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字辈早期

字辈其实东晋开始就有了,东晋最后两个皇帝分别叫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但是当时字辈一般都是父亲或祖父一辈人临时选择的,并没有体系完整的字辈谱,执行程度也不是很高。

举例说明,唐高祖李渊共有22个儿子,除了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五子李智云、十三子李凤和十九子李灵夔外,其余16个儿子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元”,比如四子李元吉、六子李元景、七子李元昌。

李渊孙子辈里面,李建成的6个儿子分别叫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李元吉的5个儿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很显然这一辈都是“承”字,但是李世民这一系除了长子李承乾以外,其他儿子都没有按照辈分起名。

  1. 宋朝字辈

宋太祖赵匡胤

创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系统的字辈谱,他为自己和两个弟弟各取了14个字用于起名。

  • 太祖赵匡胤一系: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 太宗赵匡义一系:德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 魏王赵匡美一系: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

宋太宗即位后,为以示区别,将自己儿子一辈的“德”改为“允”,在弟弟赵廷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和儿子赵元佐、赵元僖去世之后,立三子赵元侃为太子,为方便避讳,改其名为“赵恒”。自此之后皇子只取相同偏旁的单名,其后代便不再按照字辈谱取名,比如

英宗赵曙一系二世孙始:孝安居多自甫;神宗二世孙:有;徽宗一系二世孙始:卿茂中孙。

2.明朝字辈

明太祖朱元璋

则是将字辈体系发扬光大了,他规定自己儿子均为木字偏旁的单名,孙子辈开始,第二个字为自己事先拟定的字辈,第三个字为名字,偏旁则按照五行相生的规律设置,为了避免因为避讳而产生的改名问题,朱元璋也特殊规定,用于区分行辈的字不需要避讳,例如建文帝名字为“朱允炆”,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注意避讳“炆”字,“允”字可以正常使用。此外他也为侄孙朱守谦一系确立了字辈,起初也必须按照五行取名,后来不再拘于五行。

明朝宗室完整的行辈如下:

  • 太子朱标: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 秦王朱樉: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 晋王朱棡: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 燕王朱棣: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周王朱橚: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 楚王朱桢: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
  • 齐王朱榑: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潭王朱梓:福昌忻保定,嘉应必兴隆,启处询从式,尊闻汝申贵。

鲁王朱檀: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朱椿: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朱柏: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朱桂: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彜。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朱楧:赡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富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朱植: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朱栴: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毘。

宁王朱权: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朱楩: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鎔喜贲从。

谷王朱橞: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朱松: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颢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朱模: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朱楹: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朱桱: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朱栋:伟闻参望奭,箴诲洎臯夔。麒麟余积兆,奎颖晔璿玑。

伊王朱?:顒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守谦: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最佳贡献者
2

辈份其实东晋开始就有了,东晋最后两个皇帝分别叫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但是当时辈份一般都是父亲或祖父一辈人临时选择的,并没有体系完整的字辈谱,执行程度也不是很高。

真正普及辈份并正规化,则始于晚唐。

晚唐的宦官和大将习惯用收养子的办法培养自己的势力。可以明显观察到这时候起名一般是某个固定的字加上一个可变的字。如宦官梁守谦的亲弟叫梁守志,养子五人叫梁承敏,梁承度,梁承乂,梁承汶,梁承政。

3

百家姓是怎么由来的,辈份又是怎么来的

1人回答

默认排序

fxrxwhLV.202017-12-16

【姓氏来历】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时候,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 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

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

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

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

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

而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 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中国各地农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村庄仅为一姓居民。各个族姓开拓一方,繁衍一方,独占一方。西晋、唐初、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原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先民各族人逐渐融入汉民族中。各地府、州、县志对这一历史现象记述甚详。如乾隆《福州府志》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纪》)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闽部属58姓,定居福建。黄仲昭《八闽通志》引《建安志》载:“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故建州备五方之俗。”

自民国以来,有关姓氏家族的调查材料十分丰富,各地也屡见姓氏溯源的考据。以福安县甘棠堡为例,当地数十姓居民分别来自中原20多个郡县,郑氏来自清河郡、荥阳郡;陈氏来自颖川郡、太邱郡;周氏来自汝南郡;徐氏来自东海郡;邱氏来自河南郡;丁氏来自博陵郡;王氏来自太原郡;范氏来自高平郡;缪氏来自东鲁郡;黄氏来自江夏郡;曾氏来自天水郡。其他如苏、兰、郭、杨、连、江、翁、谢、许、徐、詹、魏诸姓也都分别有自己的祖地郡望。他们自唐宋以来,“各衿门户,物业转属,而客姓不得杂居其乡。”(明·万历《福安县志》卷1《风俗》)各姓氏都按严格的地域范围,聚族而居。

华东、华南的客家人,从西晋到宋末由北方迁入,因语言、风俗的差异和利益矛盾,迁徙后常为争夺生存空间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这种“主客之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经常的矛盾和冲突,更造成客家人对血缘姓氏家族关系的依赖和重视,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和家族组织是最强的。客家土楼(无论是圆楼还是方楼)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无巨细均由同宗(同姓)相帮解决。

各家族对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荣耀均极重视。除族谱记载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门楼的门额横匾与宗祠长联上。一些世家望族,为显示其祖宗显贵,往往在门匾上刻写“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以及“五代尚书”、“亚魁天下”等字样。一般家族的门匾则刻有“鲁国传芳”(颜姓)、“颖水世泽”(陈姓)、“江夏衍派”(黄姓)、“蚊筑传芳”(丁姓)等字样,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渊源。镶刻于家祠门柱上的楹联,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陈氏宗祠的楹联为:“数十世避乱侨居,凤粤发祥,羡者蕃,肯构肯堂,黎阁家声光自晋;三百年创业重统,莺迁衍庆,喜此日,美轮美奂,棠江庙貌著维新。”同安县五显乡后塘村“桃源”颜氏祠堂的楹联,叙述了该姓入闽的时间和路线:“自唐历宋历元历明历清,簪缨世代;入闽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门)而同(安),瓜瓞云礽”。

在全国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单一村落者极为普遍。它体现了宗族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性,也给许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坊、陈坊、蔡坊、潘屋、肖厝、许厝、王庄、伊家乡等,大抵原本皆是这样的村落。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里,因明代大批肖姓人迁入而更今名。谢坊原名绣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谢元明做官出名,成了望族,南宋时改为谢坊。即便是几姓杂处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为主。

由于历史的或家族的原因,单一姓氏或各姓氏间往往各有一些避讳和禁忌。如:旧时福建省长汀县高陂张姓不演《薛仁贵征东》剧目,因戏中有奸佞张士贵暗害忠良的情节,被认为有辱同宗。该县李姓元宵节不闹花灯,因为相传唐高宗有个皇太子元宵节观灯时被薛刚踢死,故李姓视闹元宵为不吉利。永定坎市卢姓称风炉为端灶,因“卢”与“炉”谐音。当地人称锅盖为“甑棚”,唯曾姓人独称锅盖,也是因“甑”与“曾”同音避讳。泥鳅别称黄鳅或湖鳅,永定湖坑乡奥杳等地的黄姓人则不称黄鳅而称湖鳅,中川等处的胡姓人却称之为黄鳅。蟑螂即蜚蠊,俗称黄贼,抚市一带的黄姓忌称黄贼,而称蜚蠊。长汀的林、翁两姓忌通婚,相传两姓后裔曾同时携带祖先骨灰还乡,在客栈相遇,双方的骨灰不慎混在一起,无法辨别分开,只得各取一半带回故土埋葬。从此,为避免同宗联姻之嫌,两姓遂互不通婚。古竹乡高东人也不与岩背村人通婚,因为高东人认为其上祖江东峰是被岩背人所杀,故有宿怨。这类禁忌,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今多已破除。

【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姓氏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百家姓的来历】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 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 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 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 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辈份的来历】

辈份的来历源于族谱的编修。族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4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子孙太多,难免会出现重名,为了杜绝重名,规定以朱元璋孙子开始选20个字组成名字的第二字,第三字由木金水火土为偏旁组成。一些士大夫也郊仿,民间就流行起来。

自明朝辈份就流行起来。

5

两汉乃至三国时期,汉族以两字为尊,比如曹操,袁绍,袁术,孙权,孙策,孙坚,诸葛亮(诸葛是复姓,亮才是名字)等等,留下名号的都是两字,一姓一名。三字的都是平民,比如戏志才。

东晋时期,社会主流还是以两字为尊,比如祖逖,恒温,谢安,王导等,但这个时候,由于佛道两教的广为流传,名字带有之也成为潮流,如:王羲之,王献之(这两个其实是父子),王凝之,祖冲之,顾恺之等等,这应该是名字中辈分的雏形期。

到了唐隋唐,社会趋于稳定,人口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科举的出现,使得更多人识字做官,两字的姓名不够用了,三字的名字开始广为流传,但是这一时期,尚未有明确的辈分,我们从一些名人中探索,比如颜真卿,颜杲卿,辈分此时应该已经形成,并开始小范围使用。

宋代,应该是辈分使用规范化的一个时期。比如宋代开国皇帝几兄弟的名字,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避讳改为光),以及杨家将的故事,还有大才子苏轼一家,苏洵,苏轼,苏辙(车字旁 ,水生木),这一时期,应该是辈分开始广为流传的时期,其实也好理解,这一时期,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造成了市民文化的盛兴,人口的兴盛,大量平民阶层的读书人出现,文化人之间怎么区分自己不同的长辈,特别是中国文化每个长辈还有不同的叫法,辈分最晚应该从这个时期开始流行,但是缺少完整世系家谱研究,无法严格证明。

能够严格证明的是明朝,朱元璋给自己的每个儿子都定下了严格辈分,严格的取名规则,逼得自己的后辈开启了造字模式。

辈分,其实就是咱们人口大量爆发,人员不断流动,为了认祖归宗,方便认亲戚的。

6

字辈早期

字辈其实东晋开始就有了,东晋最后两个皇帝分别叫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但是当时字辈一般都是父亲或祖父一辈人临时选择的,并没有体系完整的字辈谱,执行程度也不是很高。

举例说明,唐高祖李渊共有22个儿子,除了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五子李智云、十三子李凤和十九子李灵夔外,其余16个儿子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元”,比如四子李元吉、六子李元景、七子李元昌。

李渊孙子辈里面,李建成的6个儿子分别叫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李元吉的5个儿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很显然这一辈都是“承”字,但是李世民这一系除了长子李承乾以外,其他儿子都没有按照辈分起名。

宋朝字辈

宋太祖赵匡胤创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系统的字辈谱,他为自己和两个弟弟各取了14个字用于起名。

太祖赵匡胤一系: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赵匡义一系:德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赵匡美一系: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

宋太宗即位后,为以示区别,将自己儿子一辈的“德”改为“允”,在弟弟赵廷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和儿子赵元佐、赵元僖去世之后,立三子赵元侃为太子,为方便避讳,改其名为“赵恒”。自此之后皇子只取相同偏旁的单名,其后代便不再按照字辈谱取名,比如

英宗赵曙一系二世孙始:孝安居多自甫;神宗二世孙:有;徽宗一系二世孙始:卿茂中孙。

明朝字辈

明太祖朱元璋则是将字辈体系发扬光大了,他规定自己儿子均为木字偏旁的单名,孙子辈开始,第二个字为自己事先拟定的字辈,第三个字为名字,偏旁则按照五行相生的规律设置,为了避免因为避讳而产生的改名问题,朱元璋也特殊规定,用于区分行辈的字不需要避讳,例如建文帝名字为“朱允炆”,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注意避讳“炆”字,“允”字可以正常使用。此外他也为侄孙朱守谦一系确立了字辈,起初也必须按照五行取名,后来不再拘于五行。

明朝宗室完整的行辈如下:

太子朱标: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朱樉: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朱棡: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朱棣: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朱橚: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朱桢: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朱榑: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潭王朱梓:福昌忻保定,嘉应必兴隆,启处询从式,尊闻汝申贵。

鲁王朱檀: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朱椿: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朱柏: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朱桂: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彜。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朱楧:赡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富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朱植: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朱栴: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毘。

宁王朱权: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朱楩: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鎔喜贲从。

谷王朱橞: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朱松: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颢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朱模: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朱楹: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朱桱: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朱栋:伟闻参望奭,箴诲洎臯夔。麒麟余积兆,奎颖晔璿玑。

伊王朱?:顒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守谦: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孔姓字辈

孔姓字辈成为通天谱开始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孔姓“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八个字用于取名,孔希学和孔讷先后世袭衍圣公之后,再加上“希”和“言”组成了孔姓字辈谱的前10个字,用于孔姓第56~65代子孙的起名,后来65代衍圣公孔胤植和76代衍圣公孔令贻在奏请皇帝和北洋政府之后各续了20个字,目前孔姓第56-106代的排行如下: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弘”和“胤”为了避讳改为“宏”和“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朝字辈

清朝字辈相对于明朝要简单很多,康熙皇帝开始使用字辈起名,儿子辈均为“胤”,偏旁都是示补旁,孙子辈均为“弘”,偏旁都是日字旁。乾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宣统皇帝又相继补了几个字。

康熙定:胤弘;

乾隆定:永绵奕载;

道光定:溥毓恒启;

咸丰定:焘闿增祺;

宣统定: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不过,清朝并没有解决好避讳的问题,雍正即位之后命令自己所有的兄弟都将名字中的“胤”改为“允”,嘉庆和道光即为后也为了避讳改了自己的名字,直到咸丰开始,表示行辈的字才开始不用避讳。

乾隆皇帝还命人调查了孟姓、颜姓和曾姓后人的世系情况,并规定这三个姓氏从某一代开始一律使用孔姓的字辈谱,自此孔姓“通天谱”的地位正式确立

7

最早是三国时期,你看刘表的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都是王字旁, 后来也有人跟进,但成熟于宋代,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本来叫赵匡义,后来避讳,改名赵光义,到了明代,朱元璋的子孙严格执行行辈字

8

开始于晚唐。并且是先有同一个字,后有辈分的。

晚唐的宦官和大将习惯用收养子的办法培养自己的势力。可以明显观察到这时候起名一般是某个固定的字加上一个可变的字。如宦官梁守谦的亲弟叫梁守志,养子五人叫梁承敏,梁承度,梁承乂,梁承汶,梁承政。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辈分这个说法。到宋代之后才出现辈分。

9

汉族是从周代开始在姓氏中加入了辈分的。

辈分,也即行辈,就是排行。古代,这不仅是亲族之中一种自然的排列关系,而且这也体现了强烈的宗法色彩。在一个家族中,不同的行辈之间在取名用字上有着明确的规定,从中传达出特定的血缘关系。周代人们取名时常常用伯、仲、叔、季,就是表示排行的用词。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其中叔和季还表示幼者,也并不一定就是表示老三和老四。

在表示长幼之外,同一行辈的名字里还有相同的成分。

例如苏轼,字子瞻,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大家看轼与辙,都有车部,而字的前一个字也是相同的。有些注重统绪的家族更是将很多们行辈用字进行事先排定,例如孔子后裔,从第56代至第105代的行辈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长,裕文换景瑞,永锡世绪昌。这样,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辈分来了。

10

唐代开始,宋代成熟,明代普遍化

一、字辈最早可追溯到唐朝

唐朝建立者李渊家族就采用过不太严格的字辈字命名后人。

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除了排名1235的儿子,剩余17人有15个儿子的姓名中间是元字。

而孙辈,长子建成一房、次子世民的长子、四子元吉一房都是承字辈。

李渊家族看起来有明显的字辈命名的习惯,却不是很严格,猜测原因可能是这样的。

李渊生了5个儿子之后,打算给自己的后人设置字辈,儿子是元字辈,孙子是承字辈,因为这个计划是几个年长的儿子出生之后的,所以几个年长的儿子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至于17个幼子中两个特例,可能是别的原因被篡改了。

而出生较早的孙子都命名为承某,但是李世民没有按照李渊的想法来,其长子之后的儿子不再遵照字辈命名。

由此才会产生奇怪的大部分遵循小部分例外的情况。

到了唐朝中期一些大家族开始用严格字辈排行,比如韩愈家族。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