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然说古代没有不亡之国,但等到一个朝代或帝国灭亡时刻真正到来时,其画面之惨烈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恐怕没有几人能承受。比如,立国近300年的明朝(包含南明),其灭亡时的场景便堪称极度悲惨。


崇祯帝自杀殉国后,明朝遗臣又在南方相继扶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唐王朱聿键(隆武帝)、桂王朱由榔(永历帝)为帝,以图对抗清朝、收复故地,期间还存在过鲁王朱以海(监国)、唐王朱聿鐭(绍武帝)等政权,但不被视为正统。这段时期尽管被史学家称呼为“南明”,但在实际上仍属于明朝的延续。



永历帝在位16年时间(1646-1662年),起初占据南方七省之地,局势仍然大有可为,就算不能光复故土,但效仿南宋、割据江南却没有问题。然而坏就坏在小朝廷内部党争异常激烈,加上主帅孙可望(后降清)私欲膨胀、屡起内讧,终将好端端的局面搞到山穷水尽的程度。1659年,走投无路的永历帝逃往缅甸避难。


因为明朝是宗主国的关系,所以缅王莽达对永历帝君臣相当客气,不断地给予他们饮食、物资。然而在另一方面,莽达却跟清军谈判,希望以送交永历帝君臣为代价,要求对方帮助其消灭南明李定国、白文选部,以稳定中缅边境局势。等到新王莽白上台后,缅甸对南明小朝廷的态度陡然变得极其恶劣。



永历十五年(1661年)五月,莽达的弟弟莽白弑君自立,非但没有向永历帝奏请册封,反而向其索取贺礼。此时,永历帝由于资财匮乏,根本拿不出像样的贺礼,同时又考虑到其事不正,于是决定拒派使者朝贺。被拒绝后的莽白恼羞成怒,决定对南明小朝廷动粗。


当年七月,莽白遣使造访永历帝,先是责备他怠慢缅王,不久又通知南明君臣过江议事、同饮咒水,以重申交好之意。对于莽白的建议,南明君臣觉得其中有诈,便由世代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出面,先是责备缅王大失藩臣之礼,如今又想设计危害明朝君臣,行为实在可恶。



然而南明的态度虽然强硬,但在缅甸使者的威胁下,永历帝最终还是被迫接受“邀请”。不过考虑到此行的危险性,大学士马吉翔、大太监李国泰决定替皇帝赴约,并偕同沐天波一同前往,希望借助他在西南各国中的威望,使缅王有所忌惮。然而从之后发生的变故来看,纯属一厢情愿。


七月十八日,马吉翔率众渡河,仅留13名内监和跛足总兵邓凯守护永历帝及其后宫。当天上午,南明官员刚刚到达目的地,即被3000名缅兵包围。随即,缅军主帅派人将沐天波拖出人群,并下令击杀其余的明臣。沐天波不愿偷生,便夺过缅兵的刀反抗,在击杀9名敌兵后,终被对方乱刃砍死。


其他明臣见状,自知已无活路,于是效仿沐天波群起反抗,用血肉之躯跟缅兵拼命,其结局可想而知。很快,包括大学士马吉翔、大太监李国泰、总兵魏豹、锦衣卫掌卫事任子信等30余名明臣悉数被杀害,场面极为凄惨,史称“咒水之难”(“缅酋杀我文武官僚三十余人。”见《行在阳秋》)。



缅军屠杀明朝群臣后,又迅即渡江围攻永历帝的住所,并肆意搜掠财物、侮辱妇女,致使刘贵人、杨贵人、吉王妃等百余人不堪凌辱,全部自缢而死,而永历帝因为惊恐一度想要自杀,幸亏被内侍劝阻。南明的行宫被攻占后,永历帝及太后、皇后、太子等人均被缅甸扣为人质,形同“高级囚徒”。


莽白在扣押永历帝后,本想利用他来压服周边小国,并跟清廷讨价还价,以争取有利于自己的边界谈判,但在清军日益逼近的情况下,该计划却很快破产。当年十二月,清军迫近缅甸国都阿瓦,莽白大惊失色之余,只好将永历帝等人献给对方主帅吴三桂。



1662年6月1日,永历帝朱由榔、太子朱慈煊被吴三桂下令用弓弦缢杀于昆明篦子坡,其家眷除王皇后、马太后在此前自杀身亡外,其余人等被押送至北京。永历帝遇难时,终年40岁,死后被焚骨扬灰(“遣固山杨珅、章京夏国相等缢永历于篦子坡,焚其尸扬之,家属送京。”见《云南府志·卷五》)。随着永历帝的遇难,立国294年的明朝正式覆亡。

史料来源:《丛书集成续编》、《缅甸史》、《行在阳秋》、《云南府志》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莫不是以成百上千万人的鲜血与生命为代价换取。明朝灭亡时的画面也很惨烈,李自成率数十万大顺军攻城数日,京城内外处处残垣断壁,尸山血海,景况惨不忍睹。

史载,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指挥大顺军破北京外城。当夜,雷电交加,大雨如注。19日清晨,明宫太监曹化淳等人打开城门,迎闯王进城,帝都北京沦陷。与此同时传来了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的消息。北京四门炮声、呐喊厮杀声已寂,城中尸骸狼藉,到处仍弥漫着硝烟。在刺鼻的硝烟中,京城内外数千文武大臣、士人黎庶相继殉难,缕缕魂魄也追随他们的君主崇祯而去了。

臣从君死

《白话记四史·刘文炳传》记载:少傅、新乐伯刘文炳一家早在16日李自成挥军大举围攻北京城时就做好了以身殉国、从君而死的准备。其老母杜夫人得知即将城破的消息后,命侍女用绢段在楼上束了十几个吊环,并将两个早已出嫁的的女儿接回来,打算全家死在一块。

18日夜,崇祯召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固入内廷护驾。二人如实禀告皇帝大势已去,寡不敌众。崇祯痛哭流涕,说:“朕志决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于社稷”。刘、巩二人都是皇亲国戚,至此亦毫无办法,只能陪着掉泪道:“万一城都不守,皇上当焚宗庙三殿。臣等望宗庙火起,臣家即自焚,从皇上于鼎湖矣”。19日,文炳老娘杜氏正在吃饭,有仆人闯入大呼:“城破矣”!杜氏急忙扔下饭碗,登上楼梯,众女眷紧随其后。杜氏用花盆顶住大门,刘文炳妻与一妹已经悬梁自尽,杜氏撤去板凳,二人顷刻气绝。杜氏自己投环,踢掉板凳,绳断,摔得头破血流,瘫在地板上。刘文炳的另一个妹妹握着绢段瞪眼看着老母,只见她挣扎着再次投环,绳索再断,六次才缢死。文炳妹九次自缢不死,见母亲已死,遂开创一跃而下。不料跌的手断齿落,昏死过去,不久又苏醒过来。他见一姓郑的仆人经过,便喊他过来,摸出一块金子,气息奄奄的说:“这块金子给你,你扶我上楼,我要和母亲嫂子妹妹死在一起”。郑仆将她背上楼,见她以项(脖子)投环,良久方气绝。郑仆下楼纵火,新乐侯府焚毁殆尽。

刘文炳回府,只见烈火熊熊早已进不去了,于是跑到邻居家投井而死,年仅三十岁。文炳的弟弟刘文耀是永定门守将。闯军攻破外城后,他乘乱逃到浑河(永定河), 后听说内城也破,牵挂家人,又回到城中,见家中早已烧的灰飞烟灭,阖府尽死,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道:“我不死是因君与母在,现今他们都已不在人世,我岂能一人苟活于世”?!他找到哥哥刘文炳投井处,找到块木板立在井旁,上书“左都督刘文耀与兄文炳毕命报国”。随后跳入井中,年二十一。据记载,刘文炳一家共有四十二人殉难。

文武殉国

《 白话记四史》载:有人对太仆寺丞申佳允说:“京师危在旦夕,公幸在外任,可从长计议”。原来,彼时他正在外巡视,不在京城。申佳允对那人说:“我深知京师不能守,吾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闯军攻城 ,京城危若累卵,别人都是纷纷出城而逃,他却于3月12日逆流而上,进入危城。19日闯军入城,左右请他易装藏匿,申佳允笑道:“我进城为什么?要想躲就不来了。我且自择善地 ” 。言毕立刻向院内的一口深井奔去,两个从人追上去拽住他的衣袖,他奋然撕裂衣袖跃入井中,溺毙前口中还大呼曰:“ 你等归慰太夫人,有子作忠臣,不必过于悲哉”!

史载, 四川道御史陈良谟,彼时已患重病,城破时正躺在家中,一日晕厥四次。半夜,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消息传来。陈良谟大放悲声道:“我所隐忍至今,是因为帝在,如今帝已不在人世,我死的晚了”。他有个刚纳了不足百日的小妾,命其回娘家,小妾不肯,于是二人关紧房门,双双悬梁自尽。

兵部主事金鈜听说崇祯自缢身亡,长跪于老母面前,说:“我职系皇城,当死其城池”。意思是请母割难舍之痛。老母亲应允后,他跑到御河(护城河)旁站着,听到大顺军人喊马嘶声愈来愈近,他纵身一跃,跳入河中。其母、妻、妾、弟也投井而死。

......

布衣罹难

京城的平民百姓有被乱军杀死的,也有自杀殉难的,死者难以计数 。据记载,城破当日,有个叫汤文琼的书生对朋友说:“吾虽布衣,独非大明臣子乎”?他挥毫在衣襟上写道:“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文丞相指南宋末誓死抗蒙的状元宰相文天祥)”。之后,毅然悬梁自缢。

城破前一日,诸生王之珽摆下家宴,全家痛饮通宵。次日闯军入城,王之珽带着妻子以及三子二女投井而死。

史载,明朝末帝明思宗(崇祯)朱由检在位期间正值地理纪年的小冰河时期,中原以及西北地区水灾、旱灾、蝗灾、雹灾、 鼠疫不断,重灾区陕北等地更是赤地千里,流民遍野,饿殍枕藉。在这种灾难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农民暴动不断且愈演愈烈。经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后来清军入关时的惨烈杀戮,造成中国人口大量死亡,人数锐减,由明万历时的近两亿人口减至清初时的1.4亿人(顺治时的统计),也就是说共有5、6千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这场天翻地覆的浩劫中。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3

大明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到现今更是我们许许多多明粉心中伟大的王朝,同时也是一个“幅员辽阔,远迈汉唐;繁荣似锦,治隆唐宋”的王朝。

但无论在强盛和伟大的王朝,他都会有覆灭的时候。

但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大明王朝覆灭后,他们迎来的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悲惨岁月,今天像素就带大家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起社稷”的壮举自杀殉国后,或许大家觉得此时的明朝已经灭亡了,但其实明朝的遗民们,在南方相继扶立朱由崧(弘光帝)、朱聿键(隆武帝)、朱由榔(永历帝)为帝,为大明王朝续祚,以图收复故地,光复大明。

虽然史学家们,将这段时期和这几个大大小小的正统政权统称为“南明”,但实际上这属于明朝的延续,所以此时我大明不算覆灭。

得益于明朝的两都制度,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在南方的南京仍然保存着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与半壁江山,各方面实力依旧十分强大。

再加上李自成进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与满清入关后,所推行的“圈地令”、“剃发易服”等一系列政策,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发生了多次喋血惨案,北方的华夏大地,陷入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这个时候,百姓们想起了大明的好。普遍认同大明王朝的统治,对外来的“蛮夷满屏”持敌对状态,各地也涌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反清复明”义士。


可以说此时占据半壁江山的“南明”,大有可为,翻盘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就算无法收复故地,起码也可以像南宋一样,与满清划江而治。

但“南明”的接连犯错与武将的倒戈、缅甸王的背叛,造就华夏大地的全部沦陷。

南明的覆灭,又开始走向了崇祯的老路,从王朝的内部开始瓦解。先是张献忠的背叛,与孙可望的野心企图称帝,最终兵败投降清朝。使得永历帝不得一路南下,最终在群臣的陪同下由云南退入了缅甸。

此时永历帝仅剩下一位最为忠诚的李定国,但也不得不分开了,李定国留在云南殿后,永历帝率领众臣与最后一任沐国公撤退进入缅甸。

但永历帝和李定国还不知道,原本亲明派的缅甸王,被亲清派所杀害,所以永历帝在一进入缅甸后便被新国王给扣押了起来。在前线抵御清兵的李定国看到一直给永历帝上书却得不到回应,发觉了事情不对,立马率军杀入缅甸勤王。

  • 可惜,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永历帝已经被新任的缅甸王移交给了吴三桂,被吴三桂所杀害,太子、皇后无一幸免,跟随永历帝一起退入缅甸的群臣们也皆被屠戮殆尽。

李定国痛心疾首,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了。弥留之际,李定国告诉子孙后代继续抵抗,保住华夏血脉。做为最后一支汉人的军队,在李定国死后就漂流在了中南半岛,成为了今天的果敢人,时至今日他们依旧保存着汉人的习俗,说着中国话,写着中国字。

而后,满清在吴三桂、耿精忠等“汉奸”的帮助下,一路高歌猛进,一路屠城,至此华夏故地全部落入满清之手,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以及屠城,六大弊政全国实行,给我大汉民族造成了灭顶之灾,明朝也彻底灭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4

明朝末年,明朝皇帝崇祯虽兵败自杀,可这并不算是明朝的结束。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小明朝叫南明,他是在崇祯死后,明朝的旧臣们先后立福王、唐王、桂王为帝的短暂时代,其中以桂王永历帝为正统。

在永历帝在位的近20年期间,南明也算的是国力强大了,只是后来败在了内讧:主将张献忠背叛了南明;另一名大将孙可望就打算称帝,之后又输给了清军。最终,永历帝一路逃亡,最终逃到了缅甸。

咒水之难

在逃到缅甸后,永历帝本以为能够修养生息,重振大明,只可惜后来的缅甸王莽达被他的弟弟莽白所杀,而在莽白的登位之后,缅甸对永历帝就没有那么好了。估计是莽白觉得先前的君主莽达对一个已经失去了势力的永历帝还鞠躬尽瘁,很丢面子,所以一改往日的态度。

于是,在莽白成君王后,对永历帝也就没有那么尊重了,并且还向永历要贺礼。此时的永历帝根本拿不出什么样的贺礼来,所以只能拒绝。

为此,莽白决定向永历帝报复,虽然永历帝在被强迫下还是接受邀请,但在过去的过程中,队伍受到了莽白的袭击。还好有人知道这是一种陷害,没有让永历帝前去,不过这群赴宴的臣子最后全部死了。史上称这段为咒水之难。

终曲

杀了群臣后,莽白立马派兵攻击永历帝的住所,杀人放火、强奸犯科、搜夺财物,永历帝的贵人、王妃等人则在被奸污后全部自杀身亡,永历帝也因为这次的突然袭击想要自杀,只是被阻止。

随后,永历帝及太后等人就被抓去做了人质。

莽白一开始想利用永历帝来制服周边的小国,还可以用来跟清朝谈判,但是在清军的勇猛攻击之下,缅甸不扛打击,于是直接将永历交给清朝。而清朝接收永历帝的人,正是吴三桂。

最终,1662年时,永历帝和他儿子被吴三桂下令杀害,皇后、太后自杀,其余人就被押解到了北京听候发落了。

永历死后,明朝才算正式画上了句号。只可叹这个铁骨铮铮的王朝,在落幕时所有宗室没有一个能够安心死去,下场惨烈。但在这个已经无力回天的时刻,许多没有被杀的宗室成员、臣子还是选择了自杀殉朝,也算是这个王朝最后铁骨铮铮的体现了吧。

5

明朝在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以后,其实是可以算灭亡了。因为后续的南明王朝几个小朝廷,压根就没有控制全国的能力,但是也算是明朝的延续。所以明朝灭亡主要分成了四个阶段。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

都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话一点也不假,崇祯皇帝本人就是以自杀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当时李自成即将打进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想过突围出去的,可是冲锋了很多次,都被击退了回来,可见明朝将士战斗能力有多差。

崇祯知道是无法打出去了,勤王的人马没有任何一支是赶来北京城的,所以等待崇祯的只要被俘后再被杀掉。崇祯不想成为这样的亡国之君,所以他回到自己的后宫,将女眷几乎都给杀光,包括自己的妃子和女儿。

他不希望靖康之耻的情况再次出现,不希望皇族的女人成为李自成蹂躏的对象,所以崇祯杀光了这些女人。此外他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出了宫,想让他们混成平民百姓,找机会逃出去,能够成为赵构那样在南方建立新朝廷的皇帝,这是明朝的火种。

结果李自成打进来以后,不仅将皇宫洗劫一空,还将朝中官员严刑拷打,抄家流放。整个大明王朝的朝廷官员,都陷入了绝望之中。其中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在这些当中,所以这也是吴三桂背叛李自成的重要原因。

南明弘光帝亡国时,江南惨遭满清铁骑大屠杀。

崇祯自杀,并不是明朝的结束。这个时候南明红光帝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成为了南明第一个皇帝,他本打算在南京偏安一隅,甚至可以跟满清平分天下。

没想到多铎的人马所向披靡,南明的将士们基本都望风而降。只有扬州城的史可法是坚决抵抗的,可是光知道抵抗,却没有抵抗的实力,这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史可法坚守的扬州城,一个晚上就被多铎攻陷。

为此多铎带兵在扬州连续杀戮了十天之久,据说杀掉了八十万军民,可见惨烈之处,被称之为扬州十日。多铎大军眨眼之间就攻下了扬州城,并且渡过长江,来到了镇江。

弘光帝朱由崧在和内阁首辅马士英商议了一番以后,决定连夜潜逃。结果两个人失散了,弘光帝在芜湖被叛徒出卖,送到了清军大营,结果被押往北京斩首。

而马士英带着太后等人逃到了杭州,也没能幸免于难,不久之后清军赶到,首辅马士英也因此殉职。南明红光朝廷内部,一片哀嚎,差不多都投降了满清王朝。

郑芝龙扶植的隆武政权,皇帝亲征被杀,郑芝龙投降也被杀。

弘光帝朱由崧其实压根就没什么权力,就连左良玉都不听他的话,甚至还扬言要清君侧。所以福建的郑芝龙就更加不会听从朱由崧的调遣了。

在朱由崧被杀以后,郑芝龙在福建地区,将唐王朱聿键改立为皇帝,就是隆武皇帝了。隆武皇帝还是比较有想法的,早在崇祯年间,就打算带兵勤王,结果被崇祯治罪。后来落难到了福建地区,被郑芝龙集团扶上大位。

不过隆武皇帝手里没有军权,他一心想要恢复中华,可没有军权怎么办呢?他要求郑芝龙跟他一起抗清,可是郑芝龙却打算投降满清。

无奈之下的隆武帝,自己花钱募集了一帮士兵,御驾亲征对付满清大军,结果兵败被杀。郑芝龙随后投降满清政府,结果被其囚禁。因为他儿子郑成功抗清的态度,结果也被清军所杀。隆武政权灭亡的时候,福建地区遭受了多次兵祸,郑成功和满清的拉锯战在不断打响,民众全部处于流离失所之中。

永历皇帝朱由榔,在缅甸被吴三桂抓回昆明绞杀。

隆武帝死了以后,其实大片南方的领土都属于满清所掌握。可是西部还有一大片地盘,依旧是大明的天下,这里诞生了一个新朝廷,那就是永历政权。

永历政权是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皇帝朱由榔,是桂王朱常瀛的儿子,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孙子。在永历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其实声势还是挺大的,因为得到了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和孙可望的支持,一度打下了西南地区半壁江山。

存者由榔与其属二十五人。十二月,大兵临缅,白文选自木邦降,定国走景线,缅人以由榔父子送军前。明年四月,死于云南。六月,李定国卒,其子嗣兴等降。---《明史》

可惜内部斗争的原因导致孙可望背叛投降,永历政权受损严重。永历皇帝与李定国大军失散以后,逃到了缅甸。

吴三桂带兵前往缅甸地区,将朱由榔给抓了回来,在昆明滇池绞杀。永历皇帝死后,南明王朝算是彻底灭亡了。不过台湾的郑家依旧沿用永历皇帝的年号,一直等到郑克爽投降康熙的时候,永历年号才彻底废除。

总结:明朝灭亡就是一部屈辱史,留发不留头政策之下,亡魂不计其数。

满清当时是属于外族入侵,所以为了征服中原王朝,费尽了心思。尤其是出台了一项政策,那就是剃发。

这件事是对当时百姓的一种极端侮辱,自古以来都尊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大明朝的百姓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头发。结果满清来了以后,为了从内心征服大明王朝,强行给每个人剃发,如果不剃发,那就只有杀头。

这一政策之下,被杀的百姓不计其数。最终留下来的百姓都是屠刀之下无奈之人。可怜泱泱中华,在明朝灭亡的时候,遭受了如此巨大的屈辱,从此汉人历经了两百多年的奴役历史,满清政府将奴性思想深深扎根在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我觉得这才是最悲惨的下场。

6

朱由校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文盲皇帝,就是因为在他的治理下,朝政非常的混乱,大臣和官员们纷纷反对其主张,可以说那时候的整个皇朝更是病入膏肓。更加荒谬的就是,他最后并没有留下孩子,后来就把自己的皇位交给弟弟,这便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与此同时也给他留下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其实和哥哥的昏庸完全不同,一直以来都想要重振大明皇朝的雄风,在登基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决魏忠贤,一时之间也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人也真正看到大清的曙光,事实证明他的思想真的非常的端正,但是很可惜,能力并不强。

崇祯皇帝一直都希望所有的大臣能够忠心耿耿的对待自己,但是内心又充满矛盾,总是会猜忌对方,认为对方随时都可能会背叛自己,虽然说每天忙于政务,根本就不近女色,但是大明依然还是每况愈下。在不断的失望过程中,终于也迎来大明皇朝的灭亡,崇祯17年时,李自成就开始掀起农民起义,更是进入到北京城。

灭嫔妃杀女儿

崇祯皇帝在绝望中无可奈何,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进行反击。最后穷尽一切办法之后,也决定选择殉国。但是内心还是有所不干,希望以后有人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

所以为了保存东山再起的实力,马上就安排皇子潜逃出城,紧接着披头散发的崇祯皇帝,就来到了后宫,让所有的皇后嫔妃都选择自缢,最后又是含泪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杀害,接下来崇祯皇帝带着自己的心腹登上煤山,因为这里是他经常来的地方,自然到最后是非常的不舍,想要和北京城做了最后的诀别。

崇祯煤山自缢

眼看着农民军的烽火进入到皇城内,这一位崇祯皇帝真的是无可奈何,最后就选择自杀,李自成在闯入皇宫之后,并没有看到崇祯的身影,也想着可能已经逃跑到南京,也就意味着长江以南可能就需要听从于大明政权,也必须要重新进入到休整的过程中,或许就会功败垂成,此时李自成也非常的担心,所以马上就下令去搜寻他,但是却没有想到最终发现在眉山自缢的崇祯皇帝。

将士流落海外

这是李定国在此时已经逃到外围,但是却不想因为军队中爆发疫病,导致实力大减,但是最令人绝望的就是,南朝的大臣居然在缅甸全部都被杀害,这下子可是彻底失去了主干力量,自己的信心和动力彻底打击到了。

因此由于日夜操劳加上担忧过度,导致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临终之前也直接告诉儿子,哪怕自己最后弃尸荒野,也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一定不可以选择投降。而在他的部下其实也有将近数千人一直没有回到故里,都是非常遵循他的警示,最后只能够飘零在海外

7

中国的历史是由一个又一个各有特色的王朝串联起来的,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历史是珠帘,时间是串联的丝线,而各个王朝就是那串联在丝线上的珍珠,而明朝无疑是最让后世人牵挂和念念不忘的王朝之一,因为他是最后一个由汉人为主建立的王朝,在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国祚之中又涌现出很多刻印在史册注定会永远传颂下去的名人故事,所以对于明朝的灭亡,我们是耿耿于怀。

说起惨,我认为最为凄惨的是南宋灭亡,国民加皇帝大臣,十万军民同葬大海,而大明相对如此,同时外族入侵可谓是平淡很多,这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惨吧,那就是明朝皇帝的不得民心。

在我看来崇祯死后百姓和旧臣的漠视是更为惨烈的表现

据史料记载。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亲手砍杀自己的两位女儿,又命贴身太监小毛子带三位皇子出逃,然后跟太监王承恩逃亡煤山,自缢而死。

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这在皇帝当中也属于极为稀少的。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之前是给予崇祯时间的,农民起义的李自成根本没有想着要统一全华夏,做皇帝,他想的是裂土封王,享受福贵,可惜上一次北京之乱有袁崇焕快马加鞭,急速回京支援,而这次烽烟点燃却无任何救兵,有人说吴三桂不是正要去吗,我呵呵了,要是真想去,星夜兼程早就到了,故意拖延而已。整个大明能打仗的不忠,忠诚的无能,可悲!

这一笔帐要从朱元璋开始算起,不都是崇祯的问题,虽然他本身问题就很大。

宋朝有不杀柬臣的祖训保护文臣,而到了朱元璋的祖训,可以看到诛杀两字出现极为频繁

可以说从祖训上就可以死看出,两朝对于大臣们的态度,虽然宋朝问题很多,也有冤杀岳飞这样的大劣迹,但是大明是蓝玉案,胡惟庸案,李善长案,等等案,受牵连者何止十万,还有方孝孺,于谦,等忠心大臣只因为立场不同,死法惨烈。每个朝代都有党争,但明朝的特务机构却是最为刻薄的。谁为官不是脑袋挂在腰带上,当官更像当匪。此为失人心第一条。

皇帝放任宦官整治文臣,是好办法,可君臣之情丧失殆尽,文臣寒窗十年方能考取功名,内心是有属于自己的自尊心的,可宦官一个不完整的人,靠着吹嘘皇帝,就可践踏他们,这是何等耻辱,难道读书还敢不少,自宫?这是失人心第二条

最后是崇祯的过错,杀袁崇焕寒了多少将士的心,崇祯刚愎自用,却毫无能力。但杀起人来却是毫不含糊。致使人心不在。这也是崇祯死后遗体摆列在都城,前往大臣 中面无表情者占绝大多数。如此惨烈程度在我看来是人心上的惨。

8

剃发易服,够惨了

9

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灭亡的时候,它的画面肯定都是相当的惨烈。不过在很多人心目中,明朝的灭亡确实是相当惨烈的,因为他和南宋一样,都是我们汉族亡于外族之手,和其他的朝代灭亡还有点不一样。

虽然明朝在崇祯皇帝时代是被李闯王所建立的顺朝灭亡的,但是顺朝只在北京待过很短一段时间,就被清军打败,被迫向西逃窜了。而后来明清军打败了李自成的顺朝,张献忠的政权,还有南明,最后统一天下,但是统一天下之后,从这些数据中就能够看到画面多么的惨烈,完全可以看出那些年的战争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创伤是多么的重。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北京作为当时明朝的首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而到了清朝初年,康熙时代对北京城进行人口统计,总人口不过50万多万人而已,其中超过30万是满洲旗人。可见光首都在那次战争创伤中,就损失了超过3/4的人口。而据历史记载,满清光在扬州一地就杀了80万,嘉定三屠所杀的更是不计其数。

至于重灾区四川据说人口损失超过了90%以上,几乎是千里无人烟,最后在清朝初年不得不通过湖广填四川的方式,来增加四川的人口。当年据说朱元璋的后代在整个天下已经超过上百万人,但是满清占领天下之后,为了斩草除根,将朱明皇室的后代全部赶尽杀绝,除了少数隐姓埋名的躲藏起来之外,绝大部分都死去了。

所以明朝灭亡的时候,可谓是相当的惨烈。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10

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掌权的封建王朝,在面对民族危急存亡之际,上到帝王小到百姓,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气节和尊严,面对如此激烈的抵抗,满清军队的手段也是极其残忍。

江阴之战

清顺治元年5月,清军进入北京。次年正月,清军击败李自成,北国沦丧,南地也危在旦夕。由于南明皇帝朱由崧昏庸无能,加上官员的贪生怕死,满清进攻的军队长驱直入。满清攻陷南京后包围了重镇江阴县,一场气壮山河的保卫战就此拉开。

拼死抵抗

弘光政权灭亡后,清政府颁布了“剃发令”,清政府占领地区统统将头发剃成满人样式,也就是金钱鼠尾。这和中国传统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驰,古人主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割我的头发,还不如割我的头,在加上发型奇丑无比,见下图。

和古装剧中还是有较大差别的。面对南人的抵抗,清廷委派的江阴知县方亨任宣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更是引发了江阴人民的抵抗,不行就打!江阴保卫战就此展开。

江阴人民推举了昔日击败海上强盗的县典阎应元为守城大将,在阎应元的指挥下,纵使城外炮火连天,十万清军也奈何不了一座小小的江阴城。

清军无计可施后从南京调来大炮数百门轰击城墙,至使城墙东北角塌裂,城外的清军蜂拥而入,阎应元和百姓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从一条街道再到一间屋子,给清军造成了沉重打击。

但是,城外的清军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内的百姓越战越少,领袖阎应元胜负重伤,自杀未遂被清军抓获后慷慨就义。至22日,义军全部战死。清军将领下令屠城三日,城中百姓不管男女老少皆屠杀殆尽,仅躲在观音寺中的老幼53人幸免于难。



一些关于江阴保卫战的数据:

围城的清军:24万

攻打而死的民众:6万

巷战而死的民众:1万

城中死者:5、6万

城中尸体遍地,无一人投降。

在面对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江阴百姓不畏强敌,坚守三月有余。满清“十王”死于城下,折损大将十八名,书写了南明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创作不易,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