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代有三大皇陵:清东陵、清西陵和关外陵;关外陵主要埋葬的是顺治之前的皇帝,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他们的祖先;而清东、西陵主要埋葬的是顺治以来的清朝皇帝,当然啦,除了末代皇帝溥仪,总共是九位。
清朝入关后,最先建的是清东陵,位于今河北省遵化,顺治皇帝最先入住的,而其后到了康熙时,他严格遵循儒家的“昭穆之制”,“子随父葬”,将自己的景陵以爸爸的孝陵为中心建在了其左边。
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已经看到了上面一个特别高大上的词汇“昭穆之制”,这东西是啥呢?
“昭穆之制,是啥意思呢?”
实际上是古人创造出的一种礼仪,据古代最重要的一本礼仪大全《周礼》里记载,所谓“昭穆之制”,就是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具体来说,即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再说的通俗点就是根据立庙的数量来区分等级!
而这种“昭穆之制”也延伸到了人死后的丧葬顺序和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之中,以此来区分家族中的“等级”,即谁是祖宗,谁是孙子;
比如在《周礼·春官· 小余伯》里就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曰:“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简单来说,就是你家族里最早那个老祖宗死后,他的神主牌是要放在正中的,墓地也是要在家族墓地中居正中的,而他以后子孙们的神主牌和墓地必须以他的为中心分别排列在其左右两列, 左为昭,右为穆,比如老祖宗的儿子(第二代)为昭,老祖宗的孙子(第三代)则为穆,以此类推。
(“昭穆之制”图解:神主牌和埋葬顺序)
中国人历来讲究“孝道”,同时也讲求“等级”,而“昭穆之制”刚好就体现了这两东西,一来子孙们围绕着自己的祖宗,叫“子随父葬”,一家人其乐融融,团结友爱,生前在一起,死了也在一起。二来以老祖宗为中心,说明其是“大”,而他左右两边的昭和穆也能让人一眼看清楚谁是子,谁是孙。(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
“雍正违反昭穆之制,为什么不住清东陵,而要搞一个清西陵?”
上面说到康熙死后按照“昭穆之制”葬在了自己父亲的左边,而到了雍正时,他也应该按这制度葬在顺治孝陵的右边,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重新选择了一个陵址,葬在了如今的清西陵
完全大逆不道啊!!!难道他是害怕什么吗?
关于雍正为什么这么做,民间有很多说法,传的最多的就是说他因为毒死了自己的父亲,篡改了遗诏而不敢和自己的父亲祖父葬在一起,怕到了阴间被骂。当然啦,这种说法子虚乌有,只能当做茶余饭后。
那历史的真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据史料记载,雍正一开始确实是在清东陵里找墓地,可找来找去都没有啥好的,当时帝王们最迷信风水,尤其是自己死后居所的风水,因为这关系到江山社稷和子孙福祉。
咋办呢?没啥办法,只能继续找。
其实据档案记载,雍正一开始在清东陵里曾经找到过一处吉壤,名“九凤朝阳山”,可后来一风水先生告诉他:“这里虽好,但规模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所以雍正把这地儿给废了。
那最后找到了吗?
当然,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雍正的铁杆粉丝兼十三弟的允祥为其在今河北易县的泰宁山下找到了“万年吉壤”,即如今的清西陵境内;这之后,雍正经过重重检验,最终决定在此修建泰陵,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清朝皇陵有了东、西之分。
关于雍正要建清西陵这事,史料上还有一段有趣的记载:
因为新建西陵是打破了康熙以来“子随父葬”的传统,这算“违规”,所以雍正为了防止后世人骂自己不孝,授意大臣们联名上书,为他易地建陵找些依据。大臣们一看皇帝有这意思,也不反对,反正也和自个儿没啥关系,所以大家纷纷迎合皇帝,比如有的大臣竟然找了大禹的例子,说夏禹在浙江建陵,后代却在山西建陵。
而雍正一开始推辞,后来又假装着被逼迫,很无奈才同意建的西陵。反正这出“君臣戏”就两个字形容—“虚伪”“做作”!
1735年10月8日,雍正帝终于安安心心的躺在了自己操持起来的清西陵中,可留给乾隆的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爹呀!你修了个清西陵,现在咱皇陵有两个,以后该咋葬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乾隆大大集众人之智慧创造了一个新的“昭穆之制”,具体做法如下:
以北京为中(zu)心(zong),从他以后的皇帝按照左“昭”右“穆”的规制下葬,即他葬清东陵,他的儿子葬清西陵,他的孙子再葬清东陵,孙子的儿子再葬清西陵。。。。
这样,两个陵都不至于冷清,而且也符合周礼,又能体现孝道和等级。
聪明的乾隆以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千古难题,同时他为了防止儿子不听话,乱建陵寝,还特地在生前就将嘉庆的陵定在了清西陵。
可是,令乾隆想不到的是,他创立的这种制度,仅仅“管”住了儿子嘉庆,而他的孙子和后面好几位皇帝都没有按照他的设想来建陵。比如道光皇帝,他一开始按照乾隆定的规矩将陵寝建在了清东陵,可建好后他自己不喜欢,再加上地宫走水,无奈,又将陵改建在了清西陵;再如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也没按乾隆的规定在清西陵建陵,而是选在了清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