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给苻坚的临终遗言就是问题的答案。
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晋书·卷一百一十四》
王猛去世前,对苻坚叮嘱了两件事。
一是不要征伐东晋,理由是,东晋乃是正朔所在。
二是要铲除鲜卑和西羌,理由是,汉人并非是前秦帝国的隐患,胡人才是。
为啥说这两条遗嘱就是问题的答案呢?
因为首先,“晋乃正朔相承”这一结论,绝不是一句空话。
当年苻坚的爷爷之所以能入主关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打东晋旗号,以晋臣身份“献捷京师”,迅速获得了北方汉人的好感。
如果他当时不是身上批了一张晋朝的皮,他凭什么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让“秦雍夷夏皆附之”于他?
天下胡人多了去了,凭什么关中老百姓要臣服于氐人。
后来苻坚伐晋前,他占领的很多地盘,比如巴蜀、荆襄地区,才刚拿下几年而已。可以说,晋朝的金字招牌在这些地区的汉人心中是相当有份量的。
如果说,苻坚一意孤行的伐晋,胜了倒也罢了,花点时间做舆论工作,汉人未必不会拥戴他。但他偏偏败了,还是惨败,这一败就闹大发了。导致先前汉人对苻坚积蓄的不满情绪,来了个总爆发。
谢玄在淝水之战后北伐,仅用一年时间就从淮河打到了黄河。这就足以说明,至少黄河以南的汉人对苻坚是不感冒的。
第二,王猛说“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绝非夸大其词,并非煽动胡人内斗。
我们正常的印象,觉得好像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胡人是一个整体,当时最大的矛盾是十六国与东晋的矛盾,是五胡与汉人的矛盾。
然而其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当时的东晋,政策非常保守,对收复失地的动力不足。即便晋军偶尔北伐,通常也是打到黄河南岸,就不会再向北打了。会给北方政权留下很大的生存空间。
也就是说,晋朝和北方政权,往往可以谈。
而北方政权相互之间就没有这么客气了。昔日后赵灭前赵,前燕灭冉魏,那都是攥紧了拳头往死里打,有你没我。任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全家斩草除根。
这相比于东晋,残酷程度高下立见。
所以,王猛说“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绝不是夸大其词。在那个年代,胡人政权可以与汉人合作,但绝不能与其它胡人民族合作。胡人政权要想活的久一点,就一定要想办法把非我族类的胡人铲除掉。
用王猛的话说就是“宜渐除之”。
只是可惜,对于这个正确的意见,苻坚一个字都没听见去,没能领会王猛的意思。
那么,苻坚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对敌国降臣均做了宽大处理。比如前燕的慕容暐,仇池的杨纂、杨统,乞伏部的乞伏司繁,羌族姚苌等。苻坚在降服他们后,对他们都做了宽大处理。不仅不杀,反而还给他们委以高官厚禄。
注意了,当时这些人担任的职务,都是有实权的,绝非虚衔。
这里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设当初曹操统一北方期间,不杀吕布,不杀二袁,把刘备也笼络住了,并给予他们一定实权。那曹操兵败赤壁后,猜猜这些人会怎么“报答”曹操?
其二,苻坚不想不杀人,但他也知道要把人控制住,于是他就仿效昔日秦始皇,把关东人迁至关中,然后把关中的氐人派到各地镇守,造成事实上的监视和控制。
对于苻坚的这个行为,只能说,他的想法是好的,但导致的结果非常糟糕。
因为氐人本来就是少数民族,拥护苻坚的氐人数量更是少之又少,才十几万户。
苻坚把关中的氐人都派到各地镇守了,而且他还迁移了大量的鲜卑人和羌人到关中,这导致的结果必然就是天下大乱后,派到地方的氐人因为太少,无法镇压叛乱。镇守关中的氐人也因为太少,无法镇压鲜卑人和羌人在关中的叛乱。
后来,事实就是如此。淝水之战后,先前埋的雷,全部爆开。慕容垂等人在关东迅速募集军队造反,当苻坚派人去镇压后,结果关中的鲜卑人和羌人又造反了。苻坚派人镇压关中异族叛乱,结果打不赢。苻坚想两头都占便宜,但两头的便宜都没占到。最后,苻坚就是死在了关中造反的羌族人手上。
如果说苻坚当时能守住关中这个基本盘,他也不会败亡的那么迅速。
综上所述。苻坚迅速败亡的原因,在于他最不该招惹东晋的时候,跑去招惹了,而且他还是惨败。还在于时势需要他杀人立威的时候,他总是心慈手软,埋了很多雷。最后他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东晋打他,鲜卑人打他,羌人打他。他不死才叫奇迹。
其实苻坚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气魄和执政思路也与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有得一拼。
只是可惜,他生不逢时。
唐太宗时代,民族融合已经基本结束。唐太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广施仁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民族,终于创造出一个万国来朝的盛世之景。
而苻坚时代,民族之间还存在鸿沟,民族矛盾必须要靠时间(中间还伴随着杀戮)才能慢慢化解。他仿效石虎之流,滥杀无辜,当然不可取。但滥施仁政,也不可取。施展仁政,需要基础。没有施仁政的条件,却总是烂施仁政,结果必然是成为历史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