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张郃运气好,没让关羽碰上。如果有机会碰上,很可能老罗就安排关羽把张郃杀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如此。华雄、文丑倒是没遇上关羽,老罗也安排关羽把他们杀了。
关羽是万人敌,勇冠三军,这是真的,但也不是见谁就灭谁。
吕布倒是天下无敌,这个还是公认的,但不是也被曹操给杀了吗?
将在谋,不在勇。
关羽名气很大,也名副其实,但也没有像演义里说得那么玄。
史料中记载,关羽斩杀颜良,生擒于禁,斩庞德。
千里走单骑这是真的,也不会是结伴旅游,自然会遇到阻挡,但没有演义所说那样,过五关斩六将。
具体看一下关羽的主要情节。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亲率五千精骑东征刘备。刘备败逃,关羽战败被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
史料的记载是,刘备已经聚集了数万人马,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当时关羽、张飞都在哦。二人可都是被称作万人敌的,一个跑了,一个投降。
看一下斩杀颜良的过程。
曹操击败刘备之后,与袁绍战于官渡。
袁绍派遣大将颜良进攻守护白马的曹军将领刘延。沮授劝谏袁绍,说:“颜良性情急躁冒进,不可以单独委以重任”,但袁绍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武帝纪》则记载,颜良与郭图、淳于琼一起去攻打白马刘延。
曹操的谋士荀攸建议,先佯装在延津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采用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
曹操采用此计,急行军到达距离白马十余里时,颜良才发现,仓促应战。曹操派遣将军张辽、关羽为先锋,率先出击。
关羽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直冲过去,在万人阵中斩杀颜良,割其首级而归。
曹操挥令大军冲击,袁军大败溃散,白马之围遂解。
这一战,关羽骁勇无比,自不可说。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关羽是杀了颜良一个措手不及。
颜良是武将,骑马打仗才是正办。当时颜良是在戎车上,威风是威风了些,但武力值却大打折扣。
大将颜良都惊慌失措了,其手下部将岂不已经吓破胆了?
关羽能够杀进杀出,遇到的阻挡并不会像演义说得那么玄。
主将已经被斩杀,军心已经溃败,无心恋战也是常事。
白马之围被解,关羽也因此被封为汉寿亭侯。这一爵位,关羽非常珍惜,也不仅仅是献帝所封。在此之后,关羽也再没有更大的战绩。
从这里看出,跟着谁混,结局是不一样的。
一个将军的功绩,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整个战役的谋划,这是不可置疑的。
两军对阵,来几十个回合,那只是战斗的一部分,不是全部的套路。
我们喜欢看单挑对决,不喜欢看打群架。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在打群架。
如果关羽跟颜良,正式摆开架势,来一场决斗,即便关羽能杀了颜良,但也不会这么轻松。
再看一下斩文丑。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率领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西退,与袁绍五六千追兵相遇。
诸将见敌众我寡,都很害怕,劝曹操退守大营。
荀攸说:“这正是歼敌的好机会,为啥要撤退呢?”
曹操与荀攸对视而笑,于是命令士兵解鞍下马,丢弃辎重,引诱袁军。
等到袁军逼近,争抢辎重的时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马,迅猛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斩杀大将文丑。
这里没说究竟是谁杀的,就算在曹操身上了。比较肯定的是,在混战中斩杀文丑的,一定是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否则,这还了得。对比斩颜良,这是要封侯的。
但绝不是关羽所杀,否则,史书也不会不记载这一点,而忽视了关羽的功劳。
史料记载,这时候刘备跟文丑在一起。
刘备没有见证关羽斩杀颜良,关羽也没有见证文丑被杀时刘备在一旁。
演义的说法不可靠,还是以史书记载为主。
为何关羽杀不了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张郃也是有名的战将,起初是应募参加镇压黄巾军起义,跟关羽的起步是一样的。
因为军功被冀州牧韩馥拜为军司马,袁绍取得冀州,张郃率兵归附袁绍,任命为校尉。
之后,在袁绍大破公孙瓒时立下军功,升迁为宁国中郎将。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张郃投降曹操。此后,追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立战功。
215年,曹操从汉中撤军,命令张郃进攻巴西宕渠,被张飞战败。
228年,张郃在街亭大败马谡,因功升迁为征西车骑将军。
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与张郃交战。张郃领兵追击蜀军,到木门中箭身亡。
从以上的史料来看,当时张郃被张飞击败,是孤军作战。
刘备与孙权湘水划界,回到蜀中,与张飞一起阻挡张郃的进攻,刘备动用的是精锐部队。张郃战败,撤退。
最后张郃也是死于诸葛亮设下的埋伏,也不清楚被谁射死。
如果单打独斗的话,就不好说,张飞一定打得过张郃。自然关羽也未必就一定斩杀了张郃。
襄樊之战,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但最终还是被徐晃打败。如果此时关羽遇到的是张郃,恐怕也难逃这一命运。
关羽、张郃都是有勇有谋的战将,不会去一对一死拼。局势不利就撤了,不会死战到底。
关羽之死,也说明了这一点。关羽被东吴潘璋部属马忠斩杀,也不是一场公平的对决。
否则,说啥马忠也杀不了关羽。
这就是战争,没有直接的对战,就不能说谁杀的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