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波黑将对中国全面免签,这是个怎样的国家?

波黑将对中国全面免签,这是个怎样的国家?

2020-10-11 21:31阅读(61)

波黑将对中国全面免签,这是个怎样的国家?11月28日,正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现场,中国波黑两国外长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签

1

今年年初从克罗地亚首都坐了9个小时大巴车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亲身体会到波黑是个受战争蹂躏创伤严重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蕴含着生机的国家。

波黑是世界上少有的经历过世界所有主要战争的国家,而首都萨拉热窝则是这一系列战争的缩影。发生在萨拉热窝比较著名的事件有一战导火索刺杀费迪南大公事件,二战著名的保卫萨拉热窝战役,和后来90年代的南斯拉夫内战。

由于整个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成分过于复杂,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波斯尼亚人相间杂居,并且没有一个民族有绝对人的口优势,加上他们信仰的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教义上的差异,整个国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走在萨拉热窝的大街上,清真寺、东正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相隔不过十几米,钟声和宣礼声此起彼伏。

波黑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萨拉热窝不同年龄的居民,他们折射出各自迥异的时代烙印。遇到的老年人大多在教堂或者清真寺,他们大多疲惫沧桑,寡言少语,不是在街角低着头抽烟就是在教堂清真寺内轻声祈祷。他们经历了太多战争和屠杀,恐惧和绝望已经淹没了仇恨,永远耷拉着脑袋也许是他们不愿看到墙上那些熟悉的弹孔。

40多岁的中年人是难以接近的,永远带着警惕和敌视的眼神。一次走进萨拉热窝的一家咖啡馆,所有人都放下咖啡,举起手中的香烟瞪着我看。为了缓解尴尬,我用波斯尼亚语向他们问好,没有人回应,没有人微笑,也没有人发怒,只是直勾勾盯着我的眼睛。当我在第二家咖啡馆被同样的眼神吓跑后才意识到,他们是经历过内战的战士,曾经被塞尔维亚军队围困在这里长达一年之久,随时有死亡威胁。

20多岁的年轻人则是朝气蓬勃的,他们大多能说流利的英语或是德语,开朗热情,尤其对不常见的亚洲游客感兴趣,甚至带我们参观清真寺,这在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相比于塞尔维亚,波黑则更有生机,虽然它现在破败贫穷,但街道干净整齐,而且年轻人普遍有着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积极乐观,象征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2

从名字上看,波黑就是一个拼起来的国家。

波黑全名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1945年成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国,1992年宣布独立。

地图上看,波黑在巴尔干半岛发地理位置并不十分有利,被塞尔维亚,科索沃,克罗地亚与黑山包围,地形以山地为主,出海口更是小的可怜,历史上就较为贫弱。

波黑同样继承了巴尔干国家民族矛盾多的传统,国内主要有塞尔维亚族(塞族),克罗地亚族(克族),早年皈依穆斯林的穆族这三大民族,而这三大族之间也是冲突不断。1991年南联盟分裂后,穆族与克族谋划独立,但塞族坚决反对,最终穆、克两族联手依仗多数人口,

不顾塞尔维亚族反对,在1992年3月议会上通过独立决议。并很快得到美国与欧盟承认。

但塞族人根本不服,也宣布要率聚居区与塞尔维亚合并。民族矛盾升级,最终升级为持续3年多的波黑战争,这场战争从1992年4月一直持续到1995年12月。联合国与欧盟多次斡旋无效,中途还发生了穆、克两族的分歧,从二打一转为三族混战后来又回到二打一的局面,

后来在北约的支持下,穆克扭转劣势,塞尔维亚族损失惨重,最终被迫妥协,三族维持在同一个主权国家共存的局面。由穆族与克族控制的波黑联邦与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

在那段时间里,拜媒体所赐,中国人几乎一提到波黑,就想到的是战争。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中,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可以说,现在的波黑还没完全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波黑经济现在仍在从战争中缓慢恢复,但仍然较为贫穷,农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是波黑经济支柱产业,2012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波黑国民经济中占比分别为8.2%、26.2%、65.6%。

波黑人口中仅有51.1%达到中学文化水平,9.6%大学毕业。文盲占总人口数的2.82%。农业人口占到全国人口近三分之一,失业人口占总数超过24%。

如今波黑作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在欧盟发展普遍陷入低迷的情况下,想要振兴经济更为不易,开放对华免签,吸引中国游客,有望能给这个从灾难中走出的土地和他的人民,

对于我们中国游客而言,波黑绝对是一个相对冷门的旅行目的地。

如今在萨拉热窝以及许多波黑城市,都还能看到战争的痕迹。这里的一些硬件设备和服务可能比不了发达国家,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物价低。在《Lonely Planet》评选的旅游榜单中,波黑荣登“最物有所值旅行地”榜首。

3

最近中波两国刚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波黑部长会议互免持普通护照者签证协定》,波黑成为了第二个对中国公民免签的欧洲国家,第一个是塞尔维亚。

波黑(Bosnia and Herzegovina)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首都是萨拉热窝(是不是想起了一战?)。这个国家的历史比较复杂,12世纪建国,后成为奥匈帝国的属地,1945年加盟南斯拉夫,1992年才取得独立。这个国家还是比较穷的,独立后还发生了内战,国民经济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

从旅游角度,波黑属于物美价廉的好去处,据说吃顿饭3美元就能搞定。波黑地形以山地为主,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著名的旅游城市有莫斯塔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当然还有首都萨拉热窝。萨拉热窝的拉丁桥是比去景点之一,当年的斐迪南大公和太太就是在这个地方被枪杀的。值得一提的是,萨拉热窝是个多文化交融的城市,被称作是“巴尔干的耶路撒冷”,在这里可以看到天主教堂、清真寺、东正教堂等宗教的建筑,其中的耶稣圣心教堂也是很多游客聚集的地方。

此外,波黑免签对于我国的出境游来说是一个利好,必然会催生一波东欧旅游热。去东欧一般都是长线多国的线路(连带观光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家),跟去西欧相比,去东欧能明显感觉可以停下来慢慢看,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巴尔干半岛风情。

4

继塞尔维亚之后,波黑成为第二个免签的欧洲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曾被世界著名旅行杂志《Lonely Planet》评选为“最物有所值旅行地”。走进巴尔干,仿佛撞见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繁华时光...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坐落在同名山谷中、米里雅茨河畔,于15世纪时由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建立,曾是重要的丝绸贸易集散地。它以悠久曲折的历史和宗教文化多样性著称,常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

萨拉热窝黄堡

黄堡是奥斯曼土耳其时期建设的防御工事,现在是一个观景台。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人,都爱来这里看日出日落,在这里欣赏黄昏,俯瞰萨拉热窝老城,很是陶醉,三两知己,情侣也好、友人也罢,都是为了寻找惬意。

萨拉热窝隧道博物馆

被称为“生命通道”的隧道博物馆入口就在萨拉热窝国际机场围墙边,这条800米长的地道自机场跑道下方穿过,到达地面后与另一条长达数公里、一人多高的壕沟连接。就是依靠这一通道,战时上万吨的物资与粮食才得以送入萨拉热窝,数千名伤病员和妇女、儿童通过这条地道被转移至安全地带。因此地道也被当地人称为“萨拉热窝的生命线”。

萨拉热窝圣心主教座堂

天主教圣心大教堂即萨拉热窝大教堂,位于中心城区,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堂,屋顶和塔尖呈黑绿色,墙体采用淡雅的浅灰色。

萨拉热窝市政厅

童话般的新摩尔人式的外立面让1898年建成的市政厅成为萨拉热窝最美丽的奥匈时代建筑。现在唯一的展品是关于这座建筑里的少数照片,但五彩缤纷的多拱内部结构和彩色玻璃天花板,完全能值回票价。

萨拉热窝拉丁桥

拉丁桥的旧称是普林西普桥。这座桥是奥匈帝国的帝位继承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杀害的萨拉热窝事件的现场。1914年,在这座桥的北侧,大公夫妻被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为纪念南斯拉夫爱国主义,桥梁曾改名为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其名称恢复为拉丁桥。

莫斯塔尔坐落在波黑南部黑塞哥维那地区的山间,地处内雷特瓦河畔,建城于1452年,洋溢着浓郁的奥斯曼帝国时代情调。美丽的老城区和老桥在战后得到了精心修复,它们见证了波黑曲折的历史。

莫斯塔尔古桥

莫斯塔尔古桥是波黑莫斯塔尔的一座16世纪的桥梁,横跨内雷特瓦河。古桥矗立了427年后于1993年11月9日波斯尼亚战争期间被摧毁。之后开始重建项目,并于2004年重新开放。

莫斯塔尔清真寺

莫斯塔尔最有名的清真寺是位于老城河岸边的Koski Mehmed Pa?a, 这个清真寺号称拥有整个Mostar莫斯塔尔古城最美的风景。

萨拉热窝波黑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规模虽小,但引人入胜,有一半展览空间都在“不带意识形态地”描述20世纪90年代的战争冲突。令人动容的个人画展品包括粮食援助样品‘大堆垄断风格的20世纪90年代第纳尔和围困时期的临时的“家”。博物馆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至今仍保留有被战争破坏的痕迹,更强化了展览的悲情效果。

如果你想去波黑玩,可以来世界邦旅行网看看,向旅行达人咨询一下,达人可以根据你的需求为你量身定制旅行方案,行程合理、玩法地道,完全不同于跟团游的千篇一律。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点个赞或者关注我吧:)

5

我自己的经历使我不认为波黑是个好国家。当波黑欲与塞尔维亚分手时,我和我的团队正第一次由塞安排,要从塞方跨过两邦边界去波黑海边过周末。在边界上,我们十几个中国人被波黑的持枪边防人员赶下客车。经塞方陪同人员反复交涉,也看过我们的护照,也经翻译沟通,最后甚至说到要去使馆申诉,他们此举会影响到彼此关系,但仍不为所动,后只有返回。第二次是需在波黑的海上做验收产品的试验,从塞去波的路上,我方验收人员一行四人被波武装人员抓到监狱呆了两天,后是大使馆出面才出狱完成了任务。所以波是一个因与塞有隙而不惜殃及外国人的国家。此事不久他们就与塞尔维亚分离了。这段经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因此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友好国家。

6

波黑,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南、西、北三面被克罗地亚包围,东部与塞尔维亚相邻,东南部跟黑山交界,国土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51.7万平方公里,首都是萨拉热窝。波黑堪称欧洲最“憋屈”的沿海国家,仅在南部拥有一个通往亚得里亚海的狭窄出海口,全部海岸线只有25公里。不仅如此,波黑的船只出海时,需要绕过克罗地亚众多的岛屿,其航线之曲折世所罕见


波黑地图


波黑是一个民族多样、信仰多元化的国家,主要由3大民族构成,其中波斯尼亚族(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由被迫改宗伊斯兰教的克罗地亚族、塞尔维亚族转变而来)约占总人口的50%,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塞尔维亚族约占30.8%,主要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族约占15.4%,主要信仰天主教。由于信仰差异难以调和,三大族之间矛盾重重,历史上经常发生流血冲突。


波黑最早是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属地,1377年,南斯拉夫人曾在该地建立起波斯尼亚王国,1463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时间长达400余年。1908年,波黑被奥匈帝国吞并,1918年并入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波黑从塞尔维亚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加盟国。1992年3月3日,波黑穆、克两族联合宣布国家独立,但遭到塞族的反对。


相关方签署《代顿协定》


此后,穆克两族、塞族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并引得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加入其中。波黑内战持续3年时间,造成20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1995年,在欧美国家的干预下,内战双方才签订代顿和平协议,宣布停战。可内战虽然结束,但波黑却依旧分裂为两部分,即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究竟何时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前途并不光明


平心而论,波黑境内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完全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截至2005年,已探明的褐煤储量为35亿吨,铁矿石储量为7亿吨,铝矾土储量为1.22亿吨,石棉储量为1.2亿吨,盐矿储量为2亿吨,铅矿储量为5600万吨,石灰石储量为2.67亿吨,石膏储量为1800万吨。同时,银、铁、铝、锌、镍、锰、铜、铬、重晶石等矿藏的储量也比较丰富,但缺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波黑风光图


除丰富的矿产资源外,波黑还富含水力资源,潜在的水力发电量达170亿千瓦。作为森林大国,波黑的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53%,盛产榉木、柞木、冷杉、云杉、红松和白松等优质木材,木材出口产值占出口总值的16%左右。除此之外,波黑风景优美、文化多元、历史悠久,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每年都有上百万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其收益在GDP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波黑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上述资源,如果该国局势能够保持稳定,完全有可能摆脱贫困,成为富裕国家。然而,由于波黑内战造成的损失过于惨重,加之经济基础薄弱(在前南时期便相当贫穷)、长期遭受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禁锢、民族矛盾严重、贪污腐败横行、政府效能低下等原因,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速度迟缓,民众生活水平提升较慢


波斯尼亚族女子


时至今日,波黑依旧是个经济结构单一、相对落后的工业国家,虽然近年来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距离富裕国家的水平还相距甚远。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波黑2019年的人均GDP为6073美元(约合40689元人民币)属于“中等收入偏上”国家,但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慢


波黑的人均GDP虽然并不低,但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食品和药品极端匮乏、物价居高不下,导致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水准却很低。截至2019年,波黑的贫困率高达16.9%,失业率高达18.4%,文盲率达3.1%,新生儿死亡率达4.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6.6‰,国民营养不良率达2.5%。上述数据令人忧心,也值得执政当局引起高度关注。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在很难实现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前提下,为了解决生存难题,寻求外援便成为波黑政府的首选。然而,大量的外援尽管有利于帮助波黑度过难关,但并不能消除它贫穷落后的根源。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波黑政府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经济发展略有起色。然而,由于阻碍经济发展的诸多顽疾难以根除,波黑要想彻底摆脱发展困境、走向富裕,恐怕还有相当漫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书目:《列国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7


在今年年初,塞尔维亚成为欧洲第一个对中国免签的国家之后。11月底,波黑也加入其中。

不得不说,近年来中国护照越来越强了。以前免签去欧洲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

那么波黑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值不值得我们去呢?


波黑,全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曾经是南斯拉夫的重要组成部分。

波黑的首都是著名的萨拉热窝。想必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正是世界第一次大战的导火索。

我们父母这一辈,对萨拉热窝也并不陌生。国外译制片引进的时候,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包围萨拉热窝》,是一代人的回忆。


所以我个人感觉吧,如果这个地方开放免签,最容易吸引的是老一辈的中国游客,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南斯拉夫情结。

除了波黑,也可以连同塞尔维亚一起游览。值得一提的是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中国也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渊源。

8

波黑和塞尔维亚是前南斯拉夫联盟中的国家,曾经跟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历史上“铁托”这个 名字被50-60年代我们的父辈所熟悉,影视剧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足球也是中国足球效仿的对象。中国人对巴尔干半岛的这个国家联盟不止熟悉这么简单。

自从南斯拉夫内战90年代,前南分裂成几个国家,还记得96年欧洲杯克罗地亚这个刚从战后独立的新成员,一举冲入决赛对阵老辣的德国队,最终虽败犹荣,而达斡尔苏克被欧洲和中国人记住了。

今年,波黑这个名字连同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再次被中国人所熟知,因为波黑对中国签证开放了免签,有一个可以说走就走的国家对我们开放了。这么多年,波黑这个国家到底有什么可去的呢?我想这是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那我们就来解密波黑。

波黑的的首都就是大家熟悉的萨拉热窝(Sarajevo),几个比较有名的旅游城市包括莫斯塔尔 (Mostar),特拉夫尼克(Travnik),亚伊策(Jajce),波德戈里察(Podgorica),科托尔(Kotor)。波黑的自然环境景观非常引人入胜,半山地地形,让你能够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致。波黑当地人淳朴善良,对中国人格外友善。感觉有点像中国70-80年代的国民,单纯友好。


不过作为旅游目的地还是以可玩性为标准。

萨拉热窝(Sarajevo)

莫斯塔尔 (Mostar)

特拉夫尼克(Travnik)

亚伊策(Jajce)

波德戈里察(Podgorica),科托尔(Kotor)


如果你选择去波黑的时间合适,还能赶上当地的很多活动:

1. 萨拉热窝电影节

2. OK Fest音乐节

3. WH Fest音乐节

4. 萨拉热窝爵士音乐节 (Jazz Fest Sarajevo)


以上只是一部分当地的活动,之前我也回答过关于去波黑的建议,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波黑当地的活动以便计划你的波黑之行的行程,哈哈哈,你懂的,可以关注“旅行指数”查看关于去波黑旅行的建议,而且如果你评论向我提问关于去波黑旅行的问题,我会一一给你们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