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真是这样的吗?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真是这样的吗?

2020-10-15 15:01阅读(62)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真是这样的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

1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体裁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就如同美丽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贵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样。这两句话出自白居易的《简简吟》。

诗人的特质,决定了他们天性里直觉的敏锐,和对事物偏僻义理的感性认知和精辟的描摹。诗人往往是天才,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提炼出真知灼见。

诗人笔下,偶出惊人之语,石破天惊,耐人寻味。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实则出于他们长期的哲思和智慧的思想火花。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句话,高度凝练的概括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

美好的人和事物,就像天空的彩霞一样,过境呈祥,稍纵即逝。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好物不长久,拥有当珍惜。

琉璃是珍贵的物件,流光溢彩,为生活争光添色。但是它又是那样的脆弱,一旦不小心打碎了,便再也不能复原,永留遗憾!

所以,白居易这句话警示世人,且行且珍惜,珍惜缘分和眼前拥有的人和一切物质精神财富,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觉得后悔。

这句话提醒人们,活在当下,珍惜拥有。放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2

这个世界上还有能够永久的物质或事情吗?当然没有!不要说好的东西不坚牢,其实坏的东西也一样的不坚牢。

因为这个世界尊循的就是变易的道理,天道、人道,都是依据一个根本原则:变化。天有三宝日月星,哪一个不在变化?宇宙也好,人间道理也罢,没有一样不是存在于发展变化之中。包括日落月升,包括花开花落,包括生老病死,包括喜怒哀乐……无一不是在变化当中。正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人间正道是苍桑”。

如果我们还肯定是有时间的存在,如果以“我”的角度去看待万事万物,那么所有的存在都是一段过程,包括我们自己,包括能看的这个生命。因为是个过程,所以就不可能存在“坚牢”得过时间的东西,如果非要说有,那么肯定你能够观察时间有限,相对于观察者,被观察者的变化周期相对较长。

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只小蚂蚁,永远不会知道超出三维世界的一切,因为那是“神”,是上帝,如果要找出一样永远永恒的东西,那么就是这个“变”!

3

苏家有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鬓出花样,飘摇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杂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莫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简简吟》

题主所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应该是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简简吟》中的句子,原句是“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品貌都出色的,叫苏简简的女孩子,却在要出嫁的前一年,13岁的如花年华里,不幸去世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却易消逝的无奈和叹惋。

真的是美好的事物就更容易消逝的吗?

席慕蓉早在诗里就给出了答案“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失去。在这首诗里,就能找出好几样:青春和生命,还有爱情。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时光美好,却走得太快。

可能只是转眼间,小女孩就从牙牙学语到谈婚论嫁了——时光飞逝如电。所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亦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李白则更夸张了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时间匆匆而过,从不停歇。任我们怎样努力,也跟不上他疾驰的脚步。我们只能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像挤海绵里的水那样,好好利用时间,不虚度光阴。

玲珑云鬓出花样,飘摇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青春的容颜美好,可是易老。

谁都曾有过年少时候:翩翩佳公子,陌上人如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少年少女的姿态总是最美,有时候连错误都别具风采,易于被理解和宽容。

可是再美的皮囊也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很快,光洁的额头就会刻上皱纹,灵活轻盈的身影变得臃肿迟钝。

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实内心,让灵魂的美丽淡化年龄的暗影。

二月繁霜杂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生命和爱情都是美好的,却都是脆弱的。

生命无常,世事无常,生和死只在一息之间。爱情是无数人向往的,可总是有太多真情的深情的痴情的人,受伤。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缘来则聚,缘尽则散,世间事,只需平常心对待。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世界美好的事物很容易消逝,就像绚烂的彩云和容易破碎的玻璃那样,美丽但难长久。

美好的事情,许多是可遇不可求;如果有幸遇到,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好好珍惜;免得有一日失去时悔之晚矣。

(图片如侵权,联系删除)

4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就如同美丽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贵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样。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够坚强牢固,美丽的彩云容易飘散精致的琉璃容易破碎。世间的真情不容易摧毁,亲情难以分离真爱永守。

这两句话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广为流传的诗《简简吟》 。

诗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身材绝佳,穿着光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的少女形象。少女的过早夭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红颜易碎,世事难常,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无奈之情。

如此才貌异人,天赐禀赋的豆蔻少女却过早夭折,泯然世间。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惋惜与无奈。

5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悲剧一点,可以说,当下的美好必然幻灭不休,失去的恐惧逼人走入脆弱的玻璃世界无人可告,那么珍惜的事物不断被世界剥夺,于是只能满怀心痛地紧握着不断流逝的幸福,无能为力

我发现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哲学豁达通透角度,而少有从诗歌艺术本身入手,最深层面解读这句话

因此我提供几种角度看:

1.哲学上,万物皆是流转变化的必然。

2.艺术上,虚无惆怅的自我剥夺的人生感知

为此,我们必须从原文出发不断延伸。

全文提要

本义解释~后世引用和变体~哲学上的好物不坚牢~艺术上的好物不坚牢~总结

1.本义解释

白居易的《简简吟》原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原文如下: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其中最后一句集中体现少女的过早夭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红颜易碎,世事无常,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无奈之情。

2.后世引用和变体

后逐步变体为“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主要体现在

  •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出现过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 金瓶梅出现过一次

《金瓶梅》第二十六回“来旺儿递解徐州,宋蕙莲含羞自缢”,潘金莲挑唆孙雪娥羞辱宋蕙莲,宋蕙莲含羞自缢后,作者感慨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对那个美丽而又不幸的灵魂充满了同情。

我们集中发现,其中有对于人生命运无常叹息,也有对于悲剧命运的惋惜,也有对于这个世界运行法则的自我认识。

3.哲学意义上的万物易变

世间好物也好,世间坏物也好,放入哲学的研究范畴里面,就是运动变化的规律。

美好的或者邪恶的,终究属于人类社会的评判标准,甚至更多时候,美善的好物符合了是符合人的同情和认同而非世界的变化规律。

《赤壁赋》就有万物渺小短暂逝去的必然悲叹: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万物更迭,如果用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就是: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美好的事,即将逝去和得到的欢欣,却不能被执念本身篡夺了内心的掌控。

自然有属于自己的主宰,无穷的景色和丰富人生阅历赋予我们,既然享受过了,就尊重其逝去的必然,最重要不是感恩回馈之快活吗?平和的心态,不喜不悲,善恶流逝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我们的这个宇宙还是不停歇地运转。

4.世间好物不坚牢 的背后审美艺术

世间好物不坚牢,还有后半句“彩云易逝琉璃脆”。

上升到悲剧艺术的层面就是

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人生的历程便是在“握不住和即将逝去”之间不断循环。

这里我们有必要从李商隐的《无题》入手,更深入探索世间好物不坚牢的深层悲剧艺术。

其中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成为千古传唱。

李商隐的悲剧人生对于我们理解“世间好物不坚牢”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人生总结面前,他的天鹅之歌充满了悲伤,那种感伤弱者命运的无奈,那种迷离恍惚的幽梦,那种浪漫凄美的绝望。

美好的事物不断在手中逝去,这是怎么样的感受?

眼前当下的美好必然会逝去,必然会失落,必然会幻灭,如果你还保持一个执着和眷恋的心,那么最后得到的只是惆怅。

美好的事物不断在眼前逝去,逼我们去习惯,曾经在手里珍藏的,如今却也时过境迁,痛苦过,迷茫过,挣扎过,最后只是逝去而已。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必在未来惋惜,当下就珍惜,但是当下的幸福和失去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对于美好的事物,必须放手,想要牢牢抓住,却更加地不真实,睁大眼睛仔细想要留在记忆里面却更加模糊,越发恐惧,就会让人逼入一个哀哀无告的谷底,未来只有最坏,只有更坏。

曾经逝去的痛苦反反复复提醒过自己,不要再来一次了,所以,只能麻木,只能逃避。那些不曾接触过痛苦的人,又怎能体会失去的撕裂感呢?惆怅难舍地用力拥抱美好,却有愈发强烈的幻灭真实感,只有不断被剥夺,才能习惯失去,一切美好势必不复返,于是内心将其本质化,变成悲剧灵魂的一份子,宁愿飞蛾扑火,也要守住最后的希望。

世间好物逝逝不休,此情惘然哪可待追忆啊。

5.感恩是恐惧的良药

美好的逝去,除了平和的尊重和接受之外,更应该有个感恩的心去化解内心逝去的恐惧。

有些美好相伴过我们,很好,我们需要感激他们,没有那些美好就没有现在的我。

我们把逝去的美好的感恩留在心里,留在过去的时光里面,不要为他们逝去担心难过,而应该承载着美好的寄望和嘱托,走向前方。

我们实在不是冷冰冰地机器,去无视世界的沧桑巨变,但是我们可以有勇气去接纳,去在逝去后更努力地向前。

人生路,不回头。

但愿逝去的美好,在过去的时光轨道里面能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的泪痕,和它的寄托。

我相信,我们不会回头,它也会衷心祝福我们,不断向前。

世间好物不坚牢,且寄恩情向光明。

6

谢邀。我认为不完全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应该辨证看和分析。

7

千古定律,“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不知道有没有人与我同感。第一反应这句诗虽然有点伤感和遗憾但是好美。

查了一下出处。发现最早出自白居易的《简简吟》原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后逐步变体为“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这句诗的最早出处也许是白居易的“简简吟”。全诗如下:“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里面除了对美丽少女夭折的无限痛惜外,还含有“色即是空”的感触,以及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

不知从何人开始,白诗被改成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并且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流传。元人高明(高则诚)的杂剧《琵琶记》第四出中,就出现了这句诗。明清人写的小说中,这句诗出现的频率极高,几乎成了陈词滥调。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金瓶梅》第二十六回“来旺儿递解徐州,宋蕙莲含羞自缢”,潘金莲挑唆孙雪娥羞辱宋蕙莲,宋蕙莲含羞自缢后,作者感慨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对那个美丽而又不幸的灵魂充满了同情。

其实世间的很多都不坚牢。美好的。不美好的。善的。恶的。都一样。那些不美好的。恶的。消失了人们觉得长舒一口气。总算不用再与之相对了。那些美的善的从一开始便吸引人的注意力。消失了也让人哀婉不已。这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从生到死。诞生消亡。往后退千步万步。你看这个小小的星球。万物更迭。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就好。不过遵循自然规律。很多事情不喜不悲。参透也就平静如水。不起一丝波澜。但是这终究是一句好诗。美而忧伤。

8

是的啊。

人生不是童话故事,长大后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生命很脆弱,健康很脆弱,感情很脆弱,内心也很脆弱。

那是因为时间,因为时间不是静止的

  • 我们无法停留在青春年代,真相是我们一天天的走向生命线的终点;
  • 我们无法停顿在感情初见,真相是沧海桑田凡尘俗世终究蹉跎岁月;
  • 我们无法保留住美丽容颜,真相是随着时间流失镜中终现鸡皮鹤发;
  • 我们无法永远都万事如意,真相是生存比生活更艰难不如意占八九。

那又怎么样呢,这就是人生啊!

我们无法静止时间,我们只能充实内心,让内心强大;

  • 面对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但我们可以训练养成拥有永远年轻的心态;
  • 让感情永远如初见般美好,可以用心经营专心布置爱情之路上的点滴;
  • 想永远笑颜如花美丽动人,尝试灵魂保鲜提升气质珍爱自己修心养性;
  • 期望万事遂心和一切如意,不如修福造善培养福田好运好命自己能求。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

9

真是这样。我们处在一个如阳炎,如瀑流,如流水的刹那生灭的世界里。看似静止的存在,实则刹那变迁。物体里面的分子原子质子夸克一刻都没消停过。我们看到的总廓形象看似稳定,但暗流涌动。把时间拉长,物质会成住坏空,生命会生老病死。把物体放大,每一个肉眼看不到的颗粒都在刹那生灭,连我们的意识也是前念接后念,念念相续。因此我们处在一个看似坚固却无常的世界,乃至是如幻的世界。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故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真实不虚。

10

确实是这样的,你引用的是佛经的语句,就像你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宝玉再好它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珍奇再贵它也是不能实现你所有愿望的,法华经上说贫子舍父而去,怀揣着稀世珍宝,可是他并不知道他是富家子弟,他贪玩跑丢了,父亲是城中大富长者,苦于没有继承人,可是他的儿子却不认识他了,没有办法,富者想了种种办法,儿子遭受了种种磨难,最后才得到珍宝。

这里的寓意就是外在的好物是很容易让人生起得失之心的,一患得患失就会执着,一执着就会陷入迷途,所以说圣贤之人将好物比作毒蛇,它会害人害己,我们现在也要明白这个道理,凡是好的珍奇都不是永久好的,是因为你的心觉得它好,有一天你的心不重视它了它就不再好了,所以说好坏都是无常变化的,不用刻意去追逐。

而彩云和琉璃都是非常美的景象,所以说眼睛看到的都是瞬息万变的,停留不得,所以也没有必要悲喜与共。

我们人生要过的有意义,就必须明白自己的身体,它是由地水火风构成的,五行生克促成了它的发展,而身体所看的,所想的,所听的和所感觉的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随着时间变迁的,回忆也都是不真实的,真实的只是我们这颗心,随着我们一起在尘世中打拼。

所以止静可以观心,心主神明,心能受自己的主宰了,那一切珍宝都会长久拥有了,佛说心是摩尼宝珠,难道有假吗?你能悟到这里,再精进用功就一定能一通百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