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由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组成。

南王冯云山在攻打全州时最早牺牲,西王萧朝贵在攻打长沙时不幸身亡,“天京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洪秀全杀死,洪秀全身边只剩下个翼王石达开。

洪秀全也开始怀疑石达开,石达开于是连夜逃出城,前往安庆,但带走的人很少,在一个小镇铜井渡江,大约数千人,1天内就渡完了;后驻扎安庆4个月,汇集了数万人,大多是因不满洪秀全的所作所为而前来投奔的将士。

此后6年中,石达开转战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11个省,除了宝庆、桂林两府外,一路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石达开效仿诸葛亮,想从四川进入陕西,引诱清兵北上,而必经之路是大渡河,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1862年5月,石达开抵大渡河,正值暴雨时节。河对面还没有清兵,如果渡河还有成功的可能。

然而就在准备渡河的当晚,石达开的小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认为这是天降福子大吉之兆,便下令部队在河边休整庆祝三天,连先度过去的1万多人,怕受到清军的袭击,又让他们渡了来。

天不助人,河神发难,石达开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间,当晚大雨倾盆,河水暴涨,无法渡船了。

两天后,忠于清政府的土司王应元把席子裹成筒状,染成黑色伪装成炮筒,沿河边摆放几百个,其中几个真炮轰了几下响。石达开认为王应元火力强大,不敢冒险渡河,而后退之路又被邛部土司岭丞恩用巨石、大木堵住。

清军骆秉章的部队来到河对岸开始布防,将太平军层层包围,石达开迫于无奈,只得选择冒死突围。

由于地势凶险,清军和土司兵人多势众,石达开部队越战越少,最终剩下的数千人,被围困在老鸦漩。

石达开弹尽粮绝,先让其妻妾及子女数人投江自尽,然后“舍命以全三军”,写信给骆秉章,与手下将领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以及5岁幼子石定忠赴凉桥清军大营“谈判”。

清军背信弃义,夜间以火箭为号,将缴械的3000多太平军围杀得一个没留,鲜血染红大渡河水。

石达开也被捕入狱,眉宇英气不减,朗声道:“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他绝口不言降字,从他携带儿子而来可看出,他对清军还是抱有幻想,以为自己和部下有活命的可能。

石达开绑至成都上莲花街刑场,大义凛然,毫无畏缩之态,以凌迟极刑处死,至死都默默无声…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部分]

最佳贡献者
2

仔细回顾石达开出走后的作为,我们就能很清晰地了解到,为何石达开不能像后来人一样,突破大渡河了。

宗旨不明,致使内部分化严重,老部队逐渐离开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石达开,可算是一个文武兼备的豪杰。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因此,得到了广大将士的拥戴。因此,当石达开决心出走时,振臂一呼,就带走了太平军数十万大军。

早年的石达开有多猛?曾国藩是最有体会的!

可是,出走后的石达开的宗旨并不明确。早期,他的活动范围主要还是在江西等地,离太平军主力部队很近。因此,当天京遭遇危险,各地遭遇紧急情况时,也都希望石达开能给予援助,但石达开始终不愿再给予援助。

由于老战士们常年一起作战,彼此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因此,部下对石达开“见死不救”(尤其对九江林启容部)深感失望,已经开始出现了分裂。



石达开出走后,征战各处,越打越走向边远之地。从之者人心渐离。

蛰伏老家两年,众叛亲离

在石达开转战过程中,由于宗旨不明,很早就出现了部下离开的情况。比如,杨辅清等,很早就返回洪秀全处了。

但是,真正让石达开部众大散的,还是石达开在故乡的两年。

咸丰十年四月中旬,石达开率众回到家乡贵县驻扎,并设立了翼王府。

石达开的部署,大多是在江南各省扩编时招募的,因此,大多数是三江两湖人士。见到石达开回到家乡坐着不走了,纷纷感觉十分失望。部队各自谋划出路,军心离散。

如果是一般的人物,此时,很可能就被人出卖,挂掉了。幸亏石达开宅心仁厚,很得军心。因此,部众散去得都很地道,没有出卖石达开。

石达开在家乡蛰居两年,老部下只剩下不足万人!尽管后面通过与其他反抗力量合作,部队的数量得到了回升,但是,大多都是乌合之众了,有战斗经验的部队此时基本都散了。

任何创业活动,都需要领导人具备坚强的意志。领导人自己心灰意冷,即使再有才具,也是办不成事的

自由分化部众打草惊蛇,引起川中清军警觉

石达开在克服了“归隐”的消极心态,决心重新拿起“入川”计划后,决心由湖南湖北的边界,进入四川。

可是,我们应该还记得,石达开早期部众中,很多部队已经离开了石达开,开始自由活动了。这些部队中的余富明等部,已经先期向四川进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打草惊蛇,引起了清朝廷的重视。四川清军开始与湖南、湖北的清军开始合作,通力防止石达开进入四川。

因此,石达开在碰壁之后,值得折贵州,入云南,再图进取。

灵活用兵,创造出渡河良机

虽然屡遭挫折,但石达开的军事才能还是没得说的。一番机动,创造出了渡河良机。

他先派遣部将赖裕新、郑永和部快速机动,渡过了大渡河,开始入川北上,准备与汉中地区的太平军陈得才部会合。川中的清军震动,立刻部署对该部的围追堵截。

石达开终于等到了大军入川的两机!

在云南境内一系列机动后,强渡金沙江进入了西昌,准备趁四川清军攻击郑永和部的机会,快速渡河,实现入川的计划。

三月底,石达开部进入紫打地。石达开通款赠金给当地土司,没有遭到当地势力的打击。此时,大渡河对岸没有清军!石达开立即组织渡河。当时,石达开部已渡河万人!

运去英雄不自由,石达开英雄末路

尽管石达开已经组织了万余人过河,但是,由于后续部队还没有到达。石达开担心孤军北隔,同时,认为清军还远,等后续部队到达后再渡河时间依然很充裕!因此,又命令过河的部队回到了南岸。

遗憾的是,当大部队到达后,天气突变,连日大雨,河水暴涨,根本无法组织渡河!

等到大雨停歇,水势稍平时,清军已经抵达北岸,渡河良机已失!

更可怕的是,清军回来,又买通了土司。原先支持石达开的土司,此时又开始攻击石达开。石达开原本想原路退出,但是,土司已经部署兵力拦截,并且断千年古木阻塞道路!

在谋求重新收买土司失败后,石达开只得开始阻止强行攻击。他斩杀了两百名土人祭旗,率众分渡大渡河,几十个人一条筏,人以挡拍蔽身,披发衔刀,开始攻击。但是清军发枪炮阻击,石达开军损失惨重,渡河失败。

石达开被困一个越,粮草都没有了,就杀马坚守。此时,清军联合土司军开始围攻石达开,石达开辎重尽失,进退无路!

石达开遥遥望见清军竖立的“投降免死”的旗帜。于是对众人说,你们都投降了吧。我一个人去投死,你们都可以活命!

于是,张黄盖,衣王服,已太平天国翼王的尊贵排场,投降了清朝。

民间的良好愿望

野史的介绍中,曾有这么一个故事:石达开在江西收养了一个义女,常跟随在他身边。后来,该女子嫁给了马某。这个马某的长相和石达开非常接近!

后来,前去顶替石达开投降受死者,就是这位马某。石达开去了峨眉山,剃发为僧。

电视剧中,石达开在湖南收养的女儿,年轻时的周迅,确实惊艳!

在太平天国诸王中,论及才能,石达开或许比不上杨秀清等人。但是,石达开在民间的形象始终非常好。因此,石达开的英雄悲歌,也就屡屡被人提起了!

但是,石达开既然已经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就应该坚持下去。他中间一度心灰意冷,想要“归隐”,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一个领导人,自己都丧失了斗争的意志,又如何能率领大家艰苦奋斗,打开一个新局面呢?

3

大渡河的安顺场,本来就是死地,能过了那里的,都不是一般人。

近代史上,有三支部队在大渡河畔进入绝地,分别是石达开的太平军、红一方面军和国军14兵团。为什么太平军和国军都失败了,而红军却胜利了。即使单单从军事上分析,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太平军兵败大渡河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

1,主观上,石达开只追求逃命,不建立根据地。

石达开在天京事变的大内讧大屠杀背景下离开独自出征,其实主要就是一种思想在主导——逃跑主义。石达开一开始打算到江西福建,后来又想去湖广,后来觉得占据四川也不错,这种流寇主义始终无法建立根据地,必然失败。

2,客观上,四川军民团结,石达开没有空子可钻。

石达开进入四川时 ,清政府的统治基本上是统一局面 ,对四川的政令可达基层 ,对土司王应 元、王松林、岭承恩等均有直接的节制力量。 石 达开入川举事的前一年 ,骆秉章调任四川巡抚 ,他吸取了在湖南用左宗棠等贤才抵御太平军的经验 , 对石达开欲入川西的动向防备有方 ,是以石达开前 有大渡河对岸唐友耕 ,后面马鞍山上山道又被彝族 土司岭承恩横木拦阻 ,松林河北岸番族土司王应元 则拆了索桥坚守 ,而南边南桠河又有王松林及杨应 刚死拦。 清军是在一个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之下造 成了石达开的覆亡末路。

3,战略上,没有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咸丰帝调曾国藩到四川剿灭石达开时,曾国藩说石达开不足为虑。理由是石达开已成了没有根据地 ,没有后方 ,到处流窜的孤军: “既钝于浙 ,钝于闽 ,入湘后又钝于永、祁 ,钝于 宝庆 ,裹胁之人 ,愿从者渐少 ,无老巢以为粮台 ,粮米须掳 ,子药须搬 ,行且自疲于山谷之间。”曾国藩对石达开命运的预测十分准确。

4,战术上,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很不利。

《孙子》兵法道: “圯地无舍”、“圯地则行”。 “圯地”乃是指山林险阻 ,沮泽难行之地 ,这种地方不可宿营 ,必须迅速离开。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的紫打地居然因为庆贺生了孩子庆祝三天,兵书都白读了。石达开拖家带眷 ,行李重又多 ,抵紫打地后既未能争先控制松竹河吊桥 ,也未能守住马鞍山可后退的道路 ,更未能过南桠河 ,经石棉向大树堡 (今属汉源)迂回 ,缺乏灵活机动 , 以致坐以待毙!

红一方面军到达大渡河后,却能迅速脱险,原因也很多。

1,主观上,红军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理想。

红军从建军开始,就以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武装自己,并且还能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发展自己。在长期的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中,红军已经形成了为一个以崇高理 想、高层次精神武装的革命团体 ,并能积极进取、上下一心、不畏艰难、屡经重创而努力不懈。这种精神面貌,在长征中,再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不断扩展,形成了红军精神。

2,客观上,中央军和滇军川军矛盾重重,配合不甚紧密。

大渡河,地处云贵川的崇山峻岭之中,同时也是川军滇军大小军阀犬牙交错的地方,中央军进入四川,名为剿共,实际上还想乘机收编川军。在四川之前,广东陈济棠、广西李宗仁都和红军迎来送往,出工不出力,明哲保身。只有贵州王家烈踏踏实实给中央军干活,结果当了炮灰又丢了地盘。四川各军阀自然不愿意学王家烈。

3,战略上,红军早早制定了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全民族共同抗日的战略。

遵义会议后决定北上与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师 ,以发展新的根据地。并且早早打出团结抗日的旗号,有利于争取大多数的爱国军阀,促使人们认识到抗日的重要性。这让红军北上具有了正义性合法性。

4,战术上,红军攻敌所虚,对最弱的刘文辉下手,顺利度过大渡河。

当时刘文辉负责大树堡、石棉、安顺场对岸 , 直到泸定一线沿江防御。 这一带地瘠民贫 ,物产不丰 ,补给困难 ,加之刘军与少数民族矛盾重重。红军敏锐抓住这个问题,刘军则是望风而逃,大渡河就这样度过了。再加上红军善于游击战、运动战,有了良好的军需补给系统和情报系统,很容易反败为胜,反客为主。

宋希濂大渡河被俘,实在是蒋家王朝穷途末路。

宋希濂是国民党军队的第14兵团组建之前,是国民党西北行辕的代理主任。可是当1948年被任命为第14兵团司令时,却是光杆司令。后来三个军划归宋希濂指挥,分别是原驻应城之顾心恒第28军,下辖3个师;原驻襄阳之杨干才第20军,下辖两个师;原驻荆门之方靖第79军,下辖3个师。后来,这三个军在半年内就被打得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第15军、第122军后来又划入了宋希濂兵团,可是这两个军不仅是新组建的,而且还在武汉吃过大亏,根本没什么战斗力。所以,宋希濂兵败实际上是大势所趋。

1949年11月1日,第二野战军开始对四川重庆进行猛攻,宋希濂在白马山吃了一闷棍,损失三万多兵力。从此连胆气也丢了,一路往川南逃窜,打算从横断山脉到滇缅边境去,消失在了茫茫大山之中。国共双方都找不到他。

为了逃跑方便,宋希濂丢弃了汽车等一切重装备,换上草鞋,其逃遁路线是:綦江—李市—白沙—朱家沱—万定场—石洞镇—怀德镇—赵化镇—宜宾……结果在宜宾的72军郭汝瑰起义,宋希濂一下子暴露了。

于是18军军长张国华派出52师,追上宋希濂,最终在大渡河抓住了宋希濂。宋希濂原本打算自杀,却被部下抢了枪,成了俘虏。

从宋希濂兵败带着近万残兵脱离国军,隐藏在山里时,就注定了最后一定会当俘虏。只是没想到会这样快。

4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战神,他从金田起义开始就一直是太平天国的先锋,一路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帮助太平天国成功地从广西一路打到了南京。

当然,他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西征了,当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湘军,他沉着冷静,在湖口三次大败曾国藩,一度逼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可以说前期的石达开是百战百胜,也成为了太平天国将士心中的坐标和明灯。

而到了后期,石达开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没有过什么出色的战绩,而且作战中屡次被击败,一路从南京一直出走到了四川,最终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为什么石达开当时过不了大渡河呢?

前后期石达开带领的士兵素质相差太大

前期的天平天国来说,具体是在天京事变之前,太平军是非常有信念的军队,他们坚信洪秀全能够带领太平天国取得最终的胜利。

洪秀全用宗教的方式组织了太平天国军队,这在前期来说非常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凝结,但是问题也在于,一旦这种信念缺失,那么战斗力就会迅速下降,因为人们不再相信。

有着天父附体的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一面旗帜,把杨秀清杀了,对于太平天国将士们来说,就等于是向他们说明,天父天兄的事情是假的,天父作为神,竟然也能被杀。

就这种信念来说,能够让人信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李开芳北伐弹尽粮绝,剩下为数不多的士兵困守孤城的时候,就曾经身边出现了一位装神弄鬼的士兵(之前是唱戏的)他谎称神灵附体,不日他们会解围,李开芳竟然真的相信了,给那位士兵配了很好的待遇还配了两个女人。后来那个装神弄鬼的士兵露馅了,他竟然说到天父会派黄汉生、关云长这样的神将下来助战。对于太平天国来说,黄汉生、关云长都是属于邪将的性质,天父是不会派他们下来的,因此被李开芳看出,被点了天灯。

或许说,两万北伐军将士能够从扬州一直差不多打到北京,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信念支撑的,所以有信念的军队是非常强悍的。

我们也可以对比太平天国前期,也就是天京事变之前和之后的战斗力情况,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前期来说经常能够以少胜多,但到了后期很多时候人数占优也经常被击败,信念的缺失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前期的石达开百战百胜,也是因为那会他掌控的军队有信念,尤其是在西征的额时候,再加上还有罗大纲、胡以晃、赖汉英、林启容、伟俊等一大批悍将,即便再前期与湘军交手中遭遇了挫折,也能够迅速调整好部署,击败曾国藩。

当然,西征的胜利和石达开高超的军事能力也密不可分。

而到了石达开出走天京之后,一路上由于没有确定的战略目标,一下子打福建,一下子打江西,每次都是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后就放弃了原先的计划。再加上跟随他的将领和士兵也大不如前,石达开在具体指挥效率上也打了折扣,导致他后期在军事上乏善可陈。

虽然一路上他的军队曾经达到过20万人,但是这20万人多为新兵,而且信念不足,很多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地弱,再加上他们经常千里转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部队也逐渐离去,石达开的部队也就越来越少了。

到了大渡河的时候,军队也就只剩下了大约3万人,其中能打的精锐部队已经很少了,其他的很多都是战斗力不强的部队。

到了大渡河的时候,他的部队战斗力强的精锐部队少,是他没能过去的重要原因。

大渡河自古就难走

这是我在谷歌地球上截的图,石达开最终兵败紫打地,就在第二章图中间标记的地方,安顺场。而这个地方属于石棉县。我们可以看到,一路上两边都是大山,只有沿江的道路可以走,很多地方其实都是狭窄的小道。

所以这一路上确实是容易中埋伏的,如果我是清军,我也可以选定一个石达开必经的路线,在上面设伏,不用多少兵力,石达开是过不去的。

错过时机,运气不佳

实际上石达开到了紫打地一带是有机会过去的。1863年5月,他先派了一万人渡过了大渡河,但是这个时候他最爱的小妾给他生了个儿子,石达开非常高兴就逗留了几日。为了防止清军设伏,他又把渡河的部队给撤了回来。

这只能说是石达开自己的失误了。

等到他再次要渡河的时候,河水暴涨,他们就过不去了。

此时清军也赶到了紫打地地区,面对对岸设防的清军,石达开几次试探性强渡都归于失败。

公元1863年5月21日,他派出了精锐部队5000人大规模抢渡,却遇到了突然而来的洪水,导致5000人大部分都没有生还。

石达开运气不好。

一直到6月,石达开多次组织抢渡,都被对岸的清军给打回。最后没办法,他联系了当地的土司,请求放一条路,土司要了他的金银却并未放路。

最终,他的兵力基本在紫打地消耗殆尽,为了保全全军而自身去了清营。

就此,石达开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5

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走到大渡河时,蒋介石叫嚣着让中国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但是中国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最终飞夺泸定桥,渡过 了大渡河 。而为什么80年前的石达开就过不了大渡河呢?

一切要从天京事变说起。1856年,因为东王杨秀清与天王洪秀全之间的权利之争,在天京(南京)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及其残酷的天京事变。最终东王杨秀清被杀,上万东王部属惨遭株连。石达开在前线听到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并痛斥韦昌辉乱杀无辜,但为时已晚。北王韦昌辉还将石达开看做是东王余党,意图加害石达开,石达开逃出天京,但是京中家人与部属全部遇难。

面对国仇家恨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天王洪秀全见石达开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在石达开出走后短短的时期,很多太平军将士们纷纷离开洪秀全,投奔到他的麾下,很快聚集起了几十万人,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此后6年中,石达开转战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11个省,除了宝庆、桂林两府外,一路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准备建立四川根据地。之后连续在四川征战多时,但是清军的主力一直在石达开附近徘徊,石达开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但是好运不糊一直眷顾,石达开走到了尽头。当年石达开想北上陕西,那么就必须度过天险大渡河,所以在当年5月石达开到达了大渡河边,当时的河对岸没有清军驻守,河流也可以渡船,但是就在渡河当天石达开的一位妾侍为他生下了一子。石达开认为这是天降福子啊,但是这个小妾生完孩子很是虚弱,此时继续渡河很可能就要死了。因此,其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下令暂停渡河,为儿子庆生3天。原先度过去的1万多人,石达开怕他们受到清军的埋伏,于是让他们又渡了回来。

石达开不知道这名孩子从出生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相反就是因为他耽误的三天,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因为此时正值暴雨时节,当石达开准渡河的时前一天晚上,大雨倾盆,第二天早上,河水暴涨,难以行船,这时河对面已经有清政府的土司佯装前来阻止石达开渡河,让石达开不敢贸然前进。

两天之后清军骆秉章的部队已经来到河对岸开始布防,将太平军层层包围,石达开无奈,只得选择冒死突围,最终石达开的大军全军覆没,石达开本人被俘,最后被清朝杀害。

石达开的灭亡是否是由这个孩子引起无法考证,但是石达开的灭亡并非从这一刻开始,大渡河只是石达开的最后归宿,而以石达开的现状,他也很难长久。

因为自石达开出走后,先是想建立江浙根据地,接着又准备建立两湖根据地,再接着又准备打到四川去,建立巴蜀根据地。但是他都是打一处,丢一处,打一城,丢一城。而且,受到挫折就转移地点,这样就变成了流寇作战,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他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最终会被清军拖累和蚕食而死。

然后石达开自最开始的20万军队,到最后军队规模越打越小,因为其所带的军队的素质越来越低,越来越不能打仗,不是一支钢铁般的军队;并且石达开没有后方基地,物资供应等都是问题,这些最后也会导致石达开灭亡。

石达开战略不定,根据地不稳定,实行的政策有封建加上军队是一直素质不高的军队,所以灭亡是已经注定了。

70年后的中央红军就不同,他们是一直铁军,一支人民军队,在毛主席等人带领下,最终度过大渡河,建立了陕北根据地,开创新中国。历史总是有轮回,解放战争期间,在第二野战军挺紧大西南的时候,兵败如山倒的宋希濂兵团也想渡过大渡河,最终也是以失败而告终,宋希濂最终被俘。事实说明只有共产党毛主席带领的队伍才能渡过大渡河。

6

太平天国的几个王里面,石达开是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后来腐化没那么严重,私德上也是比较有人望。不过到底石达开跟广西几个烧炭党出身的王不同,他是一直在天国的西线,顶着湘军打的边军将领,从实践中成长,点的科技树是军事向的。天京事变之后,一方面他依然选择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行事,一方面他又选择不与天王洪秀全通路,这是在政治上的鼠首两端,对于队伍建设,凝聚人心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再一个,太平天国起事以来,一直是破坏性的力量,对于经济建设的手段,除了抢还是抢,没有二法,石达开作为一个一直在前线战斗的将领,后勤都是由杨秀清安排好的,用不着他自己操心,带军出走后,一切都要他自己来操心操办了,而当时的南方,长江中下游流域,正是双方多年轮番洗劫破坏过的地区,就是来一个帅才,也抢不够,养不活十几万的军队,石达开身边人越来越少,始终流亡在一条没有希望的路上,大渡河,安顺场,迎来了注定的覆灭。他过了大渡河会怎么样,这问题是因为几十年后,另一支人困马乏的队伍,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从此一飞冲天,所以以为石达开过了大渡河,也会如此的错觉,石达开作为领袖,本身就不够优秀,手底下的团队,更是谈不上,后世那支军队,过了大渡河,还有刘帅喝血酒,彝海结盟小叶丹,借道出彝区。四渡赤水甩开追兵,爬雪山过草地历难志更坚,到吴起镇更发现在陕北还有自己的同志打下了跟据地。而石达开,连大渡河都没能力过去了,何谈其它?

7

长期流浪的石达开走向灭亡是历史的必然,由于没有固定的根据地,他的处境越发的艰难,而在强渡大渡河时候又遇到河水猛涨,因此失败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天京事变后为求生存出走,但是在江西和浙江作战接连失利

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内讧,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以及燕王秦日纲,陈承瑢等人相继被杀,而连累被杀的无辜将士多达数万人。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军事形势急转直下。

天京事变后的石达开部将遍及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成为了太平天国实力最强的王,为了防止石达开专权,洪秀全处处制衡,为防止继续内讧石达开决定率部离开了天京

石达开弃林启荣的九江被湘军围困而不救,带军深入江西腹地开拓。由于石达开的见死不救导致九江被攻克,林启荣战死,太平天国西线战事陷入被动

进入江西南部的石达开进展也不顺利,转战浙江攻打衢州失利,又不得不返回江西。

没有根据地的石达开犹如无头苍翼,诸将领纷纷脱离

石达开在江西作战非常的不顺利,由于洪秀全的招抚导致石达开将领内部出现了分裂,杨辅清部脱离石达开返回太平天国主战场的举动也加速了石达开内部的分化。

在转战湖南宝庆失利后,石达开退回广西老家,本来是重整旗鼓的机会却因为他屡战屡败意志消沉,将领们都纷纷离他而去。尤其是汪海洋等几十名将领脱离石达开返回江西浙江太平天国的事件让石达开的处境更加的艰难。

石达开最终决定入川建立新的根据地和政权

当石达开出广西再次进入四川时,此时的四川局势已经对石达开十分的不利,四川总督路秉章已经将四川的匪患清除,做好准备严阵以待。而石达开进入四川后军队的实力十分的有限,为了打开局面他把部队分成三队。

当他的主力部队来到大渡河时候,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河水猛涨,石达开部几次强渡都失败了,部队损失惨重。加上后勤给养被切断,此时他的部队几乎陷入绝境。

石达开想在四川打开局面的想法很不明智,四川山路崎岖本不利于用兵,加上他收拢的部队训练不足战斗力低下,也就加速了他灭亡的脚步。

最终在骆秉章的诱降下,石达开选择了从容就义。

石达开虽然失败了但他确实是太平天国当之无愧的旗帜。但他没有根据地四处流窜的做法是战略上的败笔,加上脱离太平天国主战场也就加速了运动失败的脚步,最终导致了全盘皆输的局面。

8

历史控专心为您答疑解惑:


1、石达开虽然是军事奇才,却也犯了致命的错误。当日渡河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石达开却因为王妃给他生了个儿子而下令全军庆一日。而就是这一天夜里,大渡河水暴涨,已经无法平安渡过。加上太平军搜集到的船只不足,一次能渡过去的人很少。前几次度过去的精锐寡不敌众,都战死在对岸沙滩上。致命的一天是目前公认的石达开最大败因。

2、双方面对的对手不同。石达开面对的对手是安顺当地彪悍的土司兵,熟知当地一切便利条件。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石达开的精兵也难逃此理。而红军面对的不过是川军中的二三流部队和民团。一战击溃并不奇怪。



3、翼王在渡河前还中了对方的诈降缓兵之计。被敌人进一步拖延了时间。对方土司好像是姓杨,狡猾多智。他向翼王献上降书,诈称归顺。并愿意整顿兵马迎接太平军过江。但需要几天时间准备。很不幸石达开中计了。

4.还有更重要的是两支军队的性质和战略目标是不同的。 泸定桥1706年就建成了,也就是说如果石达开当时真是决心要过河的话,也可以像红军那样抢夺泸定桥过河,至少有一搏之力,不至于被困等死。



所以根本原因在于石达开当时已经心灰意冷,没有了继续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石达开出走,原本的目标是打算回广西重整旗鼓,但广西早就失去了当年拜上帝教兴起的条件,面对清政府的围剿和地方地主势力的攻击,再加上石达开自己一直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导致内部不稳定,所以他的军队一直处于不断崩溃的过程中。归根到底,石达开是个执行者,在领导能力和领袖魅力上比不过洪秀全,也没有洪的那种理想和野心。在广西失败后,石达开已经彻底失去了进取的意志,此后的行动完全是没有目标的逃跑本能,最终到了大渡河天险难度,他彻底没有了克服艰险的决心,完全就是等死。具体来说,在石达开看来,就算抢夺了泸定桥过了大渡河又能如何呢?大渡河水暴涨未尝不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暗示。 相比之下,红军虽然也是战略转移,但和逃跑完全不同。红军始终是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的,最初是湘西,遵义会议后是北上抗日。正是因为有明确的目标,红军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拼搏进取,没有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9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石达开这边,谈何渡河?

1863年3月了石达开率军从滇北进去四川,然后北上,5月13日,石达开准备强渡大渡河,想直取成都。只可惜,落入清军与地方武装部队的重重包围,他孤身去清军大营谈判,遭到扣押,所领太平军被屠戮殆尽。

事实上,有这么个结果是注定了的。

  1. 从天时来看:他运气不好,刚开大渡河,就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水。再加上恶劣的天气,给渡河造成巨大困难,强行渡河,没有条件,会给部队造成巨大伤亡。
  2. 从地利来看:河对岸有着大批的武装人员,强行渡河会被半渡而击,不符合兵法,没有任何地理优势,就算强行渡过,对面固守高点,可以以上击下,占据先机。
  3. 从人和来看:当时被清军重重包围,三万多太平军已经陷入绝境,无粮草弹药,无支援力量,哪有士气而言。反观清军则不同,在地方武装的支援下,人员粮草军火有源源不断的支持,此消彼长,清军占尽优势。

从他个人来看,自从1857年逃离天京开始,没有目的,没有战略规划,没有明确宗旨,更没有像洪秀全一样,建立一块根据地发展。只靠流动作战打一处,丢一处,变成明末流寇式作战,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甚至重大军事行动中,石达开因为小妾生子搞庆祝,还推迟了渡河军事行动。被围困之后,又凸显个人英雄主义,自己一个人去清军谈判,还天真的说:

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

想的好,可事实上把七千多太平军全给卖了。他的死,一点都不亏。

石达开是太平军少有的军事奇才,但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帅才,充其量只是一个出色的将才。他不懂真正的军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政治为依靠,脱离了政治的军事,是迟早要失败的。

10

石达开为什么过不了大度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
尽管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中流坻柱,但洪秀全不仅无能,生性多疑,而且有加害之意,石达开亲身经历了天国内部相互残杀的可怕场面,是被洪逼走的,尽管带走了所谓十万人马,那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数字而已,那些能打的战将像陈玉成,李秀成等人都没有跟随,也不可能跟随。一群没事战斗力的人纵有二十万,有什么用?因此离开天京已大不如前,常吃败仗,而且人越打越少,到大度河边时只剩几千人了,不仅粮草尽绝,而且天逢瀑雨,河水猛涨,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再看红军长征度过湘江只剩三万多人,但那都是精英,不仅打仗一顶十,而且富有战斗智慧。

二,没有明确方向和目标,胡乱地往前走,容易踏足险地。再看红军长征有明确方向,北上抗日,一但到陕北万一不能立足,还可进内蒙,去苏联,万无一失。

三,打仗想取胜首先得知己知彼,石达开一路走来,对敌情了解得十分有限,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以至于兵临大度河时陷入敌人的包围,而红军长征敌人的一切行动尽在掌握,红四方面军破译了国民党电台密码,时时向中央报告敌人的行动,为红军的前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石达开刚到大度河时,尚有有度河之机,因为石的小妾生孩子,没有及时度河,而陷入重围。而红军兵临大度河,早已命先锋勇士强度河水,站领对岸,等敌人主力到时,红军早已远去。最后石达开居然在身临险境时和敌人谈判,而且还敢相信敌人的慌言,放下武器,才被骗而惨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