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争的胜负,首先就是国力之争。国力的强弱在有些时候会直接影响战争最后的结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军事统帅没有军事能力只凭借国力就可以取胜。后来李广利战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分析
- 从战绩来看实力
作为大汉的双子星,卫青是大汉王朝第一个统领大规模兵团对匈奴作战,并且取得胜利的军事统帅。
卫青的出现,让汉武帝捡了一个宝。没有卫青,大汉王朝对阵匈奴,就不会由防守转为进攻。可以说,汉武帝的武功有一半是卫青给他赚下的。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只能通过他的战功来评判他的实力。而卫青的战功,莫说是大汉王朝,就是整个中国历史也是数得上的。
1、卫青首次领兵就脱颖而出
卫青的运气与汉武帝的运气是相辅相成的。这两个人一个是姐夫,一个是小舅子,地地道道的自家亲戚。
而汉武帝这个人在用人的方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喜欢用年轻人,激进的汉武帝用人第一原则就是“年轻就是宝”。另一个原则就是爱用亲戚,这个有点撞大运的意思了。亲戚要是有能力、有忠心那结果自然好,譬如卫青、霍去病;可要是能力不足再担当大任就会把国家托人旋涡,比如李广利。
在汉武帝两大用人标准下,卫青走进了汉武帝的眼中。元光六年,汉武帝派遣四路大军出兵匈奴。这四路中,只有一路获得了胜利,也就是我们的主角卫青: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
这是卫青的第一次胜利,也是汉王朝的第一次胜利,汉武帝大喜,封卫青为关内侯。
2、拿下河南地,让大汉王朝进可攻退可守
这里的河南地指的是现在的河套地区。对匈奴而言,这里是侵扰大汉的最佳切入点,因为这里距离大汉国都只有一天一夜的路程。
所以,大汉王朝对这里是势在必得。元朔二年,汉武帝派遣卫青领兵出征,最终夺取河南地:
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得到了河南地,大汉王朝对阵匈奴就占据了主动。既可以经略此地,防守匈奴;也可以把河南地当做桥头堡出兵作战。
汉朝进攻匈奴的作战,有五次是从河南地出发。这里,在大汉几百年的历史中,承担着防守、调兵、出兵、提供补给等多种重要职能。
司马迁在《史记》种,对卫青的一生有一个总结性概括: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馀级。一与单于战,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再益封,凡万一千八百户。封三子为侯,侯千三百户。并之,万五千七百户。
七次出兵进攻匈奴,斩首五万余,这个战绩绝对不是靠国力就可以打胜的。而卫青打仗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终卫青一生作战,除了漠北战役之外,几乎都是全甲兵而还。至于说漠北战役,那是大汉王朝对匈奴发动的终极战役,一战之后漠南无王庭,匈奴十几年无力南下。纵使是有大的折损,也是值得的。
- 卫青的军事特点
每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就拿与卫青同时代的将领来说,李广是以勇武见长,而霍去病则是以骑兵突袭见长,程不识是以军纪严明,善于防守见长,那么卫青的军事特点是什么呢?
1、卫青军事第一特点“稳”
李广、霍去病的军事特点是激进。只要给了兵马,就敢冲锋陷阵,就敢冲入敌营。但这种作战风格值得敬仰,却不值得效仿。
霍去病能够连战连捷,一是因为他的天纵奇才,对战机的把握,还有一点那就是上天赐予他的运气。
与他同一风格的李广,没有他这样的运气。虽然勇武,虽然爱兵如子,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但他常常把自己和将士带入险地。激进成就了李广,也摧毁了李广。
而卫青则与他们不同,卫青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龙城之战,到拿下河南地,再到漠北之战,卫青就是教科书式的打法。
如何排兵,如何调配,卫青对自己和他手下的将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打法看起来成效不大,没有那种酣畅之感。
可它的优势就在于,即便不会取得胜利,也不会把自己和士卒陷入险地。在我看来这种战法才是最正确的战法。
2、卫青的另一个军事特点就军事地理
据《史记》记载: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
因为身份的原因,他并没有得到家里人的认可。他早年间,基本上都是在放牧中渡过的: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这个看似平常的经历里,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信息,那就是卫青早年有过在平阳生活的经历。那时的平阳是今天山西的临汾一代,当时属河东郡,接近边疆。
牧羊也不是说专门提供一片草原,让你去放牧的。而是同很多人一起放牧,在卫青放牧的经历中,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匈奴的地理方位。
这也是他在后来军事生涯里,即便同行将领都找不到敌人在哪,而他却每次都能准确找到敌人的原因所在。
-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卫青军事能力不强
卫青的军事能力之强,那是毋庸置疑的。但同霍去病相比,卫青却不像霍去病那样有存在感。这究竟是为何呢?
1、战法不同,让霍去病更容易受到人们瞩目
卫青、霍去病两人的战法差异很大。虽然霍去病的兵法是由卫青所指导,但作战风格却截然不同。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霍去病,那就是侵略如火。霍去病的军事风格就是进攻,永远都在进攻中。
从率领800轻骑杀入敌军,到封狼居胥打的匈奴漠南无王庭,霍去病从未停止过进攻的步伐。这种战法与风格更被人们所喜欢。
但卫青不同,卫青相对霍去病要谨慎很多。他的身上缺少霍去病那种激进,龙城之战虽然也是孤军,但不知为何,史家记录只有八个字,后来人在读起来远没有读霍去病率800人轻骑突进那种酣畅淋漓。
2、卫青个性厚重,容易被忽略
作为汉武帝时期,荣极一时的大将军,卫青从来没有以此而为自己争取过什么。
他的封赏都是汉武帝强行封赏的(很多时候赏赐卫青,卫青都是拒绝的)。无论是因为出身问题,还是个性本身如此,卫青的“不争”让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像大将军。
面对汉武帝封赏自己儿子的时候,卫青给出的回答是:
臣青子在唡褓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而当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的时候,卫青依然是泰然处之。
即便是李广之子李敢,因为李广自杀一事而迁怒卫青时,卫青还是选择了宽和:
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司马迁对卫青有过这样一番评价: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
卫青到底是本性仁善宽和,还是以此来自媚于汉武帝,只有卫青自己知道。但卫青这种平和、宽仁的性格,确实会使他不像霍去病那样容易吸引人。
结语
卫青的军事能力自不必说。他是开启了大汉战胜匈奴序幕之人,而且他终身作战未尝一败。
但他的作战风格稳健,为人处世谨慎,这两个特点容易让他被人们所忽视。这是性格所导致的,绝非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