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重读陶渊明的著作,亲切依旧,如逢故老,依然为陶渊明在纷乱和寂寞困苦中坚守自我而感动不已。对我而言,陶渊明是精神深处的依托和心底的温暖,而且我想从中解读人生与人类幸福的终极可能。时隔了整整1580年(从陶渊明427年去世算起),为什么我们还如此地喜欢陶渊明,陶渊明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亦即陶渊明的现代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个人以为,至少在做人这几个方面,陶渊明给了我们至为珍贵的启示:
启示一:敢于抉择,坚持到底
人是可以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的,而且可以选择与追求功名相反的另类价值,即:热爱自由,回归本真,自己为自己作主。士人除了追求仕途的成功,还可以有其他与之并立的价值,那就是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力行审美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既然不能经世济民,那么就退而为三径之资,为向往自由的、审美的生活做有限的准备。
仕途不是陶渊明的全部理想,他有另外的空间可以寄托抱负。《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彻底告别官场、永不再仕的宣言。陶渊明坦陈为贫而仕,子多且幼,谋生无术,在生存的挤压下不得不违背本心,外出做官,但自己“自然”的天性和官场却是格格不入,难以调和。经济压迫当然痛苦,但比起官场倾轧、灵肉分离的痛苦并不算得什么。
对于陶渊明来说,思想深处要解决的最重大的问题就是田园在他的精神生活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地位究竟有多重要,可不可以割舍,如何割舍?经过长久深入的思索(包括与能给他带来俸禄的官场的比对、能否承受得了归隐后经济压迫的痛苦等)之后,陶渊明确信:田园就是他的全部,是他的血脉,是他的生命,割舍了田园也就等于割舍了自己的全部幸福。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他要毫不迟疑地归来,所以充溢回旋在《归去来兮辞》中的是强烈的思乡之间情及其归来后的无比欣慰。这次归来之后,陶渊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心爱的田园,无论物质生活有多艰难,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诱惑。
启示二:拒绝灵肉分离,追求健全人格
陶渊明性格刚正耿介,独抱操守。不能与时与世俯仰,热爱自然,渴望真朴的生存状态,寄心物外,委怀琴书,是陶渊明的本色。怀抱着这样的性情和追求,弃官归隐之于陶渊明是必然的事情。更何况,一个忠于自己的人,是不被官场所容的。陶渊明一生追求“自然”,认为人的本性应该得到舒展,而不是束缚、扭曲和戕害。的确,在日常生活中,陶渊明身上体现出了难得的“自然”。“自然”是陶渊明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他不能忍受灵肉的分离,“形为心役”是最让他痛苦的事情。不管他人怎样与时俯仰,怎样外圆内方,他不能更改自己的表里如一,也不掩饰自己的真情流露。世界给人戴上了各种面具,有些人是被迫的,有些人是自愿的,陶渊明拒绝面具,如果不能改变污浊,那么走开;不能失去一颗爱自由、爱真情的宝贵的心,不能让它蒙受灰尘。他不是不知道一介书生躬耕陇亩的艰难,为了这颗心,他宁愿承受劳动对身体的折磨。他不是没有心理矛盾和彷徨,但在反复追问自我之后,最终以异乎寻常的勇气和坚如磐石的决心做出了这样的抉择:离开肮脏泥淖,在回归田园的同时,也回归自我,回归心灵。
启示三:不放弃社会责任,为自己也为社会
我们从出生之日起,就无法摆脱肉身的麻烦,首先要让它衣食无忧,然后让它梦想,在超离现实里寻找永恒、意义等等命题的答案。作为独立的、有追求的人的鲜明特征是,必须能够超越自身有限的存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究这个世界,关注肉体的同时培育灵魂。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这并不难做到,难的是享受思想和创造的快乐。陶渊明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为自己,也为社会。
陶渊明的归隐是为了自己的自由,同时他也在思索一个更为合理和美好的社会模式,没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都能过自由快乐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桃花源。桃花源理想的诞生,与陶渊明目睹战乱及其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自己勉力躬耕仍免不了饥寒的切身遭遇有密切关系。陶渊明是以理想中的古朴社会来比照、映衬当时社会的纷乱、污浊、倾轧,以此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体现了一个诗人应有的社会责任。陶渊明在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扬弃中,建立了一片空前清畅和融的新天地。
桃花源理想,是陶渊明在隐居中自己探得的,这是当时所能产生出的小生产者的最高理想,并且成为后代文人用以对抗黑暗现实时高扬的一面大旗。陶渊明不顾自己的生存境遇,孤心独诣,在黑暗中、在一片污浊中坚守自己,并为千千万万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百姓探求适合他们生存的社会模式,探求人类的理想未来。正是这样,在专制、冷酷、长夜漫漫的封建社会里,桃花源理想的诞生,无疑是一盏高高挂起的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头,长久地指示着未来。桃花源是古人心中生机永远的芳草地,也是我们心中生机永远的芳草地。永远的梦,永远也不放弃追寻!这就是桃花源带给我们的启示。我想这也是从陶渊明在做人方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