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你这么想,我只能说你太小看古代功名的分量了。古代最不入流的秀才也相当于现在区县一级下辖部门的一把手,大学讲师、教授的级别。学术能力相当于大学博士,是县试当中的佼佼者。给你说一组数据你就清楚秀才的含金量了。

清朝260多年历史,大概3、4亿人左右,总共才有大概46万人的秀才,每年录取的秀才占总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国录取博士7.5万,约占人口的1/20000。所以,说秀才和现在的博士地位差不多,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

在古代,秀才也算是县里的有头有脸,算是有特权的统治阶级了。可以见官不用跪,受审不用刑,免税免徭役。而且秀才可以在下辖的各级私塾、学校当讲师,如果运气好的话,遇到极品的皇帝,甚至可以当个县老爷。万历朝年间由于官少,皇帝又迟迟不下批文,搞得陕西,尤其是陕北的官特别少。最后在县令辞职后都没人接任,最后巡抚只能提拔几个秀才来当县太爷来补缺。

至于举人嘛,是由乡试选拔出来的,要去省里考。大清朝260年的历史,总共才有15万的举人,平均一年不到600个而已。你觉得现在高考全国超过650分的考生才不到600?

在古代,举人就已经是“官”了,一般来说,举人可以非常轻易地当上县丞(副县长),想一下范进中举你就清楚了,县里最大的土豪来送银子,称兄道弟,一夕之间从穷屌丝逆袭成副县长,搁你你不疯?所以,有人说,举人相当于现在考中副处级(或者处级)选调生,或者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生中的拔尖儿。

中了举之后你可能不甘心,想从铂金打到王者,那就只能考进士。进士一般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了,大多都是一些官宦世家的子弟。进士多难考?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概全国才300人左右的进士。三年才三百人,现在全国高考三年时间里700分以上的不会才300人吧?

而且进士入仕的时候,最差的,最无能的进士,最惨也不过是个县令。一般来说,即使是碌碌无为的书呆子型的进士,你究其一生都混不进中央,那么至少你退休的时候混到五品知府,也就是市委书记这个职位是没问题的。而绝大部分的进士,十几年下来,混个布政使,也就是省长级别都属于正常,能力强的可以混个巡抚(省委书记)。当然,一甲进士以及二甲的佼佼者肯定又是另一种境况了。当其他的同学被下派地方当县令的时候,或者入中央六部从主事做起熬资历的时候,他们不用。这种优等生就直接进翰林院了,担任“庶吉士”,虽然官职差不多,但是前途却不一样。在明朝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宰相必须是“庶吉士”,当然可能也有特例。不过一般只要当了“庶吉士”,入阁拜相早晚的事。就算当不了宰相,最差也不过是正二品的尚书都御史,等于实权的正国级或者是副国级的职位。

所以,我很庆幸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至少我可以通过网络跨过阶级壁垒,看到不属于我这个阶级的东西。如果是古代,我估计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最多考个“童生”。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勿喷。

最佳贡献者
2

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什么水平?

个人认为,古时候的秀才,相当于高考后考上大专院校乃至考上普通二、三本的考生。这类考生范围比较广,和父辈中的文盲、半文盲比起来,他们稍微有点优越感的,但优越感毕竟有限。

古时候的举人,相当于考上普通一本的本科生,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鄙视那些大专院校、二本三本的“秀才”,但他们并非处于“学历链”的顶端。

古时候的进士,相当于考上985、211的学霸,他们在高考中叱咤风云、傲视群雄,无论是高考分数,还是就业机会,还是择偶机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话说回来,古时候的秀才、举人和进士,其含金量应该比现在的大学生要稍微高一些,但他们考试的难度相对来说要比现在的考生要小一点:毕竟现在高考考的是一大堆科目,而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单单只考语文中的作文,二者在正常情况下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3

秀才,也叫生员,是通过各省里通过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成为秀才,就可以参加乡试,成为举人。而取得生员资格,也就是成为秀才的考试叫做童试,也叫童生试,秀才之前均称为童生。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可以视为县考,市考,省考,院试的主持者就是各省的学政,最后一关院试的合格者就是生员了,也就是秀才了。这个生员也分了好几等,分别是廪生、增生、附生。

其中,廪生是由官府每月供给粮食的,而增生就是增加的名额生员,附生就是再增加的名额生员,有些生员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去国子监,成为监生。

而真正的科举考试是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的。

乡试,可不要认为是由乡组织的考试哦,其实由各省组织的考试,每三年一次,是在鼠、兔、马、鸡年举行,乡试的合格者就是举人了,第一名呢,就是解元,而乡试的榜叫做乙榜。

每省每次乡试成为举人的数量可不多,一般在几十至一百之间,我们取个平均值大约在八十左右,另外再考虑到是三年举办一次,实际就是每年不到三十人,另外高考也是按省内排名录取的,再考虑到文理分科。

另外,再考虑到清代人口平均有两亿左右,而现在按十四亿来算,那么相当于现在的高考文理科前一百名,这个就相当于清华、北大每年在各省的录取人数了,可见中举人是多么的不容易了。

举人有两大好处,第一就是可以出来做官了,像我们所熟知的海瑞,就是举人,不是进士,先是担任南平教渝,后来担任淳安知县,最后官至二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所以范进中举之后,就有很多人送田送粮送钱。第二个好处就是举人名下的土地是不用纳粮的。

举人就能参加会试了,会试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显然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及及格者还不是进士,而是贡生,也可以视为准进士,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与会试同一年,参加者为贡士,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赐进士及第,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叫赐进士出身,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每次殿试产生几百名进士。

殿试榜,也就是进士榜,叫做甲榜,进士榜与举人榜合称为甲乙榜。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如果有人是殿试第一名,会试第一名,乡试第一名,那就是状元、会元、解元,那就是连中三元,这个就更加罕见了。新科状元会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比七品的知县要高,可以相当于副厅级了。

4

明清文人进阶的顺序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及格的便算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可得秀才的称号。

但秀才仍旧是白丁书生,接下来就得厉兵秣马继续准备三年一度的县教育部门准备的乡试了,乡试达标便是举人了。到了举人从此告别寒门,正式为仕,国家正式认其为朝廷命官,每月拨给俸禄以让他衣食无忧,继续准备朝廷在京城准备的会试。

(殿试)

就是会试不中也可回县为县级干部。会试是朝廷教育部门负责,会试通过者便是进士了。进士一般是朝廷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主考,题目皇帝出题,皇帝就是走个过场挂名主考,不过三甲只能皇帝确认,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以引为心腹。皇帝说谁是状元,谁就是状元! 其他排名,主考官排名,这就是天子门生的由来!

说白了殿试就是给皇帝选趁手的人而诞生的。

鉴于以上,也就是说秀才相当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者,初中毕业水平。

举人已经开始为朝廷命官,得是高考之后的优秀毕业生,且属于二本打底后又自己报考通过了公务员考核的优秀人才。他们都是省提学官主考(等同于省教育部副部长或者教育厅厅长主考)一般在省会城市主考通过! 举人顶天能干到五品退休,没有门子的,也就县委书记干到死!

进士则是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公务员干到京官类型的人。他们先去国务院或者中央部门观政实习,然后有门路的留京,没门路的外放,起步县委书记,干到天也就三四品!留京的,努力一下说不定可以做到大学士六部尚书(国务院总理)退休!

包公科考中了第二十三名进士,因没有没门路,翰林无分,奉旨榜下即用知县,得了凤阳府定远县知县。 颜查散后来科考得中,仁宗亲点当朝状元,进了翰林苑,升了翰林院修撰,后来升任枢密院掌院。 倪继祖中了第九名进士,到了殿试皇帝又钦点了榜眼,杭州太守出缺,放了他杭州太守。


(殿试首名状元郎)

至于三甲这类人除了自身天赋异禀,家世也过硬,属于食物链顶端的培养人才。

唉~千古儒生寒窗事,不过“学而优则仕”,古今概莫能外。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5

问题: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什么水平?

秀才=600分,举人=650分,进士=700分,你觉得呢?

前言

秀才和举人、进士更像不同阶段的学生,用同一年的高考成绩来比较不是太恰当。

一、“童试”秀才

秀才有点像参加本市竞赛时的佼佼者。古代读书人要参加县、州、府的“童试”,优秀者成为“秀才”(生员),分别成为县、州、府学等的生员。

二、“乡试”举人

秀才们可以参加几年(一般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就类似于省级的奥数竞赛了。因为在秋天举行,所以又叫“秋闱”。乡试如果中榜,就称“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获得了参加国考的资格。

三、“会试” 贡士

全国的科举考试有会试和殿试, “会试”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时的考取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四、殿试与进士

贡士才有机会参加朝廷举办的“殿试”。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不过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进士中一甲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五、连中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合称"三元"。

据说历史上共有18人连中三元(三元及第), 文状元15位:唐朝的崔元翰,张又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此外,历史上也出过3位“武三元”。

这里面比较熟悉的是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他是宋朝词人”红杏尚书“宋祁的哥哥。

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全唐诗》八七六:

"明经进士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言其艰难也。"

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

“下及 唐 代,以诗赋取士,其韵一以陆法言《切韵》为准。”

唐朝明经主要考的是记忆力,如同今天电视上的诗词大会;进士科考的是诗赋的创作,律诗和律赋的创作比较难,平仄、对仗、押韵都对考生的创作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更难。唐朝近三百年,平均到每一年的进士只有20多人。

宋朝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有一段时间取消了诗赋,南宋政府恢复曾在北宋一度停废的诗赋取士制度。元明也不重视作诗, 清朝在康熙年间科举考试恢复了诗赋取士。

结束语

根据题主的要求,如果与高考相比较,在清朝考中秀才相当于今天高考成绩是本市的前100名左右,在我们这里,大部分上985问题不大。

考中举人,相当于本省的前100名,在我们山东40万考生中,前一百全是清华北大了。

清朝道光时期全国将近4亿人,每次考试取100左右的进士, 今天14亿人,大约是全国高考的前300多名,即每个省的前10名。进士肯定是清华北大里佼佼者了,对他们来说,700分是及格线。

不过清朝时文盲占据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占比并不高。

@老街味道

6

秀才、举人、进士这样的三级科举考试体系差不多在明清时代才完成,所以我们就以明清时代为例来说说吧。

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我就说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吧,就是秀才、举人、进士的获得者的知识的含金量,跟现在比是个什么状态。就知识水平来说的话,现在任何一个大学生在数理化的知识水平,秀才、举人、进士是一点也不懂的,所以无论理工科的大学生,还是文科的大学生,都比秀才、举人、进士的数量化知识好,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古人也根本没有数理化可学嘛。

有疑问的是,秀才、举人、进士跟今天的文科大学生比起来怎么样?我的结论是今天一般211以上的大学的文科生的历史水平可以碾压秀才、举人、进士,文科生在进大学之前,一般有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系统的历史学习,到了大学,也有相关的历史选修课,并且最关键的是图书馆里还可以看历史书,历史知识的获得是系统的、丰富的。

明清朝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基本上不学历史,因为考八股文是不考历史知识的,读四书就可以了,连五经都不用怎么读,因为也不大会考,甚至四书都不需要读完,只需要把经常要出题的章节背熟就行了。当时就有人评价说八股文的考试,考得大家连史记、汉书这样的经典历史书都不看,整天抱着四书章句做模拟题。

顾炎武就曾经说过,明朝晚期的考生,甚至基本上连四书也不用看,有钱人家一般是出钱请人,把最热门的考试篇目请人事先写好,写个十几篇,然后让各家的子弟去背就行了。没钱的就去市面上买前几次考中了的范文来背,称之为“房稿”,这样更方便,连四书都不读了,二十一史那更是废而不看了。

因此八股文的考法,像资治通鉴这样的长篇通史,那更是没人看的。就算是有些考生看了些史记、汉书,也是建立不起来历史感的,不信大家试试,只看史记、汉书,你能建立起关于汉朝的历史感不?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是用最少的文字,书写最大的历史,让人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最多的历史,从建立历史感的角度来说,是很厉害的,尽管弊端在于缺乏历史的细节。

秀才、举人、进士们和知识水平惟一有优势的,大概只有语文知识和写作水平,如果只从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从诗词的创作来说,秀才、举人、进士们的水平当然远远高于今天的大学生,甚至比高于普通的大学教授。

最后要纠正一个误区,有的人喜欢把秀才比拟为现在的初中生,举人比例为高中生,进士比拟为大学生,这是不对的。完全不可比,因为秀才、举人、进士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等级,不是学历教育的等级,秀才、举人、进士表示的是在公务员考试中所取得的地位,并不代表秀才的学问一定比进士差。明清时代,秀才里面有学问的人多的是。

7

这完全是两回事。

秀才、举人和进士是科举途径上必须通过的关口。过去中了秀才,国家每年要給钱粮的,一个秀才,在本乡基本都是横着走了。

中了举人,就是进入士大夫圈子,国家免税,还可以推荐当官。

中进士,则最低都是从七品官。

如今这高考,就算全国第一,也不过是高中的学校給钱,企业赞助些,也就不过进一个好大学而已。毕业后才能自己找工作,哪来的官员待遇,终身免税?

8

这个问题,虽然很难和现在的高考这么对应,但也可以做一些比较。当然题目中的秀才600,举人650,进士700,是完全不对的,秀才、举人、进士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我的观点是秀才100,举人300,进士1000。

过去的科举制与我们现在的高考对比。

1.考试的流程

童生考秀才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县试

在县城内由县官主持考试,考过的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府试

在府或州内由知府知州主持,考过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院试

在省内由皇帝排的官员主持考试,考过了才算秀才。

读书人千万个,闯过这三关的,也就是几百人,一个县每次考取秀才功名的也就二三十人,百里挑一,可见难度之大。

从流程看,这三个结算类似于小升初,初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所以考上秀才类似于考上大学。

2.考试范围

简单说,过去读书人要学习这些课程:

第一部分四书五经: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因为这些是考秀才的必考科目,当然,还必须学习南宋大儒朱熹的《四书集注》,因为明清两朝是以朱熹的批注为标准答案的。

第二部分诗词韵律,历史,律令,政治等,不会这些,怎么旁征博引答题呢。

第三部分书法,可以说书法在科举中的作用非常大,有时候甚至比内容还重要。

第四部分八股答题,就是学习八股文的写作技巧,按照八股文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织文章。

这个考试范围和内容之多,可以说要比高考的范围大多了。当然科举乡试和会试的考试范围,与秀才差不多。

考试范围看,秀才比高考难,所以秀才要大于本科。

3.录取率

过去是高贵族教育,而现在是全民教育,所以我们不能通过人数比较,但可以通过录取率比较,秀才的录取率要远低于现在的高考,从录取率看,秀才要高于现在的本科。举人高于研究生,进士高于博士。

4.待遇

秀才功名是不能做官的,但可以享受一些特权,比喻不跪县官,不挨刑法,享受补贴等。秀才还有隐形福利,就是个人与家族地位的提升,可以和名门望族联姻,因为秀才绝对值得投资了。这要比现在本科烂大街强百倍了。秀才混的最差就是教书,这点与本科差不多,现在教室也都要求本科了吧。

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了,县丞县学,盐政,学政,水利部门都可以,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直接做七品县令,所以举人级别要比县令稍低,但县令是绝对不敢得罪举人的,万一举人后面高中,级别完全可以一下子超过县令的。举人,我觉得现在博士毕业都比不上了。

进士是直接安排官职的,第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和第二甲第一名直接进翰林院正式编制,其他进士要进过殿试排名,好的也可以点翰林,不过算实习生。差一点的进士,就安排到三府六院任职京官,最差的一批就是任外官,也就是县令这一级别。进士一开始也都是6—8品官,状元也就是从六品。这一点讲,现在任何学历都比不了的,没什么学历可以和进士对应了。

综上,秀才绝对大于本科,举人大于博士,进士暂没有学历对等。时代不同,考试制度不同,也只能这么大概的对应比较了。

9

把古代的“功名”与现代的“学历”相比较,是一种正常也是普遍的现象。因为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同之处我可见性。但他们之间也有很大不同,不可能死板的量化比较。

笔者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上学的时候,就有把两者对比的情况,当时把中学以下称为“秀才”,而把大学以上称为“中举”或是“进士”。我觉得还算有些道理。而现在把高考之后的大学阶段学习与古代的所谓“功名”相比。越来越没有可比性了。

古代把中“秀才”,“举人”,“进士”叫做功名。为什么叫“功名”?古代治理国家,有两个方面任务,一文一武。武的方面,是保卫国家,开疆拓土,与敌人刀兵相见,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国家,这方面做的好了,叫为国立功。而治理国家,靠的是儒家经典,通晓儒家经典具有治理的能力,叫做名。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无论之前的推举,察举制,所重者,都是“名”,也就是名声。没有获得推举之前,累积名声叫“养望”。也就是提高修养,让别人相信你是有能力的。提高修养的办法之一,就是读书。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读书。

推举必然会有人情在内。就会有不公平,于是,就有了科考。科考是为了选拔管理国家的人才。所以,被选拔上就叫有了“功名”。

如果和现在比,古代有功名者,所占的人口比 例,比现在的大学生要低的多。以进士为例,三年一考,所取中者,不过三百名左右,平均下来,一年一百人。而这两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有六百万到八百万之间,进士与大学生的人数比例是一比六万多。就算现在人口比之明清时长了十倍,那也是一比六千。也就是说,进士是稀缺资源,而大学生是普通资源。这样一比就看出来了。高考分数线的划分,恐怕不太靠谱,也无法量化。

如果按人数划分,每年一百个进士,相当于每年高考中,省前三名的样子。但是,高考与古代功名,还是有所不同。因为古代只要一考上功名,不管是“秀才”“举人”还是“进士”就相当于进入国家管理体制之内了。就可以当官和做吏了。有了特权了。可以依靠它获得体制内的实际好处了。而现在的大学生不一样。它仅仅代表一个学历。

为什么在几十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可以把大学学历与古代的“功名”简单类比,而现在不行了呢?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到到九十年代初期,大学生是国家包分配的。也就是说,只要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就可以吃上商品粮成为国家的人了。“吃商品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还是个时髦词。代表一种身份。因为那个时候,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吃的是自己种粮。而现在,吃商品粮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粮食来源了。所以,在那时,考上大学与古代考取功名,在实质上是有相同之处的。所以,那个时候上大学的人也是风毛麟角的。与笔者一起上小学的四十人左右,最后考上大学的,只有一个。所以,这一个也成了国家的人。说成“中举”,也未尝不可。

九九年之后,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的人数迅速扩大。到现在,一起上小学的小伙伴,连专科院校也算上,爱到高等教育的,大概在百分之八九十。本科以上,大概也有四五十。所以,现在,大学生只成为一种学历,已经不代表什么了。当然,社会精英分子,还是在大学生之中。

因为国家不包分配了。所以,考上大学不代表是“国家的人”了,也就不能与古代功名相类比了。现在要成为类似于古代举人,进士的发展,就是考上公务员。如果在公务员的位置上能干到厅级以上,大概就可以和古代的进士比了。但现在享受厅官以上待遇的人数,比古代进士的人数是绝对要多的。

古代的科举,考中举人、进士,比现在的一般大学生当然牛多了。他们也有学问,但与现在的学问家,教授博士等,还是不能比。因为所学内容不一样,没有可比性。看过《儒林外史》的,大概都会有印象,明清时期,许多考生知识面是非常窄的,除了《四书》之外,几乎什么都不知道。这些人只是科举的机器。算不上有知识的。可是,也有一些除了科举之外,广泛学习的,其学问也是很厉害的。比如清末张之洞也是科举探花出身。学兼中西的辜鸿铭就对张之洞的学问非常佩服。

说到最后,现在高考能考到六百分以上,说明智力水平绝对不差。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不会太难。比做秀才举人,也不算过誉。

以上仅为个人理解。未必正确。欢迎讨论。

10

没有可比性。就拿民国以前来说,我村有一个清朝最后一批秀才,毕业于菏泽老六中。那时鄄城县根本没有中学,只有一处高小,八年制。至于农村,多是私塾。按受教育比例算,95%的只能在本村念几天书,文盲率占9O%以上,而现在呢,国家下大力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受教育者占99%。综上所述,穷人的孩子再聪明,上不起学,就没有机会参加考试,与秀才无望。单论文化程度,秀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