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呢?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呢?

2020-10-14 13:31阅读(68)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呢?:这种情况不现实。北方游牧民族一般没有固定居住地,以游牧为生,离中原王朝非常远,而且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大军北上

1

这种情况不现实。北方游牧民族一般没有固定居住地,以游牧为生,离中原王朝非常远,而且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大军北上,生活物资无法解决,且游牧民族发现打不过中原军队,就向北逃遁大漠深处。况且中原军队无法在大漠长期居住,刚刚收拾完一个游牧部落,退军之后又被另一个游牧部落填补上。

一、历史上早期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对中原地区进行骚扰、打劫,抢完就跑,使中原王朝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战国时期,北匈奴就不断南下,为了抵御匈奴劫掠,秦、赵、燕三国就开始修筑长城。秦朝统一中原之后,长城的规模越来越大,秦始皇三十三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秦长城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筑万余里,故史称:“万里长城”。

那么依照秦朝当时的武力为什么不北上统一匈奴呢?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这些匈奴骑兵抢完就跑,如果你往北追击,他们就遁入大漠深处。这里除了草原就是荒漠,大军根本无法追击太远。当时的运输条件,粮食运输是一大难题。军队得不到补给,有时找水源都困难。

那时的北方异常寒冷,特别是小冰河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常常面临牧草枯萎、牛羊冻死。这些游牧民族面对严峻的生存威胁,就组织起来到中原地区来抢劫。

另外这些游牧民族长期吃牛、羊肉、喝奶,他们需要茶叶和盐,一旦这些物资得不到供应,他们就会拼着命到中原抢劫,虽然有长城阻隔,但是有时长城也挡不住他们野蛮的铁蹄。

二、历史上大汉、大唐、宋、明朝,都有过深入漠北地区扫荡游牧民族的军事行动。

唐朝时对东突厥的军事行动,直接把东突厥纳入唐朝管辖。北宋也曾横扫大漠,但由于路途遥远,钱粮支出太大,一场战争打完,直接导致国库空虚,得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缓过来。闹不好王朝崩溃。

有时仗打完却发现不能留下固守,中原军队一撤军,新的游牧民族马上填补空白,又形成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鞑靼、突厥,还有之后的大辽的契丹族、蒙古族等。所以这些游牧民族,你根本治理不了。

三、北方游牧民族自从学习了中原文化和技术,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封建制度,对中原政权形成更大威胁。

完成封建制度建设的游牧民族更可怕,他们不但抢劫生活物资,而且开始占领大片土地。如大辽、大金和蒙古等政权就是这样形成的。使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征战不断,而且有的直接消灭中原政权,一统天下。

所以,不是中原王朝不想统一北方游牧民族,而是受到北方自然环境的限制,使中原王朝对付北方游牧民族时束手束脚,不能一劳永逸地解除北方游牧民族威胁。

  •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2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虚拟场景。

就假设明朝不计成本灭了北元,一统漠北。

然后呢?明朝该往漠北移民吧?改变草原的民族结构吧?如不然,汉人仍然住汉地,游牧民族仍然住草原。过不了多久,草原部落与中原离心离德,就又该要造反了。

历史上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西汉打击匈奴,东汉撵走匈奴。最后占到便宜的是鲜卑人。当鲜卑控制草原后,反过头来又与中原王朝重复匈奴人的旧事。

还有唐朝。当年唐太宗、高宗两朝下大力气灭了东、西突厥,派了不少兵镇守。设立的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加起来有三十多个。

PS:都护府都护由朝廷派官员担任。都督府都督和羁縻州长官由朝廷册封当地的土著首领兼任,名义上要向唐朝纳税,但实际上都是独立小王国。

结果呢?仅仅20余年,突厥就造反了,又建立了突厥第二汗国。

那些连七八糟的都督,羁縻州长官,可能第一代见识过唐军的厉害,心服口服。但传到第二代,第三代,肯定就不服了,那肯定就要造反了。

这种征服了,造反。再征服,再造反的循环过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铁律。

所以,正经由汉人建立的中原王朝想要有效且长时间统治漠北草原,一定要移民。要让汉人成为草原上的主体民族。就像当年汉武帝武力驱逐匈奴,移民河西,并彻底汉化了河西走廊一样。

但是,你以为移民就能一劳永逸吗?

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漠北草原的生活环境与关内的差异实在太大了,比起河西走廊,也有很大差距。

你以为草原真是民歌里唱的那样,“风吹草低现牛羊”?

别逗了。草原环境的恶劣,超出想象。夏天出门解个手,野蚊子能把人活吃了。



解个手尚且如此痛苦,洗澡、煮饭,那就更不提了。让一个人中原长时间生活在那种环境之下,迟早要逼疯。

而且这还没提草原上不能耕作的问题,中原人不会放牧。让中原人不耕田,成天像草原人一样“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算是血统再纯的中原人,他也得胡化。变的跟草原人无异。

其实,草原上的人很多就是中原过去的。

比如史书上就有记载。说南北朝时,有大量的汉人为了逃避战火,逃到了草原上。

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迎萧后置于定襄――《北史·突厥列传》

这些汉人最后都去哪里了呢?

这些人都“胡化”了,与草原游牧民族融合为了一体。

你一个汉人在草原上生存,不“胡化”不行。

在很多时候,是环境改变人,而不是人改变环境。这就好比一个广东人在广东,肯定是一年四季穿大裤衩子加人字拖。可一旦他移居内蒙古,他肯定就不这么穿了。因为环境便了,没有一年四季穿大裤衩子的条件了。



所以说,并不是草原民族天生就野蛮。他们只是因为环境限制,只能活的像野蛮人。你让一个汉人过去,一个月不洗澡(因为草原上没有固定水源),到最后肯定是跟草原人一样,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皮肤上的污垢像干旱的黑土地一样龟裂,头发板结,不得不把头发剃掉一部分,脑袋上只留一撮毛。



扯远了,咱们回到假设场景。

假设明朝灭了北元,并移民漠北,改变了草原的民族结构。

然后,结合前面说的“环境改变人”,你猜猜未来会怎么样?

未来的结果肯定是:汉人无地可耕,只能在草原上放牧,慢慢受环境影响而草原化。隔了三四代人后,新生代在草原上长大,以草原人自居。到最后,草原变成了他们认为的故乡,中原则变成了陌生的地方。南下入关抢劫,甚至是入关推翻紫禁城的皇帝,对他们而言,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负罪感。他们只会觉得自己与中原人本就不是一路人。

如果最后是这个结果,那你说,中原皇帝还费那劲干啥?

早造反是反,晚造反也是反。那干脆别搭理草原了。修万里长城,拒外患于门外。这是在机枪大炮发明之前,中原王朝唯一兼具经济性和可行性的操作了。



当然,你可能也会提出质疑:那清朝为什么就能征服草原?难道清朝不是中原王朝吗?

清朝当然是中原王朝了。可一方面,清代帝王本身就起自夷狄,其自身的边疆少数民族身份使得他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对待和处理游牧民族问题。

另一方面,清朝从皇太极三征林丹汗,到乾隆最终平定准噶尔,前前后后,花了一百三十多年时间。清朝平稳统治蒙古的时间,实际也就是一百多年。

在这期间,还伴随沙俄东扩,压缩了鞑靼民族生存空间,逼迫草原人归顺清朝的因素。

也就是说。清朝征服蒙古草原,是大棒加胡萝卜,外加门外还有一头虎视眈眈的熊,一直想吞掉蒙古,三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外蒙古没有生存空间了,投沙俄,远不如投清朝。他们自然就只能诚心臣服于清朝了。

然而尽管如此,到了清末,你也看到了。一旦当清朝的控制力下降,外蒙古人是不是立即就赶走驻蒙清军,扯旗子造反了?

草原与中原,环境完全不同,统治逻辑完全不同。中原王朝要想兼顾,既统治草原,又想统治中原,就必须运行一套双元双轨,又相互依存共生的政治制度。

可即便如此做了,也不能保证一劳永逸,万世太平。团结“非我族类”,是需要政治智慧的一件事。别说古代了,即便是现代,该如何团结各民族,也仍然在摸索中前进。

3

可统却不易守。

可统。

想当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匈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不出来。

因此,一统北方千里草原,在西汉时期就能做到了。

不易守。

相比于现在的人口基数,中国古代可谓是地广人稀。从秦、汉、三国到两晋,全国人口总数一直在1000万上下浮动。特别是三国时期,人口只有6、7百万。在靠天吃饭的年代,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守着水源丰沛的良田就行了,跑到不长庄稼的大草原剪羊毛,他们确实不习惯。到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终于突破了一个亿,可惜此时的繁华只是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自此后,大清朝一路下滑,连年的割地赔款,连祖宗留下的基业都保不住,更不用说其它的了。

4

始皇帝虽然英雄盖世,却也只能望草原兴叹。

赵匡胤拿玉斧在大渡河上一划,然后说:此外非吾有也,于是北宋正式承认了大理国。

始皇帝呢?他可没有赵匡胤那么轻松。修了一道万里长城之后,这才能说:此外非吾有也。



秦帝国放弃北方草原了吗?

至少在当时,始皇帝确实放弃了。虽然大将蒙恬北却匈奴七百余里,但秦帝国还是修了万里长城。

长城,意味着防守,往往是进攻不能才搞防守;长城,也意味着疆界,中原王朝在北方就是以长城为界。



虽然南服百越、郡县岭南,但秦帝国在北方的总体攻略就是防守和定疆。而百代皆行秦政制,秦朝这么玩,后世的中原王朝也只能这么玩。可以说是路径依赖,也可以说是因袭照抄,但中原王朝始终无法突破长城一线,在北方一直是防守态势。

汉武帝英雄盖世、汉帝国富甲天下,有野心、有能力,于是必须要对草原染指一番。卫青出河南、霍去病出河西,从匈奴帝国手中撕下了两块丰美的水草之地。但,汉武帝也只能到此为止。武帝之后的西汉以及后来的东汉,虽然能够都护西域、穷追大漠,但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手段却是内迁。至于草原,汉帝国的态度,仍旧是化外之地。




统一北方的北魏王朝,是鲜卑这个游牧民族建立的。但北魏后期却在北方修长城了。所以,北魏一旦成为中原王朝,也得按照秦始皇的套路玩。

宇文泰关中改革,于是西魏、北周以及隋唐一系解决了内迁胡人与中原汉人的时代问题。于是,大唐皇帝在中原称皇帝、在草原称天可汗,唐帝国开疆叶尼塞河、州府万里草原

但,大唐雄迈到玄宗皇帝为止。这时候虽然进入鼎盛,但北方八个缘边节度使已经限定了北方疆界。只不过秦始皇是修长城,唐帝国是建兵团。



北宋甚至把汉武帝拿下的河南之地,即今天的宁夏,都给丢了。所以,北宋基本上回归到了秦帝国的疆域时代。

女真大金也是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前,就是草原霸主。但是,入主中原之后呢?女真人迅速汉化,甚至连东北老家都回不去了。对北方草原,开始是血腥屠戮,然后依靠塔塔儿人牵制,最后依旧是修长城。

蒙古人最为生猛,但元朝只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所以,蒙古贵族一直没有进行彻底汉化,始终保持草原本性。于是,大元皇帝虽然身在中原,却心系草原。因此,元朝对中原的统治要多粗放有多粗放,粗放到打下南宋都忘记去收税。



但是,中原一旦重新整合,蒙古人就只能立即北撤。因为这伙人从来没把中原当成自己家。中原主人不欢迎自己了,甚至拿着棍棒死命撵了,那我就赶紧跑回草原纵歌牧马。

游牧民族征服中原之后,一定会遭遇两个选择,也是一个二难问题:一个是迅速汉化,然后成功入主、但会放弃草原;一个是拒绝汉化,然后难以立足、于是迟早会被赶跑。

满清人为什么实现了中原和草原的统一?

满清的皇帝搞出了一个三位一体,在中原地区称皇帝、在蒙古草原称大汗、对雪域高原称文殊菩萨转世。所以,满清贵族的统治手法是相当厉害的。但,还是那个问题:你满清人要不要汉化?



这个必须要,不汉化就没法在中原站稳。但汉化了的满清,又该怎么统治草原呢?靠三位一体的尊号、靠三个尊号的故事,就能搞定草原吗?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这句话是满清皇帝的认识,也是满清皇帝统治草原的攻略。但认识和攻略只是主观原因,而客观原因则是成本。清朝人比明朝人征服草原的成本,要低得多。

蒙古草原与雪域高原融合,使得北方游牧民族接受了宗教信仰。战争搞不定、政治搞不定,但宗教却可以搞定。正是因为宗教手段的使用,所以满清在草原的统治才不会有那么大的阻力。清朝人也才能够把统治范围扩大到帝国统治的地理极限。不能再远了,依靠古代的交通,满清人怎么也不可能扩展到北冰洋,因为统治成本太高。

回顾历史,才能找到定位;俯瞰历史,才能看清规律。于是,从回顾和俯瞰中,我们也就可以给出一个作答:

决定历史演化的是力量和人心。法家集权、儒家礼教,能够在农耕文明的中原输出暴力、输出秩序,于是建立了稳固统治。

但这两个手段只能在农耕文明内部奏效,能够征服中原人心,却不能征服草原人心,甚至征服草原的力量也日益捉襟见肘。

战争暴力和政治制度外,还有一个手段,也可以征服人心、输出秩序。这个手段就是宗教,从信仰层面征服人心。

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草原需要首先被宗教驯化。这个历史机遇出现在16世纪中期,标志事件就是蒙古俺答汗与西藏索南加措的会面。这之后,喇嘛教才成为蒙古草原的普遍信仰。

而这个历史机遇,恰巧被清朝人抓住了,满清人在正确的时机做对了正确的事。而如果没有草原的集体宗教化,满清人就是再怎么搞联姻、搞战争、搞同化也难以统治草原。文明形态不同,导致统治成本高不可攀,清朝就会像明朝一样被崛起的草原拖死、耗死。

5

导入语:在中国古代,自从战国末期开始,到了清朝中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几乎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劲敌(元朝除外,因为元朝本身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而且元朝时蒙古高原基本上处于统一状态。)他们时而和中原王朝和好以获取大量的生活资料,时而南下掠夺,给中原王朝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是灭顶之灾。

比如强大的汉朝就同匈奴征战多年,死伤惨重。而统一中原不久的西晋,偏安东南的南宋,则因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崩盘,直至灭亡。

游牧民族入侵

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冲突

历史上,最早的游牧民族大规模侵扰中原的记载,是在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废除太子,太子的外公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灭亡西周,中国从此进入春秋战国五百年的乱世。

秦汉时期,游牧民族匈奴屡屡南下,但是碰到强悍的秦汉帝国,多次血与火的拼杀之后,匈奴帝国土崩瓦解。中原王朝进入强盛时期。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引来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入侵。以匈奴、鲜卑、羌等为首的多个民族纷纷进入中原。中国开启了东晋和南北朝的三百年乱世。

强大的隋唐帝国也多次与突厥兵戎相见,最终迫使突厥远走他乡。中华文明进入全盛时期。

唐末,随着契丹的崛起和国家内乱的重燃,北方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重现。先后出现了辽(契丹)、西夏、金、西辽、大蒙古国等政权。最终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强势崛起,先后灭亡各个政权,并且于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中国。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大明王朝,天子守着国门,大部分时间,防的就是游牧民族蒙古。明朝和蒙古死磕两百多年,最终双双覆灭。

可以说,封建时代,中原王朝的敌人不计其数。但是只有一个是永恒的敌人,那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入侵

那么,中原王朝有没有想办法去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呢?有的,并且尝试了各种方法。

中原王朝统一游牧民族的尝试

题主认为,中原王朝不去统一游牧民族。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诗经.小雅》说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古代,无论哪一个朝代,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大一统,哪一个君主,都希望普天之下,皆是自己的臣民。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后汉书》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所以,中原王朝曾用多种办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试图将游牧民族纳入掌控。

一、战争

这是每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首先想到的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办法。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

中原王朝曾多次与游牧民族兵戎相见,并且不乏深入虎穴,直捣黄龙之举。

汉王朝时期,卫青、霍去病、窦宪等人曾经深入漠北,创造“封禅狼居胥,勒石燕然山”的佳绩,直打的漠南无王庭。

唐朝初年,李靖、苏定方等人也曾经追亡逐北,深入大漠,灭亡突厥。

大明王朝的徐达、蓝玉等曾经多次深入漠北。蓝玉还曾经在捕鱼儿海大败北元军队。明成祖朱棣更是曾四次深入漠北,亲征蒙古。

二、和亲

当然,中原王朝也不是一味的跟北方游牧民族死干到底。很多的时候,也会采取一些软实力,以达到影响甚至控制游牧民族的目的。

比如和亲就是汉唐时期皇帝经常运用的对付游牧民族的手段。

汉唐将宗室子女冒充公主,嫁给游牧民族首领。这种政策就叫做和亲。和亲政策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他一箭双雕:

1、缓和民族矛盾。为汉民族繁荣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条件。

特别是在汉朝的初期。经过大规模的战争,汉朝急于休养生息。和亲政策的推行,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匈奴对汉朝的侵扰,但是至少大大减少了。使得汉朝获得有利的发展机遇。

2、宣扬汉民族的文化。

汉族的子女远嫁外族,对这些女子来说是个严重的挑战。但是她们也将汉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了异国他乡。使得少数民族的首领能够了解先进的汉文化,不知不觉的或者有意的接受汉文化的影响。

三、统治

清之前,中原王朝也曾经在北方游牧民族地区建立统治。比如,东汉政府就曾安置南匈奴在河套地区。设置使匈奴中郎将对南匈奴进行管理和保护。唐王朝也在北方设立安西。北庭,昆宁。蒙池四个都护府,加强对西北和蒙古高原的管理。

虽然,这种统治缺乏根基,比较松散。一般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只是在政治和军事上隶属中央政府就行。

更甚至,一些朝代并没有在游牧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只要游牧民族首领认同中央政府,不要惹事就可以。

而在强大的中原王朝崩溃之前,中原王朝的势力一般早就退出了游牧民族地区。

在清之前,中原王朝一般通过这几种手段,企图逐步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

清之前,中原王朝并没能彻底控制北方游牧民族。

战争、和亲和极为松散的统治,并不能使得中原王朝彻底控制北方游牧民族。一旦中原王朝实力羸弱,或者陷入战乱,游牧民族又成为劲敌。

那么,清之前的中原证券为什么不能彻底控制北方的游牧民族呢?

原因之一:游牧民族实力强大,民风剽悍。

这个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这些牧民,整天在马背上摸滚打爬,对骑马和射箭那是相当熟悉。他们平常是牧民,一旦发生战争,就是一个优秀的骑兵。这样的民族,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清之前的中原王朝也就强大的汉唐和明朝敢于追亡逐北,深入漠北,消灭敌人。其他时候很多的时间是被压着打的。

因为在其他时候,中原王朝不是缺乏马匹,就是君主懦弱无能。

原因二、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管理困难

游牧民族大都择水草而居。水草丰美的地方,牛羊成群。人丁兴旺。就是他们的家乡。而一旦水草被牛羊啃光了。就另外选择水草优美的地方居住。因而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不像农耕民族,有固定的住处。在加上蒙古高原广阔,人烟稀少。这样管理起来相当困难。不要说管理,有的时候你要找到他们都是一件难事。

原因三、游牧民族不是中原政权的最为主要的威胁。

自古以来,虽然北方游牧民族是中原王朝的劲敌,但是中原王朝的最主要威胁确是——内乱。

除了宋朝之外。所有的中原王朝都是被内乱灭亡的。或者先有内乱,然后内外交困灭亡的。

强如汉唐明,也无一例外。

所以中原政权的统治者的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是如何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能够使得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富足的皇帝,才是好皇帝的标准。开疆拓土,攻打游牧民族,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更可能被人当成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见证。

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一

之所以说题目的说法片面,另一个原因是北方游牧民族最终是被中原王朝所统一了。时间,就是清朝前期。

那么,清朝使用什么政策,为什么能够彻底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呢?
在清朝,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蒙古族。清朝政府采用四大政策彻底控制和统一了蒙古。

一、战争

清朝前期,与蒙古多次发生战争。清入关之前,主要与林丹汗的漠南蒙古发生战争。清太宗皇太极就曾经亲征蒙古。大败林丹汗。

康熙帝时期,噶尔丹的漠西蒙古实力强大,且勾结沙俄,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和西北的稳定。康熙皇帝于1690年,1695年,1697年三次亲征噶尔丹。大败噶尔丹。

1720年,清朝还派兵进入西藏,追歼准噶尔残部。

通过清朝初期的多次征讨,蒙古上层的反动势力基本被清除。

二、和亲与联姻

清朝政府对蒙古的策略,不仅仅只有战争。清朝多次与蒙古联姻。巩固对蒙古的统治。早在努尔哈赤起兵初期,科尔沁部在蒙古诸部中率先采取了联合努尔哈赤与其通商、通婚称臣的策略,努尔哈赤与其子侄们也大量迎娶科尔沁部的女子。

在清朝,清王室多次与蒙古联姻。比如康熙的奶奶,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就是蒙古人。

三、宗教政策。

清朝初期采取扶持喇叭教——即黄教的政策。鼓励蒙古族人信教。入黄教的不能婚育,但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非常高。由于清朝政府的鼓励,蒙古人很多信奉黄教。蒙古由此人口大减。尚武之风消失殆尽。

四,统治。

清朝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对蒙古的统治。

比如在内地靠近蒙古一线,包括东北地区,布置重兵。还在龙兴之地,设置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等等,负责监控蒙古。在山海关,河北,凉州,西北等地,都布置重兵。形成对蒙古的严密监视网。

在蒙古地区,则是采取册封王公贵族和控制军政大权两手方式对蒙古进行统治。而且清朝政府还逐渐收回蒙古王公贵族的权力。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清朝政府在蒙古内部采取锄强扶弱,互相牵制的政策。不使某一方特别的强大,以此为此清朝政府对蒙古的统治。

1771年,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标志着清朝完全实现了对蒙古的统治。中原王朝最终控制和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

结束语:中原王朝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征战,是兄弟民族之间的征战。历经两千多年,最终在清朝时,北方游牧民族得以彻底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中华幸甚,民族幸甚!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6

第一战略优势:北方为游牧文明,盛产马匹,最具代表:汗血宝马!古代战争为冷兵器交锋,马,在战争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也因为其上下几千年为游牧生活,生存环境恶劣,所以对粮食以及南方肥沃土地的渴望极为强烈,举战多以骑兵勇猛获胜;南方为农耕文明,土地多肥沃,粮产较北方丰富,举战多以步兵为主,以数量、地形、战术等手段取胜,在这个层面上北方往往会充当攻势,南方多充当守势!(历史上存在南方主动扩土北方的时期,这里不做叙述)

第二能源劣势:成也游牧,败也游牧!正因为北方多为游牧生活,生存环境较南方中原而言十分恶劣,人畜经常出现饿死冻死的事件,再加上北方多干旱,土地不适宜耕种,能源匮乏,古代自然很少有皇帝看重,换言之,没有进攻的欲望(除了单纯开疆扩土)!当然,也要感谢游牧生活,正是游牧生活成就了北方骑兵的骁勇之名,单论地方作战,南方很少出现以骑兵队阵战胜北方的例子,哪怕出现被连续击溃的现象,只要有一个游牧部落未绝,数年后必会卷土重来,因此上下千年,王朝皇帝虽有扩疆之心,却多是望而无力,加上种种原因,自然不会有一统北方的可能!




7

此提问有失水平。古代中原王朝(汉人王朝)己经完成过统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壮举。历史就是在改朝换代中演绎过来的,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这个道理。汉代丶唐代、明代难道版图只限于区区的中原地带。过去中央王朝对周边民族地区实行的是羁縻政策,现在称为自治区。目的就是维护并行使国家主权,本质是相同的。说古代中央王朝为何不统一北方游牧民族,纯属无知的表现!

8

华夏的历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和中原王朝战斗的历史。而且,也有游牧民族南下统一成功的事例,比如元朝和清朝。

反观中原王朝,在清朝以前,从来不去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这是为什么?把游牧民族打到西伯利亚,然后占据北方大片土地,难道不好吗?

不好。

(一)统一北方,如何统一?不易。

统一北方,一是要统一北方的“城池”,二是要统一北方的民众百姓。有地盘,有城池,有民众,这叫统一了,后续的就只剩管理了。

可是,北方没有所谓的大城池,那些所谓的游牧民族,就是马背上的民族,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所以,当中原大军拍马杀到时,游牧民族敌不过,就会开始后退转移,除非被俘虏,否则,人家利利索索地就搬家了。

于是,历史上常出现如此一幕:中原王朝大军深入漠北,游牧民族仓皇逃窜。可军队一撤,游牧民族继续南下。

有人说了,既然游牧民族来去自由,奔跑如风,那就派中原王朝的子民大量来移民,这不行吗?

(二)移民北方,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打仗只需要一个命令,打胜只需要一支勇猛的军队。

但是,打胜之后该怎么办?如何守住?这是一个大问题。要守住,只是靠军队很难控制广袤的大漠和草原,因此,好的办法就是大量移民过去。可移民不易。

1、北方苦寒之地,中原王朝百姓不适应。

越往北走,意味着寒冷加剧,气候干燥。

天气,会决定一个人能不能留下过日子。无疑,古代北方的天气,对于中原百姓来说,非常残酷。但凡有一丁点的选择,谁也不愿意北上大漠。

有人会说,现在不是有很多北上到蒙古、新疆、东北的吗?甚至还有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话虽不错,但时代已然不同。如今,社会高度发达,北方冷了有屋子,有暖气。出门有暖和的皮大衣。社会的高度发达,让寒冷的威力小了很多。那时有什么?不要说暖气了,煤炭在古代还没有普及(十八世纪后开始普及),毕竟,开采不易。

气候,是影响中原王朝大量移民的重要原因。但也不是绝对不会移民,古代历史上,河西走廊,东北大地,遥远的西域,漠南地带,都是有一定数量移民的。

2、北方土地相对贫瘠。

说北方土地相对贫瘠,很多人可能都不太认同。但事实是,古代中原王朝的正北方,有什么?草原、荒漠,一眼望去,广袤无边,人们内心中有着说不尽的苍凉。

不说其它,就连近代,都有这样的说法:出了玉门关,两眼泪不干。这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西行讨生活的人们,看到玉门关外的苍凉,失望之情全部化作了眼泪。

古的中原王朝,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渔猎生活完全不同,是要靠土地吃饭的,而北方相对贫瘠的土地,成为了人们大量移民的巨大障碍。

正北的蒙古高原,实在不是中原王朝百姓的理想之地。而东北的黑土地,确实有一定吸引力,但距离中原不近。

因此,是土地的富饶程度,决定了百姓的选择方向。

3、水往高处走。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古代华夏王朝百姓来看,黄河流域是第一选择,因为土地富饶,而且相对离都城比较近。南方,大多气候适宜,有着数不尽的鱼米之乡,是很多民众的第二选择。其它地方,都会是百姓的被迫选择,要么政府强令搬迁,要么日子过不下去。

近代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是因为生计所迫,不得已背井离乡。

所以说,往更北的苦寒之地,去进行大量移民,困难非常大。

但就算有了大量移民,能防守住游牧民族的侵袭吗?

(三)北方不好守。

在古代,就算把北方大地都统一了,守住也是很难的,哪怕有了大量移民,也是不容易的。

没有所谓的巨大屏障,或者高山,或者大河,或者长城,那么,游牧民族的侵扰不会间断。古代的时候,华夏人口也不多,就算移民过来,数量也会有限。在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下,百姓流失是大概率的。

一大片北方土地,不适合耕种,不适合防守,天气还很差。这就决定了,占领容易,维持不易。

北方大地,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鸡肋,攻占的意义不大。而中原和南方大地,对游牧民族来说,却有着巨大的诱惑,在他们眼中,那都是富庶之地,盐、铁、村镇、热闹的街市、行走在路上的各色美女,无一不对北方游牧民族产生巨大的诱惑之力。

因此,南下,是游牧民族的梦想。北上,却不是中原王朝的目标。

总而言之,中原王朝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一是统一不容易,二是移民不容易,三是杜绝游牧民族的侵袭不容易。

9

古时候的战争,最核心的原动力是什么?是要食物!有食物才有更多的人口,才能供养更多的皇家贵族。而中国是农耕文明,食物来自于收获比鱼猎、游牧更稳定的土地,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黄河流域,所以才“逐鹿中原”。

北方游牧民族,屡屡进犯中原,甚至推翻中原王朝,往往诱因也是灾害造成草原食物匮乏,进攻中原也是为抢劫食物,如遇中原王朝孱弱时期,才会把入侵规模越打越大。

中原王朝,虽人口、经济各方面远超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可去占领基本无法耕种,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生存的地方,意义何在?打仗是要耗费大量钱粮和人口的,并不是个“轻松”的事。

历史上,对北方用兵最多,时间最长的是汉武帝。大汉建立,经历了文景之治,国库粮食充裕,钱堆满库房。史记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汉武帝即位时是少年之君,气势正盛,视多年用和亲和称臣的绥靖政策深觉委屈,这才决心对匈奴用兵。经历了卫青、霍去病之胜和李广利之败,国库几乎耗光,而实际收益没有,晚年汉武帝发出“罪己诏”,深露反思后悔之意。可见所谓开疆拓土,去占领北方草原,除了一时之快,落个虚名,对国家并无益处。

后来的唐、明,强大之时也多是政治安抚,结合军事打击,目的并非去占领草原,统治民众,只是为减少对中原冲击的可能性。

只有清朝有些特殊,他本是发源与北方,与蒙古是联盟状态,北方是他的“龙兴之地”大本营,反而真正实现了统一和统治。

国家也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的综合运营,亏本的事,也是不会干的。




10

是中原农耕王朝做不到啊!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以长城为分界线,本别在长城南北建立政权。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众多朝代,能够同时在长城南北进行统治的都有哪些?辽、金、元、清,无一例外,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为什么少数民族的政权能够统治长城南北,而中原农耕王朝却无法对长城以北的草原进行统治呢?

要向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得搞明白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二者完全不同的统治逻辑。

“面朝黄土背朝天”和骑马放羊,不同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中原王朝的人基本上都是种地为生,而草原上的人大多数是靠放牧为生。为什么中原人不能放牧,而草原上的人不能耕种呢?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又是什么决定的呢?

试想一下,中原人都放弃种地而选择放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人们先得退耕还草,然后每人要养十几只甚至几十只马、牛、羊等牲畜,因为养少了根本不够吃。养着养着,人们就会发现,草很快就吃没了,牲畜开吃出现饿死的情况。了解些生物常识的朋友应该知道,动物们吃进肚子的食物中,能被身体摄取的能量很少,食物中的卡路里有将近90%会被浪费掉。作为食物,草中的能量又少得可怜,因此,要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食草动物必须每天吃很多的草才能活下来。中原地区人多地少,根本没有那么多草供牲畜们吃。所以,牲畜大量被饿死,大量的人也就饿死了。最后,人口锐减,人、牲畜的数量,与草的产出达到一定的平衡。

我们再试想一下,草原上的牧民选择种地会有什么后果?

先抛出结论,也是大多数人都饿死了。因为受降水量限制,草原上能种出粮食的地实在是少得可怜。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长城南北地区的人们,是种地还是游牧,都是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和地理环境进行的最优选择。两个地区最初的人们发现,只有选择那样的生活、生产方式,他们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所以我们才说,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的形态。文明的形态往往是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因素。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文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不同特性。

(图 | 中国降水线分布图)

气象学上有“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就是农耕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中国的北方边境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恰好与长城的位置重合,所以,长城就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长城以南的地区降水量充足,可以种植谷物;而长城以北的地区因为降水少,就只能生长牧草,这是中原王朝向北扩张的极限。

安土重迁与逐草而居,不同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什么?

在古代中原王朝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农民安土重迁,你让他们离开土地就是要他们的命。因为他们以耕种土地为生,离开了土地没有谋生的手段啊。

而对于草原地区的牧民来说,正好恰恰相反。你把牧民圈在一片土地上就是要他们的命,因为一片土地上的草根本养不活他们那群牲畜,也就养不活他们自己。在草原上,他们必须一年四季不断地迁徙,游牧才能生存。

所以,你看吧,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长城南北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在中原王朝那里,统治者只要控制住土地,也就控制了人。而在草原上,统治者得控制人本身才能完成统治,这样的难度太大了。

自秦汉以来,中原的农耕王朝都施行“编户齐民”的政策,这政策的基础就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了“编户齐民”才能推行郡县制,才能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将中央的权力一竿子插到底,将广大老百姓以“户”为单位进行直接统治。

(图 |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

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本质上就是郡县制下按照一套严密的法治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这个组织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划分级别,下级要服从上级、上级要服从上上级,这样一层一层地推倒,所有的层级都依据规章制度来运作,就像流水线一样。

农耕王朝在编户齐民、郡县制的制度下,统计人口数量和征税都十分方便,这样的低统治成本可以让统治者管理庞大的人口和土地。

再看长城以北的游牧文明,草原上由于气候原因不适合发展农业。在草原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一个家庭以户为单位是很难完全自食其力的生存的,他们需要多个的家庭通力配合。因此,草原上的牧民是以“部族”为单位活动的。这个部族是由数代的有血缘关系的男性组成,以辈分高的年长男性作为这个大家庭的首领。

在草原部族中,所有家庭将自己牲畜放在一起,有专人进行放牧,所有人齐心协力完成其他事情。就这样,更多的邻近大家庭聚集就构成草原部落,一旦发生战争,草原部落马上可以全民皆兵,切换为了一支小规模的军队。

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了。中国古代长城以北的游牧政权,其实都是这样,由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族群构成的。这些族群在一年四季中会不断地迁徙、放牧。相比于农耕王朝,草原上要想实现中央集权式的统治,基本是实现不了的,因为统治成本太高了。因为,要维持中央集权式的直接统治,是要靠庞大的官僚体系支撑的。而养官又需要钱,统治者又只能通过收税来筹钱,牧民们生活范围不固定,你没法对他们进行收税。因为牧民到处游牧,收税官得四处寻找他们,收税的成本可能比税本身还高。而且,草原地广人稀,牧民们逃税的成本也很低。

所以,古代的游牧政权只能是间接统治。所谓的单于、可汗,根本无法实现对某一个小的族群的直接统治,他们只能通过控制某个大的王,间接控制其手下小的王,以此类推,把自己的命令一层层传下去,最后抵达一个具体的族群。牧民们名义上认同单于、可汗为自己的最高首领,但他们只听自己族长的命令。

弄清楚长城南北的农耕王朝与草原政权的不同文明形态与统治逻辑,我们再分析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这个问题就容易分析了。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

若想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原的农耕王朝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打下一块地,就派兵长期驻守,然后一点点地向北方推进。

这样做看起来可行,但真正实施起来就会发现一个大问题:这么多的军队,吃什么呢?

长城以北不适合耕种谷物,军队到了那里靠什么户口?我们能想到的办法有两种:

  • 一、像牧民一样进行游牧,吃牛羊肉。
  • 二、从中原输送粮食。

像游牧民族一样进行游牧生活,喝酒吃肉。这个想法挺好,但是,根本就不能实现。我们说过,一片草场根本就养活不了大量的牲畜,因为一个地方的草吃着吃着,就不够了,为了生存游牧者就必须要不断地迁移。所以,中原王朝的军队要想在草原上建立一个定居点很难。

为了让军队生存下去,就只能让他们学着牧民去游牧了。这样确实可以让他们生存下去,但统治者肯定不会这么干。

你想想,几万人的军队一起游牧也不可能啊,所以只能将其拆散成千人的小规模组织。且先不说遇到敌人袭击如何反抗的问题,让他们分散地形式去游牧,将军一声号令他们能不能回来都是个问题。更别说,皇帝他老人家也不放心啊。你想,一个边境的将军,手里又有一大群厉害的骑兵,大群的牛羊,远离朝廷,吃喝不愁。你能保证他们不会造反吗?

农耕王朝好不容易通过变法,从分封制改革为郡县制,就是避免出现地方势力做大后独立。朝廷将权力一竿子插到底直接管理基层百姓,就是为了避免地方的中间商赚差价,去难截留百姓的赋税。有了这些措施,中央才能保证地方势力不会做大而脱离朝廷的控制。因此,让军队去游牧,成为边境的隐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决不能这么干。

那么,从中原向草原运输粮食来养活军队呢?也实现不了,因为成本太高。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火车之前,靠牲畜长距离运输粮食实在是太奢侈了。你想想,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不管是人还是牲畜,都得吃饭才行。可能还没到呢,粮食先吃完了。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录,当年汉朝在征南越的时候给西南边境运送粮食,运输成本达到了六十多倍。什么意思?就是你运1吨的粮食,需要付出60吨的损耗。而秦朝时从山东地区运粮到长城以北,运输成本竟然高达一百九十多倍。你想想,你几万人驻扎在长城以北,若要从中原运粮过去,每年得消耗多少的粮食?中原王朝哪耗得起啊?

所以,哪怕中原王朝打下了长城以北的某块地区,也无法在那里实现长期稳定的统治,属于白折腾。残存的游牧民族找一片肥沃的草场休养生息,没几年又能卷土重来。

结语

中原王朝想要彻底的解决游牧民族的威胁,最好的方案莫过于采取制衡的原则。这跟英国玩的大陆平衡政策类似,谁强就打谁,让各国实力保持一个平衡。某个部族强大了,你就扶植另一个草原部落来制衡他们,从而保障长城以南的王朝疆域内的长久和平。你可以一时消灭一个草原游牧部落,但消灭了又能怎么样?匈奴没有了,鲜卑、突厥、蒙古、女真,其他部落照样会崛起。

在统治草原地区的问题上,为何辽、金、元、清等朝代能做得很好?

因为他们建立的是二元帝国。何为二元帝国呢?就是在长城以北,用游牧民族那一套进行统治;到了长城以南,则用汉文化、农耕王朝的那一套进行统治。这样的统治策略,有点像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国两制”。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制度,它并不是要追求规则的统一性,而是要保证目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