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嘉靖是明代一个绕不过去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45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

在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革除先朝蠢政,使朝政为之一新。嘉靖的资质被认为是非凡的。他爱学习,好动脑,博览群书,联对敏捷。稍懂事时,就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还被带到北京的皇宫和朝廷去,熟悉了宫廷仪式和典礼的规矩。他是过早成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熏陶,使他逐渐养成了自我感觉良好、旁若无人、自命不凡的习性。他的父亲1519年7月去世后,年仅13岁的他,就接手管理王府,表现出了极高的管理才能。他15岁进京登皇帝位时,其思想体系和世界观已初具雏形。他的治国方略就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得到几个所信赖的大臣的帮助而逐渐形成的。嘉靖皇帝的治国方略,可以从他一生的作为中梳理出以下几条:用老臣,明孝纲,除旧弊,振朝堂等。他的治国方略,是采纳解一贯条陈“十事”的结果,嘉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的。正是这一治国方略才使得他年纪轻轻就站稳脚跟、掌稳政权。

嘉靖皇帝好标新立异,较少保守思想,为强化君权、树立“英主”形象,嘉靖九年(1530)开始进行以清理封建祭祀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正祀典活动。改天地合祀粼天地分祀,去掉孔子王号,恢复“至圣先师”称号等一系列清理和改定的举措陆续实施。虽然这些与政治、经济改革关系极小,但却是嘉靖皇帝敢于变更祖制的结果。嘉靖皇帝在改正祀典中,将朱元璋制定的关于天地合祀,孔子祀典等多项规定改动了。这无疑动摇了祖制不得变动的陈腐观念,一定程度上为改革活动的开始清除了思想障碍。同时,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嘉靖皇帝也对社会弊端采取一些清理措施,以挽救王朝日渐明显的颓势。从这点出发,他对主要由地方官员发起的改革赋役的活动予以支持,准许在一定的地区内实施,这就为诸如“一条鞭法”等新的赋役征收制度的出台和在局部地区的推行铺平了道路。

嘉靖皇帝为解决长期困扰明王朝的宗藩问题而颁布实施的《宗藩条例》更是嘉靖朝改革的重要成果。明朝的宗藩制度始于建国初期,在这个制度下,宗室家族世代承袭,只享受优厚的待遇,但却无所事事,成为由朝廷供养的一群寄生阶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室生齿日繁,人数不断扩大,朝廷的负担也就日益加重。洪武时,山西惟封晋王一人,到世宗时剧增为两万余人;朝廷所支付的禄米也由每年1万石,增至87.2万余石。明王朝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越来越无法忍受。面对严重的“宗藩”问题,嘉靖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企图予以解决。其中收效较为显著的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颁布实行的《宗藩条例》。它一方面限制诸王宗藩的请封活动,另一方面减少亲王的禄米,规定了数十条具体条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室贵族势力的膨胀,略为减轻了朝廷的财政负担。嘉靖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为万历初期张居正全面推行改革进行了准备。

嘉靖皇帝采用了以猛治国的方针,对大臣动辄予以廷杖,罚俸、罢官、下狱等方式的惩治。同时他又极喜听阿谀奉承之言,凡善于拍马的小人,往往得以升官晋级。这就使为国分忧的正直臣子时常遭受打击,而势利小人和奸佞官吏则飞黄腾达,鸡犬升天,社会风气愈加败坏。为了牢牢控制朝廷大权,嘉靖皇帝还经常有意制造和利用朝臣之间的矛盾,使之相互争斗,他好居中操纵,掌握大权。这种恶劣作法,使朝臣的门户之争愈趋发展,开明代后期党争的先河。

嘉靖四十五年正月,朱厚熄病情加重,而这一年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站。别了,居住二十四年的西苑,嘉靖帝已不能再看它一眼了,他极不情愿地被抬到充满恐怖和肃杀之气的乾清官。上帝赐予他皇位,却又仅赐予他一个普通人的体魄和智慧。当他对繁冗的朝政不堪担荷时,他开始了逃遁,这是与其堂兄明武宗在实质上差别无几的精神逃遁。他用斋醮焚修筑起一道网,希冀把自己同整个社会隔离开来,在体会颂圣的道情乐声中获得灵感和欢娱,也获得长生。但最后,他获得的却是孤独。1567年,嘉靖帝去世,享年60岁,死后葬北京十三陵之“永陵”,谥“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素皇帝”。

总括其生命历程,他从不足十六岁便入继大统、伴随他的是近半个世纪的朝廷大政,是蒙骑蹄下的烟尘,是凶险环生的宫廷,是争强无尽的内阁,是边卒的叛乱,饥民的造反。可以说嘉靖皇帝既不是“英主”,也不是“昏君”,如果用“中材之主”来评价还比较合适。

最佳贡献者
2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电视剧《张居正》里的嘉靖性格孱弱,贪图享乐,亲信佞臣,不理朝政;那么历史上的嘉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算不算一个昏君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

一、登基时的背景。嘉靖登上皇位后,政权根基不稳,危机四伏;内有宦官专权乱政,外有异族南下侵扰,沿海还有倭寇经常袭扰,这时候嘉靖皇帝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

要巩固政权,及时尽快清除内忧外患,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怕是不行吧;所以嘉靖帝一上来就盯着兵情、赋税、内政、边海防这些重点领域开始实施他的执政纲领,对遗留的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后来万历皇帝张居正推行的新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执政后采取的措施。一是面对日益繁忙的政务,他积极改组和加强内阁管理,选拔能力强而且威信高的大臣出任内阁大臣,张居正就是这时候被委以重任的,加强官吏的考核奖惩;二是汲取前朝宦官乱政带来的隐患,削弱和限制宦官的权力;三是加强军事力量,修补北部长城,抵御北部民族的入侵;四是巩固海防,对进入沿海骚扰的倭寇坚决予以打击,戚继光就是这时涌现出来的抗倭民族英雄;五是出台系列民生政策,减轻赋税杂役,鼓励农业发展,让广大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六是积极发展手工业和家庭作坊,繁荣经济。

三、执政后经过改革取得的效果。嘉靖帝通过改革首先是稳定了政权,有了执政的根基,也就是站稳了脚跟,有了施展的平台;北方边防的到了巩固,抗倭战争取得了长足进展,倭寇再也不敢成规模前来袭扰;广大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经济市场得以长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抬头;思想日益活跃,文化空前繁荣,以后家喻户晓的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就是这一时期经过整理出版成书后传播的。

四、不足和缺点。自古历代皇帝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完人,嘉靖也是如此;在嘉靖后期他的进取精神日益消沉,最大的缺点就是信奉道教,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经常听信道士谣言,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导致上行下效,谄媚之风盛行;政务颓废,奸臣当道,好人多受委屈或蒙冤而死。

所以纵观嘉靖的一生,功过分明,总体功大于过,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不算一个昏君。

3

说起嘉靖皇帝,我观史书真是有些一言难尽的感觉,我并不觉得他是一个昏君,毕竟一个皇帝虽然藏在大内长期修玄,许多臣子甚至二十几年都没有与他见过面。但是,他仍然们确保大权不旁落,政由己出,可见他对朝政控制力之强,与历史上那些沉溺声色,不理朝政的纯粹昏君比起来区别非常之大。可以说,嘉靖皇帝在驭人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相比于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更胜一筹,毕竟明太祖和明成祖对朝政控制力强一定程度上是靠宵衣旰食的勤政换来的。

尽管我不认为嘉靖皇帝是昏君。但是,他也绝对不是一个明君。嘉靖皇帝这个人是绝对有做“圣君”的天赋。如果,他能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勤勉的治国理政,他必然能跨入“圣君”之列。然而他却将自己的天赋致力于巩固自己的权力上,在他远程控制朝政期间,蓄意制造党争,而用人几乎皆是善柔之人,尤其是严嵩主政的15年,明朝国势日益衰弱,民生、财政、国防均开始走下坡路,其对国家之破坏,与昏暴之君并无多大区别。

说句公道话,嘉靖皇帝在即位之初重用辅臣杨廷和,还是有力图更新气象比如说减免天下田租半数,免除正德十五年前的逋赋,斩杀明武宗时代留下佞臣,革除锦衣卫冒滥军校三万余人,真可谓是一时善政,为史家所美。

世宗初所兴除,靡不力也,革锦衣等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至十四万八千七百人,减粟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是社稷之长利也。


但是随着自己地位的巩固,嘉靖皇帝革新的劲头越来越小。他还听信宦官崔文等人的诱惑,迷信方术,日夜斋醮烧炼,以求长生成仙之道,而又听不进逆耳之言。在朝堂上由于嘉靖皇帝的操作,争斗不断,加之长期任用严嵩以至朝政日非,良可叹也!

在民生上由于朝政日非,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哪怕是在一向称为繁荣的江浙地区也是如此。大家请看史料,取材于明工科给事中冯汝弼的《祐山杂说》。

嘉靖十七年到嘉靖二十二年,嘉兴各县饥荒。达到了路边饿殍不可胜数,为野狗所食的地步,而恰在此时地方官府急于催科,逼的百姓不得不拆家,变卖家产,甚者卖儿卖女,官府竟至视而不见,不能缴纳逋负立威杖下之鬼。

及途中饥殍,为鸢狗所食者,不可胜数。又官粮逋负,苦于催科,田无所售,则拆屋货之苏湖各邑,不足即鬻妻女于宁绍,宁绍人每以此为业,官府知而不禁。盖鬻之则妻女去,而父与夫获生,否则均为杖下鬼耳。


而嘉靖皇帝在干啥呢?依然就是固执的沉迷于修道,不可知拔。对嗷嗷待哺的饥民无动于衷,宁可将大把大把的财物花费在修真上,搞得国库空虚,帑藏匮乏。请看嘉靖十九年工部尚书温仁和的奏疏。

二三岁间,内外大工,如宫如殿,如宇如壇,如厨库,如陵墳,如碑,共费六百三十四万七千有奇,而承天所请又一百七十余万,今尚工三十余所,藏皆矣,请务其急者。


而嘉靖对此根本就是漠然视之,不仅是温仁和上言劝谏,太仆寺卿杨最指斥那些方士们乃专事欺骗的骗子,结果是啥?杨最被活活打死,所谓“上怒,杖之百,杖半,最死”。在这儿这位信仰虔诚的嘉靖皇帝完全是与一个暴君无异。



在当时就有人指出,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但是其根源仍然在于朝廷腐败,史料来源于明山西按察使乔世宁的《丘隅意见》。

赋役亦有必不可己者。救时急务,惟惩贪禁侈而已。俗侈起于京师,吏贪始于上官。……。自守令以上至于藩臬,又至于卿寺,皆递相贿赂,以求迁补。

更有甚者,地方官员对中央之诏令视若罔闻,有“得诏书,但挂壁”之称。




政治废弛,在国防上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明朝“北虏”之祸就在嘉靖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鞑靼之祸一度蔓延到北京城下,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庚戍之变”。当然这也是鞑靼出了几个较有才干的领袖有关系,就如吉囊、俺答,尤其是俺答汗搞得边防头疼不已。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政事不修的缘故,具体表现在将领怯战,士兵素质低下。

我就以“庚戍之变”举例,由于戎政废弛,京营的构成已多为“老弱疲惫,市井游贩之徒”,兵员素质非常之差,让他们出征俺答军,居然就嚎啕大哭,“泣下”。这样的军队怎么拿的出手。



京营表现如此,边军的怯战情况也是随处可见,俺答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饱掠西归,“前后所掠男女驘畜蓄金帛财物既满志,捆载去”。想从白羊口出塞,总兵仇鸾竟带领数十万军队只是远远尾随,不敢放一箭,“凡十万余骑,相视莫敢前发一矢”。而俺答在白羊口遭遇明军抵抗后,不得出,在昌平与尾随的仇鸾军遭遇,鞑靼军再次进攻,竟杀死杀伤明军千余人,差点擒获仇鸾。


九月,俺答军全部处塞,由于连日作战,又要照顾劫掠所获辎重的俺答军,明军竟然不敢追击。只是远远尾随。“始尽出边,人马饥乏,皆不能军。诸将不敢逼,尾送至古北口在而还”



我想,这些现象都足以突出嘉靖朝军政腐败的情况了。更加可气的是导致俺答犯边,并且一败再败,恇怯不已的仇鸾反而成了抗敌功臣,官秩一再升迁。

而其死后,嘉靖皇帝丢给后世的完全是一个烂摊子,隆庆元年十二月,户部尚书马胜在核查太仓库的储备的时候,就核查到太仓所藏银仅供政府三月开支得恶劣状况,“今计仅足三月”,要是没有隆万之际,高拱、张居正等人的力挽狂澜,明朝只恐怕就糜烂到底了。



最后,我就以《明史》之赞作为结尾吧!

赞曰:“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4

嘉靖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皇帝,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真实的嘉靖,是一个政治高手,同时也是一个修仙达人
他优秀是因为他的政治手腕,纵然多年不上朝依然可以掌控群臣,时刻了解国家的一举一动

他不合格是因为他并非如他的先辈一样勤政爱民,习惯了与群臣之间的权利游戏,他似乎忘记了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应该负的责任

在位时间第二久的嘉靖,是一个特别的人


  • 修仙达人——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

长到读起来都费劲的这一串字,是嘉靖给自己的封号,一生之中他为自己的修仙大业一共起了三个艺名,这是第一个

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以上两个为后期取得

由此可见,嘉靖对于修仙还是很认真负责的,光看这个艺名就可以看得出他的用心

只是,一辈子沉迷修仙的嘉靖,并没有飞升成仙

却留下了太多的诟病

比如,他修仙成瘾,不仅老呆在炼丹房终日浑噩;再或者连皇帝的帽子也不戴了,改戴道士们的香叶冠

更为奇葩的是,他还听信国师术士所言“二龙不可相见”而多年不和自己的儿子见面

荒唐如此,也算是少有

所以,严嵩作为当朝首辅,把持朝政十余年,正是嘉靖成就了这位明朝第一奸臣

官场腐败,国库空虚,百姓赋税加重都是嘉靖一朝的现象

因而明朝之亡,始于万历,实始于嘉靖!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 智商极高——天赋异禀的天才皇帝

嘉靖是天生的政治家,而正是因为天意才坐上皇位

要知道,他完全没有机会做皇帝,甚至在他被通知要做皇帝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拒绝的。这一切要多亏了他那个贪玩的哥哥朱厚照,太过于贪玩连孩子都没生

轮来轮去,还是这个少年当皇帝吧,好管好控制!

这是三朝不倒的杨廷和的内心想法,虽然有些阴谋的意思,但杨廷和是为大明江山考虑,并非仅为私欲

只是,这个少年的本事出乎了杨廷和的预料,登台的嘉靖迅速的表现出了自己优秀的政治手腕,并让三朝元老杨廷和无计可施,连自己的儿子都受到牵连,终身流放

嘉靖一朝,权相严嵩虽把持朝政十余年,也有张璁这样的投机之人一时当权,却没有任何人能逃得过嘉靖的眼睛

对于嘉靖皇帝来说,控制群臣就是自己的目的,其他的无需考虑

自负天才的嘉靖,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对于权力的把控,只是他聪明过头,却自始至终只为权力斗争而斗争,并非合格的好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自16岁荣登大宝之座,历经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并没有将大明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但他绝对是一个有能力、有潜力的优质皇帝苗子

只是,他自身之意并非在此,年轻之时他也曾勤政,只是在皇帝位子上坐久了也会感觉疲倦

加之他曾差点被身边内侍所害,故而更加神秘莫测,这件事对于他的心理应该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毕竟,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做出了这种事情,凡人都会惊恐不已,何况是如坐针毡的皇帝呢?

当然了,这不是他任意妄为的理由

终明一朝,多位昏庸无为的皇帝出现,嘉靖并非能位列其中

但他也不是如朱佑樘、朱棣一类的明君,甚至说他都不如自己的不着调孙子万历

这是一个向往自由和洒脱的修仙达人,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历史故事,请关注我吧

5

因为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陈宝国饰演的嘉靖皇帝为大众所熟悉,剧中的嘉靖皇帝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对朝政漫不经心,对于自己的私人事务却是锱铢必较。 在明朝16个皇帝当中,嘉靖皇帝算是在位时间比较长的一位,在位长达45年,在整个明朝的皇帝当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万历在位48年),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一样,不怎么上朝,对于治理朝政也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对于权力的竞逐却是非常热衷的,比如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吵着要给他的父亲追封皇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朝“大礼议”事件,同样的事情在宋朝也发生过。

嘉靖皇帝之所以能够即位成为皇帝,与明武宗正德皇帝无后有很大关系,因而明朝宗室不得不从皇室近支当中选择了嘉靖皇帝。嘉靖即位后,为了让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也与有荣焉,于是准备不顾朝臣反对,强行分封自己的父亲朱祐杬为皇考。“大礼议”先后持续了三年,最终以世宗嘉靖皇帝钦定大礼而告终。

如果说大礼议还不能完全表现嘉靖皇帝的昏庸的话,那么此后嘉靖皇帝长期不上朝,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则完全暴露了他昏庸的一面。其中最令人所不齿的是嘉靖皇帝曾经相信方士的话,用年轻女子的经血作为药引子,因此宫里面的许多宫女受尽折磨,最终在1542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宫女起义,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

因为迷恋长生不老之术,所以嘉靖皇帝开始迷信道教,在宫中设坛,完全不务正业,嘉靖时期的中国已经败象尽显,可以这样说,嘉靖朝埋下了明朝最终走向灭亡的隐患。

因此,嘉靖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也是明朝众多昏君当中有代表性的一位。

6

我回答的“明朝中期倭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已经说明了我的态度。即嘉靖皇帝称不上昏君也称不上明君。特别是“大礼议”之争造成的君臣心理裂痕,进而使其“反传统”“反正统”思想发挥到了病态地步。

我仅举两例。

(1)对朱元璋开始祭祀了180多年的忽必烈被移出,可以说时对明朝中前期的努力的一个反扑,只是证明其“一时的激愤”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做皇帝就该有做皇帝的责任。你既然凭你自己的能力消灭不了你的最大敌人,那就要采用各种措施稳住敌人。

但嘉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已经祭祀了180多年的五大帝王(朱元璋建国时就开始祭祀,本来六位但杨坚被朱元璋剔除。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中的忽必烈给移除了,从而做出“对抗到底”的表态。

(2)交趾(安南)问题同样让人们看到嘉靖皇帝的“短视”

嘉靖时期的1527—1541年,交趾成立莫朝(篡位后黎朝),嘉靖得到交趾的后黎朝报告后,于1537年明朝就准备用武力推翻莫朝还政于后黎朝。

但莫朝开国君主莫登庸连忙向嘉靖递交了户口田册等说要内附。结果嘉靖皇帝立刻罢兵。哪知,还没有一年,莫登庸病死,交趾大乱,后黎朝开始反攻。莫朝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交趾,他说的户口田册相当一部分都没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为了这张空头支票,嘉靖以及其他后世君主都给钱给物,其实1593年莫朝就只剩下高平一地了。

在这件事儿,嘉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显示大明的能力——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了朱棣都没有成功的事情。然而,这对东南亚各国却产生了影响,最明显的就是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嘉靖在得到显示能力、威力的同时丧失了宗主国的责任——维护宗主秩序。

目光短浅、因小失大。

7

嘉靖二十多年不上朝是有自身迫不得已原因的,并不是其怠政。并且说嘉靖是昏君也无法站住脚。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嘉靖很不错,并且喜欢嘉靖的强势,对其掌握朝政四十年歌功颂德,我倒觉得嘉靖给明王朝留下了许多致命的隐患。



接下去,我就解答一下为什么我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关于嘉靖的二十多年不上朝。根据《明史》记载,自从嘉靖二十一年爆发“壬寅宫变”几近死于宫女之手后便独自移到西苑不上朝了,这是嘉靖昏庸的最有利说明。

其实现在更有力的史料证实,嘉靖不上朝的原因是身体垮了,根本支撑不起每天凌晨三点起来早朝。这和他的儿子隆庆以及万历后期无法上早朝一样,隆庆甚至在早朝的路上直接吐血。这也是为什么嘉靖迷信练丹的原因,其实更是为了治病。



不仅如此,早朝很多时候只是形式,并不处理政务,所以不上早朝跟勤政与否一点都没有关系。

众所周知,嘉靖不上朝却牢牢把控朝政一切,故而有嘉靖中兴,以及为隆庆新政和万历张居正改革铺垫,这都算嘉靖留下的财产。从这点来说,嘉靖不算昏庸。



然而,嘉靖纲常独断,海禁更闹的后期倭寇侵犯江浙,稿费大明无数财力物力,算是嘉靖的责任,再包括严党乱朝,都是他不得不背的锅。

总之,嘉靖绝不昏庸,却自作聪明。

8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年仅三十一岁的皇帝朱厚照驾崩,由于朱厚照没有子嗣,而武宗皇帝又是孝宗皇帝仅有的儿子,所以皇太后张氏和大臣们决定迎立宪宗皇帝的孙子、孝宗皇帝的侄子、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即位,而朱厚熜就是被后世称为明朝最精明的皇帝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明朝第一位非皇子的皇帝。他十六岁即位,共在位四十五年嘉靖帝在执政时期做了很多事情,对内他整顿吏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他抗击倭寇、解决沿海威胁。这都是他执政时期的功绩,即使晚年他信奉道教,宠信奸臣严嵩父子,但是仍然牢牢的控制并把持着朝政。他开创了嘉靖中兴,一举解决了明朝中期以来的颓败之势,为后来的张居正改革和嘉隆万大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嘉靖皇帝和正德皇帝一样,都是明朝历史上乃至我国历史上个人性格极强的皇帝,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作为一个皇帝的综合素质来说,他在明朝十六帝中可以排到上游。他在书法和文学上也有一定见解,执政前期也非常勤政,经常批阅奏折到后半夜。后来晚年开始信奉道教,在西苑修道,虽然看似不问政事,但是仍然牢牢攥着整个明朝的大权。

很多人觉得嘉靖帝一生不理朝政,只知道闭关炼丹,是明朝灭亡的始作俑者,是典型的昏君,其实这是对历史的曲解,我评价一个人,要完整的看待这个人的一生,完整的看待他一生做的所有事情。嘉靖帝不仅不昏庸,反而很精明,稳稳当当的坐了四十五年皇帝。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9

一、嘉靖皇帝是谁?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6年12月14日),明朝第11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次子。年号嘉靖,是大明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他的孙子万历在位48年。

二、嘉靖皇帝“升官记”

嘉靖皇帝继位的时候,大明已立国153年,大明帝国已显出老态。本来,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因为他不是皇子,只是封在外地的藩王之子。嘉靖的父亲是兴献王朱祐杬,朱祐杬是成化皇帝朱见深的第四个儿子、弘治朱祐堂是成化皇帝第三个儿子,这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弘治是一位仁慈友爱、深得大臣推崇和爱戴的好皇帝,弘治幼年悲苦,生活简朴,据说只有一个老婆,也只有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可惜儿子正德皇帝朱厚照不争气,1521年,正德皇帝30岁那年就死了,没有儿子,弘治这一脉香火断绝。我们经常说因果报应,可是这么好的弘治皇帝竟然绝后,实在有点遗憾。正德无后,那死后皇位谁来继承?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训》,皇位继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正德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弟弟,伦序当立朱厚熜。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按照排队的话,这会皇位就轮到朱厚熜了,朱厚熜他爹朱祐杬是正德排序最前的有子嗣的亲叔叔。明朝走到这个阶段,皇位继承是相对成熟了,有明一代,几乎没有发生较大的皇子争储问题。此时的首辅杨廷和跟正德朱厚照的老娘张太后商议,决定:“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说了这么多啰唆话,目的是告诉大家,从礼法上讲,嘉靖继位合理合法。记住,遗诏里面是让朱厚熜来“嗣皇帝位”。

三、颇有争议的“皇帝”前期有功

明世宗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有人说他英明神武堪比太祖朱元璋,也有人说他昏庸无能,痴迷于炼丹。但是,不能否认,明世宗在他最初登基的几年确实是有所作为的,即便是后期常年痴于修道,曾28年未上朝。但他也并没有完全不理会朝政。

(1)嘉靖前期世宗在张璁的辅助下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清理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改革科举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等,内容广泛,成效显著。所以获得很多赞美之声。河南道御史刘安说:“今明天子综核于上,百执事振于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

明代名臣张居正在万历三年(1575)以自己少年时的亲身体验,对嘉靖前期整顿学政的成就予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臣等幼时,犹及见提学官多海内名流,类能以道自重,不苟徇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士习儒风,犹为近古。”

(2)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嘉靖初年还在四郊新建了地坛、日坛、月坛。

(3)《永乐大典》有两个版本。人们习惯于把永乐年间的第一个版本称为正本,把嘉靖年间的重录本称为副本。所能见到的都是明嘉靖副本。《明实录》等大量文献记载的确切史实指出,《永乐大典》是嘉靖帝“殊宝”爱之的珍品。他登基以来,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嘉靖三十六年宫中意外失火,嘉靖立即命左右登上文楼,抢运出《大典》,一夜中竟下谕三四次,焦急失态,足见《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

明世宗巡访图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火灾,火势危及文楼。火灾之后,嘉靖皇帝萌生了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方告完成,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永乐正本移放到文渊阁,明亡之后下落不明。

三、为什么说嘉靖皇帝昏庸无能?

(1)嘉靖皇帝 “认爹”记 史称“大礼仪”事件

首辅杨廷和

此人为大明公司的CEO,也就是内阁首辅,是四朝元老杨廷和。杨廷和是四川新都人,他当年是个神童,如果当时有XX大少年班,他绝对是少年班里的佼佼者。他十三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堪称学神。做个对比,范进五十四岁中举人,海瑞三十四岁中举人。

高智商的杨廷和在明孝宗弘治年间做了朱厚照,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的老师,年轻的朱厚照被杨老师的学识和魅力折服了,成了一名杨粉。明武宗一上台,杨老师就升级为杨总进入了内阁,几年后成了内阁首辅(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杨总在任上也是干得风风火火,有明一代,杨总是数得上的名臣贤相。有杨总在时,朱厚照才能放心大胆去玩,在最近的一次大明公司裁员就是他干的。大明公司已经挂牌上市一百五十年了,遇到了和上一家本土公司北宋一样的问题,就是冗官冗员太多,公司最近几年干赔了(财政赤字),杨总不走王安石开源理财的路,选择了节流,大笔一挥,下岗分流再就业吧。北宋在王安石的开源和司马光的节流之间左右摇摆,最终公司倒闭了,但是大明延续了下来,杨总功不可没。

杨廷和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杨廷和基本上成了大明公司的掌舵人。此时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熜要来了,杨总相信,这个年轻人不是自己的对手,凭他的声望,他能让老板听自己的。

认谁做爸爸的问题是个问题

到了北京城,杨总告诉朱厚熜,为了保证皇家族谱的连续性,你现在不能管你爸爸叫爸爸了,你现在已经算是过继给了你大爷明孝宗朱祐樘,所以你只能管你大爷叫爸爸,管你爸爸叫叔叔,并且杨总还举了其他朝代的例子,表示以前都是这么干的。六十二岁的杨廷和看着十四岁的朱厚熜,他觉得朱厚照当老板时,基本上自己的建议都能批准,这个朱厚熜才十四岁,更不会反对自己。可是他忘了,十四岁的孩子正是叛逆的时候,朱厚熜也不是朱厚照。倔强的朱厚熜当时就表示,朕不干,凭什么不能叫自己的爸爸做爸爸,还有天理吗?满朝之人还有谁愿意为朕说话?朱厚熜目光所及,自己的员工都低下了头,心里默默打着算盘,相比于得罪杨总,咱们还是选择得罪新老板吧。于是,朝臣都站在了杨廷和一边。朱厚熜顿时觉得自己孤身一人在这个紫禁城里好绝望,他拼命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却什么都抓不到。

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的反对大臣们称为护礼派)。

张璁还是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反腐、整顿吏治、清理皇亲国戚的田产等。嘉靖18年,65岁的张璁死了,嘉靖给他的谥号是文忠,和嘉靖的儿子隆庆给杨廷和的谥号一样。对,张璁对嘉靖就象狗一样忠心、象羊一样温顺,干工作象牛一样卖力,但此人绝非龙之心,打击报复相当有一套,后世史学家对他褒贬不一,贬多褒少。


左顺门惨案

围歼张璁、桂萼的行动失败后。眼看文斗武斗都不行,杨慎(杨廷和儿子)又想出了别的招——上访。地点还是选在具有法律豁免权的左顺门,具体方式是哭。带头大哥杨慎领着二百多号人开始嚎啕大哭,可以不用流泪,但是必须声音要大。这当然惊动了嘉靖,考虑到二百多个人跪在自己家门口对着自己哭,这里头还有不少一二品的大员,这玩意闹得太像国丧,对自己太晦气。于是嘉靖就让太监传话:你们想的事,朕都知道了,你们回去吧,事情会解决的。这是官话,又叫废话。这些官场老油条压根不理,还放出话来我们要得到圣旨才能回去。

嘉靖怒了,你们觉得左顺门是法外之地,我承认了么?就让锦衣卫把八个带头的带走,这时候有不少人一看,软骨病犯了,老板发横了,咱还是回去吧。也不知道这些锦衣卫是不是玩忽职守,杨慎这么大个领头的都没带走。于是黑社会老大杨慎又出来喊话了,今天谁回去以后咱们哥几个就跟他绝交,怕死不是共产党。既然上升到这种道德绑架的高度,一些犹豫的跟他们继续干下去了,虽说走了几十个,还是有一百多个人继续留下来哭,这次哭得更凶了,还带上了动作,捶胸顿足,还边拍门边哭。嘉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抓八个也是抓,抓一百个也是抓,全部就地打屁股(庭仗),一时间左顺门外皮开肉绽,当场就有十几个年纪大的顶不住,一命呜呼了。

在明朝的时候,被皇上庭仗是件很光荣的事。挨完板子你可以回头跟人吹牛,哥们当年为了劝谏皇上,可是挨过板子的。那感觉就像是他是比干,当今皇上是纣王似的,说出来脸上光芒大大的。一般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就觉得很牛了,这一顿板子把自己抬得比皇上都高,所以作为老板,不是被逼的忍无可忍,也不会出此下策,但明朝官员的性格也可见一斑。

杨公子在刚挨过板子才十天,又有人告他状了,说本来左顺门前那些人都要散了,就是杨慎领头把人拉回来继续哭。嘉靖一听,好啊,原来破坏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大坏蛋就是你小子。于是杨慎就又被打了一顿杠上花,这酸爽只有他自己知道。杨慎还没等屁股上的肉长好,就被嘉靖贬到了云南,还催促赶紧上路,于是杨慎只能带着菊花残赶往云南。

这些前前后后的记录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礼仪”事件,也更多的表明嘉靖皇帝“认爹”的较真,同时“大礼仪事件”是明朝中后期的君臣关系恶化的开端。 伤透了大臣们的心!


(2)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夜晚,嘉靖服用了道士炼制的丹药后,去了端妃的住所。这位端妃虽然受嘉靖宠爱,也时常遭受虐待。侍奉端妃的宫女,更是屡受嘉靖凌辱和责罚,其中有一位叫杨金英的宫女,串联了十多位宫女,在端妃侍候完嘉靖歇息去沐浴时,杨金英等人一拥而上,用绳子勒住了嘉靖的脖子,但是把绳子打了两个死结,没勒死嘉靖,过程中,其中一个宫女吓坏了,跑去喊人来救嘉靖,来人把嘉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后果可想而知,参与的宫女包括那个报信的,以及端妃,全部被处死。历史学家将此称为“壬寅宫变”,因这年是干支纪年的壬寅年。历史上谋杀皇帝的事多了,但宫女集体谋杀皇帝的事只发生在大明朝嘉靖身上,真是从来未有事,竞出嘉靖朝,丢死了了。这件事,没有背后主谋,没有其他背景,纯粹是宫女无法忍受嘉靖的所作所为。连宫女都深恶痛绝,你说嘉靖这人怎么回事?天恩雨露,恩泽竟然泽被不了几个卑微的宫女。

(3)潜行修道 痴迷丹药,不再上朝

这件事造成另一个恶劣影响,嘉靖从此搬到西苑居住,一心修道,再也不上朝了。不上朝不是不管事,也经常在西苑召见大臣,密探也经常向他报告大臣们的动向,大权还在手,这个是不能放的。后世很多人说,不上朝也没有关系,能把权力抓住,把国家治理好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表面看,只要皇帝批示裁决,大臣们去执行就可以了。但是,朝会有朝会的功能,就像现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经常开一开,官员们见见总理,相互见见,了解其他部门的事,不至于闭塞。明朝朝会,京城四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上朝的这些四品以上的官员就经常能见到皇帝、见到其他部门的官员,亲听皇帝的训示,耳濡目染。朝会既有庄重的仪式感,又有实际内容,对于开拓干部视野、增强干部忠君爱国的责任感、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朝,也体现了皇帝治国理政的诚意,正心诚意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皇帝不上朝,国家就不可能治理好。从嘉靖二十一年到嘉靖四十五年,嘉靖24年不上朝,期间虽然也召集重臣商量大事,其他大臣就很难见到皇帝了。就比如,明朝某人在某部当侍郎(副部级)或者郎中(司局级),亲戚问他皇帝长什么样,某人说没见过,亲戚想,10年侍郎没见过皇帝?听说你是好大的官啊,看来官也不大,连皇帝都没见过。官员的责任感是否大打折扣呢?

(4)三位皇后 没一个善终?

嘉靖共有三位皇后,原配是陈氏,陈皇后死后立了张后,再废,又立了方氏,三人无人得以善终。嘉靖元年,嘉靖册立陈氏为皇后,嘉靖十七年(1528)的一天,嘉靖和陈皇后坐在一起聊天,宫女张氏前来献茶,嘉靖看到张氏玉手雪白柔嫩,欲念顿起,情不自禁地抓住其手轻轻抚摸。陈皇后见此醋意大发,用力推张氏,误将张氏手中茶浇在嘉靖脸上。嘉靖大怒,飞起一脚,朝陈皇后小腹踢去。陈皇后此时已有6个月的身孕,遭此飞脚,连吓带痛,当即昏死过去,不久就不治身亡,嘉靖未生怜悯之情,不仅将丧事办得极为简单,还下旨梓棺不准出皇宫正门,如宫妃一样,从左门抬出。

陈皇后一死,受嘉靖宠爱的宫女张氏立刻被加封为顺妃,一月后,嘉靖帝便立顺妃张氏为皇后。张璁从中进士到内阁首辅,只花了6年;这个张宫女从宫女到皇后,只花了一个月。刚开始,张皇后对嘉靖一切顺从,言行举止十分小心。嘉靖尊崇道教,道士邵元节挖空心思编写了一本《圣女训》,每隔几天就给皇后嫔妃们讲演一次,张皇后不胜其烦,张皇后经常拒绝穿嘉靖亲自设计的奇装异服“垂云冠”参加各种陪祭活动。嘉靖十三年(1534)正月新春佳节,张皇后侍候嘉靖吃饭,乘嘉靖高兴,略有建言,嘉靖听后暴怒,喝令褫去皇后冠服,鞭责数十。第二天张皇后便被废居别宫,在冷宫里被囚禁两年后离世。嘉靖知道后,也无半点哀悼之情,下令按妃子的葬礼埋掉,死后无谥号。

张皇后被废几天,德妃方氏就在极隆重的礼仪中成为嘉靖的第三位皇后。嘉靖颁诏告示天下,饬令命妇入宫朝见皇后,礼节的隆重繁缛,是册立前头两位皇后不能比的。可惜她的好运也极其短暂。五年后,坤宁宫发生火灾,嘉靖帝竟然阻止宦官们前往抢救方皇后,任由方皇后被活活烧死。俗话说,一夜夫妻百日恩,为何三位皇后无一人得善终?是这几位皇后人品都不好?是这几位皇后德行都恶劣?都不是。

(5)什么叫嘉靖?就是家家都干净。

嘉靖一辈子不是没有干工作,皇帝的一些基本职责还是尽到了,继位之初也曾励精图治,大权从未旁落,官职也没有空虚,国家机器还在运转。但嘉靖在位45年,农民起义近50次,多次发生兵变;面对蒙古人的抢掠,无所作为;面对倭寇的横行,束手无策;国势积弱,民不聊生。著名的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上陈《治安疏》说道:老百姓说你的年号好。什么叫嘉靖?就是家家都干净。家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叫“家净”。嘉靖气得吐血,要杀海瑞;但听说海瑞自己已准备了棺材,就没有立即杀海瑞,为什么不杀?嘉靖说,杀了你,让你成了千古忠臣,我就成了杀忠臣的昏君,我偏偏不杀你,不让你如愿。不久,嘉靖死了。嘉靖后期,已基本到了天怒人怨的境地,据说他快死的时候,朝廷内外颇有拨云见日的喜感。这就是嘉靖。

(6)严嵩父子 统治大明王朝

关于严嵩父子的贪腐,专权大明王朝20年。天下怨恨。想写 可能故事太多了,就不写了,个人就举列子来表明 ,嘉靖皇帝 的昏庸情况吧!

  1.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一股70余人的倭寇在浙江登陆后从浙东深入腹地,窜入安徽、江苏,一路烧杀抢掠,行程千里,还围绕南京城兜了一大圈。当时明朝在南京驻有12万人的军队,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军伤亡竟达4000人。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筹措军饷,不得不向严嵩等朝廷要员行贿。国事如此,怎不痛心?

  1. 据说,明代那本有名的《金瓶梅》就是当时的大文豪王世贞,为了谋杀严世蕃而设计的。王世贞也是张居正和杨继盛的同学,因为在杨继盛案中鼓动自己的父亲搭救杨继盛,结果连他父亲最后也被严嵩父子陷害致死——这就更可以说明,徐阶当初为什么要忍了。

清代以前,像《稗说》这类野史都提到王世贞为了报杀父之仇,知道严世蕃喜欢看有色情内容的书,就写了这本《金瓶梅》,先泡在砒霜里,等晒干处理后再送给严世蕃看。严世蕃看得很过瘾,边看边用手指头沾着口水翻书,等他看完了,也就中毒死了。

可以看出严氏父子已经到恶贯满盈的地步了。

以上就是嘉靖皇帝被认为昏庸无能的 6件事吧,其实很多大臣及百姓都盼望皇帝老儿赶紧下野及死去,可偏偏在位45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卒于乾清宫,年60岁。庙号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写在最后小编认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厚熜不行,厚德载物。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人为善,福如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若未至,福已远离。 喜欢的点赞,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10

如果嘉靖都不算昏君,还有谁能算昏君呢?

明粉如果觉得嘉靖不算昏君,那只能说明明朝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想要找个正常人都很难,所以只能抱着垃圾吹。

明粉动辄说嘉靖聪明,能够把杨廷和如何如何——我只想问一句:你们脑子没病吧?

杨廷和不过是个大臣,嘉靖是九五至尊,两者的权力本来就不等同。

换言之,杨廷和给嘉靖找不自在为难,而嘉靖如果想要收拾杨廷和是易。这个难易程度,难道明粉心里没数吗?

事实上,如果想要检测嘉靖的智商,应该把他摆在杨廷和的哪个位置上应对嘉靖这样的皇帝,同等条件下比较才能见真知。

否则,都是胡说八道。

昏君、明君,看的是政绩。嘉靖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吗?

收拾严嵩?

你自己重用的贪官奸臣,最后自己收拾了?这叫哪门子明君?纯属昏君民贼之举。

再比如对待北边的蒙古人?

听说过庚戌之变吗?

蒙古人打到你北京城下烧杀抢掠,结果嘉靖在做什么?紧闭城门,任由对方胡作非为。

总而言之,这么个典型的昏君,有何吹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