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用纸清理在现代社会早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加上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很多厕所,不管是家用还是公共的都弄的又香又干净,再配套个手机,因此上厕所对现代人来说反而是个惬意的事。(有些工作累的顺便可以接着上厕所休息下,哈哈)
介于人类文明太长,所以没有历史记载的忽略,只谈有记载以来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对中国历史了解的都知道,纸的出现是在东汉,是蔡伦发明了纸,他居然是个太监,有两把刷子。其实纸在西汉时期就有了雏形,但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纸,蔡伦是加以改进了。
不过不是纸发明之后就可以随意用了,因为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有限,纸虽然有了,但是极其昂贵,只有非富即贵的人才用得起纸。西晋时期因为传抄左思的《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这个故事就证明了纸在发明出来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依然是奢侈品。所以那时候的人不可能用纸解决上厕所问题。
而古人真正用来解决厕所问题的是用类似竹片的东西,专属名叫“厕筹”,通俗的叫法就是“搅屎棍”。至于他的具体年代也不清楚,估计在进入文明社会,没有纸之前都是用的这个,就和现在的纸一样,在一些考古研究中,发现西汉古墓出土的一些竹简上沾染的粪便残留物足以证实。并且厕筹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完一次拿水冲洗晾干,等于循环利用。有钱人或者贵族会用一些柔软的布,丝绸之类的,而且也能反复使用。
因为生产力落后,纸在发明出来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都是奢侈品,直到宋朝才开始改变。宋朝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那时候出现了比较正式的厕所。南宋《馆阁录》:“国史日历所在道山堂之东,北一间为澡圊过道,内设澡室,并手巾水盆,后为圊,仪鸾司掌洒扫,厕板不得污秽,净纸不得狼藉,水盆不得停滓,手巾不得积垢,平地不得湿烂。”这是公共厕所,设施与现代已经差不多,而且用的是纸(只不过不能用写过字的纸,那时候的人比较讲究,用写了字的纸有辱斯文,这个规定最初是民间的一个自发行为,从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后来甚至制订了不能用写过字的纸擦屁屁的法律章程)。说明纸张在宋朝已经不是那么昂贵了。
到了明朝后期,出现了一个叫“宝钞司”的官府机构,这个机构当然不是印刷纸币的,它是宫内专门负责为皇亲国戚生产手纸的单位。宝钞司生产的手纸也是有讲究的,所造之纸三寸见方,柔软,颜色也选用皇帝才能用的淡黄色。据《大明会典》记载,宝钞司每年要生产72万张草纸,耗费优质稻草24万5千斤、石灰12万斤以上,还有45斤零15两的香油。非常奢侈讲究。
到了清朝,号称败坏大清朝的慈禧太后自从掌权后,享乐至极。《宫女谈往录》记载:慈禧使用的手纸是宫女们加工好的细软的白棉纸,“先把一大张(白棉纸)分开裁好,再轻轻地喷上一点水,喷得比雾还细。……把纸喷得发潮、发蔫以后,用铜熨斗轻轻地走两遍,随后再裁成长条,垫上湿布,用热熨斗在纸上只要一来一往就成了。……这样把又柔软、又干净、又有棱角的便纸,折叠好备用”
至于国外的,古罗马人去公共厕所方便。用一根公用的绑着海绵的棒子擦,这根棍子泡在水池里,用完放在水池清洗。
古代法国人和朝鲜人在擦屁屁这件事情上显然开了一样的脑洞,他们共同选择了粗麻绳。将粗麻绳从房梁悬下,方便完毕,手拽麻绳。
古代日本人选择了一件最让人意外的东西来解决——蝉翼。日本人认为蝉翼是透明的,可以在方便之后根据蝉翼上残留物的情况辨别健康状况。
因此,比较下来,还是中华文明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