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2020-10-12 01:02阅读(70)

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1.首先是唐玄宗在杨玉环的温柔乡中缱绻时间过长,生疏了军事,又听信了杨国忠的话,进行瞎指挥。“安史之乱”前安禄

1

1.首先是唐玄宗在杨玉环的温柔乡中缱绻时间过长,生疏了军事,又听信了杨国忠的话,进行瞎指挥。

“安史之乱”前安禄山蓄谋已久,作为三镇节度使,实力雄厚,起兵进展非常顺利,尽管杨国忠等等预言“胡儿必反”,但唐朝中央对此事变没有足够的重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对唐玄宗来说,安禄山起兵非常突然,此时,唐中央又没有精锐部队,所以被安禄山长驱直入占领了中原。

而叛军临近潼关时,
郭子仪、李光弼率朔方大军杀入了叛军的老巢河北,使叛军有了后顾之忧,最低首尾不能兼顾,形势对大唐战局十分有利。

玄宗懂得此时是致胜良机,就听了杨国忠的话,不管其它条件,逼迫手握20万大军的哥舒翰立即出战;早期的玄宗发动过“唐隆政变”,为自己争来了太子位置,开创过“开元盛世”足以彪炳史册,他忍不下这口气,不听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的话,偏信奸佞之言,要争面子,所以哥舒翰的悲剧在所难免。

2.哥舒翰的军队是临时拚凑起来的,滥竽充数的多,整个部队无战力。

其实,哥部军尽管数量可观,但士兵来源复杂,河西、陇右、高仙芝余部、封常清余部杂揉在一起,根本没经训练与整合,纯属乌合之众,自然良莠不齐战力弱。

又哥舒翰作为主将,身体与心态垂垂老矣,据说率军出征之日还莫名其妙地痛苦流涕,竟然毫无斗志,所以在灵宝受到叛军重创,终于使潼关也失守不奇怪了。

3.哥舒翰排兵布阵错误。

战斗力不同的部队组成战阵,使占力较强的军队也变得脆弱了,哥舒瀚临阵也没有保存实力的意思,立即用自己的陇右精锐冲锋陷阵,而后方的防守交给那些战力较弱的杂牌部队,可叛军的王牌部队突然包围后方唐军,即以强击弱,使唐军后队一触即溃,结果导致20万大军被几万人包了饺子,教训惨痛。

2

仔细回顾那场让人叹息的战役,或许我们会消除一些误解。潼关之败的锅,甩给唐玄宗一个人,是不合理的。

传统说法


安禄山在起兵之初,事发突然,承平日久的大唐一片混乱,一触即溃,丢掉了大片河山。

唐军退守潼关后,安禄山直取长安的势头暂时平稳了下来,大唐看起来是得到了喘息之机。

与此同时,河北战场,安禄山的老巢受到了郭子仪、李光弼的威胁,李光弼切断了范阳和洛阳之间的联系,安禄山叛军人心惶惶。

就在大唐已经掌握主动权时,唐玄宗作死,听信杨国忠关于安禄山兵少的谣言,逼迫逼哥舒翰出战,结果,出征的唐军全军覆没,大唐也丢失长安,遗恨无穷。

传统说法难以解答的三个疑点

1、为什么唐玄宗不听郭、李、哥三位百战名将的建议,听信杨国忠一面之辞?玄宗皇帝晚年怠惰了,难道智商也出了问题吗?

2、唐玄宗得知陕州只有安禄山残兵数千。为什么要让潼关二十万大军全体出动?

3、潼关军20万,而且拥有陇右、河西老兵,哥舒翰又是名将,出去打怎么马上全军覆没?

潼关虽安,大唐命脉却岌岌可危

当安禄山顿兵潼关,而河北方面老巢不稳时,安禄山确实很困难,他大骂劝他造反的谋士,是有原因的。他此时有难处!

可是,此时的大唐的局势也有很大的隐患。

众所周知,长安的粮食、财赋多来自于江淮。自从陈留、洛阳沦陷后,通过大渡河、汴水运输的传统路线已经无法使用。此时,江淮财赋只能通过汉水运到凤翔,再补给关中。


因此,南线,安禄山兵峰指向两处。一处攻雍丘、睢阳,准备下江淮,直接断了你大唐的命根子;一处攻略南阳,下襄阳,横断汉水,切断大唐最后的命脉。

这两处大唐一处有失,即使潼关稳如泰山,也毫无意义!

命脉危机

安禄山攻略南线,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猛人。


一个是张巡,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哥们死守孤城雍丘、睢阳,把叛军屏障在江淮之外;

一个是鲁炅,这哥们在率五万子弟兵和叛军死缠烂打,守护南阳。

可是,大唐的安全不能总靠奇迹吃饭!

五月(潼关之战前一月),南阳方面出了问题。叛军大败鲁炅,并开始围攻南阳。

大唐意识到危机,派遣了虢王巨统一指挥襄阳、岭南、河南等地,带兵出武关救援。叛军见唐军援军势头猛,撤围而去。

可是,唐军援军却没有在南阳停留,而是进入彭城,试图先解张巡方面的困难。

显然,此时的大唐,已经没有能力同时解除两个方面的危机了。但是,另一方面,两个地方,大唐哪个都丢不起!

病人领着一支杂军


此时的潼关,哥舒翰率领的是一只经过“多次临时拼凑”组合起来的杂军。

其中,有陇右、河西来的边兵(这些人有战斗力),陇右、河西地区的番兵,关中地区临时招募的兵马,以及封常清留下的部队。

可以说,这样的部队成分复杂、战斗力参差不齐,要整合到一起是很困难的。


遗憾的是,哥舒翰此时是个老病人了,不要说整合军队,就是日常的管理都无法进行。

他委托行军司马田良丘代管,但老田也不敢自专(不是不敢,谁服你?),就让王思礼负责管理骑兵、李承光负责管理步兵。

但王思礼和李承光相互不服,彼此争执不下。他们的部下也都跟着互相不合,彼此不信。

军队号令不一,何以作战?

已成定时炸弹的哥舒翰军

安禄山造反后,朝廷对将军们都多少有猜忌。

可是,哥舒翰的处理不当,却加深了朝廷的不安全感。

他借机除掉了自己的私仇:安思顺。

这个报私仇的举动,惊醒了唐玄宗和杨国忠:哥舒翰,也是胡人和突厥人的后人!

随后是和杨国忠动手。

王思礼建议哥舒翰借机除掉杨国忠。被哥舒翰拒绝。杨国忠听说后,十分害怕,招募了几千人保护自己,又让心腹杜乾运统领一万军队屯兵灞上。

哥舒翰很干脆,上奏朝廷,申请把灞上的军队归自己指挥,又借机杀掉了杜乾运!


安禄山打出清君侧的大旗,要杀杨国忠是有道理的。天下要杀杨国忠者很多,甚至是普遍的军心。要不然,后来到了马嵬坡,大唐士兵依然人声鼎沸要杀了杨国忠。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驻守潼关几个月的哥舒翰军,此时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潼关出击,不是中了什么反间计

史载,唐玄宗、杨国忠相信陕州只有几千老弱兵,因此要哥舒翰出兵。

可是,消灭几千老弱兵,需要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吗?而且,黄河上还满是运粮船。显然,大军这次出击的目的,是进行战略反攻。


外部目的 ,是主动出击,顺利地话收复长安,退而求其次,吸引南线叛军回援,稳定局面!

内部目的,是要潼关军尽快出击,不要留在关中勾心斗角了!

被忽略的关键点:这支军队已经得到了陇右、河西军的加入,战力已经强大。此前,唐玄宗曾经想率领这支军队亲征,被高力士制止!

显然,唐玄宗是早就等着边兵加入后发起反攻!不是中了什么反间计!

二十万大军出击,历史上全军覆没的案例不多!没有人会想到全军覆没!

大哭而出的记载有些蹊跷

唐朝廷开始要求潼关出击,史载哥舒翰大哭出征,令人同情不已!

很蹊跷!

首先,你带二十万大军出征,即使不能战而胜之,连像高仙芝、封常清带的新兵蛋子一样败回潼关都做不到吗?在保住大局的情况下,打个沒把握的仗,对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不足为奇,何必大哭?

其次,即使你觉得凶多吉少,你作为主帅,大哭而出是什么意思?军心不就散了吗?


此时的哥舒翰,已不是哥舒夜带刀时的哥舒了。

因此,我以为这段记载有些可疑,而如果史书所言属实,哥舒翰此时已不适合为主帅了。

蹊跷的全军覆没

自潼关出击后,哥舒翰军的败退,记载得也十分蹊跷。

进攻时,王思礼率领五万前军居前,庞忠率十万人紧随其后。哥舒翰自己率三万人在黄河以北指挥及策应。


唐军连续击败叛军,不断笑话叛军不会打仗,“不知不觉”被吸引到了隘地。叛军从高处滚石头砸人,唐军损失惨重。随后,唐军以毡车在前面开路,试图继续前进。叛军把几十辆放火的车推下,火烧毡车,烟雾弥漫。唐军看不清叛军所在,就在烟雾中胡乱射击,直到夜晚箭矢射尽,才发现中计!

此时,叛军的精锐骑兵又绕道唐军阵后,唐军前后受敌,全军大乱!在黄河北岸的哥舒翰军也迅速溃散!

哥舒翰率几千人回到潼关!后被人出卖被俘!

三个疑点:

1、主帅哥舒翰、前军王思礼都和吐蕃打了几十年仗了,都不缺乏山地战经验!怎么就钻进这么大的伏击圈了?


王忠嗣、哥舒翰,都有搜索伏兵杀之的记录。

如果只是几千人规模的伏击战,有可能“一时大意”,不小心钻进伏击圈。

可是,能装进几十万大军的伏击阵地,让唐军傻不拉几地钻进去。古今中外战史上,有过这样的伏击战吗?

而且,唐军居然能傻不拉几地射箭一直射到天黑,这也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难道唐军前线将领来通过敌军还击力度判断敌军规模的基本素养都没有吗?

2、为什么对骑兵袭击没有预防?

安禄山军骑兵来袭击后军,走的可不是什么“间道”!而只是绕山从另外一条大路杀出来的!


安禄山军骑兵强大是谁都知道的。既然哥舒翰早就认定安禄山是以“羸兵诱我”,那怎么会对骑兵袭击不做基本的预防呢?既不控制附近可能的袭击道路,也不做预防,被这种简单、明显的套路打得一片大乱!

3、哥舒翰亲自率领的三万军怎么就溃散了!


唐军的前后军,临近黄河,遭到夹击,一团大乱,可以理解!当年在彭城,项羽就这样让濉水为之不流。

可是,哥舒翰亲自率领的三万军,怎么也溃散了呢?

他们在黄河以北,除了助威,也应该是一支预备队。即使不救应,也绝不应该溃散!

可是,他们却在没有受到直接攻击的情况下,直接散了!

全军覆没,哥舒翰负主要责任

哥舒翰军战斗力不足,不是理由!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召朔方、陇右、河西各镇,除留足防御要点外,大部由节度使亲自率领,二十日内报到!


其中,朔方军在郭子仪的率领下在河北战场打得风生水起。

而陇右、河西军此时正在哥舒翰军中。这支军队战斗力并不弱!

哥舒翰所率的军队成分复杂,都不应该是此战打败的关键!

他接手这支军队已经长达半年时间!假如只是简单的磨合问题,这半年时间,足以磨炼成军了!

可是,此战中,哥舒翰的军队似乎基本的指挥、组织都没有,完全就是“乌合之众”!

这样的奇葩表现,战场指挥官难辞其咎!

唐玄宗的失误,并不单纯在下令哥舒翰出击,毕竟:二十万大军几天时间就全军覆没,出乎任何人的预料!


他的失误,在于想当然!想当然地以为安禄山不会造反;想当然地杀掉高仙芝、封常清,结果军心散乱;又想当然地以为自己都说自己病重的哥舒翰足以整合好杂军!

人在自满时,最容易想当然!不可不慎!

3

潼关之战的失败,昏庸的唐玄宗其实是要负首要责任的。

公元755年12月(天宝14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发兵20万反叛唐朝,安史之乱爆发。

由于唐朝承平日久,军事上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因此,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初,兵锋几乎无人可当,河北州郡唐军望风瓦解。才一个月的时间,叛军即攻下东都洛阳,唐廷为之震动。

在洛阳失守后,唐玄宗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率军20万坚守潼关,抵御叛军进攻。当时的哥舒翰虽年事已高,但毕竟身经百战,战场经验丰富。他深知当时叛军之兵锋强大,唐军出关野战凶多吉少。

于是,哥舒翰决定坚守潼关,以挫叛军锐气。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潼关很快便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雄关。于是,唐军得以坚守潼关半年之久,期间数次击退叛军的进攻。

此时,胜利的天枰实际上已开始倒下唐朝了。因为,正当哥舒翰和安禄山的叛军主力在潼关僵持之时,唐朝官军各路人马已经开始对叛军发起反攻。

首先,李光弼与郭子仪已率官军接连击败叛军的史思明部,一举切断叛军前线与老巢范阳之间的补给线;其次,叛军向东的攻势被张巡阻挡于雍丘,向南又被鲁炅阻挡于南阳。可以说,当时的叛军其实已经处于四面环敌的困境了。以至于,安禄山都已作出放弃洛阳,退守老巢范阳的打算。

如果唐军继续坚持哥舒翰“以守代攻”的战略,继续坚守潼关,以疲惫安禄山的叛军主力,进而为各地官军的进剿创造条件。那么,在唐朝各路官军的四面合围下,叛军实际上坚持不了多久,而安史之乱也将能在短时间内得以平定。

不料,此时的唐玄宗却被接连的捷报冲昏了头脑,完全忽视官军野战实力远不如叛军的客观条件,妄图一战彻底歼灭叛军。于是,唐玄宗不听哥舒翰等人的劝说,执意令其率军出关迎战。而哥舒翰由于害怕自己会步高仙芝、封常清的后尘,所以不得不率军出关。结果不出其所料,官军惨败,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潼关之战惨败后,官军元气大伤,更无力阻挡叛军兵锋。最终,安禄山率军长驱直入,唐玄宗只好放弃长安,仓惶向四川出逃。而本来有机会快速得以平息的安史之乱,也因此进一步的恶化,进而将大唐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4

【哥舒翰为什么会输掉潼关之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

【战争是什么?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什么?】

战争是什么?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论述为:“战争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不光是让敌人服从我方的意志,战争有时候就是为了灭绝敌人,因此《战争论》对战争的定义是不完善,《孙子兵法》对战争的定义更精准、更加直观。输掉战争是很容易的事情,而要赢得战争胜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战争的双方都在竭尽全力,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目的就是取得战争的胜利。

如何才能打赢战争呢?《孙子兵法?始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庙算很容易理解,就是要精准的计算对比,双方各种实力、各种有利条件、各种不利条件,然后做出精准稳妥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指挥决定。

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呢?《孙子兵法?谋攻》:“故知胜者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孙子兵法的这段话不太好理解,冷清先生大略解释一下:第一条,君王既最高统治集团,懂得、明白这场战争,可以打还是不可以打,就可以取得胜利。第二条,君王和将帅,明白、清楚调动多少军队,动员多少人力、财力、物力,就可以取得胜利。第三条,国家层面上,这个国家的君王统治集团(上层建筑),能够和全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团结成一条心的,就会取得胜利。第四条,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事宜的,对付没有做好充分战争准备事宜的,就会取得胜利。第五条,领兵在外的将帅非常忠诚能干,君王(统治集团)不去干预其战役指挥的,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大唐帝国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情况】

恒罗斯战役之前,大唐帝国总计有常备军60多万,都城长安及其附近,共有近卫军和御林军10余万,大约有50多万野战部队,分别部署在十大节度府,十大节度使的兵力布防如下:

●范阳节度使,节制北京、河北一带,兵力91400人。

●平卢节度使,节制河北东部、辽东地区,兵力37500人。

●河东节度使,节制山西、内蒙一带,兵力55000人。

●朔方节度使,节制宁夏、内蒙一带,兵力64700人。

●河西节度使,节制甘肃河西地区,兵力73000人。

●陇右节度使,节制甘肃中南部及青海部分地区,兵力75000人。

●安西节度使,节制西域四镇碎叶、龟兹、疏勒、于阗,兵力24000人,实际兵力接近40000人。

●北庭节度使,节制天山以北漠北一带,兵力20000人。

●剑南节度使,节制川、黔、云三省,兵力30900人。

●岭南节度使,节制福建、广东、广西一带,兵力15400人。

751年,大唐在和阿拉伯的恒罗斯战役中失败,损失兵力7万多人,其中安西都护府损失2万多,河西节度府损失5万多;大唐在攻打南诏的战役中失败,剑南节度府损失兵力近3万。恒罗斯战役失败后,高仙芝在李林甫的庇护下,隐瞒了战役失败的实情,高仙芝本人并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事后就任河西节度使,后又降任为武威太守。南诏之战失败后,主将鲜于仲通在杨国忠的庇护下,也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

恒罗斯之战和南诏之战失败后,大唐十大节度使兵力发生了改变,安西都护府的兵力仅剩几千人,已经是名存实亡。剑南节度府的兵力亦仅剩数千人,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河西节度府的兵力只剩下2万多人,已经是严重的不满员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陇右,五大军区的能征惯战的老兵,总兵力相加不足20万。安禄山控制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之兵,能征惯战的老兵多达20万,经过扩充后总兵力不下25万。大唐帝国赏罚不明,十镇节度使兵力失去平衡,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安禄山起兵反唐前夕,高仙芝、封常清被召回勤王,也有说二人正好到长安述职。安禄山起兵反唐七天后,这时候的安西、河西之兵仅有3万,高仙芝、封常清分兵各领1万多前往设防。高仙芝用府库的丝绸财物,在关中地区临时招募了5万多新兵,建立了陕郡第三道防线;封常清在东都洛阳一带招募了6万新兵,在东都洛阳一带建立了第二道防线;以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防御使,统领陈留等十三郡,建立了河南东部第一道防线;以九原太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建立了河东策应防线。

【安禄山攻占洛阳,河南、陕郡失守。】

安禄山以一部分兵力,进攻太原看住郭子仪河东防线,安禄山以15万主力南下。12月2日,安禄山大军从灵昌渡渡口渡过黄河,当天就攻下了灵昌郡。新任河南防御使张介然,刚到陈留没几天,安禄山就已经大军压境了。5日,陈留太守郭纳打开城门投降,陈留兵1万余人站列在道路两旁。当初,安禄山起兵反唐时,唐玄宗于河南各路悬赏安禄山,又诏谕说:已经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等人处死。陈留城破之时,安禄山坐在车上,大哭数声,说:“我有何罪,已杀我儿?”安禄山命令把陈留兵全杀了,血流成河,斩首张介然于军门,安禄山才算解气了。

8日,安禄山挥师西进,迅速攻占了荥阳,兵峰直指东都洛阳。封常清率兵进驻虎牢关,准备据险而守。但是,问题出来了,封常清虽有七八万人,但是其中6万都是新兵,根本就没有经过训练,更谈不上实战了。而安禄山所率的15万大军,绝大多数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封常清以新兵、步兵对抗安禄山的老兵、铁骑,无疑是“以卵击石”。两军对阵,一个照面下来,封常清的军队就溃败了,虎牢关旋即失守。12日,叛军攻占东都洛阳,大肆烧杀抢掠,封常清带兵撤退到陕郡。

封常清六七万人撤退到陕郡后,对副元帅高仙芝建议:“累日血战,贼锋不可挡。且潼关无兵,若狂寇奔突,则京师危矣。宜弃此守,急保潼关。”按照朝廷的计划,高仙芝应该出兵东进,主动寻找安禄山主力决战。根据封常清的汇报建议,唐军多是新兵根本不堪一击,如果高仙芝和封常清合兵东进,结果可能就是全军覆灭。封常清的建议是正确,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暂时避敌之锋芒,退守潼关准备打持久战,一是确保京师长安的安全,二是锻炼军队寻机出击。

高仙芝和封常清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大军撤围陕郡退守潼关。由于决策仓促准备不足指挥不灵,十几万唐军在撤退之时变成溃退,沿途数百里洒落军需物资无数。但是,高仙芝、封常清撤退到潼关后,立即修复城防、构筑工事,等到安禄山叛军的先头部队到来,进攻被打退而向后扎营等待大队叛军。就在这个时候,陕郡帅府监军太监边令诚,急忙出营快马回归长安,向唐玄宗汇报战事,参奏封常清丢失东都洛阳,又裹挟高仙芝退守潼关。

【封常清、高仙芝被杀,哥舒翰接管潼关防务】

边令诚向唐玄宗添油加醋汇报后,唐玄宗也觉得此二人失职。问询杨国忠时,杨国忠更是罗列罪名,故作惊慌之状,建议对高、封二人严厉处置,并在长安、潼关之内招募新兵预设防范。边令诚持唐玄宗旨意又往潼关,先行捉拿了封常清治罪,封常清辩解到:“叛军10余万铁骑,我以6万新兵御敌,无疑是羊入虎口,封常清之所以不死苟活,保全潼关乃为上策。”边令诚监斩封常清,高仙芝巡营回,抱着封常清遗体大哭,高仙芝说:“我退兵,是我的罪,死不足惜。但是,诬告我贪污军饷物资,可以问一下军士们。”众军士山呼“没有”,边令诚执行唐玄宗旨意,高仙芝被斩杀谢罪。

高、封二人被治罪,加封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元帅,帅兵拱卫京师,担当潼关防线的总指挥。哥舒翰率领陇右精兵5万,增援到潼关防线。哥舒翰主帅潼关之时,潼关防线确实有唐军20多万,号称陇右、河西、安西、庭北、关中、东都之兵齐聚,其实,能征惯战的老兵不足7万,三分之二多都是新招之兵,哥舒翰麾下的潼关20多万军队,其实就是“乌合之众”。哥舒翰鉴于唐军新兵多的现状,做出凭借潼关地形险要,固守潼关而不出关决战决策。第一用阵地战和持久战消耗叛军,第二,通过训练和实战锻炼十五六万新兵,等待时机成熟时,出关和叛军决战,当然这个时间可能长达一年以上。

从敌强我弱战略防御的角度,高仙芝、封常清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军法、国法角度来说,高、封二人撤兵退守潼关,可能说不过去,唐玄宗既然以军法治罪了高、封二将,就应该好好谋划潼关防务,以及处理好君臣关系,不要轻易的干涉潼关守将的防务。但是,哥舒翰数月不出战叛军,杨国忠等人不断的诬告陷害,唐玄宗最终也就失去了定力,强行勒令哥舒翰出关决战。哥舒翰无奈只好帅兵出战,结果是“虎趟羊群”唐军大败,潼关失守后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只好抛弃长安紧急出逃成都。

那么,哥舒翰潼关之战失败原因是什么,客观上说,。唐军新兵太多没有战斗力,主观上来说:“上下不同心、君王不知可战不可战、君王对主将干涉太多。”

参考书目:《中国通史》、《新唐书》、《旧唐书》、《玄宗本纪》、《李林甫传》、《高仙芝、封常清传》等。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假如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5

755年年底,安禄山蓄谋已久的安史之乱爆发了,他在范阳发动了叛乱,这一点令唐玄宗怎么也想不到,此刻唐玄宗更多的还是悔恨。

但是由于安禄山是蓄谋已久,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洛阳失陷,此时情况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我们都知道洛阳的西边就是国都长安的最后一道门户潼关,如果潼关被攻破,长安就不保了。

  • 此时守卫潼关的正是唐朝老将哥舒翰,他的策略就是坚守不出,只要这样,凭借着雄险的关隘,叛军就进不了关中地区。

  • 同时在叛军的后方,唐朝军队也出现了很大的转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军队出井陉关,在华北地区大败叛军,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动摇了叛军的军心。

此时叛军将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都没有攻占潼关,这无疑说明了哥舒翰战略战术是正确的。就在安禄山方面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情况下,奸臣杨国忠的一席话在客观上帮了安禄山的大忙。杨国忠和哥舒翰平时关系就不和,此时他感觉到哥舒翰成功的阻挡了叛军,立了大功,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其威望和权势肯定要超过自己,于是便乘机向唐玄宗进言:让哥舒翰率军出关和叛军决战,一举消灭叛军,但是哥舒翰知道,这样迎战无异于自投罗网,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几道圣旨下来,无法拒绝,便硬着头皮出战。

我们同时还要知道此时安禄山的叛军也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后面的退路已经被郭子仪和李光弼领导的部队切断,此刻也只有背水一战一举拿下潼关,自己才有生还的可能。于是奋力和哥舒翰的部队一战,当哥舒翰领导的唐军刚出关就中了叛军的埋伏,几乎被叛军打的全军覆没,叛军也乘机攻占了潼关。

6

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关键的一战就是唐玄宗逼哥舒翰从潼关出战,最终在灵宝被安禄山叛军打败,所以潼关最后失守。潼关失守之后,长安的门户大开,唐玄宗不得不仓皇逃往四川。哥舒翰在潼关之战中出现这么多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唐玄宗逼哥舒瀚出战。

因为安禄山起兵后,起初进展非常顺利,唐朝的关东几乎全部被安禄山给拿下。这主要是因为安禄山起兵非常突然,而中原地区没有什么精兵助手,所以被安禄山轻易拿下中原。看到叛军在关东地区肆虐,唐玄宗自然想赶快打败叛军,收复失地,重建大唐的威信。



当时郭子仪李光弼率朔方军杀入叛军的老巢河北,使叛军首尾不能兼顾,总之形势对大唐这一方越来越有利。而哥舒翰手握20万大军,完全应该为击败叛军作出巨大贡献,所以逼他出战。但是没想到20万大军良莠不齐,最后在灵宝被安禄山叛军重创,最后潼关也失守,一招失手,满盘皆输。

其次是哥舒翰过于轻敌,忽视了战斗的困难。



当时哥舒翰手握20万大军,从兵力上来讲占据绝对优势,而叛军只有崔乾佑的4万人。所以,哥舒翰出兵之后就觉得非常的自信,认为打败安禄山叛军轻而易举。但是,叛军利用地形优势,再加上王牌同罗骑兵和陌刀兵,最终给唐军来了一个下马威。哥舒翰由于轻敌,所以排兵布阵上有很大的问题,久攻不下之后更是心急,最后被安禄山的叛军一举击败。

还有一点就是唐朝的军队良莠不齐。



当时唐朝的军队虽然有20万之巨,但是战斗力各不相同。有实力比较强大的哥舒翰带来的河西,陇右精兵约5万。但是同时也有高仙芝,封常清退下来的数万大军。再加上一些临时招来的乌合之众,这些军队的战斗力都难以令人恭维。所以看似唐军占据绝对优势,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



而且战斗力差的部队和战斗力强的部队,混在一块,使战斗力本来比较强的军队也变得更弱了。例如哥舒瀚用自己的河西陇右精兵前去进攻,防守的交给那些战斗力较弱的军队,但是最后叛军的王牌部队突然从后面包围唐军时,唐军后队的军队战斗力太弱,一触即溃,结果导致20万大军被几万人包了饺子。

总之在唐朝安史之乱最关键的潼关一战中,由于唐玄宗不清楚实际情况,硬是逼哥舒翰出战,哥舒翰由于轻敌,再加上军队良莠不齐,最终这一战败北,唐朝也从此由盛转衰。

7

大家好,这里是小青春,一个喜欢探讨历史的小青年!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潼关失守,于是导致唐玄宗逃往蜀地和长安被迫陷落,把这场动乱的社会危害性推向了更加严重的程度。可以说,潼关之役是当时有重要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潼关失守是由双方军事实力决定的必然结局还是由于唐中央指挥处置失误,历来说法不一。当时的局势,是安禄山所率的主力虽然攻取了东都,但忙于登位大典,并未倾力西向。而其所占之河北郡县又纷纷起而反对叛军,颜真卿、颜杲卿及贺兰进明等人是其代表!那当时的潼关之战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安禄山叛变是蓄谋已久的,他一路南下,打了唐朝一个措手不及。唐朝已经平静了一百多年,河北地区很多州县都毫无防备,安禄山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安禄山就夺取了洛阳,前锋部队也到达了潼关。不过,这个时候,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一方面,郭子仪、李光弼部接连大败史思明,切断了安禄山和范阳老巢之间的联系。另外,安禄山向南、向东用兵都受到了极大的阻力。而潼关在老将哥舒翰的经营之下,也固若金汤。潼关易守难攻,是镇守关中的门户。如果安禄山攻击潼关受挫,他将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这对于唐朝的平叛而言,是十分有利的。但是,由于杨国忠的存在,导致唐朝满盘皆输。

其次,唐朝长期以来,把重兵放到边境上,造成了内地的空虚。事实上,哥舒翰守潼关的不过就是些老弱病残而已。哥舒翰用这些部队守卫关城,自然绰绰有余。但是,要用这些部队出关和安禄山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杨国忠根本不懂得军事,却一再串掇着唐玄宗下令让哥舒翰出关与安禄山决战。唐玄宗这会儿对杨国忠言听计从。唐玄宗不断派出使者来到哥舒翰军中,命令他出关作战。哥舒翰不敢抗命,不得已,哥舒翰痛哭出兵,却在灵宝遭到了惨败,哥舒翰被俘。等到哥舒翰的主力部队被安禄山消灭,安禄山再攻打潼关的时候,潼关几乎等于不设防了,所以,安禄山非常轻而易举地就夺取了潼关。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记得关注我哦,谢谢您

8

关键词:用人不当、优柔寡断

1、李隆基重用杨国忠,放纵安禄山。导致朝纲一片混乱,帝国人心惟危。如果安禄山反叛时候,李隆基能果断处置杨国忠,后来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

2、李隆基重用哥舒翰在潼关拱卫京师,哥舒翰以中风之躯指挥战斗,公元756年5月,安禄山已经安排进攻潼关的大部队开始撤退,崔乾佑一支万人小队殿后,李隆基,连发三道金牌,命令哥舒翰追击,哥舒翰在崤函道中伏战败。哥舒翰病入膏肓,李隆基应该早该决断替换主帅,因为即使他中伏被崔乾佑打败退回潼关,还有八千人可以用,悲催的是,他被自己人绑了投降了,潼关被攻破了。所以追击叛军的命令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如此迫切地执行?看来还是君侧有问题。

结论:用人不当,导致人心散了,所以队伍不好带了,再加上优柔寡断,出昏招,退为太上皇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9

其实四个字即可回答奸臣误国!基本上可以说,沒有杨国忠就没有潼关之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