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林小静

李光地是福建安溪湖头乡人,清代康熙时期的名臣,康熙三年(1664年),李光地以试策论举于乡,康熙九年(1670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内阁学士,直隶巡抚,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为官五十年载。然而,时人和后世对他却毁誉参半,李光地去世后,康熙评价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雍正在其祭文里赞扬他是“一代之完人”,时人杨名时称赞他“先生之在官也,公忠易直,论人言事,无所依回,一不掩其是非之实。”而在民间故事中,李光地却被塑造为爱耍官威、为人阴险的形象,他与陈梦雷的“蜡丸案”为其招了不少“黑”,在《集美民间故事选》中还有一则名为《李光地泼屎白己跪》的民间故事,讲述的就是李光地树官威却弄巧成拙的事情。

李光地

不过,现今的历史学研究者对李光地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主要侧重于他对康熙朝吏治的贡献。康熙十九年八月(1680)至二十五年十月,李光地任内阁学士,此间,他经常向康熙谏言,为康熙出谋划策,颇受康熙的赏识与信任。具体言之,李光地的功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藩之乱时,福建耿精忠叛,李光地赴福州与陈梦雷密议入闽破敌之策,康熙为之动容,说“深为可嘉”。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清军复福州,第二年康熙即任命李光地“著额外升为学士”。李光地任学士时,每每廷议政事时,不随波逐流,反而很有主见,他为清廷平复台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说服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衔,率部攻打台湾。时康熙曾就如何进兵台湾咨询廷臣意见,朝中大臣皆因八旗不擅水站,持反对态度,唯独李光地因“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上用其言,卒平台湾。”施琅后来率领清军成功收复了台湾,李光地也随之被康熙嘉赏,康熙事后说道“台湾之役,众人皆以为不可,独光地以为可取”。

二、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期间,由于政绩卓著,多次受到康熙的褒扬,“身劳而心安则为之,利少而义多则为之”,康熙称其为“名臣”。他对民政、刑狱、社会生产等各项事业,无不综揽,崇尚务实,以国计民生为重,尽心尽职,彭绍升评价他:“公在官以清勤自励,恤民之隐,尤尽心于农田水利”。此外,李光地曾授康熙旨意,负责永定河工程疏浚工程,在他的治理下,原定一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四十天就竣工了。康熙帝因此特地颁赐诗、字,并御书“夙志澄清”匾额。

三、李光地不仅在政治上为康熙提供不少谋略,他在学术上也深受康熙帝的倚重。他经常被康熙帝召入便殿研讨义理。康熙帝所御定的书籍多指派他来参定,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五月,李光地受命主持纂修《朱子全书》,此外《周易折中》、《性理精义》等均为李光地校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康熙帝又采纳他的建议,将朱熹从祀孔庙的地位“升于大成殿十哲之次,以昭表彰至意”。

李光地剧照

康熙晚年,深受诸皇子夺嫡之争的困扰,李光地作为康熙的亲近重臣,康熙曾多次征询李光地的意见。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康熙帝称赞李光地“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世者,独此一老臣耳。”同年五月,李光地病逝,享年77岁,康熙帝特颁谕悼念,“惟朕知卿最悉,亦惟卿知朕最深。” 雍正初年,加赠李光地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参考文献:

王思治:《李光地简论》,《清史研究》,1993年01期。

陈梧桐:《论李光地对清初统一事业的贡献》,《清史研究》1993年01期。

陈祖武:《论李光地的历史地位》,《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05期。

最佳贡献者
2

不是“腊丸案”,而是“蜡丸案”。而且“蜡丸案”并非丑闻,恰恰是李光地人生最光辉,品德最高尚的表现,也是雍正之所以称赞李光地为“一代完人”的原因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光地塑像)

先说什么是“蜡丸案”。康熙九年,李光地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康熙十一年被选为翰林编修。康熙十二年当会试同考官。也就是说,李光地一直是清朝的朝廷命官。

康熙十二年五月,李光地请假南下福建看望自己的父母。他的运气不太好,一回去,就遇上耿精忠造反。同时,福建又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活动的地方。李光地知道后,赶紧带着家人,逃到山谷中藏起来。耿精忠和郑经分别写信招安李光地,但是李光地坚决回绝,而且给康熙皇帝写了一封密折,表达自己对清政府的忠心,藏在蜡丸中,偷偷让人传给康熙,康熙深为感动。

之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丑闻”,就在于有人认为这是李光地丧失了汉人的气节。其实,一者,当时清朝已经平定天下,耿精忠等人是拥兵作乱,造成新的动荡。李光地拒绝耿精忠,并非丧失汉人气节,而是维护国家和平稳定。二者,李光地本来就是清朝的官员,他效忠清朝,也是很正常的。反而他要是投降耿精忠,投降郑经,才是失节。

而雍正后来之所以赞扬李光地为“一代完人”,还不仅仅是李光地做了这件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李光地剧照)

第一,李光地纯孝。

李光地之所以会被耿精忠、郑经招安,就在于他很孝道,回家看望父母。后来又遇上父亲去世,他在家为父亲守孝。他在福建山谷中颠沛流离的七年里,就是为了行孝道。否则的话,他就偷偷回京城任职了。

康熙二十一年,李光地请假送母亲回去。康熙二十六年,李光地又因母亲生病回去照顾。康熙二十七年,恰好孝庄文皇后去世,李光地赶紧赶回来,因延误了时间,被人弹劾。但康熙体恤他在家照顾母亲,并没有治他的罪。康熙三十年,李光地母亲去世,李光地申请回乡守孝。但是康熙重用他,对他实行“夺情起复”,只同意他九个月。

清朝是“以孝治天下”的。李光地不贪恋官位,而始终坚持尽孝,这体现了他纯正的品质。

第二,李光地纯忠。

上面所说的“蜡丸案”,就体现了李光地最为忠心的一面。耿精忠投降后,李光地本来要回京。后来又遇到父亲去世,只得继续在家守孝。可这时候,又遇到蔡寅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组织上万人造反,攻打安溪。而李光地一边守孝,一边招募乡勇断起义军的粮草。后来,又遇上郑经派人攻打,李光地依然组织人马和郑经抗衡。

李光地回朝廷以后,又推荐施琅担任平定台湾的将领,顺利收复台湾。

(康熙画像)

李光地的同科进士陈梦雷被耿精忠俘虏,李光地秘密联系陈梦雷,和他商讨从内部反叛耿精忠的计划。如果是一般人,为了避嫌,坚决不会做这样的事。但是李光地这样做,却表现了他一心为清的这种最纯粹无私的忠心。

第三,李光地纯臣。

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时候,由于立太子的问题,让他对很多党附皇子们争储的大臣们很不满,处置了不少大臣,甚至不惜把他一生倚重的索额图处死。但是,康熙却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指责作为内阁宰相的李光地。为什么呢?

其一,李光地从来不党附哪一个皇子,也不在立储问题上多言多语。

其二,李光地在晚年的时候,不留恋官位,多次提出致仕回家。尽管康熙不同意,他依然要反复提出来。以至于康熙说出“见到卿的奏折,朕心中惨然。回想当年一班旧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这样的,不过只有一二人还在朝中,现今朕也老了,实在不忍再多说什么”这样动情的话。

正因为李光地是这样一个人,康熙雍正两代皇帝才会那样高度肯定他。

(参考资料:《清史稿》)

3

向敬之

李光地是康熙时代的理学名臣,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尚书,康熙四十四年晋升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帝在任命通知书写道: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着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李光地久在康熙身边工作,圣宠正隆,深得皇帝欢心。康熙帝曾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清史稿·李光地传》)康熙将他引为知己,确实不易。

《康熙王朝》李光地剧照

但这一切,不能说明康熙帝非常信任李光地。这有二事可以作为证明:

一是李光地与陈梦雷的官司。虽然康熙帝崇李抑陈,但在李光地平步青云时,康熙突然将贬黜盛京的陈梦雷召回京城,作为皇三子胤祉的侍读,经常陪同康熙帝外巡,并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如此安排,其实是对李光地的一种监督,暗示李光地要夹着尾巴做人做事。

二是马齐因力挺皇八子胤禩,被康熙罢免后,李光地成为了大臣们的核心人物,就连大学士嵩祝也趋奉之。于是,康熙将马齐复出,以其来制衡李光地。

李光地死于康熙五十五年。六年后,雍正继位,称李光地为一代完人,加太子太傅,应该是一种感恩。

雍正在潜邸的策士戴铎曾在康熙五十二年间被外放福建,特地找到了病休在老家的大学士李光地,请他为还是雍亲王的胤禛说好话。不久,李光地进京参加千叟宴,得了康熙不少赏赐。他们之间有过私聊,联系到后来康熙不断锻炼胤禛的理政能力,并以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转移大家的视线,让胤禛在康熙驾崩前才成为大家猜来猜去的谜底。李光地力荐之功,让雍正感激不已。

4

雍正称李光地为“一代之完人”,咱们要从一个帝王的角度去看,对于帝王来说臣子的私德是无所谓的,忠诚最重要。雍正称赞李光地是因为也想有这样的臣子。

李光地从康熙九年入朝为官,到康熙五十五年病逝,协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功劳甚大,从基层一步步干到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是康熙朝少有的能善始善终的重臣,靠的就是对于康熙的忠心。

咱们想想陪着康熙一路走来的几位重臣的下场,纳兰明珠康熙二十七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索额图康熙四十二年被处死;徐乾学康熙三十年遭革职,最后被人弹劾十五条罪状惊吓而死。说白了这些人私心太重,一旦掌权就结党营私遭到康熙帝厌弃。

而李光地办事漂亮、不张扬、不结党,只忠心于康熙。特别是康熙四十七年开始为争夺太子之位,众位皇子竞相拉拢朝臣的时候,身为朝廷一品的李光地一直没有表态、站队更是受到康熙信赖。

康熙曾经对李光地说过:“回想当年一帮旧臣,像你一样还能在我身边的不过一两个。”晚年李光地多次想辞官归隐,但康熙一直不肯放人,让其在自己身边养老,赏赐不断。

康熙五十五年李光地在京城病逝,康熙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

5

首先讲讲李光地的“腊丸案”。

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举兵造反,郑锦占据福建泉州。李光地与家人藏匿山谷间,郑锦和耿精忠派人招安,被李光地坚决拒绝。康熙十四年(1674年),李光地暗中书写密折,藏在蜡丸中,派人暗中送往京城,最后通过内阁学士富鸿基呈给皇帝。

这本来是件“忠心事主”之事,怎么变成“丑闻”了呢?我们从头开始说。

耿精忠是清初三大汉人藩王之一。爷爷耿仲明原是明将毛文龙手下参将,在毛文龙被袁崇焕斩了之后,投了努尔哈赤,编入汉军正黄旗。耿精忠的靖南王爵,是世袭而来。

李光地是出生于崇祯末年的汉人,乱世也没过过好日子,三十岁一家还曾遇到山贼,奋力脱险,回家后致力于学。乡试中举已是康熙三年(1664年)。我想这段童年遭遇对李光地有很大影响,也是他不管满汉,谁能给太平日子,谁就是好皇帝的重要原因。所以他本就受康熙重用,南下省亲才被造反的耿精忠堵住,才有了“腊丸案”。

李光地清楚的很,耿精忠若是招降了他,他就成了反清的招牌。而耿氏一族,做着明朝的官,降了清,是为不忠。清朝三代世袭王爵,又叛,是为不义。一“削三藩”,原来那几位吃着大明俸禄,降了清的老爷们,这会子又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根本上还不是要牢牢抓住权力和富贵,就是不忠不义之徒!

老百姓可不想这么多,反正有人说“反清复明”。你身为汉人,不仅不帮忙,反而跟清朝皇帝表忠心,你就是“满清走狗”。所以,李光地在康熙雍正眼里有多大才,就在老百姓眼里有多不堪。

李光地也因“矢志为国”,被任命为领兵大臣、侍读学士。又协助拉哈达军平叛。1680年,守孝期满回京,康熙让他即任内阁学士。(一般清朝官员特别怕回家“丁忧”。就是父母亡故,要回乡守孝三年。等三年期满回去,可能都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或者只能慢慢等空缺补上,有后台的快一点,能补个好位置;要是一般官员,基本只能凭运气了。)连1694年,母亲过世回去丁忧,康熙康熙皇帝颁下谕旨称:“提督顺天学政关系紧要,李光地特行简用,可在任守制。”足见康熙对李光地的重视。

李光推举施琅担任平台将领,顺利收复台湾。1698年,李光地迁任直隶巡抚。治理了当地水务,下游再无水患之灾,被拔擢为吏部尚书。1701年,李光弟治理永定河的河务工程顺利竣工。康熙手书“夙志澄清”匾额及御制永定河诗、御服衣冠等赏赐于他。在吏部任上,李光地对兵制、官俸、蠲免钱粮等方面屡有建言1705年,年过花甲的李光地擢升相位。

年近七旬的李光地请求告老还乡。康熙当时陷入九子夺嫡的震动中。如李光地这般老臣已经没有几个,康熙心中惨然,只想留他在身边,也是个心理上的寄托。最后,康熙给了他两年假,李光地回来后,死在任上。康熙帝特颁谕悼念,“惟朕知卿最悉,亦惟卿知朕最深。”

除了政事,康熙帝所御定的书籍多指派李光地来参定。李光地主持纂修《朱子全书》,此外《周易折中》、《性理精义》等均为李光地校理。李光地的著述尽力使易学服务于康熙朝的政治需要。“以易学致用、以性理说易”是李光地易学的重要特色。

一路走来,嫉妒的人也不少。吏部曾弹劾李光地延续孝庄文皇后丧期,连降五级,被康熙驳回。又被弹劾任意决断,荐人不当等等,一一被康熙驳回。甚至这老头子在死前一个月还因疏中脱漏“章皇后”三字,被参降三级,又被康熙赦免。

所以,对于康熙和雍正这等帝王来说,李光地“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居官优善”、“清廉”,实为百官表率。尤其对于康熙来说,李光地几乎是陪伴了他一生的“能臣”和“知己”。对于雍正来说,李光地不结朋党,不眷恋富贵。整顿吏治能多出几个“李光地”,实在是雍正朝的幸事,忠心、能干、有才学,在帝王的眼里,这不是“完人”,又是什么呢。

我是热爱古代历史的现代创业人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6

没有这个评价啊,杜撰而已

7

从政治角度上讲,李光地一生谨慎清勤,秉持大义,不拘小节,懂得为官之道。

从民义角度上讲,李光地兴修水利,治理河务,免除赋税,心系受苦受灾的平民大众。

从军事角度上讲,李光地忠诚勇猛,为朝廷出谋划策,平定三藩。

从文学角度上讲,李光地在文学方面著作丰富,对当时理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