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仍。乱世带给百姓的是灾难,带给野心家的却是成就千秋大业的好时机。时世的变化也引起了当时思想家的思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仁者爱人。这种思想虽然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思想虽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他的思想只适合于后世大一统的封建时代,极不适合他所处的乱世。在乱世,只有靠拳头,靠杀伐决断才能发展实力,才能雄霸一方。当时最适合的是法家的思想,法家的严刑峻法被秦国采纳,秦国最后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从而统一了全国。

既然当权者明白靠爱心,靠仁政根本换不来自己需要的土地,人口,换不来自己实力的强大,他们即对孔子的思想嗤之以鼻,拼命打压排挤他。孔子最后只能转行教育事业,广收门徒,接着宣传自己的思想。

假如孔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又假如鲁国正好采用了法家思想,鲁国可能强大,也可能成为战国时期的雄主。既然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的时代,他无论在哪个国家,只要这个国家没采用适合当时时代的思想,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成为雄主。

最佳贡献者
2

弃贤而用不肖,很多国家由此而败。

3

大家不要瞎猜疑。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

在古代物流水平下即容易管理又容易财富。很小,军事控制区大点也了了,主要是粮食收成极快不用运输。齐鲁两国一个姜太公吕尚。这个周公没来儿子来了是后勤。以前的社会就那么两号人。好耕地也就用几亩而已。

战国七雄,无一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鲁国天时不宜造反,周公设计的周朝。地利一马平川小丘小岭,人和大夫当家,家臣夺权 。逼跑孔丘,沉迷齐乐,也就一般实力。

这块地就适合耕种,三国时曹操占据青羊,立马屯田。

很久以前就是排挤对象的逃难地。政治失败者聚集地,礼仪衣冠倒是不少 。中原是河南那一块,也叫中国,那边平原大粮食多。

4

这个问题有意思,也许有很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坚决反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秦国从弱到强成就了中国的大一统,而拥有孔子的鲁国却沦落为一个弱小的国家又最终消亡,这里面确实存在有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可是很少有人清楚孔子的政治热情与他的政治野心,他曾经用了14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去宣扬他“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政治主张,但是却很不得志,所到之处不是被打击、排斥、嘲弄,就是被围困饭也吃不上。

孔子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候是在他56岁的时候当了3个月鲁国的宰相,取得了“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与之于归”(意思是贩卖羊和猪的商贩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走路分开走,路不拾遗,四方的宾客来到鲁国不必向官员送礼求情,就会受到照顾满意而归)的政绩,以致于使邻居齐国感到害怕,如果孔子一直参与鲁国的政事,鲁国必定会人心所向最后称霸,齐国就会被鲁国吞并。

于是齐国就有人给皇帝建议给鲁定公送美女和马车加以贿赂,使其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而荒废政事,鲁定公果然上当。这时作为宰相的孔老夫子不是选择直接谏言制止鲁定公的荒唐行为,而是选择了在一旁观望和溜之大吉,这正中了齐国人的下怀。

史书有云:当鲁定公上了齐国的圈套之后,孔子的学生子路对孔子曰:“夫子可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我们可以离开了,孔子说先观察一下,如果鲁定公到郊外不是去声色犬马而是祭祀,那我们可以先留下来辅佐他,如果他是玩乐去了我们就离开。三日后孔子看到鲁定公一心玩乐不理朝政,于是就离开了)。

这件事情的发生对于鲁定公和孔子来讲都是一种悲哀,一个好色,不理朝政,一个怕招灾惹祸,明哲保身,鲁国能好的起来吗?所以这也是鲁国的大悲哀。

再说孔子这一离开鲁国就是14年的时间,这14年里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不遗余力地强调“克己复礼”对国家实行统治的重要性,号召人们要遵守已经过去被历史淘汰了的周制古礼,要遵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国君应该符合国君的本分,臣下要符合臣下的本分,父亲要符合父亲的本分,儿子要符合儿子的本分)。但是在烽火连天、人不聊生的战乱年代,所有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对国家实行变法改制,期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迅速的强大起来争雄称霸,那里还顾的上有那么多的礼仪可讲,所以除非自己想作死才有可能去接受孔子“克己复礼”的那一套东西。因此无论孔子走到那儿去宣传他的主张都是不受欢迎,都要碰一鼻子灰的,所以孔子在游说无望心灰意懒之际,曾经喟然叹曰:

“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如果有人肯重用我,国家一年就可以小有成就,三年就会有很大的成绩)。这只不过是孔子认不清形势的自我安慰罢了。

晚年后的孔子在外面漂泊了14年之后又重新回到鲁国,这时的孔子已无心于政治操弄了,开始研究周易、彖辞、说卦等玄学类的书籍,也开始了对《春秋》的写作,发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的悲叹。

因此,天下大乱之时也正是天下大治之时,一定要动用铁的手腕对国家进行治理,自己才能够强大起来。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虽然前后有12位君主执政,却在历史上仅存了14年的国运,刚好是等于孔子周游列国的时间,其统治者软弱无能的程度可想而知了,怎么还能够去战胜敌人呢?而孔子一心要把人们囚困在“克己复礼”,寄希望于“天下归仁”,用慈悲换取天下的那一套更是行不通的。骆驼草认为这就是为什么鲁国虽然拥有了天下独一无二智慧超群的孔子,却并没有战胜其他诸侯成为战国七雄的原因所在。

5

鲁国的衰落,是理想主义的悲剧。

条件优越的鲁国

鲁国,几乎是西周时最重要的诸侯国。

鲁是以周公为始君的,也是唯一拥有“天子礼乐”的诸侯。他的政治地位高于其他诸侯。

而且,鲁国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优越的。

《读史方舆堪论》的描述是:“据河济之会,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东带琅琊,地大物繁,民殷土沃···足以方行于中夏也”。

春秋初年,鲁国也曾强大一时,他仅一败于齐,而四败宋,两败齐,一败卫、燕,与强齐相匹敌。

可是,随后,鲁国就迅速走向了衰落。

其中的问题,鲁的始祖周公早已点明。

周公的叹息:理想主义的隐患

当初,分封诸侯后,各诸侯君主就任。

由于要处理中央事务,周公仍然留在中央,鲁国的实际领导人是伯禽。

不到半年,齐国的姜尚就回来述职了。

周公非常惊讶:怎么这么快?是不是齐国出动乱了?

姜尚答:没事。我简化君臣之礼,从齐地的风俗,很轻松。

三年后,鲁国的伯禽才回来述职。

周公又非常惊讶: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伯禽答:我就国后,要变更那边的风俗,宣扬我们的周礼,梳理政事,忙得要死,所以才慢了。

听完,周公叹息:看来,以后我们鲁国要被齐国欺负了。

伯禽不解,周公解释道:治理诸侯,贵在简政。只有简政,才能亲近人民,使人民归顺。搞得太复杂了,人民必定远离呀!

周公,正是周礼的代表性人物。

可是,周公也认识到:如果地方上不能因地制宜,只是盲目推行周礼,是不能强国的。

周礼,是周公的理想。但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深知:理想,只有植根于现实,才可能有生命力。

周公的担忧,很快就发生了。

鲁公的衰落

最先背弃理想的,正是鲁国的国君。

早在西周时,鲁国在继承人问题上,就屡次背弃周礼中嫡长子继承制,选择爱妾的儿子或者亲近的儿子继位。

于是,掌天下礼乐的鲁国,在继承人问题上出现了混乱。弟弟弑杀哥哥,诸子夺位的惨剧,多次发生在鲁国宫廷。

连续的内乱,导致了两个后果。

1、鲁国成了春秋霸业的配角

早先还能与强齐一较长短的鲁国,如今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其政治地位,参与会盟、调停争端,成了霸主们的啦啦队队长。

2、公室衰落,三桓崛起。

在不断的内斗中,鲁国国君的力量、威信被不断削弱,“三桓”势力迅速崛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田迅速发展了起来。

执政的“三桓”人物,借此良机,大力发展私田,破坏井田,侵夺鲁公的经济利益。

有了经济基础后,既有钱又有权的“三桓”又瓜分鲁国的军队,不断削弱鲁公的实力。

孔子登场: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前551年,鲁定公找到了孔子。

孔子在鲁国六年,展现出了不俗的才能,使鲁国的国力得到了增强。

外交方面,孔子施展谋略,让齐国归还了侵占的土地。

内政方面,“路不拾遗,路不闭户”正是出自于此。

不过,鲁定公、孔子的主要任务,是打击三桓,加强集权。

孔子的方略,是非常大胆的:正面进行政治决战!

“堕三都”,拆毁三桓封邑的城墙,收回三桓的私兵,废除三桓的独立治权。

这个“莽撞”的行动,效果不错:季孙氏、叔孙氏的抵抗失败,城墙被拆毁,只有孟孙氏仍在反抗。

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但他绝非是一个腐儒。

无论是迫使他国归还土地,还是使民安居乐业,抑或是“堕三都”的部分成果,都需要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能力。

与周公一样,孔子也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大凡真正的高手,虽有明确的主张,但都深知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知变通之道。

孔子出走,理想之殇

鲁国的国势日盛,引起了齐国的不安。

齐人担忧: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

孔子继续这么搞下去,齐国将受到巨大的威胁!

齐国遂定下计策。

齐国送女乐宝马到鲁,鲁定公沉醉其中,三日不朝。

孔子深感失望,离开了鲁国。

其实,三日不朝,真不算过分!

孔子对国君,抱有过于理想的期待了。

孔子对具体事务,能够抱以务实的眼光,只是,对于国君的修养,实在过于严苛了!

鲁国的彻底衰落

孔子出走,“堕三都”半途而废。

三桓的问题越发严重。

到鲁悼公时,鲁国公室的军队已经全部被三桓瓜分,“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为了摆脱三桓,鲁国历任国君绞尽了脑汁。

鲁哀公曾经希望越王勾践帮忙消灭三桓,但因文种的反对,越王未支持。

最后,三桓的衰落,仍然靠的是“外部势力”。

前412年,齐伐鲁,攻灭了叔孙氏。

前408年,齐伐鲁,攻灭了孟孙氏。

前385年,齐伐鲁,季孙氏分裂出来,成了费国。

巧合的是:这正是鲁穆公时期。前415年,鲁穆公任用公仪休为相,开始奉法循理,打击三桓。

有理由相信:三桓的衰落,是齐鲁联手的结果。

三桓问题的解决,是以连续遭到齐国打击为代价的。

因此,三桓衰落后,鲁也彻底衰落了。

此后,鲁国再无作为。

前256年,鲁为楚所灭。

理想主义的悲剧

鲁国的命运,是理想主义的悲剧。

伯禽企图以周礼为模板,打造一个理想社会。

可是,这种礼治的巨大约束,不仅令人民感到繁琐,就连统治者自己也难以恪守。

礼崩乐坏,鲁国内乱不断,一落千丈。

孔子以惊人的才能和感染力,几乎使鲁重见希望。

可惜,言必称尧舜周文的孔子,骨子里仍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对先贤圣主的期待,是任何君王都不能承受的。

孔子出走,良机错失。

后世的鲁国国君为了补上前人留下的锅,选择了最卑鄙的“里通外国”。国君居然引诱外国来攻打自己的国家!

最终,既失去理想,又失去实力的鲁国,已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

亡国了。


脱离深根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

6

孔子和鲁国,均守成、复礼,而其所处历史时期为变革、创新阶段。

7

鲁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前言:

鲁国,(前1043年—前249年),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儿子伯禽,国都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

公元前256年,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楚考烈王所灭。

一、建国扩张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

1.国小力弱

鲁国刚建立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

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

但是,与其它战国七雄相比,显得非常国小力弱。

2.处在战国七雄齐,晋,秦,楚之间。

春秋时期,鲁国实际已经是积弱之国,其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诸如滕、薛、曹、邾、杞等国皆勤贽,修朝 礼,小国亲鲁,皆因鲁乃周礼所在。

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

鲁庄公十年春,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

鲁庄公采用曹刿的建议,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

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后乘胜追击,直逼齐国国都,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重获旧地,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

但是,随着周边各诸侯国的变法图强,鲁国的领土,渐渐被瓜分殆尽。

3.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民风谦逊、礼让、淳朴,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

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各国诸侯常常派人到鲁国学习了解周礼,使鲁国成为了有名的礼仪之邦。

鲁国与周礼的这种密切关联,使得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同时也使鲁国国势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结语:最主要原因是处在战国七雄齐,晋,秦,楚之间,大国之间的争霸不断,虽然比的是人力,孔子等只代表文化方面比其它诸侯国强,但是在武力,财力,这方面要弱,权利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你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得证明你的实力。




8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西周亡国的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朝成立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济济、思想开放而且活跃的时期,踊跃出了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等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学术大家。在这些人之中,孔子,又是影响最大的一个,那么拥有孔子的鲁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呢?

首先,我们先纵览下鲁国的历史

鲁国,开始于公元前1043年,亡于公元前249年,是周王朝的老牌分封国,首任国君就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因为鲁国的主要范围是周公的封地“鲁”地,所以国号也就是“鲁”国,是一个与周王朝最亲密的分封国之一。后来,随着鲁国的日益发展和逐渐强大,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

因为有血亲关系和宗法关系,所以鲁国对周朝一直都很亲近,也没有僭越和分裂之心。有句话说得很清楚:“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也就是说,鲁国是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亦被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即礼仪之邦。“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因此,孔子发扬周礼,宣扬仁爱的思想,绝对离不开鲁国思想风气的影响。

其次,我们再看看孔子的生平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说,他所处的时代,大致在鲁国历史的中后期,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中期。这一时期正好是西周倒塌后的二百多年,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到了非常混乱的,战争频发的时代。

作为鲁国的老牌贵族,虽然家道中落,但还是有做官的机会,因此孔子在二十出头就做了官,虽然只是管理仓库的小官。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期间,孔子向郯子询问了郯国的古代官制,交流中也有所借鉴和感悟。在此前后,孔子开办了私人学校,也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第一家私学。

此后,孔子越来越有名气,并且广泛交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也就逐渐形成了他体恤爱民、心系社会的优秀品质。只是,在战乱时期,礼崩乐坏,律法也不被重视,他的宏愿和志向自然得不到好,只是被少数人认可和听从。

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孔子办私学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他周游列国的影响,更不能忽视他著书立说的成就。因为正是因为他的这些做法和行为,才让儒家的“仁爱”思想影响力越来越大,最后在其弟子的传承发扬中成为百家中最为夺目的几家之一。

最后,我们分析下成为战国七雄的特质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七个国家,也控制着当时周王朝的七个范围,这一时期,因为没有制约七大诸侯国的实力,所以周王朝只是形式意义上的宗主国。

其中,秦国遵循法治,奖励军功,因此,秦国在七国中是战斗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后来,在秦王嬴政继位后,更是灭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并且始开“皇帝”之名。

楚国因为经历过败国之痛,所以之后也是强调军事,因而军事实力是很强的,并先后灭陈、蔡、越等国,提升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收拢了人口和财富。

齐国在春秋时期就是大国,是太公姜子牙封地,姜子牙是周武王执政时期的国师,不论军谋还是财政,都非常精通。因而治理自己的封地时,更是井井有条,为后世子孙留下了清明的朝政和良好的制度。这也是齐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燕国在燕昭王继位后政治清明,因为他礼贤下士,所以有才之士得到重用,为燕国的强盛打下了人才基础。而且由于之前燕国频遭外族入侵,所以在国防上也很重视。

赵、魏、韩是“三家分晋”的产物,三国分晋之后,便去找当时的周王朝分封,可见多么看不上周王朝,毕竟分封是宗主国的意愿。因为这三国继承了晋国的实力, 而且三国成立了同盟,所以这也是得以存在的基础。

至于鲁国,到了后期,国君无能,虽然有人才基础,但政治浑浊,还遭遇了几次亡国的危机。而且此时的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因而无法借助周王朝的实力,独木难依。

结语

尽管鲁国有儒家创始人孔子,但是遵循周礼,仁爱治国却不是乱世中该有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只有崇尚武力和军事,通过律法治理好本国,并且任用贤人,保证政治的清明,才能够从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强国。


参考资料:周朝、春秋战国、战国七雄、鲁国、孔子-[百度百科]

作者:锋朔 图片:网络

---锋朔有文原创出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史学争议请海涵并提出意见,相互交流。

9

身为儒家教主,孔夫子可谓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后世儒家学者往往将他视作救世主,认为他的理念一旦能付诸实施,必将令天下大治。所以,后世才会流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然而,历史的史实是,培养出孔夫子的鲁国,在整个春秋都是弱国;进入战国时代后,鲁国也没能幸存到最后,于公元前256年被每况愈下的楚国给灭了,没能发展成“战国七雄”之一。


如果孔子思想真有这么神奇,那为什么鲁国却是如此下场呢?

后世儒家学者为此辩解道,这是因为鲁国统治者目光短浅、腐化堕落,不肯始终信任、重用孔夫子,导致鲁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可史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从春秋初时起,鲁国就已经滑向了衰落。

鲁惠公晚年,做了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宋武公女儿仲子,原本是要嫁给鲁惠公儿子姬息姑(即鲁隐公)为妻;可鲁惠公见儿媳长得太漂亮,色心顿起,就强占仲子为妻。


事情暴露后,鲁、宋两国关系很快就出现了裂痕:公元前723年,宋、鲁二国在黄地(今河南民权东二十里孔梁寺村)大战一场,结果宋军大败。这次两国交战的起因,很可能就是鲁惠公强占仲子为妻的丑闻传出后,宋穆公替自己妹妹打抱不平。黄地之战爆发前后,鲁惠公突然就去世了;两年后,约二十多岁的仲子也去世了;公元前720年,鲁惠公继室、鲁隐公母亲声子也去世了。短短四年内,鲁惠公一家屡遭不幸,算是鲁惠公此次丑闻的旁证。

由此可见,鲁惠公这件丑闻给鲁国公室造成的打击也非常大。

在西周向东周转化的过程中,鲁惠公不改革图强,反而出现了这么大的丑闻,足以证实鲁国公室已显露出腐化迹象。

鲁隐公继位后,一度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在内部强大公族频繁掣肘之下,鲁隐公选择与郑、齐二国结盟,让鲁国成为东周诸侯第一次大规模混战的最终胜利者。可就在鲁隐公声望日隆、地位逐渐稳固之际,鲁惠公不检点所造成的恶果再次葬送了鲁国的前景。因为仲子之子鲁桓公为嫡子,鲁隐公虽然长期执政,但不过是摄政。在公子翚挑拨离间之下,鲁桓公上当,两人共同谋划,杀死了鲁隐公。


鲁隐公死后,年轻的鲁桓公明显政治经验不足,在与齐女文姜结婚后,很快就让齐僖公左右了鲁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访问齐国时被齐襄公杀死,其后文姜又与齐襄公密切配合,进一步控制住鲁国——从此后,鲁国就长期生活在齐国阴影之下,再也没能翻身。


如果说,鲁惠公的堕落造成了后来鲁国一系列意外,那么鲁桓公就是鲁国长期衰落的罪魁祸首。这不只是因为他执政期间没能抵御齐国势力的渗透,还因为他的四个儿子。

鲁桓公与文姜有两个儿子:鲁庄公和公子季友。此外,鲁桓公与其他姬妾还有两个儿子:公子庆父和公子叔牙。公子庆父极有可能是鲁桓公长子,在十三岁的鲁庄公执政之初,就能独立带兵作战了(《春秋·庄公二年》)。这说明,鲁桓公生前已经在刻意培养自己的儿子。鲁桓公死后,在鲁庄公执政期间,他的三兄弟权势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在鲁庄公去世之际,他三兄弟的权势已足以决定鲁国太子的人选。


所以,此时鲁国爆发了“三桓”的第一次内乱:为确保自己儿子继位,鲁庄公指使季友杀死了叔牙;可在鲁庄公死后,庆父又杀死了太子般;两年后,庆父和哀姜合谋,再度杀死了鲁闵公;最终,在国人支持下,季友赶走了庆父和哀姜,拥立鲁僖公为君。

这次内乱结束后,鲁国“三桓”掌控国政的局面就此形成: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分别世袭司徒、司空、司马三大卿位,长期左右鲁国政局。

公元前562年春,在季氏提议下,“三桓”仿照晋国“作爰田”改革,三分公室;公元前537年,“三桓”再次改革,四分公室。经历了这两次改革之后,鲁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都完全被“三桓”控制,公室完全被边缘化了。


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正生活于“三桓”瓜分公室、弱化公室的年代,政出私门、公室羸弱的局面早就形成,人力已很难改变。


到春秋中晚期时代,因为鲁人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是造成鲁国积弱的重要原因。但历史依然很长,从孔子生活的年代到鲁国最后被灭,还有两百多年时间。如果鲁人能奋起改革、励精图治,鲁国还是有希望发展壮大的。

也就是在这时,历史给了孔子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公元前505年6月,长期把持朝政的季孙如意去世。此后,季孙氏家臣阳虎作乱,差点杀死家主季孙斯、成功窃取了鲁国国政。阳虎之乱被平息后,“三桓”在鲁国声望大跌。鲁定公趁机任命孔子为卿,试图借他之力来重振公室。


孔子执政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墮三都”:摧毁“三桓”家族各自封邑的城墙。可在成功摧毁了季孙氏费(bì)邑(今山东费县西北)和叔孙氏的郈(hòu)邑城墙后,孟孙氏的成邑(今山东宁阳北)之宰却据城而叛,拒绝摧毁城墙。鲁国公室派兵前往讨伐,却始终无法攻破成邑。这以后,孔子的“墮三都”计划就半途而废了。

“墮三都”,表面上是为了防止“三桓”家臣据城作乱,实际上是借此削弱“三桓”势力。但“三桓”长期统治鲁国,“三桓”家臣们大多都忠于“三桓”而不是忠于公室,这是孔子“墮三都”功败垂成的重要原因。后来在“三桓”掣肘之下,孔子施政遭遇到重重阻碍,被迫于公元前496年主动离开鲁国,开启了他的周游列国之旅。

从这段历史看,似乎是因为“三桓”势力过于强大,让孔子无法发挥。可更重要的原因,也许还是在于孔子自身的理念。


孔子一生都崇尚周公之道,而分封制、藉田制、宗法制又是周公亲手制定的。这三大制度,在周人反抗殷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到了西周晚期时,三大制度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周王国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孔子时期,这三大制度更是鲁国长期积弱的根本原因所在。孔子“墮三都”,不过是在外部形式上削弱“三桓”;但孔子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从制度上根本杜绝“三桓”势力的恶性膨胀,那他“墮三都”又怎么可能成功?

所以,“墮三都”失败并非因“三桓”实力太强,更重要的是孔子本人缺乏了改革这三大陈旧制度的理念。从后续鲁国屡次与齐国冲突中鲁人的表现来看,孔夫子执政对鲁国社会风气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可因为孔子缺乏彻底改革的理念,即便是他长期执掌国政,又能为鲁国带来什么根本性变化呢?


总而言之,鲁国之所以没能成为战国七雄,根本上还是从鲁国自始自终没人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鲁国社会的各项陈旧制度进行改革。

这与鲁国是否拥有像孔子这样伟大的文化大师毫无关系;期盼孔子之道是灵丹妙药,实施之后就能迅速平定天下,不过是后世许多儒生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10

回答这个问题,在战国时期,拥有文明意识的理论是战胜不了野蛮的,正是因为这样因素,鲁国也只有一个曹刿(军事家),左传有注《曹刿论战》,也注定鲁国走不远。由于众多小诸侯国被灭,大国之间也迎来了正面对抗,国家之间的兼并战争加剧,而这其中军队成为了各国争霸的关键,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各国的军队也有自己的特色。秦军无疑是战国七雄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要不然也不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六国。秦国甲士为轻步兵,特点在于军队的积极性极高,商鞅变法改革军事,以军功赏土地。

这一改革造成了良性循环,秦国的土地越来越多,士兵的战斗力也越来越高。另外,从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文物来看,秦弩和弓箭也是秦军的杀手锏。2齐国的军队恰好和秦国相反,士兵没有积极性。这和齐国的地理位置有关,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很有钱,富庶的生活让百姓厌战。地处东方的齐国也避开了中原四战之地,这导致齐国人天生没有好战属性。

他们的军队由“技击”组成,和现代的雇佣兵相似,格斗技巧出色,职业军人,积极性堪忧。

赵国和燕国都与胡人交界,因此作战方式受游牧民族影响较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立了作战迅猛的骑兵部队,骑兵配有刀剑,步兵则以轻步兵为主,配合骑兵协同作战。

燕国的辉煌为大败齐国和北击胡人,军队建制和赵国相似。

魏武卒由吴起开创,为重装步兵,特点是士兵身体素质极强。只有穿着三重盔甲,拿着12石重的弓弩,身上背着长兵器,带着配件和口粮在太阳下快步走100里才能成为魏武卒,魏武卒精锐彪悍,魏地尚武之风可见一斑。

由于南方多丘陵,作战时经常要翻山越岭,善于利用地形是楚军的作战特点,士兵作战轻盈飘逸,但往往勇猛有余,耐力不足,为轻步兵。

装备武器上,楚军战甲为鲨鱼皮、犀牛皮,武器多为铁质。楚军的战斗力和军队建制并不突出,优点是地广人多,号称有百万军队。

韩国在地理位置很差,这让本就势弱的韩国很难发展,军事方面也没有很高的成就,一般都是跟着大国后面混。军队一般,但韩军的武器可以说是冠绝战国,《战国策》中记载“天下之强劲弩,皆自韩出。”

除了弓弩,韩国军队的战甲、盾牌、头盔都属于先进水平,优秀的装备让韩军成为杰出的重步兵。韩有劲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