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众所周知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中央军算蒋介石的嫡系,很受老蒋的信任,但就是中央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仍然有不少派系,最受老蒋信任的就是“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

这三派在抗日战争中顺利接过保定系的班,其骨干纷纷当上了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乃至战区司令长宫,兵力超过百万,陈诚、胡宗南、汤恩伯三人更是权势滔天。

三排主要军队的空间分布有很大不同,因此胡宗南被称为西北王,汤恩伯被称为中原王,但陈诚却没有被冠以区域,而是冠以字形。其派系被称为“土木系”,这源于陈诚的起家部队是原来的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军。民国通用书写方式是从右往左竖着写,“十一”就是“土”,“十八”就是“木”,因此就叫“土木系”。

陈诚,字辞修,号石叟。1919年,他以备取生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2年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

这时候的陈诚,跟蒋介石没有半点关系,他的上司是邓演达。

1923年3月,陈诚随邓演达去广东参加革命,在建国粤军第1师第3团(邓演达为团长)任上尉副官,随后成为连长。

同年5月,陈诚随军出征沈鸿英叛军,在作战中胸部负伤,被邓演达率部救回。后来他在肇庆医院养伤,蒋介石来院慰问伤员。这是陈诚第一次与蒋介石接触,匆匆而过。

伤愈归队后,陈诚任炮兵连连长,并于1924年9月参加东征。因为炮轰惠州城,完全压制对方火力,升任炮二营少校营长,同时也因表现突出获得了老蒋和何应钦的赏识。

黄埔军校建立后,陈诚担任教育副官之职,次年改任炮兵科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

北伐开始后,陈诚由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做起,因为老蒋的赏识和他自己的战功,步步高升到了六二十一师师长。

然而数月之后,老蒋第一次下野,何应钦借故将这个跟老蒋走得太近的新秀免职。

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陈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陈诚就任后,大力扩充实力,甚至超过杂牌军的一个军。

1929年春,老蒋任命陈诚为十一师师长,中原大战后十一师扩充为十八军军长,陈诚因功升任军长。土木系正式发家,陈诚在蒋军中的地位也正式确立。

成为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王牌军后,陈诚很快就被蒋介石用到了刀刃上,即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重点——江西。

从第三次“围剿”开始,陈诚的部队就作为进攻的主力,但相应的,围剿失败后,陈诚也遭到同僚各方面的攻讦。不过在老蒋的庇佑下,陈诚不仅安然无恙,损失的部队也获得了补充,实力越来越大。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诚的土木系跟其他两系一样,在战争中迅速扩张,掌控巨量军队,麾下的将领也屡建战功,权势愈发壮大。

在解放战争初期,陈诚的信心非常充足,扬言"三个月至五个月内解决共产党解放区问题"。然而,全面进攻却没有进展。

1947年8月,陈诚被委任为东北行辕主任,派往危机四伏的东北战场,指挥国民党军先后向山东、东北解放区进攻,但均被击溃。

解放战争后期,陈诚起家的第18军及其隶属的第11师被编入黄维的第12兵团,结果在淮海战争中被解放军全歼于双堆集,这个地名特别有意思,拆分出来就是“十一难、十八难”,跟土木系犯冲。

战事连遭败绩,起家军队被打光,但陈诚并没有倒下,因为他还有老蒋的信任,在老蒋的支持下,陈诚于1948年10月出任“台湾省主席”和警备总司令,开始为国民党撤离大陆预做准备。

土木系重要将领大多随陈诚前往台湾,虽然第18军1949年在江西重建,但此时这个起家部队跟土木系的关系已然不大。

陈诚是土木系的首领,这个派系也是他一手拉拢起来的,除了他以外,还有罗卓英、林蔚、郭忏、周至柔为“四大金刚”,以及下面更多将领。

这些人大部分都到了台湾,有的如周至柔、胡琏等人继续受到重用,有的赋闲在家,但土木系依旧是国民党的军事支柱,一直到陈诚因病辞职并去世后,土木系才渐渐势微。

最佳贡献者
2

国民党黄埔系中央军有“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到抗日战争时期上述三大集团掌握的兵力超过百万,成为蒋介石的主要军事支柱,其中历史最久、兵力最多、宠信最深的就是陈诚集团,因其起家部队为“第十一师”和以此扩编的“第十八军”,被国民党内其他派系将番号各取一字戏称为“土木系”。



出身或投靠该系统的大批高级将领在陈诚的支持下,分头把持着国民党军队的许多重要岗位,是势力最庞大的中央军派系,甚至连蒋介石本人也要顾忌三分,这从1943年委员长同志给陈诚的一封亲笔信中便可以解读出来。

好在陈诚虽然恃宠而骄,但对蒋介石仍然是绝对忠诚,基本相安无事。

土木系以陈诚为首领,以罗卓英、林蔚、郭忏、周至柔为“四大金刚”,下面还有“十三太保”和一批耳熟能详的国军将领,先后产生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2个侍从室主任(林蔚、周至柔)、1个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周至柔)、1个联勤总司令(郭忏)以及20多个主力军军长,几乎是国民党嫡系军队的半壁江山。1948年以后由于陈诚奉命先往台湾进行经营,在国民党兵败大陆后,土木系实际控制了逃台军队的主流,陈诚据此官至“副总统”。



(四大金刚之罗卓英)

陈诚保定八期毕业,在黄埔军校任教官时成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但排名最末。1927年底何应钦与李宗仁联手逼迫蒋介石下野,黄埔系第一、第二两号人物的关系出现裂痕,何应钦顺势将已经升任北伐军第21师师长的陈诚找借口免职。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后,开始扶植陈诚制衡何应钦,立即任命陈诚为总司令部中将警卫司令,节制三个警卫团、二个炮兵团和二个宪兵团,为掌握军权和吞并杂牌,不久又任命陈诚出任第11师师长,一并带去两个警卫团编为该师第31旅。

何应钦再次捣乱,以陈诚资历不足为由改任副师长,陈辞修气个半死拒不赴任,最后在蒋介石的劝说下勉强到任。第11师是由北伐军第17军缩编而来,前身是福建“闽军”李风翔部的两个旅曹万顺部和杜起云部,1926年在广东蕉岭宣布效忠国民政府,缩编后仍以曹万顺为师长,副师长陈诚、参谋长罗卓英。在蒋介石的默许和罗卓英的串联下,第11师的黄埔系军官集体“倒曹”成功,1929年6月,陈诚如愿以偿,终于成为第11师师长,土木系的起家部队成型。



(四大金刚之林蔚)

陈诚大兵团指挥能力一般,带兵还是很有一套的,入主第11师后提倡“经济公开、人事公开”,大量任用黄埔毕业生,加之背后有蒋介石为靠山,粮饷、装备和弹药供应充足,使该师很快成为中央军骨干部队。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时率先攻入济南,蒋介石当即手令陈诚升任第十八军军长,不过,彼时的十八军仅有第11师一个师,是个空有番号的军级建制。

陈诚吞并杂牌军的能力首屈一指,西安事变时东北军差点把陈继承当成陈诚枪决,可见杂牌军对他的憎恨。第十八军成立后,陈诚连续收编唐生智余部的第14师,以及后来的第52师、第43师、第59师等部队,到高峰时第十八军编成内已经下辖8个师,“土木系”逐渐成为中央军势力较大的军事集团,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诚在淞沪会战期间出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同时指挥罗卓英的第19集团军所部,土木系军事实力迅速膨胀。

(四大金刚之郭忏)

1938年武汉会战,陈诚出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这是中日双方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国民党军队投入了百万之众,从陈诚的职务可以看出,他已经取代何应钦成为黄埔系真正的二号实权人物;武汉沦陷后转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驻节长沙,不久调回重庆,将第九战区交给早已投靠的薛岳、以罗卓英副之,日军攻陷宜昌后陈诚又兼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

此时四大金刚之罗卓英任九战区副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林蔚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郭忏任“江防军”总司令、周至柔任空军前敌总指挥,“土木系”掌控了华中地区大部分国军精锐,第十八军驻防重庆周边为“御林卫”,风头一时无二。



(四大金刚之周至柔)

黄维血染罗店,薛岳四战长沙,胡琏死守石牌,罗卓英上高奏凯,“土木系”军队确实是抗日战场的中坚,不可抹杀。

解放战争后期,第十八军及其隶属的第11师被编入黄维第12兵团,在淮海战场全军覆灭。而陈诚在东北损兵折将后蛰伏不过半年,1948年10月即出任“台湾省主席”和警备总司令,开始为国民党撤离大陆预做准备,土木系重要将领大多随往,周至柔、胡琏等人继续受到重用,成为国民党逃台初期的军事支柱,一直到1963年陈诚因病辞去一切职务,土木系才渐渐势微。

3

在国民党将领中,有太多黄埔系或者是浙江人,他们几乎都成为了老蒋的嫡系心腹,而这陈诚呢,可以说是老蒋心腹中的心腹,当然他也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所以陈诚在国民党中又有“小委员长”之称。



而陈诚的发家部队便是国民党第十一师,后来扩编成了第十八军,陈诚便是十一师的师长,后来国民党十八军的军长。这第十一师合起来是个“土”字,而十八军合起来是个“木”字,这两字合起来便是土木,所以被人们称为“土木系”,后来陈诚便依靠这土木系培养出了大批国民党将领,像罗卓英、方天、胡琏、黄维等等抗日名将,他们都成为了陈诚土木系的骨干,而陈诚的土木系也成为了国民党的一大势力。



因为陈诚的原因,所以以十一师为骨干的十八军可以说是国民党中的一大劲旅,在淞沪会战中,十八军血战罗店,使得日寇在淞沪会战损失惨重,大大消灭了日军的气焰。但此战也异常惨烈,被日本方面称为“血肉磨坊”,而十八军全体官兵英勇善战的行为,也让十八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后又在石牌保卫战中,陈诚土木系的骨干胡琏以十一师师长的身份坚守石牌要塞,其被称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而此战的完美胜利击碎了日寇的阴谋,胡琏也因此战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但十八军伤亡也达15000人,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十八军功不可没。

后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以十八军为主力组建了第十二兵团,也就是黄维兵团,后在淮海战役中被陈粟大军围歼于双堆集。而十八军的灭亡,也宣告了陈诚土木系时代的结束。

4

简单点说吧,十八军是陈诚起家本钱,而十八军的前身是十一师,而后扩编为十八军。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改为整编十一师,后来又恢复为十八军的番号。十一拼起来是土字,十八拼起来是木字,此为\"土木系\"的由来。

5

陈诚,字辞修,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浙江人, 世人都知老蒋重用“黄”埔出身,“陆”大经历,“浙”江乡党,第“一”军官兵。“黄、陆、浙、一”,陈诚占全,陈诚深得蒋介石的信任被称为“小委员长”。蒋介石说过:“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最后做到台湾“副总统”,仅次于蒋介石。

1927年底何应钦与李宗仁联手逼迫蒋介石下野,何应钦乘机第21师师长陈诚免职。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后,为制衡何应钦,立即任命陈诚为总司令部中将警卫司令,同年国民革命军第17军缩编为第11师,何应钦以陈诚资历尚浅为由反对陈诚出任师长,无奈蒋任命曹万顺为师长,参谋长为罗卓英。 1929年蒋以师长曹万顺委派私人任职62团为由,改任陈诚为第11师师长一职,土木系的起家部队成型。


陈诚入主第11师后提倡“经济公开、人事公开”,大量任用黄埔毕业生,加之背后有蒋介石为靠山,粮饷、装备和弹药供应充足,很快第11师成为嫡系中的嫡系。

1930年8月,蒋介石以第11师为基础,扩编成立18军,陈诚出任第18军上将军长,兼第11师师长。此时陈诚年仅33岁,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陈诚因第十八军第十一师而发迹,“十一”组合成“土”,“十八”组合成“木”,因此陈诚的嫡系又被称为“土木系”。

土木系以陈诚为首,先后产生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2个侍从室主任(林蔚、周至柔)、1个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周至柔)、1个联勤总司令(郭忏)以及20多个主力军军长,几乎是国民党嫡系军队的半壁江山,从以上豪华阵容就可看出土木系的厉害。


1937年,陈诚在淞沪会战期间出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当年黄维接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师长,率部在罗店阻击日军。罗店之战有“血肉磨坊”之称,黄维一战成名。

1938年,18军在军长黄维率领下,在马回岭与日军第九师团展开激战,使日军迂回德安的企图彻底破产。

1943年,胡琏以十一师师长的身份坚守石牌要塞,此战关乎陪都安危,被称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


解放战争后期,第十八军及其隶属的第11师被编入黄维第12兵团,1948年在淮海战役基本上全军覆灭。1948年10月即出任“台湾省主席”和警备总司令,开始为国民党撤离大陆预做准备,土木系重要将领大多随往,周至柔、胡琏等人继续受到重用,成为国民党逃台初期的军事支柱,一直到1963年陈诚因病辞去一切职务,土木系才渐渐势微。

6

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17军(军长曹万顺)缩编为第11师,曹万顺并非老蒋嫡系,老蒋原意让心腹陈诚出任第11师长,因陈诚资历尚浅,遭到何应钦的反对。蒋无奈只得任命原17军军长曹万顺出任第11师师长,陈诚出任副师长,暗中监控曹万顺,参谋长为罗卓英。

次年,师长曹万顺委派私人任职62团,遭到62团黄埔系抵制,蒋介石趁机将曹万顺调到新编第1师任师长,陈诚正式接任第11师师长一职,陈诚的军旅生涯从此开始发迹。

陈诚出任师长后,着手对第11师进行了整治。裁撤了大量原师长曹万顺提拨的军官,换之以黄埔系军人;将原曹万顺派系的四团缩为一团,经过一番整治,第11师的军官多为黄埔出身,成为嫡系中的嫡系。

中原大战中,陈诚率领第11师为老蒋立下汗马功劳:

收复马牧集、生擒丁殿尊;

劝降冯玉祥部刘恩茂、夺取宁陵;

急行军驰援兖州,解困曲潭;

重创阎锡山李生达、傅作义部。

1930年8月,蒋介石以第11师为基础,扩编成立18军,陈诚出任第18军上将军长,兼第11师师长。此时陈诚年仅33岁,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陈诚因第十八军第十一师而发迹,“十一”组合成“土”,“十八”组合成“木”,因此陈诚的嫡系又被称为“土木系”。

18军是国军的劲旅,是蒋的王牌主力,军中不乏罗卓英、胡琏等名将。在北伐、军阀混战、抗战时期都曾有不俗战绩。

淞沪会战中,该军在罗店镇与日军血战,战况惨烈,被称作“血肉磨坊”;

石牌之战中,第11师在师长胡琏的指挥下固守石牌,扼守重庆门户。

1946年,18军整编为11师,胡琏任师长。1948年恢复18军番号。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役中,该军基本上全军覆灭。

7

在国民党将领中,有太多黄埔系或者是浙江人,他们几乎都成为了老蒋的嫡系心腹,而这陈诚呢,可以说是老蒋心腹中的心腹,当然他也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所以陈诚在国民党中又有“小委员长”之称。



因为陈诚的原因,所以以十一师为骨干的十八军可以说是国民党中的一大劲旅,在淞沪会战中,十八军血战罗店,使得日寇在淞沪会战损失惨重,大大消灭了日军的气焰。但此战也异常惨烈,而十八军全体官兵英勇善战的行为,也让十八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习惯上人们称陈诚军事集团为“土木系”,颇有几分神秘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按汉字形,“土”字拆开后是“十一”,“木”字拆开后是“十八”,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军不正是陈诚戎马一生的起家部队吗?我们感叹汉字文化独有的博大精深,更有好事者送给陈诚军事集团一个“土木工程系”的雅号,原来武汉要塞司令部下属的攻城旅一度配属第十八军,“攻城”谐音“工程”,真乃妙不可言!

经过“剿共”战争和八年全面抗战,陈诚军事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第五十四军、第七十五军、第七十九军、第八十七军、第九十九军、暂编第二军......成为国民政府中央军最庞大的军事集团。

毕业于保定军校炮兵科的浙江人陈诚,为蒋最为器重的人,甚至没有之一。他曾任军政次长,还接替何应钦任过蒋之下的军事一哥——军政部长,也任过参谋总长,以及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长”、“副领导人”等等,实际为党政军三方面的二把手。

陈诚的发迹与“三”密切有关。黄埔军校创立后,陈诚先后担任教育副官、炮兵科教官。某天天尚未亮,蒋起床遛达,看到教室有灯光就走了进去,发现一个青年正在灯下苦读三民主义,从此对这个叫陈诚的同乡另眼相看。另一件事就是第一、二次东征期间的“三炮克惠州”,陈诚的炮兵为攻克惠州立下首功,受到蒋亲自嘉奖。

1929年,陈诚被任命为十一师师长。这个师就是日后陈诚“土木系”的“土”,十一嘛。中原大战中由于表现出色,陈诚晋升为在十一师基础上扩编成立的十八军军长,仍然兼任十一师师长。到这里,“土木系”的“木”也成型了,十八嘛。 这时的陈诚不过三十二岁,真正年青有为。

十一师、十八军作为陈诚的基本部队,兵员补充、装备供应等都是优先级中最高级,先后涌现了罗卓英、胡琏、黄维、杨伯涛等名将,以及聚集了薛岳等大佬级将星,最终形成强大的“土木工程系”政治军事集团,能量远非何应钦、顾祝同、胡宗南、汤恩伯等集团所能媲美。土木系军队参加了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围剿红军、抗战、中国远征军的历次战争,表现强悍,并最终在双堆集被围歼,结束了在大陆横行二十年的历史。

8

土木系说法的最早来源目前未见有直接考证,但大致源于抗战后期到1946年军事整编会议期间。国民党内部派系纵横交错,投射之下,国民党军队的情形同样如此。

国军中兵为将有和地盘意识依旧很浓烈,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军内部因抗战兵力的空间分布和政见利益分化为三大军事集团:

土木系(陈诚系)、胡宗南系、汤恩伯系(被称为“陈胡汤”)。彼此之间,各有利益,而以陈诚势力最广。土木系这个称呼的来源,一般认为是来自于拆字法。土字拆为十一,木字拆为十八,合起来就是十八军十一师。十八军大部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或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战斗力不容小觑,为陈诚的起家嫡系部队。

陈诚浙江人,蒋介石同乡,曾是十八军首脑,军中根基很深,且部下多有战功。而且,陈诚在国民党内深受蒋介石信任,一度担任要职,军政要务两手抓。名将关麟征就曾经与陈诚不对付,说他气度不像是接班人,侧面说明其党内地位。由于蒋介石的信赖与荣宠,18军力量迅速膨胀。陈诚本人相对清廉,潇洒俊朗,原则性强,具有一定革命理想,往往对部下甚严,自己也做表率,约束其行为。在1930年代,麾下十八军就号称不吃空缺加上适度接受下属意见,树立中央军形象,故而精英化特征非常明显,战后被称为五大主力之一。

不过,陈诚与何应钦系关系非常紧张,常常暗流涌动,明争暗斗,湘西会战18军就和王耀武部不对付,合作协调无能,导致战场上屡屡失利。抗战期间,来自陈诚系的王甲本、吴继光、彭士量、邹洪、陈烈等将领为国捐躯。大家熟知的土木系名将有黄维、罗卓英、周至柔、胡琏、林蔚等人,都曾是国军中的悍将猛将。土木系将领,不少纵横军政界,成为颇具影响的实力派。解放战争期间,土木系被瓦解消灭,胡琏指责:土木不如一粟。不过说起来,陈诚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其实真的很一般,不如政务处理玩的顺。

9

陈诚相信大家听着都会觉得很陌生,与李宗仁、张自忠、白崇禧等众多为我们熟知的名将相比,陈诚的名气不可谓不小,但是在那个年代里,陈诚的名气可一点都不比这些名将小,在权势以及地位、名气上陈诚都要远远大过于这些名将,接下来我们好好的介绍一下陈诚这个人。

陈诚是蒋介石手下一员非常重要的将领,是蒋介石最为贴心至腹的心腹之一,是国民党有着庞大战斗力的军部势力土木系的核心领导人,因为他颇受蒋介石的信任,以及在国民党内部有着巨大的权力,所以他被时人称为了小委员长。

陈诚开始从小军官做起,他的人生本来平平无常,但是在蒋介石北伐的过程中他展示出了惊人的领军才能,因此被蒋介石看重,在接连提拔下最终成为了蒋介石的核心心腹之一。

陈诚开始他开挂般人生的起点,是从他接管了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师开始的,他在掌管这两支军队的时候为蒋介石的内战立下了赫赫的功劳,与此同时,也为蒋介石培养出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们,这些将领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 ,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败势显露,所以蒋介石早早的做了准备,他派出了陈诚前往台湾准备后事,陈诚带着先遣军来到台湾之后就厉行改革,把台湾上上下下整合得条理分明,打造出了一个安定的局势,只待蒋介石等人的到来。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最终抵不过人民的力量,在蒋介石有选择的情况下,带走了自己嫡系部属的很多国民党力量以及手下的百万大军们,最终蒋介石能在台湾落根,其中陈诚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所以在后来,陈诚成为了除蒋介石之外台湾权力最大的人物,官至国民党副总统,蒋介石因为陈诚对自己的忠心耿耿以及为自己付出的巨大贡献,蒋介石一直对陈诚礼敬有加,在陈诚去世前的一天还是蒋介石夫妇陪伴着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的。

所以说陈诚一直以来都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一位心腹大将,为蒋介石的一生权势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本身,为什么陈诚的嫡系部队会被称为土木系呢?

陈诚的嫡系部队之所以会被称为土木系,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陈诚是靠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师起家的,陈诚也在率领这两支部队的时候培养出了深厚的军事力量,因此两支部队出身的很多重要将领都属于陈诚的嫡系,而我们把十一合起来就是一个土字,十八合起来就是一个木字,把这两股军事政治力量合起来就是土木两个字。

所以因此人们才会把陈诚的嫡系势力称为土木系,这就是中华文字的伟大之处,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的原因,简单到了极点,并不是人们凭借着字面上意思以为的陈诚是靠土木工程起家的,这是不对的。

10

其实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自成一系,土木系只是一个称谓,至于为什么叫土木而不叫其他,则是因为陈诚的嫡系部队原来是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军,因为民国很多时候书写都是竖着写,“十一”就是“土”,“十八”就是“木”,因此就叫土木系。

因此,陈诚并不是工兵出身,实际上跟土和木也不发生什么关系!

今天,纵横就来介绍介绍陈诚以及他的土木系。

土木系的开山立宗之路

说土木系,当然就要说陈诚这个人,陈诚作为土木系的当家人,率领千军万马,到台湾后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因此,陈诚的土木系也值得关注。

作为保定军校炮兵第八期毕业的陈诚毕业后到广东参加革命,在黄埔军校担任炮兵教官,兼任炮兵队区队长,此时的陈诚并没有表现后强势的能量,充其量只能算作国民党的外围,他最早追随的人也不是蒋介石,而是邓演达。

所以,个子本身就矮小的陈诚根本就不起眼,在北伐陈炯明的时候,陈诚作为一个标准的外围,只担任一个连长,但是在棉湖之战中,陈诚的炮兵连大放光彩,将地方火力完全压制,炮兵本来就受重视,而优秀的炮兵指挥官更是难得,陈诚也因此得到老蒋和何应钦的赞赏。

到北伐的时候,陈诚先是担任中校参谋,由于在北伐中战功卓著,陈诚1927年4月晋升为少将副师长,6月晋升二十一师师长,势头很是强劲,但是,也正是因为陈诚和老蒋走的太近,所以,在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何应钦也借故将陈诚免职。

蒋介石复出后,也是陈诚鲤鱼跃龙门的时候,先是担任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1929年老蒋任命陈诚为第十一师师长,正式开启了陈诚的发家之路,中原大战后,陈诚更是因功升任十八军军长,到这里,陈诚已经成为蒋系中名副其实的大佬了。

作为中央军中最有势力的军事集团

当时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形成了三大军事集团,一个是陈诚的土木系,一个是胡宗南系,一个是汤恩伯系,但是势力最大的应该还是陈诚的土木系。

陈诚的土木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抗战人物,其中,四大金刚“罗卓英、林蔚、郭忏、周至柔”;十三太保“方天、刘云瀚、罗泽闿、杨业孔、石祖黄、吕文贞、赵桂森、郭汝瑰、刘劲恃、车蕃如、洪懋祥、李仲辛、吴仲直”。

除此之外,还有黄维,胡琏,彭士量等将领,都是国军中重要的将领。

要说土木系的发家,其实还真不全是老蒋的宠信,在中原大战中,陈诚的十一师,作战勇猛,所向披靡,老蒋在评价陈诚的作战时,也极为夸赞,将其与顾祝同、刘峙、蒋鼎文这些人物平起平坐。

到后来,只要加入土木系,那就是上面有挡雨的,下面有撑腰的,谁也拦不住了,仕途一片光明。

更是由于老蒋对陈诚的宠信,再加上土木系的将领的确是在战场上打出了不少胜仗,所以,土木系的势力一直在发展壮大。

土木系其实也是老蒋的嫡系

至于为什么土木系会一直受到老蒋的重视,甚至中央军的三大军事集团,其他两个已经土崩瓦解,只有土木系大部分逃到了台湾,其实说到底,土木系其实是老蒋真真正正的嫡系,是最信赖的部队,没有之一。

陈诚更是被称为蒋介石的缩小版,人称小委员长,说白了,就是最忠诚于蒋介石的那个,胡宗南和汤恩伯虽然厉害,但是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只有陈诚,那真是为老蒋操碎了心,后来老蒋即将败退,也是陈诚到台湾去给老蒋探路,在台湾,陈诚基本也是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样子。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