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种姓制度,那么与他相临的国家有没有种姓制度,例如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当然有,现在的印度实际上就是一个联邦政府,而组成这个联邦的就是各个以种姓为
当然有,现在的印度实际上就是一个联邦政府,而组成这个联邦的就是各个以种姓为单元的邦国势力。这种联邦制度在整个南亚地区都是通用的,比如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是采用这种联邦方式组成的,这也是南亚地区基础建设水平很差的主因,因为政令无法统一,一个大工程下到下面,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与各种的吃卡拿。
整体来说,南亚地区的政令基本上都差不多。这是因为本来都在同一个政治制度下管理的,这些都是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地盘,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盘的管理就是只要你不要闹事,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给足了高度自治权(英国人少,几千人就想要管理几十亿人口),这使得南亚地区的人完全就是野惯了,种族势力太强大了。
不过呢,南亚地区虽然施行种姓制度,但是大多随着信仰走,比如信印度教的自己凑一块,信伊斯兰教的自己凑一块,信佛教的也自己凑一块,这使得当地也有一个相处稳定的政治稳定。印度相对来说却还是比较例外的,由于印度政府太贪婪,他们侵占了周围太多国家,直接导致印度国内混杂了好多政治信仰,然后印度政府很难管理,不得不下放很多自治权。
因此,同样是种姓制度,但是印度方面的氏族自治权比巴基斯坦方面的氏族大得多。
除印度外南亚地区的种姓制主要有两个特点:
与古希腊一样,“古印度”向来都只是个地理单元而非单独的国度,直到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后才将支离的南亚次大陆结合成如今的印度。原本的古印度文化区域几乎囊括了如今的整个南亚次大陆,而种姓制度当年也跟随着雅利安人的脚步传播到了南亚各地。
在南亚,除了深受伊斯兰文明影响的巴基斯坦、马尔代夫,还有尊奉佛教的不丹,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仍旧还有种姓制度的遗存。如今,种姓制度在尼泊尔相当常见,在孟加拉国也有少数存在,而斯里兰卡大多数的泰米尔人仍旧遵从着种姓制度。
通常,说到印度的种姓制度简直是臭名昭著,然而南亚其他地方的种姓制度却存在感很低,主要还是因为南亚其他地方的种姓制度随着地域不同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印度,种姓制度的等阶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与达利特。而在斯里兰卡种姓划分是瓦拉拉、卡拉亚尔、穆库亚尔与不可接触者,主要依据土地数量、职业与地区划分。
虽然斯里兰卡的印度教徒多是泰米尔人,但信奉佛教的僧加罗人其实也有种姓制度。但是在僧加罗人那里,原本地位最高的婆罗门已经变成附庸,刹帝利消失,吠舍上升为了最高等级种姓,在斯里兰卡称作“瞿维种姓”,也就是农民。原来的首陀罗也没有了,而是按照职业进行区分,比如裁缝的种姓是汉纳利,酿酒师是杜罗伐,洗衣服的是赫纳等等。
作为佛教起源地的尼泊尔,超过80%的人都信奉印度教。1962年当时的尼泊尔就废黜了种姓制,但其影响仍在。不过尼泊尔有个传统,就是会授予低种姓者高种姓,如今的尼泊尔各种姓间通婚自由界限模糊,而且高种姓人口最多。
在孟加拉,信奉印度教的孟加拉人也还保留着种姓制度,不过刹帝利被维迪耶种姓代替,而迪耶斯特取代了吠舍种姓。主体上孟加拉多信奉伊斯兰,所以种姓制度在孟加拉影响力非常有限。
种姓制度依附于印度教而存在,而伴随着时代变迁,原本古代传到南亚各地的种姓制度,都在当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唯独在印度仍旧根深蒂固。
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是印度这个人口大国的特色,但种姓制度并不仅仅局限于印度,像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这些历史上与如今的印度曾经是一体的国家,也存在着种姓制度,只是还没有严重到印度这样的程度。
印度是亚洲白人最多的国家,在古老的印度人种衰亡之后,新起的高加索人种雅利安人的一部分入侵者越过中亚高原进入印度,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最终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后,充分利用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区分,雅利安人这一外来的白人人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权,地位要远高于印度的原住民,时至今日,白人依然在印度地位尊崇。
印度的种姓制度源于古老的印度教,也称瓦尔纳制度,形成于吠陀时代,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典型、也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印度种姓制度的可怕之处在于各个等级世代相袭,如果是贱民出身,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永世不能撕掉贱民这一身份标签。
印度种姓制度共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达特利处于四大等级之外,身份最卑贱)。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和义务等方面,差别极大,其中最底层的达利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贱民,几乎毫无地位可言,长期以来饱受世俗的偏见。
在这四大等级当中,第一等级的婆罗门和第二等级的刹帝利,分别由僧侣贵族、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组成,在整个金字塔型等级制度里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和领导统治权。第三等级的吠舍则是由普通雅利安人(白人)组成,他们政治上没有特权,负责供养前面两个等级,多从事商业活动。
第四等级的首陀罗,绝大多数都是早期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居民,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在四大种姓中人口最多,被认为是低贱的职业。
然而首陀罗还不是最低贱的,在四大种姓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列入种姓的达特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贱民”,也被称为“不可接触者”,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毫无身份和尊严可言,在印度长期处于被排斥的尴尬状态,贱民只能在划定的特定区域生活,不能与四大种姓的人往来,保守估计印度的贱民人口超过两亿。
印度与巴基斯坦、孟加拉作为曾经的一个国家整体,是否也存在着种姓制度?有,但很少。
1947年轰动世界的“印巴分治”使得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家,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在独立后,因为早期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深受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影响,这些外来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印度人,利用种姓制度作为统治工具,把人分为高低贵贱、三六九等,这是伊斯兰教在世界范围内适应印度特色而自行融合种姓制度的特殊方式。巴基斯坦独立之后,穆斯林对于种姓制度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摈弃,但是在法律上,种姓制度是明令禁止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种姓制度在巴基斯坦已几近消失。
1971年,与巴基斯坦领土不相连的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建立孟加拉共和国。孟加拉在历史上深受印度的影响,因此种姓制度在孟加拉也有存在,但远没有印度那么明显和严格。
目前,孟加拉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不过由种姓产生的姓氏依然在孟加拉继续使用,孟加拉不少名人的姓氏就是属于典型的种姓。比如作家苏伯德.戈什的姓“戈什”就是属于吠舍种姓,诗人吉班南南达.达斯的姓“达斯”就是属于婆罗门种姓,女演员卡罗纳.班纳吉的姓“班纳吉”则是孟加拉婆罗门中最为尊贵的五个种姓之一。
中国的邻国、南亚大陆名副其实的“一哥”印度,在中国的知名度颇高,印度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除了各种开挂之外,也与其人分四等的种姓制度有很大关系。在讲究人人平等的21世纪,作为名副其实的地区大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印度居然仍存在如此赤裸裸的等级制度,确实足够神奇。
印度教
在封建社会,人分成等级并非印度一家独有,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封建王朝都曾有过将人分为几等的等级制度,不过,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种落后、野蛮的等级制度早已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消亡。但是,印度再次成为例外,从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创立种姓制度以来,种姓制度居然在这个地方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一直到近代,印度各地依然广泛存在着这种赤裸裸的等级制度。
通常来说,大家往往将种姓制度等同于印度,那么,印度的邻国们、同样位于南亚之大陆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境内,是否也存在与印度相同的种姓制度呢?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种姓制度仅局限于南亚地区,但是,种姓制度并非印度一家独有,在尼泊尔、孟加拉国等与印度相邻的许多国家,确实存在种姓制度。以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为例,探析种姓制度在印度之外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梨查维统治时期佛像
据尼泊尔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464年,尼泊尔地区进入梨查维王朝统治时期,也正是这个王朝将种姓制度带入了尼泊尔。但是,据尼泊尔考古学家发现的一些梨查维时期的石碑神像记载,虽然这一时期尼泊尔就存在了种姓制度,但是仅局限于梨查维人自己的统治阶层,他们并没有把这一制度强加给当地人。
在梨查维人统治印度以后,越来越多的印度移民者开始进入尼泊尔的北部、南部和西部。这些进入尼泊尔的印度人,主要以刹帝利种姓的王公贵族,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为主。他们身份尊贵,又英勇善战,很快在尼泊尔扎根,并成为了当地的统治者。
这一时间段,进入尼泊尔的人越来越多。由印度人所建立的马拉王朝在打败梨查维王朝以后,为了规范越来越多的民族人口,进一步统治复杂的社会,马拉王朝统治者开始利用宗教,并在尼泊尔进一步建立种姓制度。
马拉王朝佛像艺术品
根据尼泊尔王朝谱系记载,马拉王朝统治者为了在尼泊尔快速建立中心制度,特地请来了印度的几位婆罗门学者,专门为尼泊尔人民定制属于他们的种姓制度。原本没有种姓等级之分的尼泊尔原住民,就在印度人的统治下,被划分为了4个种姓和不可接触者阶层,在划分社会阶层的同时,马拉统治者又详细规定了每个中心的职业、着装、婚姻限制等多方面的种姓守则。
尼泊尔佛塔
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现象,由于这个国家是佛教与印度教并存,所以,马拉王朝也为佛教教徒划分了种姓地位。尼泊尔的佛教徒主张众生平等,他们曾对种姓制度提出过反抗,但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和印度教的强烈攻势,最终,尼泊尔佛教徒接受了当时统治者强加给他们的种姓制度。
自那个时候起,尼泊尔的种姓制度完全建立,这个国家的制度不仅承袭了印度种姓制度的精髓,又结合尼泊尔的社会状况,延伸出来了佛教种姓制度。综上所述,从尼泊尔种姓制度的来源和建立可以看出,与印度相邻国家的种姓制度,基本上都是由印度教带过去并建立起来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种姓制度建立,也与尼泊尔大同小异。
有,比如中国,户籍二元,身份世袭,农民户籍子女世代是农民户籍,不能自愿迁徙,那怕是在城里出生成长。
种姓制度,是印度宗教所特有。所以除印度外影响不大。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是伊斯兰教国家。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基于婆罗门教的社会制度,其最高种姓就是婆罗门。婆罗门教现称印度教。尽管现代印度政府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在印度民间,古老的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在印度周边后来接受了其他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地区,都不流行种姓制度,而个别地区民间受印度古老种姓制度影响可能还会有的。
在世界知名的各大宗教之中,只有印度教才有种姓制度。在南亚次大陆上,现今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甚至还包括在地理上稍远的东南亚的缅甸等国),在历史上都曾经属于英属印度,即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后来,这些国家各自独立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各自信奉的宗教不同。
(印度教中的神祗众多,印度教属于比较温和包容的宗教之一)
按照不同的评判标准,所谓世界三大宗教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种说法大约是,按照其影响力来划分的,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三大宗教;另一种说法大约是,按照其信众人数来划分的(假设我国以无神论者为主的话),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
我们中国人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现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势力最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脱胎于远古时代流行于中东地区的亚伯拉罕宗教。另外,犹太教也是如此。那么,哪一种宗教排在第三位呢?显然,不是佛教就是印度教。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是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国家)
印度教与佛教、耆那教以及相对历史最短的锡克教,是同源的,都来自于古老的婆罗门崇拜与印度先民原始宗教的结合。婆罗门崇拜,是生活在伊朗波斯高原的古代雅利安人带到印度次大陆的,佛教是从印度教之中分离出来的。紧接着,佛教在印度陷入衰落,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反而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很多国人都去过柬埔寨旅游,大家都知道柬埔寨的主体民族是高棉族。什么是高棉呢?大家也许就不太清楚了。高棉的意思是,当地土人与印度人(他们随着文化以及宗教的传播到达柬埔寨)结合而成的种族。世界遗产吴哥窟,是属于印度教的遗址。
所以说,从2000年前开始,印度、印度文化以及印度教,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巨大。在东南亚地区,现今流行的小乘佛教,是后来居上者。再比如,芒果这个大家喜爱的热带水果,来源于印度。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中,有一组雕像叫高棉的微笑)
相对而言,伊斯兰教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时间较晚(公元8世纪前后才进入印度),不过,伊斯兰教的攻城拔寨的能力很强(因为它的排他性)。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相比,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一神教。然后,伊斯兰教与佛教等宗教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信众们是人人平等的,没有不同种姓之间的权利和地位的差异。
反观印度教有三大神,即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小神更是不计其数,约3亿个以上。其中,毗湿奴崇拜在印度南部较为普遍(即靠近孟加拉国附近),湿婆崇拜在印度北部(即恒河流域)比较常见。还有,这三大主神一般不打架,可以和平相处。不过,在印度教中,祭司的权力很大。祭司就是所谓的婆罗门阶层。
(印度教祭司,都属于婆罗门阶层,是最高种姓)
显然,种姓制度是有利于宗教祭司的,也就是说,祭司是信众与神之间的必不可少的中介。在印度,种姓分为四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阶层。除此之外,达利特阶层就是人们常说的贱民了。贱民人数极为庞大,他们的地位低下,属于不可接触者之列。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有利于维护印度社会的“稳定”。不过,这一制度,剥夺了大批民众的平等权利。伊斯兰教与佛教等宗教倡导的众生平等,可以看作是对这一现象的积极修正。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印度教信众(特别是低种姓的人和贱民)改信伊斯兰教和佛教等。现如今,印度西边的巴基斯坦,已经成为了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印度东边的孟加拉国(曾用名为东巴基斯坦),也有大约83%的民众是穆斯林。
(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总之,最大范围的印度教的影响的区域,集中在南亚次大陆;随着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影响力的增强,印度教的势力范围在不断地收缩。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已经各自独立,并且,它们已经成为了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国家。
东方宗教或者说东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兼收并蓄、相安无事。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上的多种宗教并存,就是一个好例子。再比如,在中国,儒释道相融合,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印度和斯里兰卡存在种姓制度,这是因为印度地区的人信仰印度教。而周边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种姓制度存在的情况比较少。
种姓制度的起因要从公元前1500年的一次入侵开始说起。
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地区的印度河流域诞生了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的主体种群是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和现在散布在东南亚到澳大利亚的矮黑人关系最为亲密,两者是一个族群。达罗毗荼人建立一个古代文明,就是有名的哈拉巴文化,这个文明就有一个著名的城市摩亨佐达罗,也就是网络传言中被“核弹炸掉”的城市。
但达罗毗荼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上半叶,居住在里海以及中亚草原的一些游牧民族开始移民,其中一支游牧民族经过伊朗、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来到印度河,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他们攻占了达罗毗荼人的城市,征服了北方印度地区,这就是印度的雅利安人,属于普拉克里特人,和欧洲的雅利安人不一样。
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以后,一部分达罗毗荼人逃到了印度南部。而留下的大部分幸存的达罗毗荼人成为了奴隶,被雅利安人称为蛮子,而且雅利安人还规定,还禁止两个族群的通婚,并且用颜色区分两个种族,这就是种姓制度最初的来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雅利安人的社会也发生了社会分化。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也泾渭分明,比如祭祀家族专门从事祭祀的宗教人士,部落首领逐渐变成掌握军政的武力集团。四大种姓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也就是把人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达利特,即贱民。
主要根据是《梨俱吠陀·原人歌》,书里说道: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四个等级的作用如下:
婆罗门就是专门祭祀阶级
刹帝利则是武士阶级
吠舍是雅利安人平民
首陀罗是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
这四个等级在印度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强化,这一时期出现了《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是对于各个种姓在职业、婚姻、宗教、法律地位等都有严格的规定,雅利安人通过《摩奴法典》强化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按照《摩奴法典》的规定:
四大等级的人只能从事自己等级的职业,比如刹帝利就只能做武士贵族。当然刹帝利因为贫困可以从事首陀罗的事,但是首陀罗想做武士贵族,那就要被放逐。
四大等级的人只能等级内部通婚,这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性,但是社会发展,肯定会有混血儿的出现。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法典规定,高种姓可以娶低种姓的女子,但是低种姓要是向高种姓女子求婚,就得遭受体罚。但是高种姓的混血儿依旧受到社会的歧视。
四大等级的生活上也有很大区别,在古印度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有权利进行宗教活动,首陀罗是不配听圣典吠陀。此外在法律上也歧视首陀罗,首陀罗属于法律地位最为卑下者。
《摩奴法典》规定的制度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准则,在印度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度的时候更加细致化,每个等级开始内部分化,产生了各个不同的小种姓,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印度种姓的常态。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造就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印度的历史可以简化为这样的过程: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印度建立帝国,之后又有一群南下的游牧民族大败之前的帝国,再建立新的帝国。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大多来自中亚地区。在八世纪之后,中亚地区的人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入侵印度的北方游牧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这些游牧民族在一轮一轮入侵印度后,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他们迫使大量印度人改宗伊斯兰教。这也是印度伊斯兰教得以扩大的原因所在。
根据1941年的调查,印度教信徒约有2亿5千4百万,占总人口的65.63%;伊斯兰教信徒有九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23.81%。伊斯兰教主张人人平等,印度教主张不平等;伊斯兰教要吃牛,印度教崇拜牛,于是两个教派大打出手,发生了很多冲突。
这种冲突被近代征服印度的英国所利用,本来印度最后一个帝国莫卧儿帝国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建立的,所以帝国的上层都是伊斯兰教信徒,英国在统治印度时大力打击伊斯兰教,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1870年之后,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兴起,英国害怕失去印度,于是就开始扶持伊斯兰教信徒,挑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发生冲突,以稳固统治。
在二十世纪初期,伊斯兰教徒成立了全印度穆斯林联盟,印度教徒则是成立了国大党。英国实际上在两个党派之间平衡,不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家势力一落千丈,为了维护自己在战后在印度地区的利益,英国制定了分裂印度地区的方案。即印巴分治。
其实印巴分治最初是穆斯林联盟提出来的,本意是和国大党争夺国家控制权,但是被英国人利用,英国人搞出了《蒙巴顿方案》,把印度地区分为三块,两个国家。三块分别是西北伊斯兰教区,即现在的巴基斯坦;中间的印度教教区,即现在的印度;东北的伊斯兰教区,即现在的孟加拉国。本来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是一个国家,只是后来在印度战争分裂为两个国家。
由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种姓制度被弱化,没有印度那么强烈,而印度之所以种姓制度盛行至今,就是因为印度教的信仰依旧存在。
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印度教传承几千年,信仰的民众较多,这使得培养种姓制度的土壤依旧存在,知道今天还见到踪影。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由于伊斯兰信仰,使得种姓制度比较弱化,没有印度那么严重。
种姓制度分为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外加什么也不是的贱民,也被叫做“不可接触者”。注意,贱民被悬于四大种姓之外,是比四大种姓中最低等的首陀罗还要低等的群体。当然,贱民群体可不会说:“大家好,我是贱民,请多关照。”贱民自称达利特人,即被压迫的人。
相传原神普鲁沙被众神分割,嘴成为了波罗门,神职人员,掌控众人思想,地位最为尊崇;双手成了刹帝利,成为了王公贵胄,握有实权;双腿成了吠舍,普通平民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双脚则化作首陀罗,伺候高级种姓的仆人、厨师等都出自于此,地位极地,当然,地位再低也低不过“不可接触者”。当然,这就是个传说,不是印度教徒就当故事看了,真实情况是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后为了巩固统治形成的这么个制度,你看那些高鼻大眼的印度帅哥美女,都是雅丽安高种姓,而那些比较黑比较矮的就是原住民达罗彼荼人,也就是首陀罗和达利特这类人。每一个美丽神话背后都是统治者的欢歌和被统治者血泪悲歌。
印度之所以有种姓制度,是因为有印度教,而印度教徒在印度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大家以为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是印度这个国家的一种制度。其实并非如此,种姓制度准确地说是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而不是印度国家全民的制度,比如你在印度什么也不信,或者你是佛教徒、穆斯林、基督徒,以及其他宗教,根本也不受种姓制度钳制。而印度国家层面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法律意义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
但是,法律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印度社会中,依旧有着浓厚的种姓气息,尤其是边远农村,比如达利特人见到高种姓必须远远避开,因为他们的影子不得落到别人身上,他们也不能在所居住村子井里打水,甚至都不能住在村里,必须住在原离村子的地方。顺便提一句,这些达利特人怎么来的,按规定,种姓通婚是不被允许的,实在想通婚,必须高种姓男娶低种姓女,这是个女方家族极大荣耀,为了“抬籍”,女方不惜付出大量嫁妆,当然这些不是白给,因为女方嫁入高种姓,整个女方家庭就升级为高种姓。反过来是不被允许的,高种姓女不得嫁给低种姓男,实在忍不住,嫁了,咋办?生的孩子是不是成了男子种姓里的一员?并不是,这种“不合教法”的结晶不属于任何种姓,直接被打入贱籍,也就是贱民群体,当然贱民来源也不止有,感兴趣可以再查查昂~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个国家有没有呢?这些国家是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穆斯林可没有这个神奇的种姓制度,当然这些国家总体上是没有的。但是话说回来,虽然这些国家以穆斯林为主体,但是也有少量印度教徒,而这些人当然也认同种姓那一套。只不过,不在种姓制度那么浓厚的氛围中,就算有,也没有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严重。所以,不能说没有,但是真的只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情况大家觉得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我觉得真要用有或没有来回答,那就是没有。大家回答的是什么?欢迎留言昂~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