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什么是社群裂变,该怎么操作?

什么是社群裂变,该怎么操作?

2020-10-14 19:33阅读(62)

什么是社群裂变,该怎么操作?:社群——指的是有着同一兴趣爱好或者是相同工作等一群相似的群体,组成一种团体。裂变——指的是一种变化的形式,分裂。社群裂变:

1

社群——指的是有着同一兴趣爱好或者是相同工作等一群相似的群体,组成一种团体。

裂变——指的是一种变化的形式,分裂。

社群裂变,其目的还是裂变,但是区分初始点,以社群为裂变的底座。

只是裂变的用户,从泛流量用户开始,变为从精准流量用户开始,效果比普通裂变好太多。

具体步骤

一、找准裂变内容定位

首先要从社群的需求入手,找准社群人员迫切需求是什么?

二、你所提供的价值,会不会被社群人员所分享

内容既要社群人员所认同,还要有能让社群人员自觉分享的理由。

三、制作海报

海报是裂变的关键,海报方面,还是要多结合成功案例,还要适合自己。

四、裂变流程

尽量简单,提升用户体验度,谁也不想整个过程太过复杂。

五、引导话术

根据规模,最好是多人进行

六、工具

也是根据自身情况,收费的免费的,自己选择,自己要前期做实验,体验一番。

时间不允许,也就简单说说,仅供参考!

2

社群裂变说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思路和操作很简单,分享一些框架给到你。


关于社群裂变,通俗一点说,就是让种子用户进行裂变,带来新的潜在意向客户。那么问题就在于如何让他们进行裂变?如果能因为价值观自发引导最佳,但一般情况下这种价值观驱动的现象太少了,最好用的肯定还是利益诱导



理解到这个层面,你就很轻松的明白裂变到底怎么玩,其实很简单,就一套公式。


超级诱饵+裂变规则。


1、超级诱饵,也就是裂变动力,或者是进群动力or利益诱导,都可以。常用的超级诱饵包括两类:低价产品;付费网课(付费资料)。其他的类似于优惠券之类的没有诱惑性的,不能够充当超级诱饵。


超级诱饵包装术,包括两点:适度突出价格;描述对于用户的使用价值。比如说一款9.9元的儿童魔力球,可以这样包装:为家长送福利啦!进群免费领价值99元的儿童益脑魔力球,提升孩子大脑发育!


2、裂变规则。常用的社群裂变规则就四套:邀请好友入群;转发裂变海报到朋友圈/微信群;朋友圈积攒;群发微信好友。


就是一个+的过程,举个最通俗的例子,邀请三个好友入群,获得XX超级诱饵;转发裂变海报到朋友圈/微信群,得到XX超级诱饵。就是这套公式的演变。


3、补充说明。这四套玩法是常见的,也比较单调,另外补充两种玩法,一是平台功能,比如说电商小程序或者是在线教育平台,拥有一些成熟的功能可以直接食用;第二种是一些小程序或者是工具,类似于抽奖,积分,打卡,红包等,都能否丰富社群裂变的玩法。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2525, \"file_sign\": \"ce97d98daa3a1700f1e0363e274fb5e0\

3

要创业,无论是微商或是电商,都需要找客户,用传统的发传单打广告的形式,效果甚微。利用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社群,也就是微信群或朋友圈。利用社交的关系链和共同的爱好,将大家聚合在一起,然后通过这个社群中交叉的关系网和微信朋友圈,进行扩展裂变式的传播,就形成了社群的裂变。

实现裂变要有朋友圈好友基础,在你加入的社群中,多培养自己的好友,当群体超过了200人以上时,就可以做裂变。在社群中前50名往往都是骨干,要求他们每人拉IO个好友入群,这个社群就迅速增加了500人,把这500人重新建群,命名为社群②,按群规设立骨干管理。就用这个方法继续扩展裂变下去,还会有社群3,社群4……。

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有了一定的好友量,就可以在朋友圈做一些项目。

4

社群,这个从笔者参加工作起,就一直火到现在的商业词汇,被无数人所尝试和实践,有的凭它创造亿级营收,有的用它获取百万流量,而有的,没有做出任何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笔者自诩全栈运营(小吹一下,不必当真),虽谈不上精通,但对社群也算是比较熟悉,根据我的判断,社群是目前进行获客与裂变最有效的工具,基于社群进行产品营销设计,已经成为趋势,或者说一直都是趋势。

接下来就简单聊聊社群裂变营销。

社群裂变营销的3个模型

首先,社群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社群的作用也很丰富,但如果仅从增长的角度看,社群可以分成三种:传播型、产品型、服务型。

(1)传播型

传播型是以裂变为导向的,最简单的就是用微信群裂变进行社群的快速扩张,到一定时间在进行产品转化,这一点做的比较早、比较疯狂,且受益较多的就是有书共读。

简单描述下传播型社群裂变模型的路径:

关注公众号——扫码进入微信群——群主发消息和海报强调转发——转发海报并截图发至群内——审核通过并告知共读规则——固定时间发共读入口并打卡——流量循环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有书就利用这个裂变模型增长了千万级粉丝,并一举奠定其在知识付费领域的地位,而在诗词大会比较火的时候,有人以诗词大会为名义,配合传播型社群裂变玩法,一天时间轻轻松松收割十万甚至百万粉丝。

至于现在,已经很难做到了,主要原因是套路不得人心,太容易识破,红利已不再,但有人依旧在使用,不是因为它还有效,而是操作容易,只要在必要环节做到极致(比如审核),还是可以收获用户的。

(2)产品型

所谓产品型,是把社群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即需要付费才能入群,而且群是主要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很多付费打卡类产品属于这一种。

其经典路径是这样的:

关注公众号——购买课程——添加个人号——拉群——介绍学习模式及群规则——每天提醒打卡——打卡——转发朋友圈——完成打卡——流量循环

利用产品型社群裂变模型的典型玩家是薄荷阅读,据说已经创造过亿营收,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除了这一模型,它还有两个创新点。

一是有诊断转化环节,这可以极大提高付费效率和几率,因为测词汇量并匹配产品,对用户属于习惯型动作,减少了犹豫时间。

二是加入对赌机制,即打卡返现,进一步降低了决策成本,但大多数用户是很难坚持到规定返现时间,使该模式盈利及创造更多营收变成可能。

目前多数社群营销模式转入了产品型,竞争变得愈演愈烈。

(3)服务型

服务型社群裂变模型,是把社群当作服务用户的工具,是附属物,仅做答疑,偶尔也会二次传播,但用户使用产品是在单独的平台上,其用户路径如下:

关注公众号——进入落地页——裂变转化入口——生成海报——转发并成功邀请好友——报名成功——扫码进群——服务并激励继续传播——流量循环

服务型是比较稳妥的模式,它的好处是把容易伤害产品使用者的裂变环节提前(主要方式有团购、解锁和分销),直接过滤掉大部分流量,而已进入社群的用户,通过激励可以继续分享海报拉新。

比如多数知识付费产品,通过分销的方式实现裂变,用户进群后会被告知完整上课流程及后续服务,同时也会提醒,可以继续分享课程海报,多邀多得,并且利用竞争机制设计了排行榜,以鼓励更多人。

以上是简单分析的三个社群裂变模型,并非绝对,任意两种或三种完全可以融合,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对社群裂变有一个容易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社群裂变营销的4个步骤

目前,课程类产品多数使用社群裂变营销,其本质是一种体验式营销,而如何让课程吸引更多用户,并通过短时间体验让用户产生购买欲望,实现转化,这是做用户增长的运营人比较头疼的问题。

那么,怎么做比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采用较重的运营。关于具体的做法,大体分为四个步骤:

(1)策划

策划阶段需要从符合大众需求的痛点切入,尽最大努力抓住用户注意力,即选定人群,这是其一,其二是考虑热点,即考虑适合目标人群的特殊时间点,比如中高考、公考、考研、四六级等,以这些时间点设计体验式课程,吸引并转化用户。这是课程选题的基本原则。

其三,是根据「目标-路径-资源」去完善策划内容,并依据此进行落地,至于如何按照此逻辑去完成,后续文章会分析。(可关注公众号:野生运营社区)

(2)拉新

拉新阶段即利用产品手段做增长报名,设置门槛,筛选用户,主要分付费式和邀请式两种,一般来说会在详情页同时布置这两种入口,用户可自行选择。

不过,这一步往往会利用锚定效应,设置限时优惠,逐步增加门槛和紧迫感,目的就是让用户倾向于选择邀请式,这比仅保留一种方式更好,因为既保证了体验,又同时兼顾转化和传播,一举两得。

(3)维护

维护阶段要做的事情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即答疑和引导,这里要考虑的是人员配置问题,需要尽量多的用户运营人员,标准化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比如,一个课程学习类社群的标准配置是1个班主任加1-2名助教,班主任负责上课提醒、公布规则、引导后续转化,助教则负责日常维护,为用户答疑解惑,甚至与用户单独沟通。

(4)转化

社群转化最常用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价体验,比如免费试听,低价体验课等,另一种是直播,让老师开直播做转化,利用名师效应推销课程。

这两种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关键在于老师能否参与到社群内的日常交流,因为用户在社群内学习能够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这其实非常有利于最终的转化,毕竟信任才是转化的核心基础,是重要的一环。

总结

社群裂变营销模型分三种,即传播型、产品型和服务型,三种同时存在,根据你的运营习惯、用户习惯、提前测试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型。

社群裂变营销的四个步骤,即「策划--拉新--维护--转化」,每一步都有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只要做到极致,高转化率将不是难题。

最后,附一张图笔者曾经使用过的模型图,帮你读懂社群裂变营销:

作者简介

独孤伤,知名k12公司资深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PMCAFF认证专栏作家,运营研究社专栏作者,野生运营社区合伙人,裂变研究者,运营老司机,教育行业观察家。

公众号:野生运营社区(dugu9bubai)

5

给你说个很简单易懂的例子。

首先确定一批种子用户,比如在QQ里面,我需要裂变出18~25周岁的学生群体,不限性别。我选择建立一个QQ群,前期先在群里拉10个种子用户,这10个人必须是不同地区,年龄符合18~25周岁的学生用户,在群里跟他们交代,帮我拉人进群,每拉10个人我给你发10元红包。然后他们10个人假如都拉了10个人进群,此时群里就有110人了,然后你再交代新进的100人 同样的,拉10个人进群发大红包(此时的红包就根据你的成本来判定 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 比如红包转发的方式 不用花那么多的成本) 然后形成无限的裂变,10个变成100,100变成1000,这也是常见的裂变玩法。

请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6

社群裂变已经不再陌生,现在很多传统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社群的作用,社群能更好的去中心化,让消费者更加接近商家,商家能够通过社群进行价值输出,在线上很好的与客户建立一种信任链接。

社群是什么?

社群指的是一种关系链,是指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人通过某个互联网平台载体聚集在一起。

社群裂变是什么?

基于互联网思维让用户帮助你进行1变2,2变4的倍增式吸粉。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

而上面的图片就是一个循环式的病毒营销裂变方式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接触过了,想要实操可以关注我一起探讨教你实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难得是做好人情,人心,人性,一切站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出发,你就赢了。

最后送大家做社群首要明确的4点:

1.社群不能为了建而建,要明白目的是什么?

2.社群的建立者要组建一个团队去运营,需要对社群负责,别慢慢沉寂了

3.群不在多,在精

4想要更快的裂变人,一定要组建自己的自媒体矩阵

社会路太深,我要回农村,我是草根创业者于泓铄!

欢迎互关与我讨论社群,听说有1000关注我就有1000人关注你,但是我们得互动起来!

7

裂变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流程,要快速裂变的话建议用工具,比方说进群宝,是目前市面上相对用的比较多的裂变工具,原理是策划活动,引发用户不断转发,吸引用户入群,可引流到官网,公众号等

8

社群是一个有分工协作和相近兴趣的群体集合,社群裂变就是找到个更多目标用户,目前比较火的裂变方式就是海报裂变,通过海报裂变引导用户转发,利用进群宝等工具来自动建群,智能管理群

9

任意场景的销售都是流量+沟通+转化的问题,基于这一属性,才有了那句: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用社群营销再做一遍



你去看任何生意其实都是先有客户,然后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接洽产生信任,要么当即成交,要么细心维护后的延迟成交,放到社群运营就是一个引流建群/裂变(解决流量问题)+运营/社群矩阵(解决沟通及信任问题)+社群转化(解决流量变现问题)

今天只聊社群运营中引流建群与裂变的问题

缺少流量的营销就是死路一条,就类似于你选了个池塘钓鱼,却发现池塘里面连鱼苗都没有,你的钓鱼设备和技术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社群运营流量问题是关键因素, 在社群中解决流量问题的两大关键因素,引流建群和裂变。怎么去建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我拉谁进社群,我家客户少拿什么建社群呢?

精准客户抓取

找一百个泛粉不如一个精准粉,我们在做引流建群的时候,清楚自身客户的画像和定位非常重要,你给保洁大姐们推荐香奈儿多少不合时宜(虽然保洁大姐中也可能隐藏着拆迁户,毕竟是少数);

你清楚自身客户的画面和定位时,你可以把这个画面具象出来, 比如年龄段/性别/地 域/经济实力/行业等,有了这些具象的画像,你会延伸去思考还有哪些行业会有这样的客户?这些客户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关心什么?

通过具象画像去拓展延伸画像,其实就是不断得去扩大你的精准客户范围,帮助你建立更大的精准客户池塘

如何引流建群

当我们需要建立社群时,如何去引流?其实你的客户多逃不过以下几种情况,是你朋友的朋友?是延伸画面群里的朋友?是本地某个微信群的朋友?是热爱关注某个app的朋友?通过这些我们认真总结了一套“借人、借群、借媒介、借渠道”的4J引流法。

1) 借人:你的好友里面可能目标客户较少,那你亲朋好友呢?你的员工呢?你原有的客户呢?借助他们的力量呀,借助他们的社交圈啊?有一个六度分离理论是说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全世界任意一个人。

2) 借群:本地的媒体群/微信群/行业群、跟别人互换群、去主动认识结识群主,打通关键人物,借助群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客户

3) 借媒介:这是个大数据时代,你有清晰的客户画面,这些人线上喜欢光顾哪里,线下喜欢光顾哪里?借助数据都是可以找到的,不管是线上投放广告进行网罗还是线下利用加好友进行接洽,都是能轻松解决的

4) 借渠道:定位35-45岁高奢品牌女装的客户一定会光顾本地高端的美容院,高端一点的包包店,瑜伽馆或健身房,这就是他们的延伸需求啊,所以你要思考你的定位,思考你的客户会出现在谁的店里,去联合去互利共赢。

借助人/群/媒介/渠道,你与自己的客户有了交集,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怎么让客户来到你的流量池(社群),如果拿钓鱼来类比这件事情,我们找到了很多有鱼的池塘,怎么样把鱼捞到你的桶里面来?接下来要考虑的是鱼饵和装置~

鱼饵和装置:既然这些客户是你的精准粉,那么你的产品他一定有需求,送产品/送延伸品(券、抽奖)/送体验券/送服务/送知识见闻/与其他群进行联合推广,给他想要的,让他自己主动来找你(这里当然是鱼饵越大,鱼儿越有兴趣,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社群内的装置问题,你不可能捧着手机来操作社群,会被累死,两款不错的社群工具推荐:wetool(免费版)就很好用、流量巢(付费),付费的流量巢相比wetool更智能,不管是速度还是加人的数量,另外一台电脑可以挂多个微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

群裂变让你的流量十倍暴增

这是通过你前期引流进群的群成员再去做群增量的过程,这里涉及到如何增加前期群成员的积极性(对他们给足利益,设置门槛,裂变效果会更好)

1) 群成员转发类:这里分成两种情况,简单点就是只要转发群或者朋友圈即可,转发难度系数小(但也会有转发者设置分组可见或仅自己可见),裂变效果可能会存在不确定性;稍微复杂一点,转发朋友圈集赞型,强势要求多少人可见,曝光率能得到保证,裂变效果好。

2) 群成员人数定档类:比如群到200人,送小礼品,群到500人,送大礼品,给群所有成员设立群目标,激发群成员积极性,因为是大锅饭,不利于调动群所有成员积极性。

3) 群成员拉人给利益型:给群成员制定具体拉人目标,拉的人越多,所得利益越大,多劳多得,利于调动群成员积极性。

4) 群成员拉你进鱼塘给利益:前面的都是给利益让群成员拉人进你的鱼塘,这里是让群成员拉你进其他鱼塘,自己去利用鱼塘获取流量。

其实群裂变,不是简单的拉人建群,其中涉及到很多工作部署,包括你的话术准备(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产品或活动怀疑的、碰到同行搅局等)、人员准备(群主、群里处理事情的、群托、群里鼓动气氛的)、资料准备(活动利益赠品拍照、赠品价值、赠品好评等)、红包及活跃群气氛准备,任何尴尬的气氛都可以用红包解决(发红包技巧、红包雨设置、活跃群气氛的准备),这些环节都做好,裂变才能势如破竹。

如有其它问题,请关注公众号“scyyhd”,会安排专人,第一时间回答您的疑问~~

10

活动模型

增长裂变目前比较常见的模型主要有“拼、帮、送、砍、券、比”几种形式,最近还看到一种新的玩法理解:换。

  • :拼单、拼团,大家合力完成一件事情,双方共赢。
  • :帮助好友助力抢火车票,助力好友游戏加速,助力好友农场浇水,邀请好友帮忙自己加速完成一个任务。
  • :买一赠一,比如瑞幸咖啡把这个模式做得很到位,邀请好友获得免费咖啡。
  • :例如微信读书,邀请好友阅读某本书,双方都可以获得券。
  • :最常见的就是砍价,之前朋友圈经常刷到的文案:是朋友就来砍我等等。砍的表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砍价。
  • :类似很多排行榜功能,引导用户之间进行PK,带动用户的参与热情,游戏经常用这招。
  • :二手市场的崛起,各种旧物互换和交易,利用社交关系加强传播和宣传。

以上模型都有现成的工具,可以在微信端、搜索端、各类设计网站去找到现成的创意设计。利用市面上已有的模型做好细节也是一种选择,未必要绞尽脑汁去设计和创新全新的玩法。如果团队很强,时间和资金成本足够的话除外。

页面策划

H5页面策划重在结构和逻辑是否清晰。有的落地页面属于长图,内容较为丰富,可以拆解为上中下三段。有些落地页比较简洁,只展示一屏。

  1. 上段

一般突出活动主题、利益诱饵,越能抓住用户越好。当然这些诱饵谋者中毒上对于用户来说是必须有用的,可以有一些套路,比如免费领取但需要转发朋友圈之类的,但不能欺骗和用户。展示的第一屏也要尽快的做用户引导操作,越早拿到用户信息越有利于后期的转化跟进,如果行动号召放到最后才展示,用户可能早已经离开页面了,白白浪费了一次和用户建立联系的机会。

2. 中段

如果说上段是提出我方观点的环节,表明主题立意,那么中段就要用论据做证明。常见的权威机构认证、行业资质材料、知名专家说明、顾客评语等,主要是为了打消用户的顾虑,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结合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去强化和突出这一块

3. 下段

重新召回和再次进行行动号召,很多落地页在页面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有引导用户输入手机号的提示,在页面设计的下段也有,未必是再次输入手机号,可以是让用户关注公众号流到企业的流量池中。总之是不断的强化临门一脚,让用户去行动或者留下联系方式。

无论是长图还是短图,活动主题、行动号召都是必不可少的,结构顺序也可以多次反复,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是无感知的,看过即行动是最好的期望值。

礼品选择

你能想象到的礼品或者诱饵有哪些类型?

大致可以分为实物和虚拟两大类,它们给人呈现的感知各不相同,依据活动特性、用户需求做选择。

  1. 实物类

这类产品其实不好选择,同时也涉及到物流运输,成本较高。近期参与过的一次实物类活动是混沌大学的助力送《增长思维》签名版书籍。送亲笔签名书还是能给人不少期待的。其他类似赠送创意周刊、定制版笔记本等小物件都是属于低成本的一种玩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做到品牌传播的效果。

2. 虚拟类

视频会员、话费券、红包、消费和抵扣券...虚拟类商品相对简单直接,领到即可用,没有中间成本。

转化路径

全链路增长路径重在什么环节?增长黑客说的海盗船模型:AARRR,深入思考和处理过后又看到那些内容?

  • 获取用户(Acquisition)
  • 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
  • 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 获取收入(Revenue)
  • 自传播(Refer)

获取用户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外部渠道、推荐等形式获得流量,完成用户转化;

提高活跃度、留存率一般常见的玩法有养成类小游戏、大型活动、会员体系,把用户从新客户变成老客户,慢慢的培养感情和建立关联;

获取收入更多还是需要依靠产品本身的质量,产品能否让用户满意是最关键的。对于用户来说产品是有用的,并且用户确实有很强的需求动力;

自传播更多的还要看活动本身的利益诱饵是否足够,活动体验的流畅性如何。如果一个活动本身能给人的吸引很少,想获得大面积传播自然很困难。

一个活动本身的增长周期会持续多久?

  1. 用户视角

活动设计者暂停活动投放是属于强制停止活动,抛开这一点,一个活动本身传播到什么时候会让用户产生厌倦情绪?还是说只要有利可图,这种活动理论上会一直延续?对于参与者来说关心的除了能获得利益之外,对于自身的品牌形象的考量会有多少?如果一场活动可以无限延续下去,如果是你,一个有利可图的活动你会坚持多久?我们曾经参加一个签到活动200多天,最后还是间断了。思考这些问题可能让运营人自己对一个活动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

2. 设计视角

作为活动设计方考量一场活动效果比较简单和直接,用户生命周期和获客成本的效益如何,能够带来实际收益即算一次不错的活动。单场活动,短周期活动考量可以从ROI角度很直观的去计算。但是像双十一这类活动,用户其实越来越容易产生皮圈,它能持续多久并一直让用户积极参与?目前能想到的是活动品牌化,成为行业标杆,这是不是也说明了品牌还是最持久和稳定的流量来源。

关注我, 经典运营、营销案例拆解,每一篇都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