感的样子,超级积极的做事情。

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孩子的,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一起商量解决,而不是一定要听父母的。以前我认为家里要有规矩,要让孩子有正确的行为,是对孩子好。但现在回想应该站在孩子角度思考沟通的基础上给孩子立规矩。是孩子自觉自愿的做出正确选择,而不是被迫听从父母。也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养方式,我们不应该只看当下,而要思考我们的做法是否长久有效。

孙瑞雪的敏感期也推荐家长要看

可以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特征,对我们成人的思维认知改变很多,解释了很多大人不理解的孩子行为。

以上就是我关于你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3

看过两本育儿书,我觉得一本很有用,一本对于我来说暂时还没有用。

推荐给你,如果新手父母只准备一本育儿书籍的话,就是---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

强烈推荐强烈推荐强烈推荐。美国儿科协会医生编写,从怀孕到生产,从新生儿到6岁的孩子。通括了孕期,成长期所有的问题。

孕期的各种注意事项,新生儿用具选择,妈妈要注意的事项,爸爸要注意的事项,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可以提供的帮助,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指标,体重,耳鼻喉等情况,辅食指引,母乳喂养手册和奶粉喂养注意事项,每个阶段孩子会遇到的病症,及处理,护理方案。全面到你想象不到。

这本书还可以当做工具书收藏,遇到问题时可以拿出来查阅。从这本书里我是获益匪浅获益匪浅。


4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 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之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感触很深,想想开车上路,做医生,做护士等等都是要考试合格之后才能上岗。而做父母的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突然而然的就来了。面对育儿过程中的很多突发状况作为新手爸妈很多时候是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育儿书籍就能解救一部分人,不过市面上很多育儿书籍也是鱼龙混杂,有的说实话起的就是反作用。 简单推荐几本个人觉得听有用的书:

1、《育儿百科》 日本:松田道雄 ,这本书很厚,内容很全面包括育儿过程中的孩子生理,心里,疾病等各个方面, 时候在孕期就开始看的一本书,后期可以作为工具书,遇到什么问题了在去书里面找找答案和方法就可以;

2、《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稀里糊涂当了爸妈,面对小神兽种种问题总是让我们束手无策。很多时候凭着本能我们会对孩子发脾气,或者纵容,完全不理会等等,其中很多时候给孩子自尊等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去不自知。这本书会教会我们用情感引导式教育,让我们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和孩子建立连接。

3、《正面管教》 中国父母很多时候对孩子通常都是打击式的教育,通常是对孩子说你不要怎样怎样, 这本书能教会我们如何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教会你如何做到既不骄纵也不过于严厉,发挥正面管教的力量;

4、《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其实不算是育儿书籍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看看,毕竟育儿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很多时候是一家人的事情。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平时如何处理周边的关系,孩子都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夫妻关系如何相处,婆媳关系如何相处,亲自关系如何处理等等,都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极大考验。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暴力沟通而不自知,这本书能让我们了解到沟通的真谛,也能给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 也在之前的头条号文章里面专门分享过,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大家育儿过程中有什么好的书籍也欢迎留言讨论交流,育儿路上大家一起进步,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贤妻良母么么哒。

5

我是@开睿妈妈 ,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陪孩子阅读的高校教师。陪孩子阅读时,我主要阅读的是育儿书籍,我来回答这个。

育儿理念太多,确实有时会有一些冲突。究竟相信谁,其实看的书多了,自己会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

如果对某个理论,心存疑惑,我建议暂时不要去实践。

因为育儿最忌讳的是父母的左右摇摆。

实际上,育儿书籍很多,看多了后,你会发现很多相同的内容,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下面我就我实践过的、并一直在实践的、我认为效果较为突出的4个理论给大家讲讲。

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过,在女儿小的时候,她给孩子做了一个记功簿,里面专门记录那些值得表扬的事。

看书后,我也给孩子做了一个表扬的本子。

看起来是一种形式,但能时刻提醒我们要鼓励孩子,不要去打击孩子。

我把表扬本放在家里的阅读区,每日阅读时就能看到这个本子。

刚开始,阅读前后对孩子进行表扬记录、并将给孩子听,让孩子阅读表扬语言。

后来,慢慢成为了习惯,生活中的表扬也越来越多。

再后来,我发现,光我们表扬还不行。因为我儿子不是特别自信,我又开发了“表扬与自我表扬”。

让孩子先想想自己值得表扬的事,鼓励孩子说出来。

因为经常的表扬,孩子比以前更为自信了,并在自信的领域更加认真了。

7个给孩子定规矩的法则

这7个法则,很多父母平时也会有一些操作。我平时给孩子定规矩,基本都能遵循这7个规则。这样减少了很多误会,以后误会后的愧疚。

我们作为父母,不论从身材、嗓门、经济把控等各方面,都大大超过我们的孩子。我们在定规矩的时候,很容易走入强权的误区。

这7个法则,来源于我看的育儿书籍《这样给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具体如下:

1.要求具体。

例如:小点的孩子让他收拾房间,他可能不懂什么叫收拾好。你要告诉他:把地上的玩具放进玩具盒,把书桌上的东西放进书包等等。

2.看着孩子的眼睛说。

离孩子太远,或者你的声音太小,孩子可能听不到、听不清。或者孩子专注力在其他方面,虽然答应了,也没听进去。

看着孩子的眼睛,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这一点,我儿子现在9岁了,我用得比较少了。小一点的孩子会用得更多。

其他的5个法则,我提一下,关于具体内容,大家还是去看书吧。免得写的不够全面而误导大家,因为要讲完就是把书说一遍。

3.重复、稍微提高音量

4.请孩子复述

5.告知孩子后果

6.及时执行后果

7.先提醒孩子,给孩子做好从一件事抽离的心理准备。

家庭会议

尽量提高孩子的家庭地位,家里的大小事情,特别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来解决。

家庭会议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在处理问题时的积极主动性。

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是在《正面管教》中,作者简·尼尔森建议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平常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家庭会议时讨论决定。

其实《正面管教》的核心是温柔而坚定,这个估计了解的人多,我就不讲了。

会议的方式可以采用单位会议的一些形式。

我们家也连续执行过好多周。但是,非得每周一次,好像一个任务,有时候好像也没啥讲的。

后来,我们慢慢演变成了,有事就讨论。

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也提到过家庭会议。

高晓松小时候,家里要买电视机,因为经济紧张,妈妈提议开一个家庭会议。后来一致通过:全家半年不吃肉,买了一台电视机。

非暴力沟通法

有本书就叫《非暴力沟通》,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里面有非常多的案例,用非暴力沟通很好的化解了矛盾。

这不是一本专门的育儿书籍(也有亲子版),但是我认为却是育儿中,最值得学习的东西。

有几个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会不使用语言暴力呢?

不是脏话、狠话才是暴力,责怪也是一种暴力,是父母最常使用的。

因为责怪最容易引起两种本能的反应:退缩、申辩,而不会是我们希望的改进。

例如:

你怎么还不写作业?

你把门打开,狗跑出去了

……

这也是最难学习的理论。我目前也在有意识地训练中。其实,作者在不断到各单位,用非暴力沟通法化解矛盾的时候,自己也还是有时会和孩子暴力沟通。

所以,不必完美,在学习中,就会有进步,就会有效果。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喜欢的亲,请点个赞吧。不同意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


我是@开睿妈妈 ,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陪孩子阅读的高校教师。我会持续输出育儿内容,欢迎关注我。

6

我读过许多育儿书籍,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是这几本。让我掌握了这几个理念,对我的育儿帮助很大。

先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1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

刚生完孩子,有段时间我很抑郁,跟老公关系也不好,婆婆刚来我们家帮忙照顾孩子,相处上有问题。

所以我很爱抱怨,内心烦躁。在跟朋友倾诉时,朋友推荐了这本书。

这是心理学家罗玲的书,在这之前我看的书说的都很泛泛,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

其中,有一个概念是:作为妈妈,你自己要强大,因为孩子需要你,需要你的能量。你要不断地给自己充满电。

充电包括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调节好家庭关系等。反正就是妈妈做好自己,为自己好也为孩子。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整日抱怨,处于抑郁情绪中对自己并没有好处,也不能很好地滋养孩子。所以,从此注意,渐渐地走出来。

我从一团糟糕走出来,这本书对我帮助挺大的。从此我开始接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助了孩子也帮助了自己。


2 《不管教的勇气》

这本书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课题分离”:做父母的要知道什么是孩子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然后管好自己的事情,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管理。

这样孩子和父母之间就没有那么多争执了。

有时候父母过多地干涉了孩子的事情,孩子感觉自己被控制,不想被父母干涉,于是就开始争执,在争执中,亲自关系被破坏。而且孩子也学不会独立。

应该让孩子尽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这样反而能让孩子更独立,跟父母的关系更好。

其实,不仅父母和孩子,我们和恋人,自己的父母,朋友之间,也难免分不清什么事是自己的什么是他人的。我们常常为他人的事烦恼。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确实更尊重孩子了,孩子的一些事情,只要是安全的,我大多会让她自己决定。和恋人、朋友,我也不干涉那么多,很多时候,只是倾听,这样我自己也少了许多烦恼,人生清澈不少,简化很多。

这本书很有名,樊登也讲过,但我的理解可能没有人家透彻。这是我从中感受到的。


3 《天才赢在注意力》

这是一本很专业的讲注意力的书。

让我前前后后了解了注意力,知道如何保护孩子的注意力、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我觉得很多有关注意力的文章都写得不专业、不系统,都属于只说某一个点。这本书很系统。

书中有一个概念就是,运动、睡眠、冥想对全面提升注意力很重要。也对大脑其他方面好。现在我很注重这几方面。对我自己的大脑也有帮助。

还介绍了一些注意力训练小游戏,平时跟孩子一起玩儿挺有趣。

如果对注意力有疑问的,我建议读一读。


4 《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育儿之道》

作为父母定会为孩子操心。

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跟他人对比,对未来不确定,这一切的一切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育儿焦虑。

有时候太焦虑感觉做父母好累,不堪重负。

有时候一点儿风吹草动就整夜难免。

这本书帮我纾解了焦虑。焦虑是人天生就有的,远古时,帮人逃避伤害。但如今几乎已经没有性命攸关的时刻了。

育儿中,孩子的问题大多成长可以解决,还有一些也没有到“危急生命的”程度,所以,放下焦虑慢慢来。焦虑太多,人会生病的。我们淡定,孩子也能感受到,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示范了如何处理情绪。

这个概念对我帮助挺大。


5 我订阅了一个《魏坤琳的育儿宝典》

这是我在得到APP上订阅的,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如何育儿。

根据孩子的大脑生长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问题。这个专栏提供了很多先进的育儿理念,我从中获益良多。

后来魏坤琳的很多书我都买了,感觉很专业。


当然,还读过其他书籍。也有帮助。

其实育儿书读多了就会发现,底层逻辑都一样的。在底层逻辑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不同的技巧方法。

这就是我的分享。

当然,我愿意听听亲们的“醍醐灌顶”时刻,让我也学习一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咱们家长就该多交流。

一是分享知识;二是互相倾诉,纾解育儿中的烦恼情绪。

谢谢阅读。

7

你好,很高兴回复你问题,希望以下答复对你有帮助。

给你推荐几本书,希望能让你更了解孩子,更好地陪伴他们成长。

1、《园丁与木匠》

当我们知道自己怀有孩子的时候,就会非常紧张,孕期想尽一切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孩子的到来。

可是当孩子来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准备得远远不够,很容易陷入焦虑当中,特别是身边有各种各样不同育儿理念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好,不知道怎么给他开展教育。

这本书会打开你一个新世界,很多人都对孩子的教育拿捏得死死的,意图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长大,这样就是“木匠”式的父母,但孩子不是我们的雕像,不会按照我们刻画的样子来成长,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个“园丁”式的父母,给孩子搭建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成长系统,让他在里面随着自己的轨道去成为他自己就可以了。

2、《塔维斯托克诊所?了解你的孩子》

新手爸妈对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是陌生的,想要从容地面对那么就要提前知道孩子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动机。

这套书就是对孩子不同阶段的行为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分别包括《0-2岁宝宝想表达什么?》《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6-9岁孩子为何喜欢装大人?》《10-14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

拿下这套书就能更好地跟孩子交流,在育儿的路上能少走一些弯路。

3、《养育女孩》《养育男孩》

很多人看到别人家的男孩或女孩都会特别羡慕,觉得跟自己家孩子不同性别的,就特别听话,其实只要你掌握了不同性别的孩子教养方法,你也可以养出一个令人羡慕的孩子。

《养育女孩》这本书中,作者就提供了一份女孩成长地图,有了这个指引,就能让养育女孩的父母知道在哪些阶段注意些什么,也可以知道如何避免她们受到伤害,更能促进你和女儿之间的关系。

《养育男孩》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驱动力,他们要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还有不同阶段应该怎么应对,相信看完这本书,你就更理解儿子内心世界。

以上就是我看过觉得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育儿书,希望对你也有帮助。其实现在很多育儿书,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还有书评进行判断,没有哪本育儿是最好,只有最适合。

关注@玥妈妈聊育儿,每天分享育儿小故事和干货,希望关注我的你,每天都有收获。

8

现在的育儿书籍有很多,观点也都不一致。但是孩子的教育还是因人而异,不能完全按照书本来进行所谓的科学育儿。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孩子所处的原生家庭也是不同的。我看过很多都育儿书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开始我是被书本名字吸引而去的,认真读了这本书后,对我影响颇深。书中提到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其实对于习惯的培养,我们作为父母的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我们每天下班回家就是抱手机,刷短视频,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去读书呢?环境影响人,我们想要培养孩子,就首先要为孩子创造环境。我个人很推荐这本书,也很认同里面的观点。


9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教育的本质。深以为然。

推荐书:《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孩子你慢慢来》这些书都有一些实用的方法,为教育路上的家长们解决一些问题。

?

同时,也给孩子尚小的爸爸妈妈们提几点建议:

?

首先,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3-6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词汇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耶鲁大学研究室也指出“讲两种语言的幼儿比仅会讲一种语言的幼儿,在大脑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较有优势。即使这个时期孩子在多语言环境中成长,他依然可以很好的模仿这些语言,为将来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

其次,重视培养良好习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学霸优于普通学生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他有良好的习惯。著名主持人董卿能把《诗词大会》办得这么成功,得益于她从小就博览群书,有一个陪伴她成长的良好习惯—读书。除了阅读习惯,生活上的小习惯,比如穿衣,吃饭等在每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能力和习惯都需要重视培养。

?

最后,重视培养识字能力。很多公立幼儿园规定是不教孩子认字的,私立幼儿园会教一些,但是远远不够。建议孩子在家多看绘本书籍,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等孩子上小学后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

以上几点能力和习惯在孩子幼儿园阶段能够培养好,孩子上小学后你基本可以葛优躺了。

?

?


10

我推荐一本家庭教育/心理学的书,它是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她的文字有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并且具有疗愈的效果。作者从自己经历的最痛苦、被忽视的婴儿期开始,一路分析家长的种种无意识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还有很多生动鲜活的故事,对于从事心理学、心理咨询行业的人,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必读的教材。

她指出: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也就是育儿育己。

书中写到: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延迟满足能力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缓眼前的利益满足。简单的说,如果规则是不吃掉眼前的一颗糖,两小时后就可以得到两颗糖,那么能等待两小时的孩子,长大后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延迟满足能力的真正原因,恰是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

因为信任,所以安心等待

那这时候好多人会说,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那当然不是了,孩子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确实买不起或者买不到,那只能如实相告,孩子有些失落也很正常。这些挫折是自然而然的,只要父母没有刻意延迟,有失落、有伤心,但不会留下心理创伤。只有当父母刻意不及时回应孩子,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如果孩子的需要经常被批评,被刻意延迟满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爱的空洞,二是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亏,积攒一肚子的怨气。

父母今天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就决定了明天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孩子。爸爸如果希望女儿将来嫁一个愿意对太太真诚付出的好男人,那就应该从现在开始,真诚爱护女儿。

被及时满足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和享受当下。

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批评、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

如果你时常担心孩子不会珍惜享受所得,请反思自己的生命:

1、我能够体验到自己拥有的一切吗?

2、我对此充满感恩吗?

3、我能放慢脚步,享受当下吗?

放下焦虑的头脑,不再评判孩子,以一颗谦卑之心,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耍,尽情享受当下生命。

这本书还写了好多治愈自己内心的文字,看着这些文字,才明白育儿的路上我才刚刚开始,作为全职妈妈,我要继续努力,把更多的育儿知识分享给大家。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