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话流传了三百多年,有人说就有人信,更何况因为吴三桂的汉奸身份,貌似如何鞭挞、羞辱也不为过,所以人们大多听之任之从善如流,但陈沅可真是冤枉,背负着“红颜祸水”的骂名几百年。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吴三桂虽该死,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接受这种假历史。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吴伟业(吴梅村)的《圆圆曲》。

吴伟业有资格说这句话么?貌似应该避嫌才对,因为通过对比历史资料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吴伟业的至交好友中有一人名叫王永吉。

王永吉死后碑铭是谁写的呢?吴伟业。

这意味着吴伟业极其清晰的了解吴三桂投降的全过程,因为王永吉就是当时的蓟辽总督,辽东总兵吴三桂的顶头上司。

当初崇祯帝调兵勤王都包括谁呢?随手搜索出来的结果是吴三桂、唐通、刘泽清、左良玉等。(很多资料甚至都没提王永吉)

其实这种列举方式包含歧义,真正受命并具有调兵权的是王永吉,正式的诏书也是下给蹲守遵化办公室的王永吉,王永吉接到诏书后出关一路跑到宁远指挥撤防。

请注意,吴三桂是没有权利调兵勤王的,必须是在顶头上司王永吉的指挥和监督下才可以行动。

有的朋友说,吴三桂刻意拖慢勤王速度所以导致崇祯帝甲申殉国,其实呢,崇祯十七年正月王永吉、吴三桂等人就上奏崇祯帝,宁远沦为孤岛,驻守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军民调入山海关的话,一能加强雄关防守,二则京师有事“朝夕可至”。

崇祯帝是责任不上肩的,直接推给内阁,内阁则说领土丢了我们可不承担这责任,谁都不想承担所以不了了之。

内阁谁不同意?陈演、魏藻德,李闯入京后,魏藻德被刘宗敏以夹棍爆头而死,陈演家财万贯,本已买了条老命,李自成出战吴三桂的时候,为避免京城大乱,还是把他杀了。

大明王朝是死在自己手里,崇祯也是死在自己手里,撤防就撤防,勤王就勤王,你到底急是不急,为何要合二为一呢。

什么叫撤防?咱们大多有过搬家经历,挺麻烦是吧,搬城呢?或者说将一城的资源腾空拉到山海关呢?况且所说的资源按照惯例是必须带着所有人口的。(避免沦为大清奴隶,白送战争资源。)

吴三桂既要安排水运,又要安排陆运,三天开拔速度超快,多尔衮仅仅是整军出发就用去了足足五天。

更要命的是,50万军民混行,男女老少拖家带口带着所有家当速度肯定快不了,王永吉“打头阵”,吴三桂被王永吉安排押后防止清兵偷袭,他不能跑到领导前面去。

王永吉先赶到天津蓟县的盘山山区,然后等待吴三桂大军汇合,但京师陷落已经4天。

谁也想不到:

为了提防唯一对崇祯施救的唐通,崇祯帝竟然指派太监杜之秩充当监军“盯梢”,唐通和李闯军打得正欢,躲在居庸关内的杜之秩投降了;

李闯兵临城下,京师竟然大门洞开,不费一兵一卒就被李闯拿下。

诸多的想不到只能证明一件事,当时的崇祯已经人心丧尽,尤其陈新甲的死,连政敌看着都心寒。

吴三桂也有华夷之辨,李闯经过几次收买人心的沟通,终于让吴三桂同意投降大顺军,唐通从中也说了不少好话,所以吴三桂将山海关让给唐通驻守,自己率军到北京投降李自成。

走到半路逃出来的家人来报,一家三十八口被刘宗敏追赃助饷,受尽酷刑和屈辱,陈沅被掳。

吴三桂虽是汉奸,但相信其智商还是正常的,李自成(刘宗敏)的做法,只能让吴三桂想起两个如果:

如果大顺军诚心要我效力,为何严刑拷打我一家三十八口;

如果大顺军没有诚意要我效力,那我此次进京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这点,傻子都能想明白,李自成要吴三桂的部队。

部队是无法进城的,而吴三桂一旦入城,等待他的就只有死。

王永吉、吴三桂同归山海关,然后王永吉干了些什么呢?带着30个亲信和保镖回乡避祸去了,后又跑到南明小朝廷靠贿赂马士英得了份督军河北、山东的差事,不多赘述。

王永吉退回山海关期间干了什么呢?向多尔衮求援,是的,您没看错,是王永吉请求多尔衮由中协、西协进入中原腹地,借口是“以报君仇”。

不信?大清官方的《清世祖实录》中有王永吉的书信内容,为什么既借兵又逃跑呢?这就是王永吉混账的地方,别管谁赢自己都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

王永吉不用顶着“汉奸”的帽子;

规避了战争风险,无论输赢自己不会死;

一旦清兵入关掌控大局,自己也算是个大功臣。

以上是基本史实。

吴三桂率军走到半路的时候得知家人被追赃助饷,陈沅被刘宗敏所掳,据吴伟业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此投降了多尔衮,但这不是事实,事实是吴三桂猜出了李闯的真正目的,没有赴京送死,同时他也知道李自成不会放过自己,而自己的军饷粮草基本耗尽,无法硬扛,所以最终请示王永吉后,向多尔衮求援。

另据吴伟业说,吴三桂竟然还用钱收买吴伟业,想让他删除污点记录。

吴伟业实在是高看自己了,从阶层上来讲,清代的人群划分规则是,旗人不算汉人,无论满蒙汉旗,从职位上来讲,本是平西伯的吴三桂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平西王,想收拾他太容易了,你就吹吧。

关键是吴伟业不抓“领导”抓“中层”这也实在太偏私了些,负有绝对领导责任的王永吉他只字不提,暗讽吴三桂为女人投降清廷,其实王、吴二人都够可恨,王永吉的罪名应该更大才对,他才是投降清廷的始作俑者。

撇去好友的关系不说,吴三桂禁得住踩,王永吉可禁不住了,虽然求援多尔衮是他的主意和书信,但是因为他投靠南明,又曾“拒捕”逃到海上,最终才在清廷的“感召”下投降,所以多尔衮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王永吉貌似位子挺高,其实啥也不是,史料上看是顺治帝看不上王永吉,其实刚入关的时候顺治才多大,所谓的皇帝诏谕还不都是多尔衮办理的。

再说吴三桂,辽东总兵,按军职来说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总司令,吴三桂什么没见过,想要美女还不一抓一大把,自家三十八口生死未卜全无所谓,听了陈沅被掳就冲冠一怒,这思路也太清奇了。

吴三桂剖析过自己的心路么?吴伟业怎么知道他是为了陈沅发怒呢?

从这点来说,吴伟业其心当诛,真是为民族大义的话,那该大义灭亲,首先把王永吉写上才对。

最佳贡献者
2

陈圆圆,本姓邢,父亲名叫邢三,出身贫寒,因为家里养不起她,就把她送给了经商的姨父。陈圆圆的姨父姓陈,从此她也改姓陈,做了姨父的养女。她姨父经济宽裕,时常爱听曲儿,陈圆圆耳濡目染渐渐地也学会了唱曲儿。在姨父家被当做大小姐养着,慢慢地变得知书达礼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陈圆圆剧照)

可是,时运不济,正赶上明朝末年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不安。她姨父家道中落,生意破产,瞅着陈圆圆这个美人胚子,心里就动了歪念头。他寻思着把陈圆圆卖到花街柳巷换点粮食,就这么着,陈圆圆被卖到了秦淮河边一个高档青楼里。 后来的“秦淮八艳”,陈圆圆就是其一,她从此成了青楼女子。

可是,陈圆圆尽管流落风尘,却不甘堕落,相信有朝一日能遇上自己的真命天子,带着自己脱离苦海。正在此时,有一个看上她了,他就是江南大才子冒僻疆,当时的文人进青楼并非为了满足皮肉之欲,而是为了饮酒作乐、吟诗答对。 一来二去,两人眉目传情,互生爱慕。陈圆圆寻思着,公子有情我有意,何不把我赎回去,我无须名分,只求做个小妾服侍公子。

然而,冒僻疆起初犹豫不决,这让圆圆心中很是犯难。 为了排解心中苦闷,圆圆就向自己的闺密董小宛倾诉,董小宛也是“秦淮八艳”之一,貌美如花,听闻圆圆和冒僻疆两人有缝就想插一脚。她恰好喜欢冒僻疆,兴许她跟他之间有戏呢! 于是董小宛开始亲近冒僻疆,冒僻疆抵不住诱惑内心开始动摇了,他们两逐渐好上了。这边圆圆催着冒僻疆赎她,那边冒僻疆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抉择。 当冒僻疆找来老鸨打算赎人时,他心里还在权衡比较着,这时老鸨告诉他圆圆被人赎走了,尽管有些遗憾与震惊,心中也算踏实了。

赎走圆圆的是崇祯的国丈田宏遇,女儿田妃病重,为了弥补空缺、保住地位,他决定把圆圆当养女供奉给皇上。 圆圆貌美,又擅长歌舞,崇祯对她也有意,可是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根本无心于美色。田宏遇只得把圆圆留在家中,伺机行事。

吴三桂被皇帝宠幸,又手握重兵。当下国家动荡不安,田宏遇想着巴结吴三桂以求自保,于是盛情邀请吴三桂到家中好酒好菜招待。也就是这样,吴三桂与圆圆相识相爱,田宏遇顺水推舟把圆圆送给了他。

(陈圆圆与吴三桂剧照)

圆圆与吴三桂恩恩爱爱了才几个月,清兵打至山海关,崇祯皇帝急忙调遣吴三桂去山海关抵挡清兵,可是这边李自成的起义军也逐渐逼近京城,不到半个月,京城攻破,崇祯去东华门仓皇出逃,最后吊死在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皇帝自尽,李自成改国号为“大顺”,消息传至山海关,吴三桂两面受敌,不知何去何从。他审时度势,觉得李自成部队是一群乌合之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果投靠李自成终将玉石俱焚;如果投靠清军,必然背负“汉奸叛军”的骂名。

此时有人告诉吴三桂,说李自成射杀了吴父,烧了吴府,还夺走了爱妻圆圆。报仇在其次,自己也算有了归顺清军的正当理由,于是吴三桂领清军入关,灭了“大顺”立下汗马功劳,得享荣华富贵。

然而,真正掳走圆圆的其实是李自成手下的一员大将刘宗敏。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圆圆是“红颜祸水”是不是有点冤?把罪过推给一个软弱无能的女人,让她背负千古骂名是否有些自私?

3

陈圆圆是苏州名妓,是吴三桂的侍妾,因为和吴三桂之间的爱情故事开始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陈圆圆也是才貌双全的一个女人,尤其是她的美貌,让人看到之后久久不能忘记,之后陈圆圆被称为是秦淮八艳之一。

陈圆圆出生在一个小商贩的家中,因为母亲早早的就去世了,所以陈圆圆从小是在姨妈家长大的,原本陈圆圆姓邢名沅,但是因为姨夫姓陈,所以她也改姓陈,名圆圆,居住在苏州桃花坞。

长大成人之后的陈圆圆,不仅面容美貌,还冰雪聪明,一时间在她的家乡声名远扬,可是当时的女人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再加上当时江南年谷不登,于是陈圆圆就被姨夫卖给了苏州梨园,以唱戏为生。

陈圆圆第一次登台,扮演的是《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让台下的看客都入迷了,就这样陈圆圆成为了苏州梨园的名角,每次出场的时候都明艳出众,独冠当时。

之后在一次歌舞宴席上,吴三桂被陈圆圆迷得神魂颠倒,便答应当时已经买下陈圆圆的田家,大难来时先保护田家,于是田家就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终于抱得美人归。

当时的李自成势如破竹,而陈圆圆又被李自成所部劫走,原本打算投靠李自成的吴三桂,却愤怒的投降于清军,这也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来历,可见当时的陈圆圆一定是非常的让吴三桂喜欢。

但是关于陈圆圆的结局却有很多的说法:一说是陈圆圆跟吴三桂到了云南,但是年老色衰的陈圆圆已经得到不到吴三桂的喜欢了,于是出家为尼,第二种说法就是她自缢而死。

4

国破家亡身侍处,多灾多难难择夫

5

历经坎坷。生在那个时代,就算长得再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6

关于陈圆圆,原名姓邢,名沅(yuan),字圆圆,她父亲是个货郎,她母亲去世得很早,从小寄养在姨夫家,居住于苏州桃花坞,后改姓为陈。陈圆圆自小很聪明,长得也漂亮,不过由于当时闹天灾,收成不好,姨夫就把她卖到苏州梨园,这样陈圆圆就初登歌台,扮演《西厢记》里的红娘,人丽如花,莺声燕语,台下看客凝神静气,入迷着魔一般。经过几经周折,陈圆圆到了国丈田弘遇的府里,当了私家歌姬。田弘遇为了讨好吴三桂,请吴三桂到府上喝酒,陈圆圆以歌舞示之。就像三国时期,司徒王允向吕布献貂蝉一般。吴三桂一看就着迷惊诧于陈圆圆的美貌。后来在田国舅的撮合下,吴三桂将陈圆圆纳入府中。

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刘宗敏抢了陈圆圆,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也想诏安吴三桂,毕竟吴三桂镇守山海关,而且其手下的关宁铁骑,也是当时中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可遗憾的是问题就出在了陈圆圆身上,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投降了后金,没几天清军攻破北京,李自成和刘宗敏被迫逃离北京,而吴三桂居然还找到了陈圆圆,两人又重逢一起,此后陈圆圆追随吴三桂南征北战,为清朝打仗开拓疆土,后来吴三桂成为镇守西南的平西王。

再接下来,一种说法说,陈圆圆由于年纪逐渐增大,人老珠黄,吴三桂逐渐冷落陈圆圆,陈圆圆也有意与吴三桂保持距离,后来清廷削藩,吴三桂起兵造反,陈圆圆据说是反对的,她曾劝吴三桂自卸兵权,学习范蠡,泛舟五湖,岂不快活自在,可吴三桂却说这是妇人之见。陈圆圆一看,也知大事无可挽回,因此心灰意冷,带发出家为尼,移居昆明弘觉寺,法号“寂静”。这边吴三桂就举兵造反,陈圆圆认为此行必败,大难临头,所以她就不断地搬家,当然就是在昆明近郊的寺院间游离居住,一般人也不知道她的真身究竟在何处。到吴三桂一死,吴氏政权岌岌可危,整个家族面临灭顶之灾,而陈圆圆也并没有置身于红尘之外,她也感受到灾难临近,她担心养儿吴应麟,还有其子孙的安危,也没法安心待在寺庙里,因此便离开寺院,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包括史学家在历史上也找不到这个人了,下落不明。

话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她消失300年以后,经过历史学家的偶然发现,人们又重新找到了她的痕迹。原来在1679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带着吴应麟的两个儿子到湖南衡州去找吴应麟,当时吴应麟在湖南,在这年6月,吴应麟让手下大将马宝护送陈圆圆到泗州府龙澳里大茅洞,这是陈圆圆已经57岁了。这到1681年,昆明城破,清廷在全国搜捕吴三桂的残余势力,要斩草除根,这时陈圆圆已经命令吴氏的后人及侍卫脱下戎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改头换面,隐姓埋名,隐入民间,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莲莲,吴应麟改名为启华,吴三桂两个孙子改名为世龙和世杰,把周边哨所改为村寨,卫兵乔装成普通农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为了安全起见,还四处活动,学习当地民俗,甚至先跑到离马家寨五里远的大树林陈家结亲,任大树林的陈家为其娘家,带着吴氏子孙到周边的吴家湾任族家,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认同,融到了当地的百姓之中,同时广施善缘,铺路,救灾救难,做一些好事。为了保吴三桂子孙后代绝对安全,长孙吴世龙就近剃度出家,如果吴世杰有意外,吴世龙可以还俗延续香火。到了1685年,清廷追杀吴氏家族的风声逐渐小了,陈圆圆,吴应麟带着吴氏全家走出大茅洞,建立村寨。陈圆圆把这些料理得当之后,最后她又出家了,后来有说1689年病逝的,也有说1695年病逝的。最终得以善终,在天安寺去世,享年72岁,葬于泗州城东北38公里处,就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

回头想一想陈圆圆的一生确实不平凡,每次遇到险境都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确实有大智慧,此女子的确不一般。

7

陈圆圆身处于一个明末清初的朝代,是秦淮八艳之一,在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的命运是比较悲惨的那一个,她出生在一个朝代更替的时代,一个动乱的时代,从小失去母亲寄养在姨夫家中,之后因姨夫贪财陈圆圆被卖到了苏州梨园,进入红尘之中后经历坎坷,最后又嫁给了吴三桂,备受恩宠,最后因年老色衰,辞宫入道了。

陈圆圆

  • 出生不幸

陈圆圆出生于货郎之家,但是从小不幸,母亲在她很早的时候便去世了,之后被寄养在姨夫家中。陈圆圆从小就十分聪慧,长相也十分惊艳,居住在苏州桃花坞,陈圆圆从小便学习弹琴,技艺十分好,一时之间名震苏州,之后因为收成不好,姨夫便将陈圆圆卖到了苏州梨园。没有父母的陈圆圆无力抵抗姨夫,只能被迫进入梨园,步入红尘,陈圆圆因从小学艺,所以很快就适应了在梨园的生活,并且随着不断的学习,陈圆圆不久就成为了梨园中的名角,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陈圆圆剧照

  • 情情爱爱之事

陈圆圆步入红尘之后,就免不了被一些子弟赏识,摆脱不了以色事人的命运。陈圆圆在梨园做女妓的时候,爱过三个人,第一次是陈圆圆爱上了吴江邹枢,《十美词纪》中对此有记载“常在予家演剧,留连不去。”但是之后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第二次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陈圆圆入府后却不被正妻所接纳,不久就被赶了出去;第三次与冒襄相爱,当时冒襄通过友人的介绍,认识了陈圆圆,在彼此了解之后两人定下了亲事,两人之间相濡以沫,海誓山盟,但是之后冒襄因为战乱几次爽约,陈圆圆也在战乱之中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

吴三桂

  • 嫁给吴三桂

陈圆圆被田弘遇带到京城之后,便成为了田弘遇家中的歌姬。当时时处乱世,而田弘遇因贵妃的去世逐渐失势,田弘遇为了能够在乱世之中找到靠山,便想结交当时掌握重兵的吴三桂。一日,田弘遇邀请吴三桂来到家中赴宴,让陈圆圆为他们唱歌跳舞助兴,只见“出群姬调丝竹,皆殊秀。一淡妆者,统诸美而先众音,情艳意娇。”陈圆圆在众歌姬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她的歌声舞姿,更是因为她艳丽的容颜,吴三桂看到如此绝美的歌姬瞬间被其吸引了,田弘遇看出了吴三桂对陈圆圆的心意,便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但是之后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陈圆圆被人掳走,吴三桂听闻十分愤怒,本是准备投降的,但之后愤而降清。

李自成

后来,吴三桂为了找回陈圆圆,便联合清军攻打李自成,最终李自成受到重创逃离北京,在战乱中,吴三桂找回了陈圆圆,并将她带回了平西王府,陈圆圆一度受宠,之后吴三桂势力越来越大,开始变得奢靡,经常招纳歌姬,后来陈圆圆因年纪变大,所以人老珠黄,不被吴三桂喜爱,并且陈圆圆也与吴三桂的正妻不和,所以最终陈圆圆选择了离开入道,一代红妆从此豪华落尽,归于寂寞。这便是陈圆圆一生的经历,一个悲惨女人的人生经历。

8

公元1673年,大清的西南狼烟四起,平西王吴三桂在隐忍多年后终于爆发,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叛乱随即爆发!整个中国为之震动,但这场在吴三桂看来似乎正义的战争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的命运走向尽头!这一年,吴三桂虽然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但却在同年秋在衡阳病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伴随吴三桂的覆灭,另一个人的命运也开始变得扑朔迷离。她就是陈圆圆。陈圆圆是晚明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她虽是歌妓出身,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明朝的历史!如果不是她沉鱼落雁的容貌惹得李自成大将刘宗敏,不顾禁令强抢为妾。本已与李自成达成联合抗清协议的吴三桂也不会引清兵入山海关!大明虽亡。但华夏一脉还可保存!但历史终究不是我们手中蜡笔,不能随意勾勒彩虹!

相传昆明城破,清军入城后,陈圆圆踪影皆无,陈圆圆之死成了清史之谜。从此以后关于陈圆圆的最终归宿,众说纷纭,直到三百多年后,贵州省黔东南州传来一个惊人消息:在该州岑巩县马家寨发现陈圆圆之墓,而吴三桂的后裔就定居在这个寨子里。

其实,此墓已于80年代被发现。当时马家寨有一人自称是吴三桂家族的“秘传人”,将这段隐秘300多年的历史披露了出来,但迟迟未引起学术界注意。据说墓碑发现的过程,首先是陈圆圆墓前的碑文。此碑正面刻字:“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右上方刻一行字:“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标明立碑时间。首句“故先妣”,据“妣”可知墓主人系一女性,辈分当为“先祖”。以下字句,却不能按字面解释。吴氏“秘传人”吴有鹏,按照家族代代所传秘史给出解释。“吴门”系苏州代称,指墓主人为苏州人;“聂氏”,非指姓聂,“聂”字由“双”与“耳”(即“阝”)构成,当解为“邢”与“陈”,暗指陈圆圆。其6岁前随父姓邢,6岁后父母双亡,由姨夫陈某养大,遂改姓陈。“聂”字是今之繁体“聶”的简化字,但当时并未简化,《康熙字典》里也无此字,显系为隐蔽起见,故造此“聂”字。其意:“双”为繁体字“雙”之简写,其上半部为两个“隹”,代表“好”,引申为“花好月圆”,即“圆圆”,上下文字合起来就是陈圆圆。“位席”,以陈圆圆生前被封为皇妃,用此两字,以明其身份与平民不同。

后经专家现场考察,以上解释与陈圆圆的历史吻合,其真实性可以肯定。为掩人耳目,当年刻碑者真是煞费苦心。而且吴三桂的后代都没陈圆圆带到这里!

那么陈圆圆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还是带着吴三桂的后代!关于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情,当得知吴三桂起兵造反身亡后陈圆圆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其实在我心中,他早已经死了!”,此言让大家以为陈圆圆已经对吴三桂情义已绝,但没想到正是这位远离红尘当时已经出家的陈圆圆保留了吴家最后的血脉。

原来当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毅然决定偕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等秘密离开云南,并将吴三桂遗体带走,潜入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待数年后风声渐息才下山,搬至今马家寨定居。相传陈圆圆病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终年67岁。吴家人感激陈圆圆保全吴氏血脉,尊称她为“老太婆”。

9

谢谢邀请!她是明末清初那段动荡岁月里最有争议的女性之一,有人说她是红颜薄命,有人说她是祸国殃民。数百年来,萦绕在她身上的传奇故事和各种猜想始终没有中断过,"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她冠绝于世的艳名的真实写照。她就是陈圆圆。

陈圆圆(1623年一1695年),本姓邢,名沅,字圆圆,常州武进奔牛镇人,幼年随养母陈氏生活,故改姓陈,能歌善舞,为“秦淮八艳"之一。

陈圆圆最早与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也有过一段情缘。这个冒辟疆风流潇洒,才华横溢,最可贵的是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甚至敢于与阉党对抗,在江南一带颇负盛名。当时,江南名妓、才女们都有一个共识:宁为冒辟疆的妾室,也不愿做贵族的正妻。可见冒辟疆的名声和影响力。可是冒辟疆并未打算娶陈圆圆为妻,只是逢场作戏的猎艳心理,这一场姻缘也就错过了。

没多久,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田贵妃的父亲田国丈见皇帝为国事日夜忧愁和操劳,就想着找个美女为他解忧。他就将陈圆圆买回来准备送入宫中献给崇祯,可这时候崇祯哪有心思寻欢作乐,江山都保不住了。田国丈碰了一鼻子灰,不久,田贵妃又因病去世,国丈失去了靠山,只好将陈圆圆收在府第,当作义女供养,以期“待价而沽"。
机会终于来了,李自成攻克西安后,亲率大军向北京进发,崇祯焦急万分,急忙下旨将吴三桂招进北京勤王。田国丈看中了年轻有为,手握重兵的吴三桂,在自己的府第设宴为吴三桂洗尘,酒宴上陈圆圆轻歌曼舞,体态轻盈,妸娜多姿,看的吴三桂双眼迷惘,心驰神荡。田国丈心领神会,将陈圆圆以养女的名义慷慨相赠,他转瞬又成了吴三桂的老丈人,而田国丈又傍上了一颗大树。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大明江山到此终结。吴三桂在山海关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惊。他所效忠的大明王朝已经烟消云散,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要么带兵进剿起义军,复大明江山。要么投降起义军,凭借自己的实力也能坐镇一方。在他举棋不定时,李自成的劝降书和他父亲的家信同时到达,吴山桂决定去北京与李自成接洽投降事宜。当行至永平沙河驿时,遇到许多从京城逃难而来的民众,吴三桂碰到一个熟人,便向他打探家里的情况。那人告诉他,起义军抄了他的家,抓了他父亲,而且陈圆圆又被大将刘宗敏抢走,下落不明。吴三桂勃然大怒,带领大队人马掉头返回山海关,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关外的清军将领多尔衮,协议共灭流寇。就这样,清兵入关,吴三桂从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在封建历史社会中,每当发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的事件后,酸儒文人总是将原因归咎于“红颜祸水",将一切责任推到女人身上。这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是仕族集团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采取的移花接木的手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