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影视综艺
(黎巴嫩)纪伯伦的简介,纪伯伦简介?
2020-10-15 01:38影视综艺
简介纪·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作家、诗人、画家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 (黎巴嫩)纪伯伦的简介...
纪·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作家、诗人、画家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纪伯伦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象力无比丰富;意境堪称恬淡高逸,超凡脱俗,非同凡响;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那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李唯中评
后世纪念:
纪伯伦故居位于黎巴嫩北部省临海圣谷贝什里,建于1931年6月,最初是一家修道院,1975年改建成博物 馆,依雪山而建,傍天然而生,山间瀑布,雪松遍布。为窑洞式巨石垒成的建筑,有一道红褐色的小矮门,仅可一人通过。故居中陈列有440件珍贵的纪伯伦画作原稿以及中国不同年代出版的《先知》《沙与沫》《纪伯伦全集》《纪伯伦在中国》等汉语和英文版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中国专家、学者、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送给纪伯伦故居博物馆的礼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哈·纪伯伦
-下面是更多关于纪伯伦简介的问答
纪伯伦(1883~1931),黎诗人、散文作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去美国波士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 纪伯伦1883年生于黎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母去美国波。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语、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怒当局,次年迁往纽约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黎巴嫩骄子纪伯伦(一八八三―一一),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闻名全球。 在短暂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与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八九八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一九0二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一九0八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一九一一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一七五七―一八二七)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布莱克”。一九0八年―一九一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欺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像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幸福之歌 纪伯伦 我与恋人相亲相爱。我渴慕他,他迷恋我。但是,何其不幸!在这爱情中还有一个第三者,让我痛苦,也使他饱受折磨。那个飞扬跋扈名叫“物质”的情敌,跟随我们,寸步不离;她像毒蛇一般,要把我们拆散。 我在荒郊野外,湖畔,树丛中寻求我的恋人,却找不见他的踪影。因为物质已经迷住他的心窍,带他进了城,去到了那纸醉金迷,胡作非为的地方。 我在知识和智慧的宫殿里把他寻找,但却找不一,因为物质——那俗不可耐的女人已经把他领进个人主义的城堡,使他堕落进声色犬马的泥沼。 我在知足常乐的原野上寻求他,却找不见,因为我的情敌已经把他关在贪婪的洞穴中,使他欲壑难平填。 拂晓,朝霞泛金时,我将他呼唤,他却没听见,因为对往昔的眷恋使他难睁睡眼;入夜,万籁俱寂,群芳沉睡时,我同他嬉戏,他却不理我,因为对未来的憧憬占据了他整个心绪。 我的恋人爱恋我,在他的工作中追求我,但他只能在造物主的作品中才能找到我。他想在用弱者的骷髅筑成的荣耀的大厦里,在金山银堆中同我交往;但我却只能在感情的河岸上,在造物主建起的淳朴的茅舍中才能与他欢聚一堂。他想要在暴君,刽子手面前将我亲吻;我却只让他在纯洁的花丝中悄悄地亲吻我的双唇。他千方百计寻求媒介为我们撮合,而我要求的媒人却是正直无私的劳动——美好的工作。 我的恋人从我的情敌——物质那里学会了大喊大叫,吵闹不止;我却要教会他:从自己的心泉中流出抚慰的泪水,发出自力更生,精益求精的叹息。我的恋人属于我,我也是属于他的。 浪花与礁石的传说 人们喜爱大海的旖旎风光,在观赏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岩、波光粼粼的浪花的时候,可曾知道礁石与浪花还有一段瑰丽的传说呢。 古时候,大海里没有礁石,没有浪花,连海鸟也没有。沿海人民年年风调雨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自从那一年,海里蹿出了九头蛇,不过十天半月,就要抢走一个渔家姑娘。闹得人心慌慌,再也不敢下海捕鱼了。长年不下雨,眼瞅着渔家人要活活饿死了。 村里有个俊俏的姑娘叫浪花。她聪明伶俐,勇敢善良。她听说很远的地方有一架入海桥,桥的一端直通海底水晶宫,另一端搭在宿月山上。山上住着一位白发老人,他能降妖捉怪,浪花便历尽了千辛万苦,找到了宿月山。可是围绕着宿月山的护山河挡住了她的去路。河面没有船,也没有桥,浪花焦急地哭了,她的哭声惊天动地,来了一个叫礁石的小伙子,他听说浪花要为民除害,打心里敬佩,便跳进河里,让浪花伏在他的背上,把她送过河去。分别时,礁石说:“大姐,去吧,我在这儿等着你。” 宿月山上的白胡子老爷爷,见浪花为救渔家人,满脸憔悴,遍体鳞伤,便感动地从海底下取出一根闪闪发光的银簪,对她说:“九头蛇是一个武艺非凡的老妖怪。身上长着十七根长刀刺,每根长八尺,被哪吒三太子锁在关妖山下。后来挣断了锁链,逃进大海,把龙王打败了,霸占了龙宫。每夜都得叫抓去的民女给他洗伤口,不洗就胀得难受。这九头蛇,只有中间的头,才是他的真头,只有将银簪刺进这只头的耳朵里,他才能气绝身亡。” 白胡子爷爷拿出长烟袋,让浪花坐在烟袋锅里,说声“长”,那烟袋杆便如风似火,伸进了海底。一会儿工夫,浪花便闯进了水晶宫。九头蛇正在饮酒作乐,见小妖们族拥着美丽的浪花姑娘进来了,便让她为他唱歌,为他洗伤口。 到了第三宿的后半夜,浪花见九头蛇睡着了,便从衣袖里抽出了斩妖簪,朝着中间的那个头耳朵便刺。谁知九头蛇一侧身,斩妖簪刺进了第六个耳朵里,九头蛇“呼”地暴跳起来,张开血盆大口,把浪花姑娘活活吞进肚里去了。 礁石等了几天不见浪花姑娘回来,便克服了千险万难,爬上宿月山,去拜求白胡子爷爷。他说:“老爷爷,哪怕粉身碎骨,我也要为浪花报仇!为渔家人救难!” 白胡子爷爷见礁石如此诚心,便从海底取出一把斩妖剑,说:“这剑,必须这样使唤。”只见老人双手合拢,十个指头像面团一样柔软,拧成一个指头,将指头伸进剑柄里,说声“长”,剑便长到八尺,说声“缩”,便缩到八寸。他目光威严,瞅着礁石,说:“执剑者,断其指十八也!” 礁石接过剑,毫不犹豫地将手指砍下九个,又将每个指头剁成两截,抛进大海,海面立刻长出十八个小岛。 白胡子爷爷叮咛着礁石:“你与九头蛇厮打,必须把他引到岛上,才能减他威风,增你勇气,然后才能断其刀刺。每砍掉一根刀刺,你就会筋疲力尽,必须再换一个岛子,才能恢复元气。你每砍掉他2根刀刺,他就会落掉一个脑袋。” 礁石按老人吩咐,坐上“入海桥”——长杆烟袋锅,闯进水晶宫,去找九头蛇。那九头蛇余怒未消,见礁石敢讨上门来叫战,顿时一声狂叫,蹿出水晶宫,紧追礁石,厮打起来。九头蛇的刀刺与礁石的斩妖剑你来我往,上下翻飞,火花迸裂,惊天动地。直打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直打得海浑水旋,草木惊鸣;直打得日隐月藏,出哀海泣……说也怪,每砍掉九头蛇2根刀刺,他便落下一个头,减去了一分神威,泄了一分气力。一直打了八天八夜,九头蛇只剩下一个脑袋,一根刀刺了。这时礁石也筋疲力尽了。他想起浪花姑娘,想起渔家人的苦难,心里燃烧着复仇的烈火,便使出全身力气,挥着斩妖剑,向九头蛇刺去。只听地动山摇一声长吼,九头蛇口吐一串白水泡,将最后一根刀刺甩进大海。大海立刻翻腾起来,那刀刺横冲撞,左右飞舞,礁石抵挡不住,身体被截成一段一段。 九头蛇被打得半死,只剩下一个脑袋,就拖着一条伤残的身子,逃出了大海,躲进深山古洞里,昏迷了几个月,才苏醒过来,再也不敢去兴妖作怪了。直到今天,他的后裔子孙——蛇,每年都要入蛰几个月,养精蓄锐,才能复生。 礁石的身体被九头蛇的九刺剪得零零碎碎,大块的变成了岛屿,小块的变成了礁石。从此,大海才有了岛屿,有了礁石。 那九头蛇吐出的一串串白水泡,正是浪花姑娘的点点身躯。从此,大海才有了浪花。 那无止无境的涛声,正是浪花姑娘如泣如诉、日夜不停地歌声。成群的小鸟,听到了浪花的歌声,都向大海飞来,昼夜不停地叫着:“除妖!除妖!”从此,大海才有了海鸟。 龙王得救了,他感激浪花和礁石的救命之恩,就不辞辛劳,兴云播雨,使渔家人又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龙王还不放心,就下了一道禁令:从今以后,不准蛇过海!所以至今渔民有个规矩:不准带蛇上船! 浪花的爹,站在海岸上,日夜思念他的女儿,为了使鱼虾不伤害女儿的肉体,便从山上拔来了野草和野菜,抛进了大海。从此,海里有了海草和海菜。 浪花抚摸礁石,礁石偎依着浪花,他们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朝朝夕夕,年年月月,世世代代,永远在一起了。 智慧对沧桑的哼唱 ——读纪伯伦《先知》 杨建昶 在思想文明高度辉煌的古代之后,近代在某种意义上变得平庸,除去事实的发现和可有可无的争辩之外,剩下的如同晨星寥寥可数。但就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混沌中依然有一颗烁亮的星星在指引着我们,那就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先知》。 他无愧于先知,在近三十篇的隽文中,他以智慧的代言者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平等的对话中,他在讲述自己以生命获得的感悟,淡淡的悲凉,却也获得人生的硕果。而与之相对的泰戈尔的《吉檀伽利》则如同天真的儿童流泄出的欢语,却也神似。 不同于一些风过水无痕的文章,《先知》不是在卖弄,而是智慧对沧桑的哼唱。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评价绝对名副其实。像他谈到友谊时,他只是说友谊需要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田地。似乎很普通,但只有你不停地倾听朋友的心时,你的朋友才会将他的欢乐与悲苦和你共享,你的心也才能为他的清晓而闪露光芒,《先知》里的文章都很短小,可是在哼吟中,那些淡淡的话语却如同你内心的琴键,不停地敲打你的心门,直至你完全敞开你的心扉,漾出你心中的歌谣。 读《先知》,适宜于静夜独处,就似听beyond的《海阔天空》,那是一种近似于无法排遣的寂寥与孤独,没有人来关注你,也没有人来和你争辩。如果要硬性规定一个第三者,那就是心中的自己,在与心的对话中,不断感悟生命,解析自我。或许有微风轻拂,你才会感觉到自己原来已陷入了一个另类空间:《先知》也不宜于讨论,交换读书心得或许适用于经典著作,但内心的感悟,却要依赖自身反复的吟唱,如同在心中不断哼唱《海阔天空》一样。心境其实对读书很重要,对《先知》更是如此,一本书如果对心境的要求不高,我很难相信它会是一本好书,毕竟真正的好书是会拨动自己灵魂最深处的那一根弦———当心境与之符合时。 《先知》或许是一滩汪洋,当你在海滩边漫步时,看看大海,那时高时低潮涨潮落或许在不经意中就拭去了蒙在你心灵与智慧上的纱层,于是,先知在人间又多了一个。 梦 纪伯伦 在田野中,在一条清澈的溪流岸边,我见到一只鸟笼,那笼子是由能工巧匠精心编织而成的。笼子的一角躺着一只死去的小鸟,另一角有一只小罐,里面的水早已喝干,还有一只小罐,里面的米也早已吃完。 我站在那里,默无一言。我侧耳谛听,仿佛那死去的小鸟与洞洞的溪水声中有金玉良言,启迪我的良知,探询我的心灵。我细细察看,于是知道,那小鸟虽在溪水旁,却曾因为干渴作过垂死挣扎;那小鸟虽在生命的摇篮——田野中,却曾由于饥饿而同死亡作过斗争。这就犹如一个富翁,被锁在金库里,饿死在钱堆中。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那笼子忽然变成了一具透明的人形,那只死马变成了一颗人心,那心上有一处深深的伤口,从中流出滴滴殷红的鲜血,伤口的四周宛如一个悲伤的女人的嘴唇。 随之,我听到伴随滴滴鲜血,从那伤口中传出这样的话音:“我就是人的心,是物质的俘虏,是尘世人间法规的牺牲品。在美的田野中,在生活源泉的旁边,我被关进了人们为诗人制定的法规的樊笼;在美德的摇篮里,在爱情的手中,我默默无闻地死去。因为美德和爱情的果实都不许我享用。我向往的一切,根据世俗之见,都是可耻的;我追求的一切,拿人们的成见去判断,都是可鄙的。 “我是人的心,我被囚禁在世俗陈规的黑暗中,从而变得衰弱;我被幻想的锁链羁绊,奄奄一息;我被遗弃在文明迷宫的角落里,默默地死去。而人们则缄默不言,视而不见,只是微笑着站在一边。” 我听到了这些话语,看见它们是出自那颗受了伤的心,连同鲜血滴滴。在那之后,我没再见到什么东西,也没再听见什么声音。 Wilt Chamberlain / 威尔特-张伯伦 位置: C 身高: 2.16米 / 7尺1寸 体重: 113公斤 / 250磅 生: 1936-08-21 选秀: 1959年1轮第3位 学校: Kansas 他是篮球运动史上最强悍的统治者,其在进攻端展现出的能量震古烁今。如果要开具一份有史以来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名单,相信绝大多数的球迷都会把Wilt Chamberlain的名字放在最顶端——至少无限接近这个位置。 Chamberlain对于其篮球臣民的主宰性之大,在整个职业体育圈内都几乎称得上绝无仅有。你可以采取双人包夹,三人包夹,甚至无耻的犯规战术,总之当你采取了一切你认为可以阻挡Chamberlain前进步伐的伎俩之后,通常会绝望的发现,这个怪物仍然能够随心所欲地拿分,或者摘取篮板。 所以,当Oscar Robertson被《费城每日新闻》的记者问到,究竟Chamberlain是不是史上最佳球员时,“大O”会甩出这么一句话:“历史纪录不会说谎。” 是的,历史纪录,这是Wilt Chamberlain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传世之宝。他是唯一一个单赛季斩获4000分的NBA球员,他保持着联盟单场得分纪录(100分),连续进球纪录(18个)和单场篮板纪录(55个),而在这份骇人听闻的履历表中最骇人听闻的,还是他在1961-62赛季创造的场均50.4分的火星人数据——如果你对得分不太感冒,那么Wilt同年场均48.5分钟的上场时间,或许能够满足你的胃口。 到退役时,Chamberlain的职业生涯总得分是空前的31419分,不过这个纪录后来被Kareem Abdul-Jabbar,Karl Malone和Michael Jordan所打破。尽管如此,Wilt的23924个篮板球依然傲视天下。除此之外,他还有过连续7年蝉联得分王,14个赛季中有11年折桂篮板王的伟业。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自私的球员,Chamberlain甚至还在1967-68赛季小过了一把联盟总助攻王的瘾。 当然最枯燥也是最恐怖的还是他的得分数据:118场得分50+;连续14场得分40+;连续65场得分30+;连续126场得分20+;新秀赛季场均37.6分;72.7%的单赛季最高命中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字不仅全部是NBA史上最高,而且和身后第二名的差距更是远得有几光年。鉴于以上全部原因,Wilt Chamberlain的名字注定会在所有NBA的数据(尤其是得分)纪录表上频繁出现——频繁得让人想吐。 为了削弱其过份强大的统治优势,联盟不得不针对Wilt Chamberlain制定和修改多条规则,包括扩大三秒区,引入进攻干扰球的概念,以及罚球时的一些严格判定等等(修改规则前Chamberlain经常在罚球时直接起跳灌篮)。 已经够了,NBA史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缔造如此多的奇迹,并对这项运动产生如此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力及制约力。很难想象如果得到今天这样现代化和系统化的训练,饮食,装备等,Chamberlain会进化成怎样一个天外来客。事实上,Wilt已经比同时代的任何对位者都要高大和强壮得多,他在高中和大学时便是全美知名的多种运动天才,拥有7尺1寸和“注册”275磅的完美身材——Chamberlain职业生涯中后期的实际体重超过300磅。 有关Chamberlain的天生神力,《费城每日新闻》记述过一件有趣的史实:西雅图超音速队的球员Tom Meschery曾向Chamberlain下过单挑帖,后者哈哈应允。战斗开始,Meschery持球进攻,连做四个假动作后出手投篮,被Chamberlain盖掉。Meschery忿忿不服,重新拿球,重新假动作,重新被盖,生命不止,循环不息。终于Meschery恼羞成怒,开始绕着Chamberlain不停地转圈,指望迷惑对手。Chamberlain兴味索然,伸出蒲扇也似的大手,罩住身高6尺6寸的Meschery的脑袋,略一使劲,可怜的西雅图球员便像陀螺一般旋转起来,越转越远。转到第三个圈时,Chamberlain金口忽开:“收。”Meschery这才停了下来。 Chamberlain的神力还有许多传说。Rod Thorn,当过NBA球员,教练,GM和行政主管,曾饶有兴趣地回忆过一场Chamberlain参与过的群架,他说那时两群壮汉缠成一团,厮杀正紧,只见Wilt两眼冒血,气势汹汹地杀来,随手在人堆里“捡”起一个就扔,好象那个倒霉蛋的身体是羽毛做的一样。事后清点尸体,那个有幸被Wilt“捡”起来的家伙身高6尺8寸,体重220磅。 Chamberlain的力量使他成为那个年代里极少数可以封盖大力灌篮的怪物之一,1968年的一场比赛,对手纽约阵中身高6尺11寸,体重245磅的中锋Walt Bellamy是联盟有名的巨兽,曾想在Chamberlain头上来一记泰山压顶,结局惨不忍睹,用一个现场观众在《费城每日新闻》上回忆的话来说:“Wilt在篮筐顶点结结实实地把球盖了下来,一巴掌扇出了场外。还有,他差不多顺便把Bellamy也扇出了场外。” 如果你翻出Chamberlain高中时的照片,你会发现那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苗条,灵活的6尺11寸巨人。高中三年,Chamberlain率领母校从1952-53赛季起连续打出19胜2负,19胜0负和18胜1负的变态胜率,为了充分发挥Chamberlain的篮下优势,他的教练甚至要求队员专门练出罚球不进的绝招,以便Chamberlain抓下进攻篮板制造更多的得分。在那个清涩的时期里,Chamberlain留下了2206分的队史最高纪录和90分,74分,71分的单场得分数据。一年级时他的场均得分就达到了44.5分,而在那场得到90分的比赛中,有60分来自于下半场的12分钟内。 费城当地报纸为Wilt起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外号,“高跷”。Chamberlain对此极为厌恶,就像他讨厌另一个“歌利亚”的外号一样。他唯一表示宽容的两个外号是“Dippy”和“Dipper”,包括后来衍生出的“Big Dipper”。 1955年,早已震惊全美的Chamberlain宣布将为堪萨斯大学篮球队效力。不过由于当时NCAA规定大一新生不得直接参加校队,Chamberlain不得不暂时委身于一年级菜鸟队的麾下。不久后,刚刚赢得该季分区冠军的堪萨斯校队照例和一年级的小弟弟们进行一场切磋,结果他们全部折倒于Chamberlain怒吼之下。以下是后来Chamberlain自己对《费城每日新闻》的描述:“我们整场都在用鞭子抽打他们,81:71,我得了40分还是42分,大约30个篮板,15个盖帽。我就是要让那群目中无人的家伙看看,到底我有没有资格进入校队。” 接下来Chamberlain自然顺理成章地在学长中间抢到了位置,1956年12月3号他迎来了自己的NCAA处子秀,当即就以52分打破校史纪录,率领母校97:69凌辱对手西北大学,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过关斩将地闯入了NCAA总冠军赛,尽管最终历经三个加时,以1分之差惜败于强大的北卡,但鹤立鸡群的Chamberlain依然问鼎了该季的MOP(最突出球员奖)。 第二年Chamberlain顺利入选了全区和全美第一阵容,他甚至在全美田径比赛中也展示了自己超常的运动能力,以6尺6的成绩刷新了俯身式跳高纪录。1958年5月,感觉大学篮球已毫无挑战性的Chamberlain决定加入NBA,但由于联盟的相关规定被迫滞留一年。百无聊赖之下,1958-59赛季Chamberlain以当时尚属天文数字的5万美金签约著名的哈林篮球队,进行巡回演出。 1955年,NBA通过了新的选秀条例“territorial”,允许球队以放弃一个首轮选秀权的代价,得到一名本地的大学球员。费城勇士队的老板Eddie Gottlieb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他向联盟百般游说,说Chamberlain是土生土长的费城人,高中便是费城群众喜闻乐见的篮球选手,而他就读的堪萨斯又无一支NBA球队,因此希望联盟能破例允许费城运用“territorial”条款签下Chamberlain。联盟碍不下这位开国元勋的面子,同意请求,这是NBA历史上唯一一次把高中和出生地作为“territorial”的考虑根据。 费尽周折之后,1959-60赛季,Chamberlain终于穿上了职业球员的比赛服,整个篮球圈也在期待着一个新的君主驾临NBA。Chamberlain没有令他们失望,首场比赛对阵纽约尼克斯就砍下43分和28个篮板。这是一个完美而充满传奇色彩的新秀赛季,Chamberlain凭借场均37.6分,27个篮板的辉煌数据单,不可思议地包揽了最佳新秀,全明星MVP和常规赛MVP三项大奖,并入选最佳阵容。后来的数十年中,也只有68-69赛季的Wes Unseld重现过包揽最佳新秀和常规赛MVP的神迹。 1960年的季后赛,年轻的费城勇士早早遭遇了强盛的波士顿凯尔特人。Bill Russell和Wilt Chamberlain这对一生的宿敌开始进入彼此的生活,随后的十几年中,他俩在季后赛里碰对八次,共同演绎了篮球史上——甚至是职业运动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巨人对决。遗憾的是,从头到尾,Chamberlain只有一次是真正地击倒了Russell。正像他们这一回的交锋,整个系列赛Chamberlain的得分超出Russell81分之多,可波士顿还是4:2赢走了胜利。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1908年发表小说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哈伯伦(Kahlil Gibran)(جبران)是美籍黎巴嫩阿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黎巴嫩诗人 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1883年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语、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同时,以他为中坚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全球闻名。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以写散文诗为主,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苦斗,谴责贪婪、欺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 从上世纪20年代起,纪伯伦的创作由小说转向散文和散文诗,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是代表作,以一位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的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要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纪伯伦的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人物生平 1883年1月6日,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著名的“圣谷”附近的贝什里村。 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 12岁时,纪伯伦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14岁的妹妹死于肺病。妹妹临死之前,哭喊着“希望见到哥哥,希望见到爸爸”,但是她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纪伯伦非常喜爱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哥哥,还没来得及悼念哥哥的时候,母亲因为接连失去2个孩子,也病倒了,1903年6月,母亲也离他而去。纪伯伦曾经用一幅画描绘了母亲临终前的瞬间,题为《走向永恒》,画中母亲的面容没有一丝的痛苦,显得十分从容和平静。纪伯伦日后回忆母亲对他文学创作的启迪时强调“我的母亲,过去,现在仍是在灵魂上属于我。我至今仍能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怀,对我的影响和帮助。这种感觉比母亲在世的时候还要强烈,强烈的难以测度。” 短短的15个月,相继3位亲人去世,并且因为治病,签下了15000美元的债务。为了还债,纪伯伦兄妹变卖了家中的财物,纪伯伦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并且还要还债。这时候,纪伯伦在波士顿的老师戴伊知道呢这个情况,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在经济上,精神上给予他们帮助。纪伯伦又能专心致力于写作、绘画,并且开始酝酿散文诗《泪与笑》的文字。 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 1904年5月,在戴伊先生的安排和许多朋友的帮助下,纪伯伦在戴伊先生的画廊中举办了他的首次个人画展。画展是成功的 ,画展也为纪伯伦的文学创作打开了大门。纪伯伦认识了阿拉伯《侨民报》的创办人,他答应《侨民报》每周发表《泪与笑》中的2篇文章。1903--1908年纪伯伦在《侨民报》发表了50多篇散文,总标题为《泪与笑》。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1931年,纪伯伦逝世于美国纽约,遗体葬于黎巴嫩。 写作风格 纪伯伦绘画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早在1923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绍到中国。1931冰心女士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近十多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这位黎巴嫩文坛骄子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知音。 人物评价 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诗《朦胧中的祖国》中讴歌:“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 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就像在他的作品中写到:“只要我一闭上眼睛,那充满魅力、庄严肃穆的河谷、雄伟多姿的高山,便展现在面前;只要我一捂上耳朵,那小溪的潺潺流水和树叶的沙沙声便响在我的耳边,我像哺乳的婴儿贪恋母亲的怀抱那样,思念这往昔如画的美景。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عرائس المروج》《叛逆的灵魂الأرواح المتمردة》 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الأحنحة المتكسرة》 散文《音乐短章》《花之咏》《我的心灵告诫我وعظتني نفسي》 散文诗集《先知النبي》(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泪与笑دمعة وابتسامة》《暴风雨عاصفة》《先驱者》 《沙与沫رمل وزبد》《人之子耶稣يسوع إبن الإنسان》《先知园حديقة النبي》《流浪者》《组歌》(包括《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 诗集《行列歌الكواكب》 《珍闻与趣谈البدائع والطرائف》《与灵魂私语》 散文集《疯人المجنون》 诗剧《大地诸神آلهة الأرض》《拉撒路和他的情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Tags:纪伯伦简介,纪伯伦简介?,(黎巴嫩)纪伯伦的简介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求《赠我予白》的完整版txt百度云资源!,求《赠我予白
yǔ白作者:小八老爷:沈佑白是高傲的,而徐品羽于他的。PS:链出来回答就会被删,但是你是匿名,我加不了... -
美国总统特朗普到底多少岁了?,美国总统特郎普的年龄?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1946年6月14日生于纽约,美国共和党籍政治家、企业家、商人,第45任美国... -
求书:男主占有欲强,对女主很霸道的小说?要有囚禁这
玩宠 (作雨革月)男主彻头彻尾的畜牲他根本不懂什么。用钱势纨绔子弟。他只会威胁,凌辱,性暴力。女主和... -
”流年笑掷 未来可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未来可期不
是未来的日子是值得期待的,辜负美好的时光。生活,辛苦与磨砺,都为深刻的体会与印记,苦心励志,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