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政治需不需要守信用呢?

许多人认为,政治的原则跟用兵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应善于随势而变,不可拘泥,用术语来说,就是要一切“从权”。权,就是权变。政治谋略的根本,在于会变。政治史上从没有“个人征信档案”。迂腐、僵化、不知变通的人,在政治上只能是失败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莽。他的事今天咱不说,让我说回景泰帝。

景泰帝朱祁钰登基,有很大的偶然性,说白了就是命好。

他作为英宗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弟,已经成年,本来早该之国就藩了。可能因为正统年间宫廷和谐,母后和太妃(景帝母)关系好,皇帝和郕王也是兄友弟恭,打发朱祁钰到封国去,大家在亲情上一时舍不得,就一直把朱祁钰留在北京府邸里。直到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突然爆发,英宗做了瓦剌人的俘虏。

皇帝被俘,成了人家手里的一张绝杀王牌,这可大大不妙。可政治这个牌局与一般打牌不同,可以想办法换掉对手的牌,在历史上以“忠君”闻名的明朝大臣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们的皇帝,拥立正好在京的郕王为帝,而给英宗奉上“太上皇”的虚号。为了国家的利益,暂时放弃对英宗个人的忠诚,这就是“从权”。所以大臣抛弃了皇帝,没有指责大臣不忠,不仅英宗的母亲孙太后不敢反对,就是英宗本人都没二话。

郕王朱祁钰就是这么登台的,从他的经历来看,国家的不幸,可能正是个人的大幸,历史上许多大英雄都是如此。


(二)

政治的本质是博弈,或者说俗一点,就是交易。政客们在利益的交换和妥协中实现政治协议的达成。

英宗之母孙太后,是宣宗的皇后,她本来只是皇帝的宠妃,最后推倒皇后,凤冠她自己戴,可见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宫廷妇女。

孙太后具有政治眼光,她看清了时势,在英宗被俘,然后被瓦剌人挟持着入侵的国难之下,她不可能拒绝朝臣拥立新君的请求。但她同意郕王朱祁钰继位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册立英宗之子朱见深(即后来的宪宗)为皇太子。这就是一项政治交易:朱祁钰可以即位,但等你百年之后,应将皇位传给大宗英宗这一系。

时局紧迫,太后与郕王君臣彼此让步,顺利达成协议。也就是说,朱祁钰上台,是有条件的。朱祁钰也照办了。

(三)

我前面说了,政治运作应随“时”与“势”,时移势易,政治交易的合同就不免要修改。

朱祁钰是有儿子的,他在皇位上坐了两年多后,地位稳固,他就开始谋算着修改甚至废弃“条约”,立他的亲生子为皇太子。

此时,英宗早已被瓦剌人释放,回到北京。本来朱祁钰很不想哥哥回来,可偏偏瓦剌人不想白养一个失效的王牌、不管用的太上皇,一心要送他回来。当年抛弃了他的大臣们,这时热情高涨,纷纷表态,甚至自告奋勇要去漠北接太上皇回来。弄得朱祁钰好尴尬,只好接受。他这么做是违心的。可是皇帝的心意竟然没有什么人去领会,并帮助他阻止英宗还朝,说明在他即位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他还没有取得帝王应有的威权,大臣根本不顾及这位本尊皇帝的感受,只顾着向过气皇帝表现忠诚。

英宗回来后,被软禁在南城里,开始了长达六年的禁锢生涯,并时时遭受一些小人的精神虐待。比如他病了,派人向掌管御药房的司礼监太监廖官保讨药,廖太监竟然不给。甚至还有人串通起来,诬陷英宗意图复辟。这等于告发太上皇谋反了!可见政治有多么的血腥、险恶和可怕,小人们为了升官发财,是不惜拿任何人的头颅做投名状的(这些事我在《大明那些九千岁》第二部《大太监斗法》里有详细介绍,读者可参考)

做这些事的,主要是内廷宦官和一些中低级武臣,至于外朝文臣,还不至于这般无耻,但在景泰三年时,他们早已放弃了对英宗的忠臣。

新鬼总大过旧鬼,谁还向那个被囚禁多年的旧鬼效忠?


(四)

在这样的情势下,景泰帝朱祁钰正式开启“易储”计划。

这么大的事,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在正式发议前,经过与亲信司礼太监商量,他采取了一项寻求支持、封堵大臣之嘴的措施:无缘无故的,他赐阁臣白银100两和50两。阁臣都猜出皇帝的心思,但大家心知肚明,都不说出来。

随后景泰帝正式违约,宣布要易储,下令让百官群议。参加廷议的有94人,竟无一人表示异议。一个会开下来,朱见深就被废了,景帝亲生子做了太子,将来皇位也不会外流了。当孙太后、太上皇得知消息,只能在背后无人处抹眼泪,他们根本不敢有不同意见。难道让他们拿着“合同”找朱祁钰申诉?那是找死!

事定后,景帝大赏天下官员,许多人从易储中得到了红包,阁臣是黄金50两。正是皆大欢喜!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景泰朝的历史将平稳过度,绝对不可能有太上皇复辟的那一天。这件事就是新立的皇太子不久后就去世了,而景帝再没有其他儿子。

很不幸的是,景帝在景泰八年年初,突然生了一场重病,朝臣不知病情,人心惶惶,这时,就有一些政治冒险家出来,进行小组织活动,秘密发动夺门之变,让英宗重新夺回宝座。而就在英宗复位几天后,景帝就死了,有人猜测他是被英宗杀死了。

景帝皇帝做的好好的,怎么这么容易就被推翻了?

表面来看,他的不幸在于没有子嗣。

但明代没有子嗣的皇帝不止他一个,为什么只有他被“合法”推翻?

英宗以太上皇被武力拥立复位,其合法性可议。但从来没人说英宗复位不合法。这还要说到当年那份交易了,景帝违约在先,虽然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但合同的另一方利益人孙太后和英宗都还健在,他们不可能没有怨恨,而景帝多年来一直没有对他们下黑手,进行人身消灭(这似乎是政治上的惯例和规则),留下了后患。由于景帝违约在先,也为英宗复辟提供了道义上的借口。

景帝统治的弱势,也是导致他被推倒的重要原因。

景帝在统治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收买臣下,而不是恩威相济,令臣下既感恩又恐惧。景泰时有个俗语,说“满朝升保傅,一部两尚书,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鱼”,就是说景帝大量封官,笼络臣下的事实。但可悲的是,当他病重时,一些大臣为了更大的利益(他们假设景帝会死,没有嗣君,大臣们会拥立被废的前太子朱见深,于是他们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地拥立太上皇。这样他们就立下大功了),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而这些人冒的可是灭族的风险,他们还敢干,说明他们对失败的风险评估极低。

景帝不是一个威权帝王,他一味讨好臣下,而不能令臣下害怕他,导致了他的失败。又或许,景帝生来就不具备“政治家”的狠辣、狡黠、刻毒与猜忌,这才是他不幸悲剧的根本原因。

最佳贡献者
2

正统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在太监王振等人的极力忽悠下,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蒙古一部),让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朱祁钰“留京居守”,一个月后,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20万明军(号称50万)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明英宗朱祁镇本人被俘。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时任刑部尚书丁铉、时任工部尚书王永和、都察院右都御使邓棨全部身亡。

土木堡到北京就200多里路程,瓦剌的骑兵几个小时就能杀到。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到北京,北京上下人心惶惶,当时北京的军队只剩下老弱病残不到十万人。不少高官的将子女开始转移到南方,富人也开始南逃。这时候,不少大臣建议迁都南京,躲避战祸。

此时担任兵部左侍郎的于少保正主持兵部工作,他向监国朱祁钰和孙太后提出,瓦剌的军队不会那么快打来,他们也需要时间,建议朝廷积极备战,坚守北京,指出北宋的前车之鉴不远,一旦此时放弃北京,蒙古人必将长驱直入,大明江山社稷宗庙必然不保,并建议谁再提放弃北京,立即斩首。孙太后和朱祁钰最终同意于少保的意见,于少保在征得被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史载有这么回事)和孙太后同意后,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9月,朱祁钰登基为皇帝,改明年为景泰元年,是为明代宗。作为妥协,立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于少保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时,于少保抓紧整军备战,同时调集各地勤王军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同年十月,也先率领大军杀到北京城下,于少保短时间聚集了22万大军,并出城列阵迎敌,双方小规模接触,并未发生大战,也先看到明朝准备充分,不久就主动撤退了。

总之也先俘虏明英宗朱祁镇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要求和明朝和好。为什么要和好?也先要茶叶啊,天天吃肉不喝茶怎么办?和好了才能搞点贸易啊,要点赏赐啊,反正有茶叶才行。在朱祁钰和于少保的努力下,大明朝总算安定了局势。

借此机会,大臣们要求接回明英宗朱祁镇,让太上皇朱祁镇在草原吹寒风说不过去。但是景泰帝朱祁钰显得不太愿意,怕哥哥朱祁镇回来抢了皇位。于少保说,皇位是大事,不是说换就换的,当前皇位已定,不会再改变了,您哥哥朱祁镇回来了他还是太上皇,您还是我们的皇帝。于少保这么一说,景泰帝也就放心了,那好吧,于是派人安排这个事。

第二年八月,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在瓦剌人依依不舍的泪眼中回到了北京,弟弟朱祁钰也举行了比较隆重的迎接仪式,亲自到场接哥哥,然后把哥哥关进了南宫,软禁了起来。此后,兄弟俩各过各的,哥哥被软禁在南宫,弟弟也不去看哥哥。

兄弟俩老是不见面,如何是好?于是,大臣们又操心了,纷纷上疏景泰帝,要求景泰帝逢年过节或是其他有空的时候,带领弟兄们去拜见太上皇,共叙兄弟情义。景泰帝不同意。一直不同意。大臣们就更急了,又上疏景泰帝,说景泰帝,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哥哥太上皇朱祁镇当年对你这么好,你可不能忘恩啊,你看看,当时你20多岁了,还让你留在北京,没有让你去外地就藩;你哥哥朱祁镇御驾亲征,让你留守北京,对你多信任、多好,你应该常去看望哥哥才是。景泰帝不悦,后来干脆把南宫的门锁灌铅,把南宫周围的树都砍了,怕有人通风报信。看看到现在北京的大树都不多,原因就是树大招风,经常被砍。

这就是弟弟景泰帝朱祁钰的不对了。但是,也别说风凉话,换你在这个位置,你也很为难。如果太上皇行动自如,哪天景泰帝朱祁钰这个皇位说不定就不保了,毕竟,哥哥朱祁镇曾经当过14年的皇帝,威望还在。倘若景泰帝是这样想,那就好理解了。

但是,朱祁钰更不对的事情出现了,景泰三年,景泰帝朱祁钰强行废除哥哥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立自己的亲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当时,也有不少人劝阻,于少保对此事什么态度呢?于少保是默认的。这就为后来于少保的死埋下伏笔。于少保为什么不劝阻景泰帝,让景泰帝不要违反当初的约定,不要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位?但是,因为有保卫北京、稳定局势的功劳,加之为政还算清明,景泰帝此时在朝野已经具有相当的威望,而哥哥朱祁镇只是个放回来的俘虏,丢人现眼的东西,只好令人宰割。所以,景泰帝成功地废除了哥哥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新太子。于少保不阻止此事,也是出于忠于皇上考虑,毕竟此一时彼一时,景泰帝已经稳定了皇位,景泰帝说的也没有什么错,父有天下,当传于子,冒然阻止景泰帝,于少保可能会落得不忠不孝的名声,里外不是人,尤其是景泰帝朱祁钰对于少保有知遇之恩。

但是,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景泰帝朱祁钰的太子朱见济病死了,景泰帝就这么一个儿子,此事对景泰帝打击实在太大了。但景泰帝这时才25岁,按照常理,再生出儿子不是什么难事。但已有大臣上疏呼吁景泰帝恢复原太子朱见深的太子位。最为著名的是御史钟同(江西吉安人),他上疏建议景泰帝重新立侄子朱见深为太子,说:“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意思是说,皇上,你强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下遭报应了,太子死了,说明天命不可违。朱祁钰将钟同乱棍打死。于少保此时什么态度?没态度。

景泰七年正月,景泰帝的太子死了3年后,景泰帝的皇后又死了。到这一年,29岁的景泰帝依然没有再生出儿子。期间,不断有人建议复立侄子朱见深为太子,景泰帝都是不答应。于少保什么态度?没态度。

短短3年内,景泰帝连续死了儿子、死了老婆,没有再生出儿子,景泰帝还不反思?

《明史景帝本纪》:八年春正月丁丑,帝舆疾宿南郊斋宫。己卯,群臣请建太子,不听。翻译一下: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生重病了,大臣们建议复立朱见深为太子,景泰帝不听。于少保参与了建议复立太子了吗?没有。

景泰帝在死了儿子、死了老婆之后,自己也病倒了,就在这个时候,景泰帝依然不肯复立朱见深为太子,于少保依然没有参与劝说景泰帝复立朱见深。大臣中间有人开始投机了,既然景泰帝生重病了又不肯立太子,就在这个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迎太上皇朱祁镇复位。

倘若这次景泰帝答应复立朱见深为太子,那么谁还会去迎接过气的朱祁镇复位呢?

朱祁镇复位后,将将弟弟景泰帝朱祁钰重新任命为郕王,朱祁钰当了8年皇帝,又当回了哥哥朱祁镇最早封给自己的郕王,明英宗朱祁镇还是很讲义气,弟弟你这样不仁不义对哥哥我,哥哥我对你如初。不久朱祁钰病死。明英宗不承认弟弟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并给了他一个恶谥号:戾。以亲王礼将其葬在西山。笔者觉得,明英宗朱祁镇这个做法,不算过分。毕竟,8年来,弟弟朱祁钰做的确实太让他心寒了。

景泰帝的一意孤行,将自己拖进万绝不复的深渊,也连累了于少保,倘若景泰帝最终同意群臣的意见,复立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死后,帝位将由朱祁镇的儿子继承,朱祁镇仍然是太上皇。这样朱祁钰的一切名号都将得以保全。关键还是朱祁钰的政治智慧不够,没有把父亲的老谋深算和心狠手辣学到手。

景泰帝朱祁钰废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后,短短5年内,朱祁钰全家死光。御史钟同先生说的一点没错,天命有在。人不能做亏心事,否则整天心神不宁,必然被上天惩罚。倘若景泰帝不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位,景泰帝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活着,儿子朱见济会不会夭折不好说,但心中无负担的景泰帝再生出几个儿子应该不是难事;废了侄子朱见深太子位后,景泰帝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最后拖垮了身体,足为后世借鉴。

3

首先,他不能算是失败,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办法参与这场政变!

朱祁镇夺门之时,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无法言语,且并没有继承人(儿子少,而且都死了)

他很明白自己死后,必然还是朱祁镇的天下,就算朱祁镇不当皇帝,也是他儿子朱见深来当

所以,这场政变其实是夺门三人组的一场阴谋

是一场极具投机性的赌博


  • 故事要从朱祁镇返乡说起

原本危难之中被迫当皇帝的朱祁钰是不情愿的,他不想当皇帝。但是皇帝位子坐久了,会发现,原来这个位子是真的舒服

一开始还想着怎么把哥哥弄回来,最后,演变成了天天祈祷哥哥抓紧挂掉!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朱祁镇回来了!!!

被皇权迷了心窍的朱祁钰选择让朱祁镇当太上皇,并移驾南宫(冷宫,破地方)

在也先那当了俘虏的朱祁镇,回来又成了弟弟的俘虏

甚至还不如呆在也先那里的日子舒服,此时的朱祁镇是郁闷的


  • 苦日子终究到头了

朱祁钰儿子死了!唯一继承人的去世给朱祁钰的打击很大,加上朝臣提出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一事,更是深深打击了朱祁钰

他迟迟不立太子,其实是在做着最后的挣扎,虽然已经很无力了

但他还是在坚持,虽然毫无意义

直到他病重,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朱祁镇即将即位,但是此时朱祁钰还没死,只待他自然死亡,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而我们熟悉的于谦,因为实在是一身正气,并未参与皇权争夺之中,在他看来,谁当皇帝都一样,自己忠心为国就好了

正是这一想法, 直接导致了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朱祁钰就要不行了,有的人看到了此事的投机之处,并谋划着一场巨大的阴谋

而这场阴谋的核心成员也堪称豪华配置

太监曹吉祥——情报处老大

大臣徐有贞——参谋处老大

武将石亨——行动处老大


  • 夺门之变开始了

三人找到朱祁镇,忽悠了半天,意思就是一个:“皇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你弟弟已经不太行了,今天就是最好的时机,我等三人抛头颅洒热血,都要保您重新夺回江山啊!”

二话不说,就要拉着朱祁镇上路,去宫中夺位!

听完这波慷慨陈词,朱祁镇很感动,思考再三,决定搞事情

然后在三人的计划之下,朱祁镇“过关斩将”跑回宫中

第二天朱祁镇宣布重新即位,一时间风光无限,意气风发。这三个“忠心耿耿”的人也成为了他的心腹大臣

紧接着,加官进爵,大赦天下,新皇登基的套路玩了一遍

突然,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朱祁钰还没挂呢,此时我们的景泰帝在病床上奄奄一息

朱祁镇下令废掉他的帝位,这才免于了尴尬,不过也造就了历史上的一个笑话

一个国家,同时有两个皇帝多达一个月......

最终的结果,就是景泰帝在病床上被人导演跑了个龙套,并最后含恨而死


我们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其实景泰帝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因为他并不能驾驭群臣,如若他可以有自己的心腹力量

怎么能在自己病重之时,被三个堪称是跳梁小丑的人给玩了

不仅死前就被虢夺帝位,死后也没有入明朝皇陵,可谓悲惨

反观此次政变,也实在是搞笑至极,然而这场政变却造就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后果

那就是——明朝第二名臣于谦被冤杀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请关注头条号

4

景泰帝朱祁钰其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皇帝。

他临危受命,上台以后,在军事上,粉碎了蒙古瓦剌的阴谋,英勇不屈,坚决抵抗,坚决反对逃跑,最终,他保住了北京城,没有让明朝成为第二个南宋。

(朱祁钰)

在政治上,他广开言路,任用于谦等贤能的大臣,铲除宦官王振的余党,让整个明朝的朝堂吏治清明,一改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朝纲不振。

在经济上,他采用宽厚仁爱的政策,开仓赈粮,减免税赋,解决了当时老百姓遇到的饥荒问题。同时积极鼓励生产,让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

但是,这样一个皇帝,却在他的哥哥朱祁镇的“夺门之变”中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历史上认为,是朱祁钰虽然很贤明,但是有一件事做得很差,就是废黜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转为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是第二年,他立为太子的这个儿子朱见济,又夭折了。这一件事,让原本在大臣们心目中形象很好的朱祁钰,一下变得形象很差。最后当朱祁钰病重的时候,大臣石亨、徐有贞才拥立明英宗复位。造成景泰帝被废,身后无名。

不过,我并不认为,改立太子是朱祁钰失败的根本原因。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对比看看朱祁镇复辟以后的做法,以及朱祁钰当皇帝后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朱祁镇复辟后,仅一个月,朱祁钰就死了。怎么死的?不知道。清朝查继佐在《罪惟录》中有个记载:“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也就是说,朱祁钰是被太监勒死的。

(于谦)

而且朱祁钰死后,明英宗下诏斥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并且不允许把朱祁钰埋在祖陵。

朱祁钰简直就是亡国之君的样子。

他是亡国之君吗?如果没有朱祁钰,大明江山还能保住吗?

而朱祁钰当皇帝,朱祁镇被放回来后,朱祁钰又是怎么对他的呢?仅仅是把他软禁起来,派人监视他而已。朱祁钰只是防范朱祁镇,并没有伤害他。吃的穿的用的,都没有短缺。还是不仁不义吗?

从后来朱祁镇成功复辟可以看出,朱祁钰防范是有道理的。还有,朱祁钰采用这种方式防范,实在是太累了。他要是像朱祁镇那样,下狠手,还有朱祁镇的复辟吗?

我们再看看两人对待对方旧臣的态度。朱祁镇一上台,就处死于谦等在与瓦剌军力挽狂澜的正直大臣,完全不讲道理。

(朱祁镇)

而朱祁钰并没有这样做。如果他像朱祁镇那样排除异己,先把石亨、徐有贞这些人除掉,哪还有石亨、徐有贞拥立朱祁镇复辟的这桩事呢?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看不惯,连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都看不惯。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但是朱见深居然不恨他,觉得他是人之常情,还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5个字。又下令按皇帝的规格重修其帝陵。

后来南明弘光时期,再次给他定庙号为代宗,把他的谥号,增加成和其他明朝皇帝一样的17个字。

后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如果说朱祁钰为什么会失败的话,根本原因是他没有朱祁镇狠,没有朱祁镇无耻,如此而已。

(参考资料:《明史》《罪惟录》)

5

代宗皇帝继承皇位是运气,英宗这个纨绔天子在太监王振的唆使蛊惑下御驾亲征,在事前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于土木堡遭到瓦刺大军的突袭,5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英宗本人也被瓦刺俘走,消息传至北京,朝廷震动,人心惶惶,兵部侍郎于谦在孙太皇太后的支持下议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以补皇帝之缺,待英宗归来再还位于他,于是幸运的郕王朱祁钰就这样登上了皇位,是为代宗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并组织了北京保卫战。



意外成为皇帝的朱祁钰心中是暗自窃喜的,但他也知道只要大哥朱祁镇一日在世他这皇位便不会坐的踏实,面对瓦刺遣使送还英宗,朱祁钰的内心是反对的,他甚至希望哥哥能老死在漠北永远都不要南还,在他在位的头几年做的几件事情让他在朝臣心中形象一落千丈:一 ,在明英宗抵达北京后,代宗一再削减迎接礼仪,英宗是由安定门入城,之后改乘法驾入东安门,代宗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礼,英宗答拜,因同是皇帝身份,气氛略显尴尬。二:迎回大哥英宗之后,代宗只字不提还位之事,而是指使朝臣上表改英宗为太上皇,代宗假意驳斥,最后竟撕破脸真的将英宗改为太上皇,将英宗幽禁在南宫,这一关就是七年。三:差不多朱祁钰被立为储君的同时,孙太皇太后也立了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孙太皇太后此意很明显,代宗现在只是代理执政,等英宗回来天下还是他的。不过对于坐稳了皇位的代宗来说,废掉朱见深的目的必须要达到,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宣布废除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不想他的这个儿子竟是个短命鬼,景泰四年就不幸夭折了。

代宗所做这三件事,一件比一件过分,一件比一件寒心,这是此后徐有贞,石亨等人发动南宫之变,朝廷上下一片寂声的主要原因,人心已失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代宗在那时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已经毫无力气来阻止和镇压这场政变。



太子朱见济夭折的时候代宗才26岁,正是年富力壮的时候,所以子嗣问题尚未显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年正月初代宗突然得了重病,立储问题再次摆上了桌面,代宗到底得了什么病会造成卧塌无语,寝食艰难的严重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亲眼看到代宗病况的石亨来说,机会来了,于是一场政变悄然无声的在石亨和徐有贞之间酝酿了。



政变的过程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发生的实在太突然,对于还在病中的代宗来说,他只能无声的接受这个事实,英宗的二次复位算是有惊无险,但对于七年的禁锢生活,英宗铭记于心,报复开始了。

英宗复辟当日就下旨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生王文等人,随即废代宗为郕王,将其幽禁在西内永安宫,二月十七日病中的代宗离奇死去,英宗废其帝号,上恶谥号“戾”,称“郕戾王”,仅以王礼安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钰是明朝自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皇帝。

最悲惨的是,终英宗一朝朱祁钰都从未被平反。

6

原因有二:不够厚黑,寿命太短。

很多人都认为朱祁钰将“北狩”归来的英宗软禁在南宫很过分,然而这恰恰说明朱祁钰已经足够厚道了。他若是脸皮够厚,心够黑,就会在英宗归来的途中下手,神不知鬼不觉的让他消失,手段巧妙一点的话,还可以栽赃给瓦剌。若是担心这样授人以柄,在将朱祁镇软禁在南宫的七年间,他完全有充分的机会可以除掉朱祁镇,而不是给自己留这么一颗定时炸弹。

在他之前,这样做过的皇帝也不是没有。

南北朝时期,南陈皇帝陈霸先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陈昌在西魏做人质,朝中与他血统关系最近的就是侄子陈蒨。陈蒨抓住机遇,逼迫陈霸先的皇后章要儿下旨,在亲信的拥护下即位,是为陈文帝。

西魏为了能够坐山观虎斗,偏偏在这个时候将陈昌送了回来。陈昌早就是陈霸先的世子,南陈建国后就成为无可争议的太子。他写信给陈蒨,让他让位给自己。陈蒨很不高兴,对亲信说道:“太子要回来了,我只好找个地方当个藩王去养老了。”亲信立刻就心领神会,自告奋勇去迎接陈昌,在过江时将陈昌推入江中淹死。陈文帝的皇位就这样坐稳了。

可惜,朱祁钰终究还是不够狠,没有陈文帝做的绝,终究遗患于身后。

另外一点,就是身体不好,寿命太短。这非人力可为,只能说是天意了。

朱祁钰要是活的再久一点,熬死英宗,就没有后患了。至于继承人,他应该还是有机会生下自己的孩子继承皇位。即便生不出来,也完全可以从宗室中过继,效法宋高宗赵构。

朱祁钰的处境与赵构极为相似。高宗活到了八十多岁,对自己的继承人也安排的极为妥当。虽然唯一的儿子早逝,但他从赵匡胤后代中挑选赵昚从小培养,不仅断绝了近枝宗室篡位的可能,而且赵昚身为远枝却得以继承皇位,合法性完全依赖于高宗的心意,自然对他百依百顺。高宗在六十多岁时便禅位于赵昚,自己又做了二十多年的太上皇,帮助赵昚坐稳了皇位。赵昚后来的庙号是“孝宗”,对高宗极为孝顺。在历史上的几位太上皇中,高宗的幸福生活与乾隆有的一拼,两人都可谓是最幸福的太上皇了。

可惜朱祁钰只活了三十岁,在立储上一误再误,对潜在的皇位威胁者又下不了狠心,只落得悲剧收场。

作为皇帝,代宗比英宗做的好得多,只是命途多舛。

夺门之变后,英宗废代宗为郕王,赐恶谥为戾,以亲王礼仪下葬,不承认他做过皇帝。

英宗去世后,继位的明宪宗朱见深为叔叔恢复皇帝之位,重新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追尊庙号为“代宗”,并将谥号追加到17字,至此,他的功业也算是盖棺定论了。

明朝十六帝,在迁都北京后有十四位皇帝,朱祁钰是唯一一位没有被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7

在政治上,他广开言路,任用于谦等贤能的大臣,铲除宦官王振的余党,让整个明朝的朝堂吏治清明,一改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朝纲不振。在经济上,他采用宽厚仁爱的政策,开仓赈粮,减免税赋,解决了当时老百姓遇到的饥荒问题。同时积极鼓励生产,让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但是,这样一个皇帝,却在他的哥哥朱祁镇的“夺门之变”中失败了。

导致支持他的人要顾虑身后的事,不敢全力相挺。假设有继承人,大多数臣子会挺现在的皇帝,太后也会。可是,正因为没有,将来的皇帝基本上是明英宗的儿子。也就是说,夺位是老子重新当皇帝,不夺是儿子当皇帝。大多数人操哪门子心呢。景泰帝就做错一件事,没有儿子了。

太子朱见济夭折的时候代宗才26岁,正是年富力壮的时候,所以子嗣问题尚未显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年正月初代宗突然得了重病,立储问题再次摆上了桌面,代宗到底得了什么病会造成卧塌无语,寝食艰难的严重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亲眼看到代宗病况的石亨来说,机会来了,于是一场政变悄然无声的在石亨和徐有贞之间酝酿了。

8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在群臣的拥戴下,即位称帝。是为明代宗。遥尊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定年号景泰。

朱祁钰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和御驾亲征的哥哥明英宗被瓦剌人生擒有关。

据记载,“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师后,留守的大明文武百官个个被惊得瞠目结舌,代英宗主持朝政的郕王朱祁钰却情绪稳定,或许他对“土木之变” 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只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哥哥英宗竟被蒙古人生俘。

《明史》记载,宣德十年(1435年) ,14岁的长兄朱祁镇继父位称英宗时,13岁的弟弟朱祁钰也被封为郕王,之后兄弟二人很少往来,连见面的机会都不多。


明英宗少不更事,继位后一味追求玩乐,对打理政事丝毫没有兴趣。宦官王振乘机独揽朝中大权,专横跋扈,势焰熏天。对此,郕王朱祁钰十分反感。

英宗是明朝出名的昏聩帝王。后来,瓦剌寇边,兵锋竟直抵山西境内。当英宗在王振的撺掇下竟异想天开,准备亲率50万大军,亲征瓦剌骑兵,以解大同及边关之围时,许多大臣均认为朝廷没有充分准备,劝英宗不宜亲征,朱祁钰也认为军国大事绝非儿戏,劝英宗探明瓦剌军虚实后,做好大军后勤准备后再亲自统兵救援不迟。

但英宗除了信宦官王振的话外谁说都听不进去,对祁钰及文武大臣的谏阻一概置之不理,结果轻敌冒进,落得个兵败被俘的可悲下场。


因朱祁镇不懂军事,王振瞎指挥,导致数十万明军精锐在土木堡几乎全军覆没,王振也被愤怒的明军将领击杀,英宗被俘虏。皇帝被敌人所俘,在中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为安定惶惶不安的人心,太后(正德皇后)下诏,立英宗年仅2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但值此国难深重的危急时刻, 怎能让一个2岁的孺子登基当皇帝呢?自古曰主少国疑,一个小孩哪能镇得住场子?更不要说力撑危局了。因此,张太后根据群臣建议,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朝政。

铲除了王振党羽后,朱祁钰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京师的人心与秩序也逐渐恢复稳定。但瓦剌豪酋也先仍以英宗为要挟,不断袭扰边关,杀入明境,企图逼迫明廷割地赔款,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值此兵凶战危之际,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群臣上书太后,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建议让监国摄政的朱祁钰早登大位。太后见英宗回归无望,便传旨:皇太子幼小,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社稷。起初,朱祁钰对群臣的劝进奏章再三推辞,后见太后也已下旨,便遵从母命,半推半就当了皇帝。

朱祁钰登基称帝,纯属意外。他在国难当头之际懵懵懂懂补了哥哥的缺,对如何巩固政权并无完整的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客观地说他比起其父宣德皇帝、其兄英宗来,可称得上是因忧国而颇思治国的君主了。

面对严峻的现实,他抛弃了与瓦剌议和求存的念头,几乎全盘采纳了主战派大臣首领于谦的所有建议。


同年10月,也先挟带英宗,一举攻破紫荆关,经山西、河北直逼北京。面对剽悍善战的瓦剌骑兵,明代宗朱祁钰任于谦为统帅,同时派人飞马出京急令各省巡抚火速派兵援京。由于朱祁钰周密安排,于谦等将领指挥出色,身先士卒,守城将士人人效命,就连京城居民也纷纷爬上屋顶,以砖石为武器抛击敌人。两军对峙、相持5天,瓦剌军连遭挫败,又闻听明军增援部队已源源开至,遂仓惶撤围西去。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此战也为明代宗的统治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之后,在于谦的部署安排下,明朝北部边防和京师防守力量大大增强,使也先无机可乘,而朱祁钰也识破了也先以为英宗奇货可居、以其相要挟的阴谋,拒绝与瓦剌议和,逼得也先无计可施,而明英宗也成了“鸡肋”,失去了利用价值。


为了恢复与明朝的互市贸易,景泰元年(1450) 八月,也先将英宗送回了北京。

英宗见弟弟已经正式登基称帝且治国有方,自己一年来担惊受怕加鞍马劳顿,身体虚弱,能做个太上皇也蛮可以了。之后,英宗被景帝(明代宗亦称景泰帝)软禁在南宫。

在于谦、徐有贞等能臣的辅佐下,经景帝过两年多的有效治理,曾乱如鼎沸的大明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局面,很有些中兴气象。经过一番谋划,景泰三年(1452)朱祁钰终于下决心废黜了英宗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一直紧绷神经的朱祁钰终于松了一口气。

谁知朱见济在被立为太子的当年就病亡了。朱见济是朱祁钰唯一的儿子,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太子死后,景帝一直抑郁不乐,到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终于一病不起,土木之变后由乱而治的稳定局面急转直下。

大臣们开始在私底下议论立储之事,其中以武清侯石亨、大臣徐有贞、宦官头子曹吉祥三人活动最积极。

原来,英宗在位时虽然懒得打理朝政,但却善待统兵打仗的将领,重武轻文,武将的权位很重;而景帝取代英宗后,重文轻武,倚重、宠信于谦等文官,武将的地位与待遇与英宗时比可谓一落千丈。石亨在北京保卫战中也立了大功,但他贪欲很重,虽经于谦举荐被景帝晋封为武清侯,但因过于贪婪而屡遭于谦斥责,逐渐受到景帝冷遇,因此,对景帝和于谦心怀不满,一直想迎英宗归位 。 曹吉祥、徐有贞在拥戴朱祁钰称帝一事上也立有功劳,朱祁钰上位后也屡次称赞他俩,但却一直不受重用,所以内心也很是不满。

石亨、曹吉祥都是粗鄙武夫和奸宦,鼠目寸光,都主张重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太子乃国本,早立方能早安。


倒是徐有贞有心机,算计深狠,他认为与其再立见深为太子,不如趁景帝朱祁钰病入膏肓,利用他和“太上皇” 朱祁镇的矛盾,发动宫廷政变,迎请太上皇英宗复位。这样,事成后英宗论功行赏,我等有功之臣人人都可以加官进爵。徐有贞的提议得到了石亨、曹吉祥的赞同。

景泰三年正月十六日深夜,按计划,徐有贞、石亨率领一队军士冲入软禁英宗的南宫,不由分说簇拥英宗直奔明宫奉天殿。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列队正准备早朝。忽然,石亨、徐有贞率军赶到,将英宗扶上龙椅。徐有贞对众大臣大呼道:“上皇复辟了”。由于事起仓猝,大家都惊呆了,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不知所然,惶恐异常,抬头一看,果然是太上皇朱祁镇端坐在皇位上,见已是既成事实,只得列班朝贺,行三跪九叩之礼,山呼万岁。



这场宫廷政变就这样颇为戏剧性地成功了。明朝文献将这场变故称为“南宫复辟”,又称“夺门之变”。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废掉了景帝朱祁钰,仍为郕王,并把这年改为天顺元年。

随后,英宗下令把景帝在位期间所重用的大臣于谦、王文、陈循、商辂、俞悦、江渊等统统逮捕下狱。其中于谦遭到徐有贞的嫉恨而遭诬陷,最终被英宗下令处死。

对于石亨、徐有贞等,英宗以迎复功高,大受宠信,厚加赏赐,炙手可热。

随着英宗复辟,大明振兴的希望也就此破灭了。

几天后,被废黜的景帝朱祁钰也满目凄凉的病死在西宫朱祁钰死后,被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当时连个庙号都没有,其嫔妃也都被英宗赐死殉葬。

朱祁钰直到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才被恢复帝号,追谥“景帝” ,庙号“代宗”。

石亨、徐有贞等策划“南宫复辟”时,景帝朱祁钰没有丝毫警惕、防范,遂使政变轻而易举就成功了。不仅如此,英宗复辟成功后,将景帝朱祁钰等同篡逆之辈,遂导致其被废、遭贬乃至身后寂寂无名。



【插图源自网络】

9

题主所指的政变,显然是说的明朝景泰八年,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那次史称南宫复辟的夺门之变。

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449年八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获。

九月,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请命孙太后,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帝。

迫于形势,孙太后提出保留英宗长子朱见深太子位,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作为条件同意了群臣的换帝要求。

次年,英宗被瓦剌也先释归,一回来即被景帝幽禁于南宫。

景帝无意归还皇位,并费劲周折废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引起天下臣民不满。

11个月后,朱见济病故。

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大将石亨伙同都督张軏(yuè)、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

十六日夜,徐有贞、石亨等率领千余兵将毁墙破门入南宫,拥立英宗复归皇位。

英宗复位后,立即废景泰帝为郕王,软禁于西宫,一月后,景泰帝病逝。

英宗赐谥号“郕戾王”,并不许葬入皇陵。

那有看官就问了,景泰帝怎么会落得这么惨的下场呢?

其实了解了这段历史后,答案也就出来多半了。不信你听有书君仔细掰扯掰扯。

一、景泰帝不讲政治信用。

话说这景泰帝也算是临危受命了。毕竟英宗被俘,国无君主不利于政令,军令的推行及人心的稳定。

因此,当群臣合请皇太后立郕王为帝时,孙太后即刻准议了。

但她同时提出了唯一的条件,即英宗长子朱见深仍为皇太子。

坏就坏在权利这种东西对人的诱惑实在是难以抵挡,而世事又总是难以预料。

突如其来的王爷变皇帝,大权在握,换了谁也不愿意放手。

景帝继位后,在于谦等贤臣辅佐下治国安邦,国力渐盛,几次打败瓦剌,也先见没啥便宜占了,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

他是想放了,景泰帝却不愿意接了。

八月初二,也先派人护送英宗回京,代宗根本无意让位,迎接朱祁镇的礼仪也非常简慢,只派侍读商辂率一轿二马迎于居庸关。

这还不算,英宗一回来,代宗就将他软禁在了南宫,并对他严加防范,不让他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英宗不能随便见任何人,不能过问朝政,也不能走出宫门一步,就连每天的饮食都是由专人从墙洞中递进来的。

历尽磨难的明英宗,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遭遇亲人这样的对待,一朝重新得势,他能不报复吗?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二、景泰帝时运不济。

想了半天,有书君也没找到更合适的说法来概括这件事,只能说景泰帝的确是运气不佳,不受老天待见。

为啥这么说呢?您听我接着诉说原委。

尽管小心防范着太上皇明英宗,景泰帝仍然心里不安宁。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决定背负天下骂名废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问题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当了太子后并没啥大的过错,想要废掉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几经周折,景泰三年五月,代宗终于将侄儿朱见深废为沂王,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了。

处心积虑,终达目的。

如果事情就此发展下去,朱见济顺利继位,景泰帝顺遂了心愿,历史也就被改写了。

然而,真实事情的发展往往比剧情更出人意料。

新太子立了才几个月,偏偏就得重病死了。

这可是景泰帝唯一的儿子啊。这打击之于景泰帝,就可想而知了。

不仅斩断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念想,让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基本上也可以预见他悲惨的下场了。

后继无人,又缺理在先,遭清算报复还不是必然的结局吗?

三、景帝政治手腕软弱,才能浅薄。

景帝在统治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收买臣下,而不是恩威相济。

当初,景帝整天琢磨着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就先赐给诸大臣黄金白银,想借他们的口说出来,但最后还是没人说。

景泰时有个俗语,说“满朝升保傅,一部两尚书,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鱼”,就是说景帝大量封官,笼络臣下的事实。

然而可悲的是,当他病重时,那些素日为他所收买的大臣却为了更大的利益,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

他们假设景帝会死,没有嗣君,大臣们会拥立被废的前太子朱见深,于是他们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地拥立太上皇。

这样他们就立下大功了。

大臣们趋利避害,趋炎附势也是正常现象。

而景帝缺乏“政治家”应有的狠辣、狡滑和刻毒,一味讨好臣下,令大臣们根本不害怕他,或许这才是他悲剧的根本原因。

景泰帝具备所有平凡人都有的私心杂念。

他在权欲的诱导下,软禁哥哥,废除侄儿太子身份,让自己站到了道义的对立面。

如果他认清局面,承认现实,宣布侄儿为储君,就不会给朝中心怀叵测的奸佞小人以机会利用英宗阴谋策划夺门之变。

英宗也只有到儿子继位才可能出来。

因此,景泰帝政治才能浅薄是导致他失败的又一根本原因。

纵观景泰帝的一生,做了7年的皇帝,危难之时受命,削平惑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功劳,死后却获得了一个“郕戾王”的恶谥,并成了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对此,有书君认为,虽然景泰帝贪恋权位,软禁明英宗,废侄儿朱见深太子位,不能够全其贤名,令人叹息。

但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他重用于谦等贤臣,高举抗敌旗帜,抗击并打败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野心,巩固了大明朝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

因此,不能轻易抹杀他曾经力挽狂澜救国救民的历史功劳。

景泰帝应该值得我们后世人纪念。

10

问题在于太仁慈,仁慈的人不适合当政治家。北宋太宗上位后炮制了“兄终弟及”的,然而兄弟和侄子逐个莫名死去,就剩太宗一脉人旺。景泰如果心狠,八年的时间有多少可以让英宗及前太子莫名死去的机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