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和影视剧里的座山雕,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是夸张化的土匪形象。
座山雕这个外号,匪气十足。什么是座山雕,那就是“秃鹫”,一种猛禽。拿它来形容心狠手辣的土匪,确实很合适。
座山雕的原型名叫张乐山,出生于清末。大家知道清末民初世道最乱,很多土匪山贼都是被逼无奈,拿命混饭吃。客观的说,那个时代造就了一大批土匪。
张乐山的祖上其实混黑道的,所以他这算是“祖传手艺”,顺理成章。
清末的各行各业,为了互相照顾,保护自己,都自发形成了“帮会”,比如漕帮、木帮之类的。当时搞船运的一帮人,组建了一个“家礼教”,底层老百姓的组织,大家都乐意加入进来。
张乐山的爷爷和父亲,就都是家礼教的人。但是,像这种行业工会一样的帮派,相对来说很松散,平时还是各挣各的钱,没人发工资,遇事儿了,帮派可以帮忙解决。平时的养家糊口,自己想招。
张乐山的爷爷和亲爹,干的就是打家劫舍的活。但是,干的不咋样,也就是混个温饱。张乐山还小的时候,这俩人就都被抓了。当时对付土匪没别的话,直接咔嚓了。
张乐山的亲娘也受了惊吓,没多久就死了。
那张乐山咋办?小小年纪,只能跟着亲戚朋友瞎混。那时候吃不上饭的人多,要是当地混不下去了,就只能出去。比如说,闯关东。
(东北土匪)
闯关东的事情大家听的比较多了,那也是脑袋别裤腰上混饭吃,没那么容易。
张乐山和别人不一样,骨子里就好勇斗狠,能动手就不瞎吵吵。就这样,他到了东北之后,很快就在一个大户人家当起了护院。
护院是干嘛的?那就是大户人家的私人武装。那时候土匪多,从老百姓手里抢不着啥东西,所以都盯着有钱人家。家里要是不弄一队“武装保安”,指定家破人亡。
这个张乐山,就干起了护院,还是个头头。这个活其实很不错,手底下管着20多个人,身手都不错,还给配了枪。一般的小股土匪,是绝对不敢惹的。吃喝不愁,待遇又好。
这样是一般人,那就这么干下去了。
但是张乐山不这样,年纪轻轻,野心大。他带着自己的一群手下,把自己主人抢了……然后,上山找土匪入伙了。
东北的土匪,俗称“胡子”,胡子规模大了,就变成了“绺子”。
张乐山带人带枪上山,那是壮大了土匪规模,于是直接当了二当家。这个二当家没干多久,大当家下山办事,出意外挂了,张乐山也就顺理成章上位,成了大当家的,这时候的张乐山才18岁,心狠手辣,阴险狡诈。
不管是哪个时代,土匪都是官恨民怨的,哪个时代,谁掌权,剿匪都是日常。
所以,土匪的日子并不好过。幸好东北那地方山高林密,常年大雪封山,想要剿匪没这么容易。
张乐山做事很谨慎,带着队伍躲进深山,小心翼翼的干着绑票勒索、贩卖大烟之类的活儿,一点一点的扩大自己的势力。
可能有人说了,土匪还贩大烟?
那还用说,只要能来钱的买卖,都干。不要想着整天抢这个抢那个,老百姓家里没啥抢的,大户人家都修的跟小炮楼一样,还配着不少枪,也不好打。贩大烟来钱快,自然要去干。
而且东北的土匪又不是只有张乐山一伙人,那多了去了。他这帮子人,算不上最大的。后来张作霖经常派人剿匪,张乐山只能躲在深山里,日子也不好过。
等日本人来了之后,也想对付土匪。但是日本用的招,那就是“以华制华”。你们这些土匪,别在山上猫着了,条件多苦。下山,给你官当!
看电视里占山为王,修个大山寨,有酒有肉,长期居住。现实中没这么干的,太扎眼。政府只要派部队上去一围,大炮拉过来飞几颗炮弹进去,那不就全完了?
所以土匪们的住所都很简单,方便遇到剿匪时随时转移。
在山上的日子过得不好,那自然是想下山。张乐山也这么想过,他还真下山去会了会日本人。只不过,张乐山这人又谨慎又多疑,他觉得日本人给自己下了套,于是跳窗户跑了!
说到跳窗户,张乐山在土匪中很有名气,大家都知道他有三绝:枪法绝,眼绝,腿绝。
枪法好就不说了,眼绝那就是眼神好,走夜路都不同照亮。腿绝那就是腿脚利索,别说跳窗户,那翻山越岭是如履平地。
所以,张乐山作为土匪,跑的溜。不硬扛,才能活的久。
另外,座山雕不怕日本人,他曾经带着队伍抢了日本开拓团的驻地,抓了不少日本肉票,从日本人那里换枪支弹药。
等到日本人投降了,东北又乱了。
张乐山投靠了国民党,也被封了个“司令”的官儿当当。但是国民党很快就扛不住了,这个“司令”也就是喊着好听,遇到解放军的剿匪部队,该跑还是要跑。
就这么跑着跑着,队伍就被灭的差不多了。
直到最后,张乐山身边就剩下二三十个人了,只能住在深山小窝棚里了。
后面就是杨子荣把他抓住了,缴获了“步枪六支,子弹六百四十发,粮食千余斤”。
至于张乐山的结局,本来就有鸦片瘾,在监狱里又生了病,死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