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燕人张飞与“虎痴”许褚有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龙争虎斗。本来这两位都是三国名列前茅的大将、猛将,战斗却是一边倒,“战不数合”,张飞一矛刺中许褚肩膀,将其刺于马下。许褚身受重伤,在部下的抢救下,狼狈逃回曹营。原来,许褚喝醉了,战斗力大打折扣,自然不是张三爷的对手。那么,逢飞必败的许褚,此后结局如何?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两个可能结局。
结局一:许褚伤势沉重,难以复员归队,无奈退居二线。
战场上,有伤亡在所难免,只要没有死亡,没有受到难以治愈的重伤,一个军人在痊愈后,会第一时间返回战场的。优秀的军人秉着“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下战场”,他们以伤退为耻,以“马革裹尸”为荣。如我们敬爱的“武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受到箭伤仍坚持寻找刘皇叔,北伐围困樊城时两次受到箭伤,尤其是第二次受到曹仁的毒箭,仍然坚持不下火线,箭伤还未痊愈便与徐晃大战八十回合,不落下风。关羽当时已经年近花甲,仍然横刀立马,与敌方大将大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许褚也是一员武将,如果不是伤势太过于沉重,他在伤愈后会第一时间复员归队的。这是属于军人的骄傲,在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站起来。许褚和张飞三次对战,前两次都未取得优势,第三次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简直是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许褚是骄傲的,他不会忍的,只要有一线机会,他找到张飞,与之决战,将其战败,找回场子。然而,被张飞刺于马下的许褚,侥幸逃回曹营,满面羞愧向曹操交代粮草被劫始末后,就下去找军医医治伤口去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此后,小说中再没有许褚的征战记录。只是在第八十回,许褚奉魏文帝曹丕之命,前往临淄擒拿兄弟曹植这等小事。捉拿曹植,没必要动用许褚这尊大佛吧,曹丕随便派一员偏将即可。这说明许褚被张飞刺中后,伤势很难完全痊愈,战力达不到巅峰时期,也就没必要重返战场了。
许褚被张飞刺了一矛,虽然侥幸捡回一命,战力受到影响,没必要重返战场,退居二线,专职负责曹操的安保工作,不再兼职冲锋陷阵。为了曹操的霸业,许褚肝脑涂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时落下难以复原的病根。曹操标榜爱才如命,自然不会亏待守护自己一生的许褚,尤其是在典韦早逝的情况下,他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会加倍优待许褚。
结局二:许褚因其喝酒误事,被曹操边缘化,闲置一边。
许褚作为曹操最信任的将领,平时负责他的安保工作,战时负责啃硬骨头。汉中之战,曹军斥候探听到蜀汉大将张飞欲断自己粮道。粮道乃是一军根本,粮道被断,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因此,曹操为保证粮道安全,派出秘密武器许褚亲自护送粮草。他没想到的是,许褚脱离自己视线范围,酒瘾犯了,贪多喝了几杯,还是工作期间饮酒。恰恰是这几杯酒,差点要了许褚的小命。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遂将车上的酒肉献与许褚。褚痛饮,便乘酒兴,催粮车行。”
许褚因酒误事,将粮草丢失,导致曹军汉中之战陷入困境,最后只能无奈撤退。此后,曹操知晓许褚只是一个莽夫,在自己的节制下,还有用武之地,如果重用他,交给其押送粮草之类的大事,实在是不靠谱。简而言之,许褚不是一军主帅的料,只能作为猛将冲锋陷阵或者护卫自己的安全。曹操知晓不能委以许褚重任,在其伤好后,便将其边缘化,专职作为自己的保镖使用,不让其上战场。这是曹操对人才的合理利用。
总结:不论是爱惜许褚,还是将其边缘化,曹操在许褚伤愈后,都没让其重返战场。最根本原因就是,曹操不放心许褚独立统兵,许褚不是领兵大将的料。许褚也知道自己不善于统兵,因此专职于曹操安保工作。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时,许褚号啕大哭,还呕血不止。《三国志》中记载:
“太祖崩,褚号泣呕血。”
公元227年后不久,许褚病死,被曹叡追谥为“壮侯”。他的两个子孙被封为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