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书》《家训》备受推崇,成为儒学世家、书香门第培养和教导子弟的经典教科书和典范。曾国藩不仅位居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更是中国近代政治军事文化思想方面的第一人!
他的进学之路也颇为顺利,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考中进士。从此他官运亨通,短短10年间7度升迁,由翰林至侍读、侍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左侍郎,又历任刑部、吏部侍郎,可谓是履历丰富。
咸丰二年(1852),太平天国运动的声势逐渐壮大,突破了广西的边界,向全国发展,武汉等城市陆续被攻破,清廷倚仗的绿营军不堪一击,多溃败而逃。
在此危急情况下,清廷谕令各省加紧团练,抵抗太平天国军队。所谓团练,指的是地方乡绅自行征集壮丁编制成团,施以军事训练,用以捍御盗匪、保卫乡土的武装。
这一年,曾国藩正因为母丧在家乡守孝。年底(实为1853年1月),他接到清廷下达的让他帮办湖南团练的命令,深感不安,也很犹豫,认为自己不过是个文官,对带兵操练一无所知,如何能胜任此职?
何况他母亲刚死,按规矩应该守孝三年才能回朝做官,于是他想要上书推辞,请求守孝期满再帮办团练。这
时,他的好友郭嵩焘对他说:“你向来就有澄清天下的大志,现在不趁这个时机报效国家,怎么对得起皇帝呢?”
曾国藩于是接受了好友的建议,在乡里、戚党的帮助和支持下,招募了一批朴实健壮的乡民,开始操练“湘勇”。
当时湖南各地皆有“勇”,“勇”是一种非正式的军事组织,如遇战事,八旗兵和绿营兵不足时,即可起用,战事完毕后就地解散,湖南当时已经有楚勇、辰勇、宝勇、沪溪勇等。
(曾国藩)
在湖南巡抚张亮基的支持下,曾国藩将各地团练调集长沙,统一改编为官勇,由巡抚和团练大臣指挥,统一补给粮食枪炮,这就是湘军。
曾国藩接下了团练的重任,便下定决心尽力练兵,他对八旗军和绿营军的腐败看得十分清楚,深知是陈旧腐朽的世袭制所致,故改世兵制为募兵制。
他很注重兵源质量,主要招募强健朴实的壮丁,不招收营兵,也不招收奸诈狡猾之徒。他本身是理学家,因此重用士人,任用儒生担任将领。
他提出湘军将领要有几条标准,一是才堪治民,二要不怕死,三是不能贪图名利,四是能耐受辛苦。 曾国藩虽是书生,但在官场中浸染多年,自然也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
他增加兵饷,湘军每月饷银是绿营兵的三四倍,并统一发放,从不克扣。如此一来,人们纷纷要求从军。曾国藩不仅以利诱之,还注意加强军队的纪律。
每逢军队操演,他都要亲自训话,强调军纪要严明,命令官兵不得骚扰百姓,还自撰了《爱民歌》,以歌谣的形式向将士宣传军民同心的道理。
曾国藩颇具战略眼光,他不仅加紧操练陆军,还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水军。咸丰三年(1853)秋,他编练水师的计划得到咸丰帝的批准,湘军规模改为编练水陆各5000人。
此后,曾国藩离开长沙,前往衡州组建水师,并于衡州、湘潭设立造船厂,赶制战船,配置洋炮。
到了第二年年初,衡州、湘潭造船厂所造的战船全部竣工,大小战船共计470余艘,湘军水师粗具规模。
(太平军)
二.人生顶点。
咸丰四年(1854)三月间,曾国藩亲率水师与太平军在长沙附近的靖港展开大战,结果湘军惨败。曾国藩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
其后,曾国藩重整军势,夺回岳州,又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咸丰帝大喜,赏赐他二品顶戴,并任命他为湖北巡抚。
曾国藩辞谢,清廷也唯恐其势坐大,便顺水推舟将其解任,命令他以兵部侍郎的名义,督军攻打太平军。
咸丰五年(1855)初,湘军进攻江西九江、湖口,又被太平军重创,退守南昌。曾国藩亲率水军与太平军展开湖口大战,同样惨败而归。
在绿营军遭受太平军的毁灭性打击后,湘军成为清廷镇压太平军的主力部队。虽然湘军远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但其作战顽强,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内讧也成就了曾国藩。
天京变乱,使被太平军重兵围困的武昌得以解围,此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太平军也四分五裂,石达开出走,天京兵力不足,给了湘军可乘之机。
咸丰九年(1859)九月,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陷安庆。同年十一月,清廷加曾国藩太子少保衔,命其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
咸丰十年(1860),他向朝廷举荐,由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起用了这两位晚清名臣。
同治元年(1862),以安庆为大本营,曾国藩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南京);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同年十月,湘军围困天京。
同治三年(1864)七月,天京城破,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曾国藩攻陷天京后,展开了大规模屠杀。他杀人甚多,和他的兄弟曾国荃得了“曾剃头”、“曾屠户”的诨号。
据说,民间小孩夜哭,妈妈一说“曾剃头来了”,小孩便吓得不敢再哭。
但曾国藩剿灭太平军,为清廷建立殊勋,朝廷褒功,封其为一等侯,成为清代以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人。
(湘军)
三.无奈的选择。
曾国藩的声誉达到了极点,“中兴名将”、“旷世名臣”的溢美之词纷至沓来。但他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
曾国藩与朝廷间的君臣斗法从任命他为湖北巡抚旋即解任一事起已经开始了。几度交手,他和清廷呈双赢局面,他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清廷也借助湘军消灭了太平军。
但此时他深知朝廷的矛头会转而对准他,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此时的曾国藩拥兵10万,名声大噪,当时几支能作战的军队,例如李鸿章的淮军,都与湘军有着紧密的联系,军中将领与曾国藩不是师生便是同乡。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想拥兵自立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清客王闿运和曾国荃曾向他进言。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但是曾国藩听闻后并不像以往那样勃然大怒,而是陷入了沉思。
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决定主动奏请裁撤部分湘军,以解朝廷之猜疑,他还代替进入天京后大肆掠夺的曾国荃上折请求开缺回家养病,以求保全弟弟的性命。
曾国藩做出这一决定是他反复考虑的结果:
一来,他深知自己虽握有兵权,但是羽翼未丰,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不一定都支持他,而且当时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所部骁勇善战,是清廷的一支重要军队。僧格林沁忠于大清,一旦起兵,两军交战,胜负难说。
二来,他的忠君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他自感身受浩荡皇恩,断然不能做出不忠之事。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表白他的忠诚之心。
小心谨慎的曾国藩急流勇退,没有效仿吴三桂,也避免了身首异处的结局。
太平天国失败后,捻军起义成为了清廷的最大威胁。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带领湘军和淮军,剿灭捻军。
同治五年(1866),他因围剿不力被清廷撤免钦差大臣职务,由李鸿章继任。 同治九年(1870)天津发生教案,曾国藩奉命查办,因屈从法国势力,处决、遣戍官民数十人,并遣派官员到法国赔礼道歉。
如此屈辱外交,受到了朝野舆论的谴责,他因而名声扫地。 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病故,清廷赐谥号曰“文正”。
文正是对文臣的最高评价,清朝200余年,仅有8个人得此称号。
四.影响深远,泽被后世。
曾国藩死了,但他对清朝后期中国政治格局的影响之大,只怕再也无人能及。
他不但是清朝的中兴名臣,也是清朝编练近现代军队的第一人,是嘉庆、道光以来清朝颓势的匡复者,是清朝中后期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和一系列改良政策的首倡者和支持者。
有了他,清王朝才得以平复太平军之乱;有了他,清王朝才有了湘军,以及后来的淮军、新军;有了他,中国才有了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军事学堂和第一批留学生。
曾国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智慧对晚清官场有很大影响,尤其是他的政治智慧,更长久地为人们所赞叹和效仿,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他的经历、言论和文字中寻找着为官之道,搜寻着做官的哲学和方法。
曾国藩不仅在当官为政方面堪称榜样,是官僚政治家们的样板,他的修身、齐家的思想影响也非常大。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出身儒家,据说是曾子的后代子孙,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濡染,有着一整套的修身思想并终生坚持不辍。
他在个人修为上讲究“诚、敬、静、谨、恒”,追求“慎独”的境界,并给自己制订了日课十二条,无论在原则、目标还是方法上都详细的规定,使自己在人格、修养、学识等方面都能不断提升,形成别人难以企及的个人魅力。
他还注重养生,提出眠食有恒、惩忿、节欲、睡前洗脚、两餐后各行三千步这样的“养生五事”,讲究早起、养气、保身,体现出儒道共通的以清心明性为原则的养生之道。
至于说到他的家庭教育,就更为人所称道了。
《曾文正公全集》中收有《曾文正公家书》和《曾文正公家训》,近年来多次被重读和阐释,广受褒扬,甚至被认为是重建传统文化、提升儒家修养的必读书和必修课,足见其受重视的程度了。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上面这一联是左宗棠敬曾国藩的挽联,很能作为他一生的注解。
“无负平生”的曾国藩的确功勋卓著,但他“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为悔”却不合于圣贤的思想,是他一生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