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觉得应该是韩信。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他虏魏,破代,平赵,下燕,东击齐、南灭楚,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帮刘邦打下汉室江山。刘邦曾经在分封诸王的时候许诺他:“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韩信为刘邦平定了诸侯国后,便开始自我膨胀,到了齐国便让人对刘邦说,想要齐国的封地,想做齐王。这时候的刘邦正被项羽派兵攻打,听到了韩信这样的想法,心里很是不爽。在询问张良后,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张良的意见,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在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立即收了韩信的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这是刘邦对韩信的一次严重警告。

在刘邦平定天下以后,在被封的七个异姓王里,韩信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也是第一个被贬的,因为私藏项羽手下将领钟离昧,从‘楚王’变成了‘淮阴侯’。刘邦对韩信已经存有戒心了,如果这个时候韩信能够收敛自己的性格,低调行事,或许还能够活下来。

被贬之后,韩信始终愤愤不平,经常称病不上朝,不给刘邦面子。即便在京城,他还是如游士一般放荡。在京城里,仰仗着自己劳苦功高,看不起周勃、灌婴等刘邦的嫡系元老;即便是刘邦的连襟--樊哙,韩信依然心高气傲地羞辱樊哙。这样的牛脾气,处理不好官场关系和君臣关系,注定只有死路一条。

几年后,陈豨叛变谋反,刘邦让韩信随自己一同出征去消灭叛军。但韩信此时又怎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称自己病了,不愿共同前往,又和陈豨约定里应外合,就这样,韩信还是踏上了造反的路。这时有人向吕后揭发韩信准备与陈豨一起谋反,准备里应外合,吕后与萧何商议一番后,由萧何将韩信一人骗入宫中。萧何便给韩信发帖说:“就是有病也得来。”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韩信想也没想就去了。韩信刚一入宫便被人绑了起来,韩信知道自己死期将至,表示刘邦曾对自己说过的“看见天不能杀,看见地不能杀,铁器不能杀。”没曾想吕后早有准备,用麻袋套住头,悬空而调被宫女活活用削尖的木棒扎死了。堂堂在沙场上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到头来这样的死法也真够屈辱的。

韩信的悲剧,更多的在于他自己的性格,把面子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加上他太过刚直、傲慢无礼,这些都是造成他人生悲剧收场的重要原因。如果能早点收敛,也不至于落下如此下场。

最佳贡献者
2

想到这个题目,千古悲剧第一人,应该算的上杨广了,隋炀帝,你一听见这个名字,是不是反应出来的就是穷奢极欲,巧言令色,得位不正,急功近利等妖魔化的杨广,他死后一个炀字作谥号就可以看出端倪。那历史的真相到底怎样呢!隋炀帝其实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一个人,他一登上皇位就立志要做一个能够比肩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那他做了啥事情呢!

第一 为了更好的管理北方和控制南方,他兴建了东都洛阳。

第二,开通了大运河,2000公里,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近20倍,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中心连成一体,为南北文化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为后来的唐宋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 他正式确立了后世的科举制,选拔了唐初名臣都是通过此科举制度出来,房玄龄,侯君集和孙伏伽等人。

第四 杨广总领六军亲征吐谷浑,取得全胜,重新开通丝绸之路,大隋在土谷浑故地,置各级地方组织,实行郡县制管理,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杨广曾经带兵在祁连山穿过,他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到过西部的帝王,他在焉之山大设宴席,接待西域的国王,焉之山,有没有点耳熟,那应该就说是霍去病铁血战争的区域。

第五 两次东征高句丽无功而返。

正是因为他连年不断的大兴土木,开通运河,征战不休,在当时的人力物力下,大量的透支了国家的财富,透支了百姓心中的忍耐力,使得刚刚建立不久的社会再次进入混乱状态,也就有了各地隋末的农民起义,整个国家再次陷入混乱。

他被兵变的士兵杀死于扬州,草草埋葬,悲剧收场。为何说,千古悲剧呢!他做了许多大型的工程,在当时确实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给百姓带来苦难,但他初衷却是为了国家发展。

他勤政,登基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帝国各地巡视,被后世传为香艳的故事,被严重妖魔化。

他为了要比肩秦皇汉武,结果却成了亡国之君,还丢了他一辈子想要留给历史的名声,千古一帝没做成,千古悲剧应该也算的上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