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需区别对待。大规模坑杀,如白起坑杀40万赵军,项羽坑杀20万降卒,这个肯定不是挖坑活埋了,从时间、技术和工作量上都说不过去。那得挖多大一坑,或者得挖多少个坑啊!毕竟40 万和20万人的规模在那摆着呢——即便数字有水分数量依然可观。工具也是个问题,拿什么挖坑?行军打仗肯定不能带太多的镐或铁锹。即使部队配有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工程兵,做完这件事的时间成本也不可估量,划不来。类似这种,坑杀其实就是杀的意思。
古代战场对死人的处理不可能太到位,杀完之后白骨露于野,任由野狗分食基本属于常态。五胡时冉闵大诛胡羯,将20多万人抛尸城外荒野,“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当然也有后期掩埋的,比如地方政府组织,老百姓做善事,或者游方的和尚顺手为之——其手里的扁铲就是干那个的。
战场上较为常见的是做成“京观”。京观就是将杀死的敌人堆起来,然后用土封掩夯实,形成一个大冢,是为了炫耀武功和军威的。五胡时匈奴灭晋,大将刘曜一次屠杀3万多人,在洛水北边筑成京观。大夏国王赫连勃勃也好这口儿,喜欢“积人头以为京观”,还美其名曰“髑髅台”。王莽杀叛军,在大道边筑了五个京观,覆盖大量带刺的树枝,还竖了一块牌子,上写“反虏逆贼鲸鲵”,以作警示,命地方官每年秋季巡视,不能损毁破坏。
数量多的坑杀不是活埋,那数量少的是不是呢?也不是。王莽杀翟义三族,“至皆同坑,以棘五毒并葬之”,是说杀完之后再放到一个坑里埋葬,并非活埋。北魏太武帝灭佛,下令地方官“坑沙门”,以及秦始皇“坑术士”,也都是杀完之后再统一挖坑埋掉,都不是活埋。其实活埋是现代用语,古代叫生埋。秦始皇死后,除了杀宫人为其陪葬外,还“生埋工匠,计以万数”,活生生地埋了,这才是真的活埋,很残忍。
有一种说法,认为“坑”是“阬”的通假,“阬”有门洞门楼的意思,跟京观的土丘一样都是隆起。这种解释我认为很牵强,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囿于这个坑字而去强行附会。坑不一定就是很深很深的大坑,相对低洼的地带也叫坑,将死人堆积在洼地然后用土掩埋,也能解释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