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经常听见“守江必先守淮”的军事用语,很明显这是将南方政权视为弱势一方,因此用了一个守字。其实中国古代南北对峙中,南方政权越过淮河北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当然放弃淮河一线退守长江的更是不胜枚举。所以淮河并不能单纯理解为南方割据政权的底线,它其实就是南北划分最直观的对立中轴线,北方政权的中心是黄河流域,南方政权的中心是长江流域,淮河正好趋于中间偏南的位置,使南北双方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历史上的南北对峙与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有密切的关系。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以淮河至秦岭一线做为南北分界线,秦淮以南是以长江流域为核心区域,秦淮以北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区域。这种划分主要是自然因素所使,由于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南北方气候、环境、生产方式、社会文化乃至生活习性就产生较大差异,这也是我国古代南北对峙的地理基础。


其实我国古代南北对峙的情况有一特点,除了魏晋时期东吴与北方曹魏、西晋的对峙属于汉人政权的南北对立。其余大多都是少数民族南下占据北方,原汉人南迁形成南方政权,从而在中国形成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人政权的对峙局面。西晋衰亡后的十六国北朝和东晋南朝之间的对峙;北宋灭亡后形成的金国、蒙元与南宋之间的对峙;清军入关与南明的对峙,北方都掌握在少数民族手里。

之所以强调少数民族控制北方,是因为他们的游牧特性造就了擅长骑射的军队,在南北对峙时,北方较为平整的地形能够将野战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所以他们对北方的控制较为牢固。这些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以后,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大大提升了组织效能,从而在政权形式上又能保持稳定性,于平原地区进行稳固统治的同时具备进取精神,常试图南下进行统一战争。然而他们久居北方,性习温凉,而不耐暑热,所以南征往往在秋冬时节。

南方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得到深入的开发,这里的汉人没有畜牧业,只以农耕为业,相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社会文明程度、组织效能较高。农业发展对水利要求较高,所以南方政权在水利的经济开发、军事开发军强于北方游牧政权。即使是魏晋时期,北方虽是曹魏建立的汉人农耕政权,由于水系的天然缺陷,导致北方水军的发展相对落后,曹操当年征荆州前还要在河北大修“玄武池”,以便操练水军,返观东吴,军事要塞皆于江河沿岸,水师训练具备天然的水系条件。

在汉人南迁,对抗北方游牧政权时,南方政权更注重军事秩序和纪律,训练严格,极其讲究部伍阵法,依托于南方水系更长于水战和守城战。与此同时,南方政权多能利用江河水系进行军需、民用的运输和调配,所以它们的北伐又多发生于春夏时节。上述规律其实也代表了南北对峙形式转变的时间特点,秋冬时节,北方政权更容易向南渗透,南方政权撤至长江一带进行守卫;春夏时节,南方政权更容易向北方发起挑战,将战线推进至淮河以北。

换句话说,南方政权以江淮为战略缓冲,北方政权以黄淮为战略缓冲,守江必先守淮是针对南方政权来说的,那站在北方政权的角度又当如何呢?其本质与南方江淮的战略缓冲如出一辙,北方政权更看重黄淮一带。因为黄淮一带的地形、气候特点,可使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各自利弊参半。这个区域是平原旷野与江河水道都具备的区域,且寒暑季节变化明显,南北优势在此地区随时节交替,所以南北双方在黄淮一带易于陷入拉锯式的角逐之中。南北军事对抗的主战场一般都在黄淮平原,淮河至秦岭就成了对抗线,这条对抗线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有一定幅度的摆动。

这种气候的具体表现就是淮河以南雨季长,江河水道纵横,能够削减北方骑兵的冲击力,南方政权往往在江河水道旁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主要通道,发挥自己水战和守城战的特长。加上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多有不适,容易引发疟疾等传染病,也会削弱北方铁骑的战斗力。所以北方政权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深入的难度会翻倍增加,在无实足把握的情况下,北方政权最多是将战线拉至长江一线。而在淮河以北,雨季相对较短,气候干燥,河水流量有限,且冬季有冰封期,骑兵渡河更具保障。南方政权若越过淮河向北深入,由于陆上运输能力远不及北方政权,则会面临补给线过长的难题。

综上所述,秦岭淮河这条地理分界线,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古代南北对峙的分界线。北方游牧民族趁中原政权的衰弱时,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南下入主中原,控制北方地区;原汉族政权多是南迁后,凭借中原先进的社会文化整合南方社会,依托江河水系的有利地形,保有半壁江山。

最佳贡献者
2

在我国古代,江河淮济并称“四渎”。其中,江便是长江,淮便是淮河。

长江与淮河之间简称“江淮”,对于南方来说,江淮地区是一个依托于淮河和长江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对于古人来说,长江固然是天堑,但如果只拥有长江,那么天堑的作用对于南北来说就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此以来便只剩下防守的意义。

而淮河则与长江相为表里,对南方政权来说起着双重屏障作用。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曾对江淮之地的重要性这样写到:

自南北分疆,往往以长淮为大江之蔽。
江南以江淮为险,而守江者莫如守淮。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矣。

因此,长江的防御其实是纯粹被动的,而淮河对于南北两方则同时具有进攻和防守的双重意义。南方对抗北方,如果能占据江淮,那么守可以作为战略纵深,攻可以深入中原。而一旦江淮地区被北方占据,那么单凭长江是守不住的,因为长江处处可守,便代表处处可攻。

我国自古对于“守江必守淮”的论述非常多,其原因便是看到了江淮地区“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纵深作用。

历史上南宋与金国议和,其边界便是“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为的就是保江淮。

江淮之险,天地所以限南北也。自昔立国于南,则守江以为家户,备淮以为藩篱。

以上出自南宋之时吕祉的《东南防守利便》之江淮表里论



因此,不是说古代南方割据政权都是以淮河为界,而是割据南方的政权都希望以淮河为界,如此便可以拥有战略缓冲,进可攻,退可守。比如南宋,拥有江淮是其能延续百余年的重要条件。

而一点江淮地区被北方政权占据,那么一统天下的时刻便到了。比如南陈,南陈与北周只剩下长江为界,不久便被取代北周的隋朝所统一了。

3

守江必守淮!以长江为界的南方政权,会被北方迅速统一。

长江与淮河之间简称“江淮”,对于南方来说,江淮地区是一个依托于淮河和长江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江淮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水系发达,南方割据政权可通过水系调运军队及物质。而一旦失去江淮地区,长江天险为双方所共有,由于古代长江以南开发晚,人口大部分都在江北,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即国力,北方可迅速统一南方。

淮河是最靠近北方而不结冰的大河。

而淮河则与长江相为表里,对南方政权来说起着双重屏障作用。

淮河对于南北两方则同时具有进攻和防守的双重意义。南方对抗北方,如果能占据江淮,那么守可以作为战略纵深,攻可以深入中原。而一旦江淮地区被北方占据,那么单凭长江是守不住的,因为长江处处可守,便代表处处可攻。

历史上南宋与金国议和,其边界便是“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为的就是保江淮。


因此,不是说古代南方割据政权都是以淮河为界,而是割据南方的政权都希望以淮河为界,如此便可以拥有战略缓冲,进可攻,退可守。

4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有些段落水流湍急,将南北两岸划开。古时候,很多割据南方的王朝都是凭借长江天堑得以自守,利用长江来阻挡北方的铁骑。

习惯了在华北平原冲杀的北方军队,看到宽阔的长江往往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南北朝划江而治,南朝以长江作为最后的一道屏障。因长江天堑得以自守的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朝

不过,要守长江就必须得先守住淮河,因为长江虽然号称天堑,但过于漫长,江南无法分散兵力去防守每一个据点。再加上,长江并非每个水段的水流都非常湍急,有的地点恰恰非常适合渡江。只依靠长江防守,时间一长必然会失败,所以那些想要依靠长江天堑防守的政权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因此,南北朝划江而治只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南朝与北朝真正的分界线是在淮河,而不在长江!

南朝的第一个王朝刘宋是宋武帝刘裕所建,也是南朝中疆域最辽阔的王朝。刘宋与北魏沿着黄河分界。这样一来,刘宋就有黄河、淮河、长江三条防线,即使爆发战争,战火也只在黄河、淮河之间蔓延,远远烧不到长江流域。因为真要等到战火烧到长江流域了,那就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了。

刘宋以后的齐朝、梁朝国力有所衰微,在北朝的猛攻下,丧失了黄河南岸地带,北境收缩到淮河北岸。淮河防线比长江防线更利于防守,只要淮河不失,长江就不会有危险,江南也可以保全。

不过在南朝后期,发生了侯景之乱。受此影响,梁朝的淮河流域被北齐所占,巴蜀地区被北周所占。南朝与北朝之间原本以陕西汉中、淮河以北分界,到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南陈时,已经收缩到了江陵、长江一线

长江南岸就是陈朝的首都建康城(南京),所以陈朝从建国开始就有覆灭的危险。一爆发战争,战火就直接波及长江流域,而江南的陈朝危如累卵,所以陈朝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国力最弱小的一个。南朝与北朝的分界,最初是在黄河一线,然后退到淮河一线,最后退到长江一线。这也说明了“守江必守淮”的重要性。

5

我用四个字来回答:

第一个字是黄河以北“穷”!

第二个字是黄河以北“冷”!

第三个字是黄河以北“旱”!

第四个字是黄河以北“灾”!

6

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顶层至双方将领,都有共识 : 守江必守淮!无江淮战略缓冲区,兵临江边的南进军队可在仼何时间,仼何地段发起渡江战役,还守个屁啊,谁360天24小时盯着江北?耗也耗死了!

7

你的提问有瑕疵,在古代长江比淮河更有地理上的天堑优势。所以长江为界的更具有古代冷兵器时代的防御。

而且大部分根本就没有什么河流能够区分的了。比如典型的五代十国:长江尚且都不管用,更何况是淮河呢?

8

不一定。你看下图:南北朝时期

南朝领土

南朝疆域方面,南朝宋继承东晋疆域,基本上为二十二州上下。河南地于太初四年(422年)之后逐渐被北魏并吞,改以淮水为界。南朝齐基本上同南朝宋为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继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南朝梁时州郡设置和疆域变化很大,因北伐获得淮北之地,一度达河南地。又开拓闽、越、平俚洞,破牂柯。到539年共有大小不一的一百零七个州。

侯景之乱后,北齐占领江北淮南之地,西魏占领汉中巴蜀。西魏又受萧詧之托,率军夺下南朝梁江陵以北之地,建立附庸国西梁。南朝陈成立后国土不多,至569年开始陆续收复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并且一度夺下北齐长江以北之地(573年—577年)。到陈末时受北周入侵使得国土减少,仅剩长江以南至交广地区。

北朝领土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崛起,至439年统一华北而结束十六国时期。其屡次入侵刘宋,占领山东、河南与淮北地。又取南朝齐淮南地及南朝梁汉中、剑阁一带。至此疆域北至漠南草原,西抵西域东部,东达辽西,南达江汉流域。在扩充领土期间,州郡多因时制宜,到487年开始整顿。到北魏孝明帝之后领土减少,州郡滥置 。魏分东西后东魏有八十州,西魏有三十三州。北齐建立后,开始整顿政区规划,废除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及五百八十九县。北齐江淮之地后被南朝陈占领。西魏屡次攻占南朝梁巴蜀之地与江汉之地。北周武帝灭北齐,取南朝陈江淮之地,领土大大扩充。

南北朝都城

宋、齐、梁、陈:建康(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西梁:江陵(在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代:盛乐(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北魏:平城(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洛阳

东魏、北齐: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西魏、北周: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9

秦岭淮河防线水土不服

10

守江必守淮,这是军事术语,割据势力也是以这个为点,进退都有余地,这是地理山川形成的局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