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面,“铁帽子王”十三爷,年轻时就喜欢行侠仗义,被誉为拼命十三郎,他还是“领侍卫王大臣”,以他以德行仁义的举止行为,为自己积攒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凭借多年在军营摸爬滚打以及与士兵将领们患难与共的情义,使他有很多忠心耿耿的部下。所以,他在军队里的威望很高,很多人都听命于他。
当八爷想夺雍正皇帝权力,以关外旗主王爷整顿旗务为由,提出“八王议政”,还说服了九门提督隆科多调兵;而初登大宝的雍正,他这时在朝堂上根本就指挥不动隆科多调兵的举动,正在一筹莫展之及,十三爷匆匆赶了过来,押著关外旗主的将军,一出面就威摄众人,使人心所向,使逼宫事件结束。
可以说,正是由于十三爷平时的德行与威望,才使他在关键的时刻,能一呼百应。尤其是在雍正登基的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候,就不怒自威,稳定军心,一举檄下了科隆多等人的兵权,使四爷雍正顺利登记。
其实,隆科多再怎么厉害,也厉害不过十三爷。因为十三就是领侍卫王大臣,隆科多只不过是个九门提督。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力是九门兵力的数倍,隆科多得知十三爷来到朝堂,就想闪人了,但却被图里琛派人盯住了。
当时,十三爷知道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都被“共管了”,便立即赶了过去。十三爷把四位关外旗主带来的将军押进来,就是在表示他已经控制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和兵力,所以隆科多就知事已败露,就要马上脱身。
由于丰台大营和西山锐键营的兵多于隆科多手下的兵,而且隆科多九门提督的兵权和兵力都已经被十三爷控制了;并且,隆科多手下的部分将领都是十三爷带出来的,那么,隆科多与八爷这边本来兵就少,将领又是十三爷的人,如果真的打起来,他们肯定输。
乐善好施的十三爷,素有侠王的称号,但不但义薄云天,还重情重义,不但为四哥雍正保保驾护航。而且,在看到自己父亲康熙去世了,众兄弟为了争套皇位,都是在死去的康熙面前拼命厮打的时候,只有十三爷一个人哭的情真意切。这一切都说明了他的人格与品行。
在他去世后,雍正赐他“怡亲王”,配享太庙;还亲选“贤”字为谥号,并且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佐之。降旨传谕处所,命各地设专祠奉祀。而这些步履,在清室诸王的封谥和葬仪中,只有十三爷一人!可见他在当朝的名誉威望有多高,在雍正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