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在1624年攻占并殖民台湾。1664年,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
由于明郑政权控制东海与南海海域贸易,荷兰人来此海域贸易,须向明郑政权交税。
荷兰人为重夺台湾、清政府为全国统一政权结成联盟,签订协议,建立联军。
协议中有一条,联军攻下厦门、金门归清军,攻下台湾,则归荷兰。
庆幸的是,清荷联军最终并未攻下台湾,直至1683年施琅率水师二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收复了台湾,实现了统一。
荷兰人在1624年攻占并殖民台湾。1664年,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
由于明郑政权控制东海与南海海域贸易,荷兰人来此海域贸易,须向明郑政权交税。
荷兰人为重夺台湾、清政府为全国统一政权结成联盟,签订协议,建立联军。
协议中有一条,联军攻下厦门、金门归清军,攻下台湾,则归荷兰。
庆幸的是,清荷联军最终并未攻下台湾,直至1683年施琅率水师二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收复了台湾,实现了统一。
为了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理解两个概念:“前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
现在地球上存在的大多数国家都属于“现代国家”,这个“现代”并不是指科技和生产力这些概念,而是社会所有成员的认同感。美国著名的社会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阐述了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
社会中所有的成员,虽然存在阶级和种族的差异,但所有人都认同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并且维护和建设这个共同体。
就像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些差异,而且社会成员中国也有穷有富,知识的拥有也存在高低贤愚,但所有人的内心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民。
而在封建社会中,国家概念与现代是不同的,我们也可以将这成为“前现代国家。”封建时代的国家观念其实明末的思想家黄宗羲早已指出其弊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天下。”
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国家概念没有现代人这样清晰和强烈,而更多的认为改朝换代,顶多是朝廷的主人换了。而这改朝换代的事情都是帝王将相的事,普通百姓是没有权利参与和过问的。而几千年来华夏大地上历代的王朝,都是在这种认同感中诞生和灭亡的。
二,清朝眼中的郑成功。
郑成功是南明的重要将领,他从隆武元年(1645年)被隆武帝封为忠孝伯,赐国姓,改名成功。自此开始了自己领兵与南下的满清军队作战,恢复大明天下的生涯。清军攻入福建,短命的隆武朝廷覆灭,而郑成功则在东南沿海继续招兵买马抗清,成为了当时清朝统治者在东南方的一大心腹之患。当时的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广大的汉族实行的是严酷的镇压和奴役政策。而汉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思想也导致各阶层的汉民不愿意向满洲朝廷称臣。故此在清朝初期,反清运动十分激烈。而郑成功便是其中相当强悍的一支反清势力,甚至郑成功的军队一度打到了南京城下。
这就严重的威胁了清朝的统治,作为一个落后野蛮的异族政权,当时的统治者只是要取代明朝在华夏的正统地位,建立一个以满人为主人,汉人为奴仆的帝国。对待各种反清势力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彻底消灭,无论用什么手段。而郑成功后来赶走了窃据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宝岛台湾,并将其作为反清复明的大本营。这就不难理解清朝为何要联合荷兰军队一起攻打郑成功了。当时华夏各族尚未形成现代的国家概念,在满清眼中,郑成功代表着明朝。而自己要做华夏的主人,就一定要把前任主人的势力消灭殆尽。荷兰人虽然不属于华夏之人,但大家共同的目标是消灭郑成功集团,所以自然可以为了消灭共同的敌人而联手。
三,荷兰殖民者眼中的郑成功。
对于荷兰人来说,郑成功是让他们失去台湾这块宝地的敌人。明末清初时期,正是西方各国向全球扩张的时代,而这些殖民者在亚洲各地进行殖民和搜刮财富,彼此间也产生了矛盾。为了抗衡和切断同样是殖民者的西班牙在东亚的势力扩张,荷兰人于1602年开始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当时中原王朝 统治力量的薄弱,最终荷兰人于1624年占领了台湾岛的南部,修建了热兰遮城对台湾岛实行殖民统治。
1659年,郑成功北伐清朝失败,退守金门和厦门。此时清朝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国土,郑成功为了寻找抗清基地,把目光投向了隔海相望的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渡海登陆台湾,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占据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投降并签订了投降书。随后按照条款退出台湾,郑成功收复了荷兰人窃据的台湾岛。并奉明朝为正朔,台湾成为了抗清的重要基地。但天不假年,1662年,收回台湾的第二年,38岁的郑成功病逝,继承其位置的者是长子郑经。
荷兰殖民者虽然在投降条款上签字了,但他们又怎么会甘心放弃这个自己在东亚经营了三十八年的殖民贸易据点呢?一部分残余的荷兰军队仍旧在海上徘徊,想要在中国的东南海域上再次建立殖民点。这时候他们知道清朝也正在与郑成功的明郑集团战斗,共同的敌人都是郑成功,那组成联军的事情自然是顺其自然了。
四,清荷联军的进攻。
其实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初期,清朝就邀请过荷兰军队一起攻打郑成功,但这次联军作战的计划并未实施。清朝与荷兰组成联军的时候,郑成功已经去世。清荷联军主要攻打的是郑经为代表的明郑集团。
1,康熙二年(1662年),荷兰率舰队携带火器进入泉州,并与清朝订立十一条协约,其中规定双方组成联军一起攻打郑氏集团,而清朝则答应攻下台湾后仍旧交给荷兰人管理。
2,康熙三年(1664年),荷兰国遣“出海王”统领兵船至闵安镇,助剿海逆,克取厦门,金门。康熙帝下诏赐银钱犒劳荷兰舰队。
3,康熙四年,清荷联军从金门进入澎湖,准备攻打台湾,但遇到海风,船只受到损伤,只得放弃进攻。施琅与荷兰舰队约定次年春天再次联军进攻,但荷兰人不置可否。他们单独行动占据了基隆继续殖民贸易。
此后,清朝与明郑集团时打时谈,并且对沿海实行了禁海迁界令,借此切断郑氏与内陆的联系。清朝的禁令也影响了荷兰的殖民贸易,最后荷兰人只得于1668年撤出基隆。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为削藩导致吴三桂起兵反清。靖南王耿精忠也约郑经趁机伐清,并于1674年起兵反叛,郑经也率军攻占闽海等沿海地区。
1676年,清军进入福建反攻,耿精忠投降,郑经也败退回厦门。1677年,清朝要求荷兰再次与清军组成联军,但荷兰方面认为这次战争对自己的贸易利益不大,所以没有参加。1678年,清军打败明郑大将刘国轩,郑氏力量只得退回台湾。而清朝方面急需荷兰的海船助力,所以这一年派出使者与荷兰谈判一起出兵的条件,最终没有达成共识。
从此之后,荷兰退出了对台作战的舞台,清朝也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入台湾岛,迫使郑克爽投降。随后朝中又经过一年的争论,在施琅的坚持下,将台湾纳入大清版图,设立了台湾府。
总结:
以上就是清朝与荷兰军队对明郑集团的战争经过,清朝与荷兰联合对付明郑,其实都是出自双方的利益。清朝要彻底消灭反清复明的力量,而荷兰则需要一个在东亚的殖民贸易据点。双方由于利益共同,所以选择了联合,后来又因为利益的不同而分道扬镳。这就是那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而我们今天的读者往往会用现代人的思想去理解那段历史,这就形成两个极端看法,一是咒骂满清误国,出卖国土;二是刻意美化清朝统一台湾的过程,将清朝政府描述成一个将国土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点的完美政权。
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都是犯了不客观看待历史的毛病。还是如开头所说的那样,清朝如同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样,一切的行动都无法跳出前现代国家的历史局限。我们不必大加苛责,也不必故意歪曲美化。因为前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的民族观与领土观完全不是一回事。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的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而奋斗和努力。如果在几百年前封建朝廷的历史上做文章的话,那就真是走唯心主义历史观了。勇于直面历史,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才是一个现代人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
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历史上,荷兰曾经也是比较强的霸主,侵略和殖民过不少国家。来到东方后,曾于1604年攻占了中国的澎湖。沈有容主张对荷兰人“谕以礼,惧以祸,令其自疑”,率兵将荷兰人赶出了澎湖。
荷兰人野心不死,在1624年攻占并殖民台湾。1664年,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
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荷兰与当时的清朝执政者勾结,清朝利用荷兰的水师力量夺取台湾,荷兰利用清朝的力量消灭郑氏。
清军入关,占领了北方的广大地区,威胁到在南京建立的福王政权的统治,徐州、扬州等地相继失守,南京开城投降。
南方的朱姓宗室纷纷建立政权,福建的郑芝龙拥立唐王在福州即位,其子郑成功很受唐王的器重,被赐国姓“朱”。
父亲郑芝龙投降满清之后,他带领军队独自起事,打击满清政权。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直取台湾。终迫使荷兰人出降,签订条约,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当地人民夹道欢呼 ,欢迎国姓爷的到来。
荷兰是清朝初年与中国交往最密切的欧洲国家。
荷兰人为重夺台湾、清政府为全国统一政权结成联盟,签订协议,建立联军。
值得一提的是,协议中有一条,联军攻下厦门、金门归清军,攻下台湾,则归荷兰。庆幸的是,清荷联军最终并未攻下台湾,直至1683年施琅率水师二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收复了台湾,实现了和大陆的统一。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认为无可厚非!
郑成功正是驱赶了荷兰人,才收复了台湾!郑成功为啥收复台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陆地上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急需一块根据地,而台湾刚好是一个岛,孤悬海上,加上郑成功海军实力的强大,才能够成功。
说郑成功是民族英雄,收复台湾什么的,他的终极目的只是为了割据一方,抗击清军!作为敌人,清军当然要想一切办法削弱它了!无可厚非!
介石老铁曾经曰过:攘外必先安内。
可能古往今来,大多数短视的人都是同一个看法吧;
既然说,英雄所见略同;那狗熊所见,也应该一样;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清朝只是为了借助荷兰先消灭明朝残存势力,然后在将荷兰人消灭掉。
历史本来就是各方利益的堆积和冲突,绝无正义可言。清廷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是在不断地互相残杀。
个人觉得清朝在国内对付汉人、蒙古人等各族人民很有一套,但是在跟洋人打交道大部分都是傻傻的吃亏了也不知道,虽然说战略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但是如果拿自己国家的利益去换取别人的相助这是等于引狼入室。
正所谓引狼容易驱狼难,历史上有很多引狼入室失败的案例比如:周朝的周平王勾结犬戎灭了西周等事例,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
所以我个人这为清朝勾结荷兰攻打郑成功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你在算计别人,别人也在算计你。正所谓玩火者自焚………
清朝是想统一全国,荷兰是想在台湾站住脚,所以各其所需,利益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