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霍光定义为叛臣权奸,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要被否定的,他迎立的皇帝刘病己就不具备合法性了。
所以,汉宣帝不管多讨厌霍光,明知道他的确有过居心叵测,但表面上还是要尊崇,赞美霍光,宣扬他的忠诚,彰显他的功绩,肯定他是武帝昭帝的忠臣,又选了宣帝继承昭帝,是一脉相承的正统。
假如霍家子孙不那么轴,没有那么跋扈,而是老实本分的,宣帝根本不会朝霍家下手,所以不必说宣帝负义忘恩,而是后果必有前因。
下面回到题主的问题。
霍光的野望
之前某在其他题目中回答过武帝为何要选择霍光为辅臣之一,就是因为他出身微贱又功勋不足,所以武帝越级提拔他,让五位辅臣相辅相成互相钳制。
以霍光为首辅,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以上官桀和金日磾为副,又授予上官桀左将军,金日磾车骑将军,由二人来分散霍光的军权。桑弘羊为御史大夫,身为副相,本人又凌厉干练,和丞相田千秋的老成持重刚好形成互补,统领外朝,可以辖制霍光的专权。
讲真,汉武帝这个人事安排非常完美,就是没想到金日磾会早死,一下子把几位辅臣中间的平衡打破,让武帝的一切安排都失去作用。
某一向认为霍光就是一个僭臣,如果你是忠臣,老皇帝死了,你是否该去忠诚的兢兢业业的辅佐新皇帝?可霍光不是啊,他带头搞小动作。
后元二年【前87】二月,武帝死,昭帝继位,改明年为始元。同年,霍光和上官桀、金日磾联姻,把两个闺女分别嫁给上官安和金赏。本来三个人就是比较核心的辅臣组合,如今因为联姻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把霍光和二位同僚联姻的时间定在后元二年依据有二,其一,武帝在世时,霍光必然不敢如此联姻,如果联姻的话,武帝根本不可能让这三位姻亲一起做辅政大臣的,用脚指头想都不可能,武帝脑子没那么轴。所以联姻必然在武帝驾崩之后,但是也不可能是后面几年,原因因为其二。
其二,上官安与霍氏之女上官皇后被立为皇后时,《汉书外戚传》记载是“甫六岁” 、“皇后立十岁而昭帝崩,后年十四五云。”上官立皇后是在昭帝始元四年【前83】三月,立后时甫六岁,甫的意思是才,也就是说才六岁。皇后在位十年,昭帝驾崩,驾崩时间是元平元年【前74】七月,前83至前74刚好十年,那时候上官皇后有十四五岁,后面带一个云字可见班固也不确定皇后的年龄,不管是甫六岁还是十四五云,都是大致年龄。
来倒推一下,十四岁的话,那就是后元二年【前87】生的,四岁立后;按照十五岁倒推的话,那就是后元元年【前88】生的,五岁立后。不管是五岁还是四岁,前面记载的甫六岁肯定有误,之前也解释过,武帝在世,霍光不可能联姻上官氏和金氏,所以,上官皇后只能是出生在后元二年【前87】,虚龄五岁立后。(本段推测欢迎质疑探讨。)
汉武帝的安排是让你们互相钳制的,结果你霍光通过联姻来结党呢,这该是一个忠诚的臣子该做的事吗?你想干什么啊?想破坏先帝的安排么?
但是,联姻并没有达到霍光的预期,为了增加自己的威势,霍光就想着给自己封侯,这一点和同样有野心的上官桀一拍即合。
虽然几人被任命为辅臣,但是武帝并没有给他们封侯,某揣测是武帝留的余地,想让昭帝亲政后慰劳辅臣再封侯,所以没有给他们封侯。
一个谨慎勤恳半辈子的人突然大权在握,必然要处心积虑的专擅权柄,霍光就是如此,因此炮制出所谓武帝遗诏,说之前后元元年时,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弟重合侯莽通谋逆,金日磾、霍光、上官桀平叛有功,当时皇帝忘记叙功了,现在以遗诏的形式封金日磾为秺侯,霍光为博陆侯,上官桀为安阳侯。
这个遗诏出现的略显诡异,为啥武帝临死时没有颁布遗诏,这都快一年了遗诏才公布出来。因此,就有人质疑,卫尉王莽担任侍中的儿子王忽反驳霍光的遗诏:先帝生病时,我经常侍奉左右,怎么不知道有封你们三位的遗诏,该不是你们各位自己封自己的吧!
当时让霍光下不来台,就怼王莽,王莽只好把祸从口出的儿子王忽鸠杀。因为王忽的质疑,霍光倒不敢那么不顾脸面,而金日磾也拒绝接受这份遗诏,拒绝封侯。
金日磾此人属于无欲无求至刚至正的人,当初从匈奴太子的身份沦落为养马的奴仆,真的历经坎坷,在母亲的教导下,从不希求非分的福气,坚持原则,绝对不会毫无原则的去随声附和别人,哪怕是皇帝。他的长子很受武帝喜爱,从小养在身边,因为和宫女嬉戏,金日磾就杀死长子,免得他淫乱宫廷,武帝都无可奈何。后来武帝想纳他的女儿进后宫,金日磾又拒绝了。莽何罗之叛正是金日磾的首功,霍光和上官桀只是首恶擒拿后去扫平喽啰的小功,现在倒好意思拿出来当功劳封侯。
当初武帝本想以金日磾为首辅,金日磾以自己是外国人为由拒绝,甘居霍光之后,武帝这才以霍光为首,因此,霍光最是忌惮金日磾。
如今金日磾拒绝封侯,霍光上官桀倒也无可奈何,直到始元元年九月,金日磾病重,出现转机,就在金日磾临终前,霍光上官桀把封侯的印绶强行加在神志不清的金日磾身上,终于先封一个。因为当政不到一年,还要有所顾忌,霍光上官桀二人一直到始元二年【前85】正月才如愿以偿。
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桀为安阳侯。汉书昭帝本纪。
金日磾之死,打乱了武帝的完美安排,也使霍光去掉一个最忌惮的障碍,对于上官桀,霍光还是没放在心上的。
有计划的排除异己
两位均不是善类还都有野心的亲家开始狼狈为奸,排斥桑弘羊和田千秋。霍光休息的时候,或者生病请假的时候,都是上官桀代替霍光行使霍光的那部分权利,看上去配合的很亲密。
然而,上官桀的野心膨胀的也很快,他和儿子上官安居然走通了鄂邑长公主的路线,把才四五岁的女儿嫁给昭帝做皇后,霍光大力反对啊,你想让皇后姓上官,我还想让皇后姓霍呢。
但是因为鄂邑长公主的支持,居然让上官桀父子活动成了,始元四年三月,上官氏被立为皇后。五年六月封皇后父骠骑将军上官安为桑乐侯。上官家的威势一下子超过了霍光,公开和霍光争权,甚至联络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他们组成了新组合,霍光倒被孤立了,善于隐忍的霍光继续忍着,寻找机会。
始元六年二月,霍光先朝桑弘羊下手,以昭帝的名义,“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
桑弘羊的一切成就都来自盐、铁、榷酤。霍光来这样一招是想干什么,能言善辩的桑弘羊得到了丞相田千秋的支持,“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
这样的公然挑衅桑弘羊的地位,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桑弘羊彻底加入上官桀阵营,和霍光唱对台戏。
但接下来就在第二年,元凤元年【前80】九月,就爆发了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上官桀父子、桑弘羊图谋政变,被霍光粉碎的事件。反正史书是这么写的,辅政还不到八年的时间,霍光就铲除了两个对手了,五位辅臣就剩下田千秋和他了。
铲除了上官桀和桑弘羊,霍光都威震海内了,这么一个谨厚老实的老丞相,更不在话下了,霍光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摆平了,元凤三年【前78】借故杀田千秋女婿,令丞相威信大跌,次年就抑郁死。
霍家天下
自此,霍光真正可以做到乾纲独断一手遮天。哪怕是昭帝已经加元服行冠礼,本该还政给皇帝的霍光继续掌握大权,“昭帝既冠,遂委任光,”(霍光传)这恰恰说明了,霍光已经完全挟制住昭帝,拒绝归政给皇帝了,他的举动明白人都能看清楚,汉书五行志评议“上既已冠而不归政,将为国害。”东汉时人有“数读《汉书霍光传》看到是乱臣贼子欲谋废立的征兆”之感叹,司马光更是指责“专政而不归,此则光之罪矣。”
而时人褚少孙还拍霍光马屁,歌颂他系黄帝后世而“王天下。”再从霍光禁止宫女穿开裆裤而昭帝没有一男半女来看,宫女们得多么惧怕大将军才不敢起攀龙附凤的心啊,昭帝得多听话才心甘情愿做和尚素着啊,啧啧,看看,大将军威不威风!
而汉昭帝的突然死亡,的确让意气风发的大将军大司马猛地措手不及。如此温顺听话的傀儡哪里找去,怎么身体如此不济死这么早。霍光不禁为继承人苦恼。
汉武帝活着的儿子只有广陵王刘胥;孙子们,就是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刘贺,燕王旦的儿子们。之前燕王旦谋反,儿子们可以排除,就只有刘胥和刘贺两个选择。
刘胥力能拔山、体格壮硕,武力值很高的,而霍光文不成武不就的不学无术,根本不是刘胥的对手,立刘胥岂不是要告老还家了?不立他吧,他又是最合适的怎么把他排除掉呢?
这时,就有投其所好的投机者出来,说当初武帝他废长立幼,就已经排除广陵王的继承权了,说明武帝他知晓刘胥不能继承宗庙社稷。此人的上书,为霍光解决一个难题,当即就提拔此人为九江太守。
霍光打着为昭帝立嗣的旗号,让上官皇后诏刘贺来做昭帝的嗣子。刘贺当年有十八岁了,来给十四五岁的上官皇后做儿子。
然而,仅仅二十七天,刘贺就被霍光废除,废黜的理由非常的冠冕堂皇,说刘贺荒唐啊淫乱啊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人怎么能继承宗庙社稷呢,所以要废黜。
后人看到这段会夸,霍光真是公忠体国啊,不给国家立荒唐皇帝,但是,认真思考一下,真是这样吗?嫌弃刘贺荒唐,那昭帝够聪明了吧,人家冠礼后你咋不还政啊,还不是自己贪权不放。如果刘贺真的如被废的理由那样荒唐,恐怕大将军睡着都会笑醒的,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睡女人沉溺奇淫巧技的皇帝正是一个合格的傀儡啊!
所以,通过史书留下的蛛丝马迹,很容易明白刘贺被废的真实原因,那就是他年轻冲动,不听臣下的劝谏先学着隐忍韬光养晦,而是企图挑战霍光的权威,不甘心做傀儡,竟然想把昌邑王臣安插到各个部门,并调整宫禁戍卫。
你一个新上台的傀儡就想染指兵权,想挑战一个掌权十多年的权臣,不废你废谁啊,哪怕被人说所选非人被打脸,大将军也得废你。
嗯,因为鸡毛蒜皮有失检点的宫廷琐事被废,刘贺你是第一人,比后来被质疑阳痿被废的那位强一点。
刘贺被废,武帝后裔就没有多少挑选的了,昭帝和齐王刘闳无子绝后;燕王旦、广陵王胥之前被排除,怎么能立他们的儿子呢;昌邑王刘髆儿子刘贺刚刚被废;霍光只好把目标投向戾太子刘据的后裔,因此,逃过巫蛊之祸流落市井的皇曾孙刘病己得到了出头的机会。
刚废了刘贺,迎立刘病己的霍光,站在刘家的朝廷霍家的天下前,就算是一向谨慎喜怒不行于色,也忍不住“骄溢过制”,他尚且如此,就别提霍家其他人了,如果不是汉宣帝比他还能忍,身体还棒棒哒,一直忍到霍光死翘翘,而霍家二代三代也没有丕师昭之流,刘家天下必然是要姓霍的。
霍光不是不想篡位而是不敢
霍光从头到尾都没有做到忠心为国,他上辜负武帝托孤之恩,下对不起昭帝的信任之情,他并没有后人歪歪的那么忠诚,而是一心做一个僭臣权臣乃至于霍家天下的肇基之祖。
霍光传记载一件事:有次殿中有奇怪的事情发生,群臣都吓一跳,做为辅政的霍光不是去看顾皇帝安危,反而先召掌管玺绶的尚符玺郎,问他索要玺绶,尚符玺郎拒绝不给,霍光就想下手去夺,尚符玺郎手按佩剑说: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霍光只得放弃,不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从尚符玺郎拒绝的事可见,刘家还是人心所向,臣子对刘家还是忠诚而不可动摇的。
所以,霍光只能审时度势,选择操控傀儡来掌握大权,这个更安全更稳妥些,所以,在元凤三年时,睦弘以“大石自立,僵柳复起”等异相妄称昭帝应该“求索贤人,禅以帝位”时被霍光诛杀。
综上,霍光不是不想篡位,而是不能,不敢。
就是这样。
参考;辛德勇先生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