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创造了中国帝制时代“四个第一”
1.第一个靠武力成功逆袭的藩王
自从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嫡长子继承制便成为皇位更迭之主要方式,这在客观上有助于帝国在权力过渡时期政局之稳定。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之意愿,皇位继承大多时候都是充满血腥、暴力、阴谋;嫡长子死于非命或者被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的不在少数。同样是皇帝儿子,凭什么让嫡长子继承呢?于是许多手握重兵的藩王就想靠武力逆袭,夺取最高权力,可结果都失败了。汉代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唐朝李氏诸位王爷起兵反对武则天,但结果都很惨。其中西晋最倒霉,诸侯王不但未能夺取王位,还让北方“五胡”军队南下中原,致使社稷崩盘。朱棣呢?手握800兵马的燕王殿下,北平九门还处在朝廷控制之中,他居然敢起兵“靖难”,用4年时间夺取了天下。关键是,朱棣起兵造反时,北方蒙古很老实,不敢攻入大明。如此,朱棣成为史上第一位靠武力逆袭成功之藩王。
2.第一个五次御驾亲征,敢于亲自冲锋陷阵,且获得胜利的皇帝。
谈到中原王朝之武力值,许多人都认为秦朝、汉朝、唐朝这三家最牛。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却敌七百余里,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卫青、霍去病连续出征塞外,追杀匈奴,致使漠南无王庭,匈奴大部被迫西迁。李靖、李绩、苏定方等横扫东突厥、西突厥,草原部落不得不奉行唐朝正朔,叫李世民一声“天可汗”。不过,这并不能算皇帝特别牛,毕竟带兵冲锋打仗的是大将,而非皇帝本人。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继位之后,并没再次冲锋陷阵;李世民虽然御驾亲征,但在高句丽惨败,跟隋炀帝一个下场,只是后来李治获胜,唐朝才洗刷耻辱。朱棣呢?当上皇帝之后,还五次御驾亲征蒙古草原,且大获全胜;首次出征时还亲自操刀上阵,打破阿鲁台军团。就此战绩而言,帝制2000余年,谁能比拟。日本学者那珂通世:“昔汉武、唐宗者,虽屡破北狄,但均系遣大将而非亲征。汉人天子远渡沙漠者,唯明成祖一人。”
3.第一个重视“海洋战略”,着眼全球之帝王
农业是立国之本,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是本,得到重视,商业是末,受到歧视。在此背景下,中原王朝就成了如今西方史学家所说的“农耕文明之守护者”,“绿色文明之捍卫者”;而西方则是“海洋文明之开拓者”,“蓝色文明之创造者”。确实,中国帝王,很少重视对海洋之开发,海外贸易大多是民间进行;帝王只知道捍卫华夏疆土,很少去考虑开发与利用外海资源。汉朝、唐朝、宋朝虽然重视海外贸易,“丝绸之路”玩得不亦乐乎,但并不能算是国家的“海洋战略”。朱棣则不一样?他是第一个重视“海洋战略”着眼全球之帝王,西方史学家说他是“世界级大帝”。最令他闻名于世的是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河沿岸国家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还要早半个多世纪。
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并不是仅仅为了展示一下大明的综合实力。他想通过郑和七下西洋,和各国建立外交,一起建立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这国际秩序,在郑和下西洋时,在朱棣带给世界各国国王的诏书中有说道,“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意思是说,凡是天地承载、罩着的地方,太阳、月亮照得着的地方,霜露所能够下得着的地方,当地的人民,无论老少,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生活,不至于流离失所,没有产业。因此,朱棣要派郑和带着诏书到你们各国去,希望大家一起遵守条约,“循礼安分,毋得违约,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意思是说,大家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要乱闹,大国不可欺负小国,强国不可欺负小国,大家一起享受和平发展带来的幸福吧。
中华这个词,似乎现在民众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中,中华这个词是有特殊含义的,“中”这一字表明认为文明处在世界的中心,“华”这一字则是“华美”转义而来,含文化优秀先进之意。华夏一词亦是如此。中华一词是与夷狄相对应,这在文字上显示了中华世界的优越性。历史证明,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约两三千年,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无论军事上的胜败,至少在文明程度上基本都是领先的,可以说中华这个词是有现实意义的。
谋求华夷共存的中华思想在古代中国人是有现实反映的,也映射在具体的统治秩序。如五服图。中华文明一直被认为具有包容性,这实际上与很早萌芽的华夷之辫有关系。
华夷之辩认为,一方面如果蛮狄被中华礼义同化,就会成为中华子民,另一方面,即便是中华子民,如果丧失了中华礼义,则与蛮狄无异。事实上,致力于打破华夷之别在古代就有思想基础,如汉代的公羊学派,提出“天下”思想,架构起“天下一统”的中华世界。两宋的弱势本就使得华夷秩序摇摇欲坠,蒙古的崛起,更是让这一秩序坠落谷底。洪武十六年(1383年)施行的勘合制度,就是华夷秩序重建的重要举措。有些日本学者认为朱棣超越忽必烈,就在于其重新实现了对华夷秩序的完成。明朝凭借其强大的国家实力,建立起一整套的海禁-朝贡体制,这个体制的特征就是借助郑和下西洋等行为,把周边诸国对中国物资的需求作为筹码,将以明朝为中心的华夷秩序推广遍及亚洲全域。某种程度上,称呼郑和下西洋为“南海远征”实际上是很妥当的说话,郑和虽未举一兵,未搭一弓,而竟经略之功,以海外贸易的方式实现朱棣的理想,即用儒家礼仪秩序规范“四夷”,确立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政治秩序。正是凭借中华的绝对政治经济实力,构建了中华独尊的开放性的统治世界,形成了“中华”世界体系。
4.第一个将首都建于边境线,由君王镇守边疆之雄主
拿着东南之财税收入,去捍卫西北边防,这是中原王朝之一大战略特色;防御游牧民族入侵,保护农耕文明之发展,是历代帝王之目标。面对游牧民族入侵,该如何解决呢?出兵征讨可以,但不能常用,因为成本太高,很容易将帝国财政拖垮,成为帝国灭亡之导火索。所以,还是守住边境,将其挡在外面最靠谱,长城之重要性由此而来。修筑了长城、要塞,自然要由得力悍将镇守,以确保防线收到预期效果。朱棣是个例外,将领守边关固然好,但距离朝廷太远,皇帝不好及时了解军情,快速做出反应与部署。为此,朱棣迁都并营建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以北京作为一个政治、军事的中心,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保证国家的统一,也就是“天子守国门”。这一点很了不起,面对北方草原强敌入侵,中原帝国都是能躲就躲,保住性命才是关键。西晋、宋朝、金国等无不是如此,外敌一来就想迁都,要逃避。朱棣呢?你来了正好,免得去找你;打你没得商量,这叫霸气。
梁启超:“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明成祖既北定鞑靼,耀兵于乌梁海以西,西辟乌斯藏,以法号羁縻其酋,南戡越南,夷为郡县。陆运之盛,几追汉唐,乃更进而树威于新国。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明史》:“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可谓名副其实,一语中的。
明成祖的谥号叫做“文皇帝”。为什么是“文皇帝”呢?实际上,这里头就概括了明成祖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也就是从武功——夺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个转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来治国的一位著名帝王。
1.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初步具有了规模。
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两百多年,清朝也继承下来了。经过朱棣完善起来的文官制度,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甚至与同时期的西方官员选拔制度比较起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点。 1621年,英国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忧郁症的解剖》,书里头有三十多处提到中国,特别是赞扬中国人的勤劳、彬彬有礼,赞扬中国良好的政府和考核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作者说:“他们从哲学家和博士当中挑选官员,他们政治上的显贵是从德行上的显贵中提拔上来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出身的高尚。”
2.明成祖他的文治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完善科举制度,广泛招揽人才。
明朝洪武年间虽然实行科举,但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到了洪武十八年之后,明朝的科举制度才完善起来。朱棣重视科举,把科举制度制度化、完善化。从永乐年间开始,三年一次乡试、会试从未间断。
朱棣这个人很残暴,对于政治反对派的镇压是非常残忍的,但是,如果你忠于他,你为他办事情,他看中了,他也要倾心一任,就是他毫无保留地依靠你。因此在朱棣的朝廷里面,不仅有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他夺取天下的人,还有以前建文帝朝廷当中归顺过来的人,这些人他都给予信任。有的人不经过科举他也能够重用。比如说内阁大学士杨士齐,就没有经过科举,最后杨士齐不仅做了大学士,而且担任了《太祖实录》的总裁官。就是官做得很大,明成祖给予很大的信任。 由此可见朱棣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风格。
明成祖这个人对人才还有一个特点:用人不疑。所以在明成祖期间,有很多官员是久任,就是任职的时间很长。如果一个政权动荡,如果皇帝对下边的大臣不够信任,他会经常更换人。但是朱棣不这样,他看准了人,相信他,一直用他。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在朱棣的内阁当中,刚才谈杨士齐,他先后在位43年,经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在位43年作为内阁大学士;金幼孜,内阁大学士,在位30年;杨荣,在位37年,也是内阁大学士;杨普,在位22年。六卿,所谓六部尚书也都是久任:吏部尚书蹇义,在位34年;户部尚书夏严及,在位29年;礼部尚书胡濙,在位32年。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明成祖他能够推诚待人,他能够识别人才,他一旦识别人才他就不怀疑,给他权利,让他做事情,这反映出他的一种胸襟和他的知人之明。
3. 由于朱棣的提倡,所以一时国内都有一种很注重文化的风气。
在朱棣的身边也经常聚集着一批文人、书法家、画家,能写诗,能作赋,包括朱棣出征打蒙古,他的身边大学士都跟随着,走到一个地方,吟诗作赋,题写功绩。
4.永乐年间的文治还有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就是《永乐大典》的编纂。
朱棣注重加强儒家文化思想的统治,大力扩充国家藏书。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朱棣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成祖朱棣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永乐大典》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5.朱棣还十分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朱棣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明朝的社会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明成祖可谓是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