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杯酒释兵权“什么鬼?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二、宋太祖如何玩转”杯酒释兵权“

话说,赵匡胤在他的结拜十个哥们“义社十兄弟”的帮助下,在陈桥兵变,兄弟们趁他喝的醉醺醺的,把一件早已经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山呼万岁,这事,就这么成了。天下,就这么被老赵家顺到手了。当然,至于老赵到底有没有喝醉,咱就不知道了。被称为有史以来的天下最容易的皇帝。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后周政权后,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武将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权,乃与宰相赵普密商,决定削夺大将兵权。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10个结拜兄弟:”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后来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但是,现在学说来论:“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 大部分成分属于虚构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很和善的杯酒之间就交换了兵权,然而我们看到这个故事的完整性是由“小学课本上砸缸救人的那个小男孩司马光整理后编写的!

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出绝招!

杯酒释兵权之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亲手导演的第二幕戏更加精彩,这一招真令人叫绝,姑且冠之曰“灌醉掏银子”。

冯梦龙的《智囊》里记载有这么一段:“艺祖既以杯酒释诸将兵权,又虑其所蓄不赀。每人赐地一方盖第,所费皆数万。又尝赐宴,酒酣,乃宣各人子弟一人扶归。

太祖送至殿门,谓其子弟曰:‘汝父各许朝廷十万缗矣!’诸节度使醒,问所以归,不失礼于上前否?子弟各以缗事对。疑醉中真有是言,翌日,各以表进如数。”

艺祖就是太祖,有文艺范儿的皇帝。

赵匡胤花大价钱收回兵权之后就后悔了,老是惦记着这伙人手里的银子太多了。

怎么办呢?如法炮制,但这回,朕要给你们玩个更新鲜刺激的。

这一天,太祖邀请昔日的各位将军来喝酒,笑脸相迎,特命各位:“不要在朕面前拘束,尽管放开了喝,今天这里没有君臣,只有老哥们聚会,不喝倒不算喝好。”

圣上开恩,各位受宠若惊,心花怒放,最后,个个喝得五迷三道,不省人事。

这时候,太祖让人通知各位的家人来领人。

将军们的儿子急急赶到宫禁,扶起瘫软如泥的父亲准备回家。

且慢,太祖发话了,“各位别忙着走,你们的老爹方才在朕面前答应说,每人向朝廷捐献一个亿(文),可别食言,明日快快送上。”

第二天,各位将军酒醒了,头一件事是先问儿子们:昨儿个没在圣上面前胡说八道吧?有没有失礼的地方?

儿子们焦急的却不在这儿,张口就问老爷子:皇上说你在酒桌上应承捐献朝廷一个亿,可有此事?

昨天酒宴上都说了些什么,此刻,将军们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君子面前无戏言,兴许说过,如不兑现,岂不是欺君?

又不能去跟皇上对证,没办法,每家赶紧抵押借贷卖房卖地,凑足一亿,照数上缴府库。

收兵权付出的成本,赵匡胤一桌酒菜,又囫囵赚了回来。

天王老子的便宜,从来都不是好沾的!

四、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兵权哪去了?

严格意义来说“杯酒释兵权”之后,兵权还在 宋太祖手里哦,毕竟宋太祖为加强皇权才导演的“杯酒释兵权”以及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

那么对于兵权问题,宋太祖做了以下的军事改革

(1)军事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第二,内外相维政策。宋太祖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了内变。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都不能发生变乱,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皇帝也就可以保证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了。

第三,兵将分离政策。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2)地方政治改革

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措施主要有三项:

第一,削夺其权。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地以外兼领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3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后来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第二,制其钱谷。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所以,通过以上的军事改革措施,总的说兵权还是在宋太祖手里,并没有交给其他人!但是,这些制度的改革也给宋朝腐败和灭亡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解答,码字不易,给个赞! 也希望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在评论区交流互动!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前面回答这个问题的高手都有点答非所问,人家不是问“杯酒释兵权”的来龙去脉,而是问“杯酒释兵权以后赵匡胤把兵权给了谁?”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明了——兵权总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实际运作是“枢密院+三衙+帅臣”三位一体、分权制衡的军事体制。

一、“杯酒释兵权”释的不是“藩镇”兵权,而是“开国功臣和禁军将帅”兵权

以前大家都认为“杯酒释兵权”是削弱藩镇的举措,把它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联系在一起,但这完全是一个错误。历史上赵匡胤先后导演了两次“杯酒释兵权”。

1、第一次“杯酒释兵权”,发生于建隆二年(961 年) 七月,被解除兵权的是开国功臣和禁军将帅,包括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罗彦环、赵光义等人,他们被解除的军职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虞候、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殿前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虞候等,跟藩镇没有任何关系。

2、第二次应该叫“设宴罢藩镇”,发生在开宝二年(969 年) 十月,罢的是前朝藩镇,包括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等人,他们被罢的是安远军节度使、护国军节度使、定国军节度使、保大军节度使等节度使之职,被解除的不仅仅是兵权。

因此,详细介绍“杯酒释兵权”过程以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三大纲领的同学基本都是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人家问的就是禁军兵权给了谁?

二、赵匡胤曾动过让符彦卿执掌禁军兵权的想法,但被赵普劝阻

“杯酒释兵权”后不久,赵匡胤感觉没有总领禁军的将帅很不方便,动起了启用符彦卿掌管禁军的念头。赵普得知此事强烈反对,他认为符彦卿已位极人臣,不可再授以兵权,以免不虞之忧,但赵匡胤相信符彦卿的忠诚,不顾赵普再三劝谏,执意征召符彦卿。

赵普不肯放弃,他私自留下任命符彦卿的宣敕觐见皇帝,不断向赵匡胤兜售那套“预防为主”的理论,提醒赵匡胤想清其中利害,免得日后后悔。”

赵匡胤不耐烦了,质问道:“你如此猜疑,一再提防符彦卿,究竟所为何故?朕一向厚待符彦卿,他又怎么可能辜负朕,做出不忠不义之事呢?”

赵普做了一个大胆的回答:“陛下当年何以负周世宗呢?”

赵匡胤沉默了。当年的周世宗柴荣待他不也是恩遇有加,委以重任吗?他却趁孤儿寡母之危,窃取后周江山。自己尚且如此,又怎能担保别人不会效仿为之呢?在至高无上的权力诱惑面前,任何忠诚、正直、义气都那么不堪一击,随时可以被抛弃。

就这样,那道原本要发出的宣敕又被收回,符彦卿掌管禁军一事不了了之,赵匡胤此后再也没有动过找人总领禁军的心思。那么禁军这个“危险的武器”应该交给谁呢?

三、赵匡胤在军事上,主导建立了“枢密院+三衙+帅臣”的分权制衡体制

如何才能将中央禁军这支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确保天下安定,赵宋江山永固呢?赵匡胤的答案是——交给制度,依靠体制的力量。

1、枢密院。按《宋史·职官志》记载,北宋枢密院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和决策机关核心权力是掌握兵符,调动军队,任免中高级将领,掌握“军政权”。

2、三衙。按《宋史·职官志》记载,三衙(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殿前司,宋初为二司,马军司和步军司尚未分离,合称侍卫亲军司)是最高统军机构,核心权力是掌管禁军,负责军队训练和日常管理,所谓“天下兵柄尽归三衙”,掌握“管军权”。

3、帅臣。宋沿唐制,凡出师作战,往往临时委派都部署,作为大帅(帅臣),即所谓“驻泊、行营都部署,即古之大将军、大总管之任也”,掌握“统兵权”。

五代宋初,帅臣多以禁军将帅充任,相当于“管军权”与“统兵权”合一,容易导致禁军将领个人威望过高,酿成兵变,后来赵匡胤逐渐以非禁军将帅充任,使得三衙将帅逐渐脱离统兵作战一线,蜗居在汴京,专门负责在京禁军的日常管理。

赵匡胤将禁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在兵权的具体运作上,他将“军政权”与“管军权”分离,由枢密院和三衙分领;将“管军权”与“统兵权”分离,由三衙将帅和帅臣分别承担,“枢密院—三衙—帅臣”三位一体、分权制衡的军事体制就此定型。

对这套军事体制的作用,《范太史集》是这样评价的: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这个评价大体是公允的。

【专注深挖两宋历史,重构被误读的宋朝。喜欢我的回答,请记得关注、点赞或分享】

3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这是为了避免走五代时的老路,防止武夫乱国,武夫手握重兵,容易坐大,然后顺便就把江山给夺了。为此,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打击叛乱、杯酒释兵权、上收地方武装的精锐部队和财政权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杯酒释兵权以后,他最终将兵权收归了自己。

一、平定叛乱。黄袍加身以后,赵匡胤采取安抚措施,招降了许多地方节度使,减少了上位时的杀戮。当然,还有一些内心不服的武将。960年4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公然反叛,率军进军开封。赵匡胤先派石守信、高怀德率军阻击,接着又派慕容延钊和王全斌补充,他仍怕有失,他后又亲自到前线督战。随后,兵败自杀。960年9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赵匡胤派石守信和王审琦为以正、副统帅南征,后来,他又亲征,仅仅2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二、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虽然暂时去掉了眼中钉,但他自己是怎么上位的,别人一样会效仿,所以,杜绝武夫乱国,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宰相赵甫的建议下,他决定收掉武将兵权。961年7月,赵匡胤设宴招待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大家一番交杯换盏后,赵匡胤敲山震虎,说皇帝难当,总是夜不成眠,担心人家篡权夺位,大将们纷纷表忠,赵匡胤说:“纵使你们无异心,若那些手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那还由你们?”

大将们终于明白皇帝用意了,第二天,他们纷纷称病,请求解除兵权。于是,赵匡胤封他们为节度使,赐予大量金银财宝,又与他们结为儿女亲家。随后,赵匡胤开始从中央派遣朝官分任所属各县的知县,以分割节度使对属县的控制权,又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凡兵民、狱讼等公事,节度使须通判一起签字方能生效,通判奏事还可直达皇帝,再次分割节度使权力。

三、制其钱谷和收其精兵。为了彻底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赵匡胤还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制其钱谷。以前,节度使不仅有兵权,而且地方赋税收入也归其所有,称为“留使”、“留州”,很少向中央缴纳。964年,赵匡胤命令自本年度起,各地除日常开支外,其他征收赋税全部向中央缴纳,专门委派转运使到各地,把地方财权收归了中央。

二是收其精兵。965年,赵匡胤下诏要求将各地的精兵收归中央,作为“禁军”,中央选择部分强壮的士兵,作为选送中央禁军的兵样,要求各地依样训练当地士兵,训练成精兵再送中央,这样,既加强了中央武力,又削弱了地方武装。地方上留下的叫“厢军”,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只负责一此公益事业和治安,自然不可能对抗中央了。

从此,名声很响的节度使,实际只是礼遇较高的州府长官,与知州知府在职权上没有本质的区别。燕且,每当有节度使空缺出来,赵匡胤就叫文官去替换,后来的节度使,大都是文官而非武将了,节度使对皇权构成的威胁不复存在。

4

谢邀



@狄飞惊 已经答得挺好了,简单补充几段史料作进一步说明


“以佐邦治”
说的很明显,枢密院具有发布皇帝命令,协助皇帝处理军事事务的职责,类似皇帝的军事秘书(幕僚)机构



“三衙”


职能相同,类似军种司令部,主抓平时训练、建设


这条作补充

兵部主管将领选任、迁徙、赏罚的依据查核和决定



以上,兵权分离,相互制衡。部分权力也有重合处,比如赏罚

权力重合的好处在于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皇帝可以随时通过枢密院、三衙或兵部对将领进行赏罚



通过乾德元年(963年)宋朝征荆湖战役看朝廷收权后宋军的行军布阵以及“帅臣”
带领京师禁军奔赴前线支援的有:

酿酒协会副会长卢怀忠同志,纺织部氈毯专业协会会长张勋同志,化工部印染协会副会长康延泽同志

他们不是去指挥打仗,而是充任具有“清肃队伍”职责的都(政)监(委)


太(中)常(央)卿(办公厅),边光范主任临时担任前线知州,执掌战区地方行政权

户(民)部(政部)监察室主任滕白同志统一负责前线物资调度、分配


枢(中)密(央)院(军委)副主席李处耘同志亲赴前线,担任前指总都(政)监(委)


以上官员的共同之处是:

他们都是来自不同部门的京官


被临时调来担任前线总指挥的慕容彦钊是一名有着多年军队工作经验,来自省军区的负责同志。同时,慕容彦钊司令员也是赵匡胤多年的亲密战友、结拜老大哥、创业好伙伴



想造反

京官们会抛家舍业吗?

枪杆子和思想能行动一致吗?

有钱粮吗?后续还有钱粮吗?

能得到地方支持吗?

都监们会放弃做基层官兵的思想工作吗?

禁军们会不管身在京师的亲属们的死活吗?

…………


这样的军队指挥结构,赵匡胤自然放一百二十一个心





补充一个观点:

有制约是好的。但是,打仗的时候把酿酒、织毯、染布的专业人士塞进军队就显得太不专业了

正所谓“过犹不及”



5

给了谁?

给了赵匡胤的文臣们。具体点来说,赵匡胤将大将们手中的精锐部队收编了回来后,改编成了禁军,然后名义上皇帝是禁军的首领,实际上代皇帝执行军队调动等权限的是应该是枢密院,宋朝的枢密院使,大部分都是文臣担任的。

6

赵匡胤利用酒席罢了最重要的几位中央禁军军权,但唯有一人军权保存了下来,很让人吃惊的一人也是很让人佩服的一人,那就是杨家将中的〞大奸臣〞潘美,其实该为潘美平反,潘美对宋的功劳要5倍于杨业,著名学者驻美大使胡适先生曾发表文章赞扬潘美,潘美没有没罢军权的原因就是他很懂皇帝的心思,潘美每次出征前首先把全家人送进皇宫让皇帝帮忙〞照顾〞,这就是主动把家人送给皇帝当人质,这样的好臣子皇帝当然是喜欢的所以没有罢免潘美军权,抗金英雄岳飞如果有潘美1/5的官场情商就不会落到那种下场

7

当然是攥在皇帝自己的手中,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是一项很正常的“自保策略”,与“重文轻武”关系不大。

(1)宋太祖“释兵权”将其收归到自己手中,是恢复历史常态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也可扩大为外戚、宦官)掌兵、控制兵权是常态,如果皇帝失去此项权力本身就代表天下大乱将起。

三国两晋时期天下大乱,武将乱国。其后,南北朝时期逐渐实行府兵制,武将兵权被削弱,在府兵制下兵不知将,将不领兵,这也是李世民用不着杀功臣的根本原因。

高宗时期,府兵制开始崩坏,玄宗天宝年开始募兵制成为主体,自此武将权力扩张,到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再次武将乱国,将武将权力收到皇权手中也是必然。

(2)“陈桥兵变”后的四次对禁军的整顿,其本质是去除禁军篡位危险;两次“杯酒释兵权”彻底解除武将乱国的可能性

“陈桥兵变后”一周对进军兵权进行过一次整顿;建隆元年秋进行过第二次。由此,对殿前、侍卫两司的九个最高军职全部改为自己的亲信。紧接着,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到七月,迅速把自己的亲信慕容延钊推到高位,又迅速撤兵权。

“杯酒释兵权”后,侍卫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殿前副点检高怀德、侍卫都虞使张令铎、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罗彦环、殿前都虞侯赵光义六人的权力也被削弱,皆都被送入地方节度使、地方行政官员序列,失去对禁军的掌控力度。

开宝二年(969年),又释了地方节度使兵权,彻底削除藩镇割据隐患。但问题是,事情一到“彻底”问题就大了。

(3)太祖、太宗因为掌兵将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真宗之后,兵权其实控制在文官制度手中

太祖、太宗、真宗中前期时代只是“重文轻武”,但“澶渊之盟”(1004年)年之后,就成了“重文辱武”的地步。

宋朝只是利用“纵容武将”贪腐用以换得丢失尊严后用物质利益代替,用以维持对皇家的忠心。

对于这一问题,限于篇幅,我们会在下个问题中进行细致阐述。

8

从陈桥兵变到杯酒释兵权以后,赵匡胤确立了北宋王朝以文治国的方针。当时,由于宋太祖集中军权,且对各处统帅极不放心,便任命文臣在军队中任职。军队中最高等级的三衙听命于枢密院,枢密院还掌管着兵籍和虎符等调遣兵将最重要的凭证。因此,军权实际掌握在文臣手中。这种现象对恢复儒家所倡导的"君为臣纲"、重建社会礼法十分有利。但却造成了轻视军队建设的现象,使北宋王朝一步一步走向积贫积弱的境地。

9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也被视为宽和的典范。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背景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因为殿前都点检是宋太祖黄袍加身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赵普就向他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采取措施要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过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此番任免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故十余年无西、北之忧也”。

影响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在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三项。

军事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第二,内外相维政策。宋太祖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了内变。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都不能发生变乱,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皇帝也就可以保证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了。

第三,兵将分离政策。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地方政治改革

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措施主要有三项:

第一,削夺其权。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地以外兼领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3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对于一些五代以来一直盘踞一方的节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其逐一罢免。后来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第二,制其钱谷。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通过这些措施,唐末五代的那种专制一方的藩镇,在宋初就逐渐消失了。

中央政治改革

在官僚制度方面,侧重削弱宰相权力。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皇帝利用这两者间的异同发号施令,独断专行。

宋初不仅以三权分立的办法削弱相权,而且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与各部门长官发生制约的作用,以削弱各部门长官的权力。此外,宋初还在设官分职、科举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政策。

宋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这也是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