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所求是什么?他们所求不过二字而已——利益!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英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冒险和清政府打一打?不也是为了利益?他们在用鸦片扭转和清朝的贸易的贸易逆差,如果真让清政府销烟了,他们怎么赚钱?
所以,他们得打一打。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这一打,竟然让他们试探出了清政府的虚实。
鸦片战争一打完,一纸《南京条约》让清政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860年,英国人法国人为什么要联手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洗劫圆明园?仍然是为了利益。
1894年,日本人为什么会挑起甲午战争?
1904年,日本人俄国人为什么会在中国东北开打?
当然是为了利益,也只能是为了利益。
既然他们是为了利益,在中国人的地盘,他们当然也只能找一个中国人当他们的利益代言人,最好的利益代言人是谁?毫无疑问是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北洋人活活吓死之后,慈禧用一场“辛酉政变”掌控了朝堂,所以,洋人所能选的最好的利益代言人是慈禧。
不过,洋人也能抛开慈禧,选择光绪。
1900年,慈禧一看洋人被自己眼中的“拳匪”给吓住了,心想难道“拳匪”真是刀枪不入,于是心中一动,便想着趁此良机,借助“拳匪”之势,教训教训洋人。
于是,她便疯狂地向11国宣战了。
慈禧为什么突然间变得这么有“骨气”,这么疯狂?
这事得从1898年的维新变法开始说起——
慈禧虽然早已经宣布归政于光绪,让光绪皇帝亲政了,她也假模假样地住到了颐和园,可是明眼人谁不知道清政府仍然没有脱离她的掌控?
光绪也很废物,明明已经有了亲政的大义在手,却始终斗不过慈禧,让慈禧压得死死的,稍微动一下,便会收到慈禧的警告。他的身边除了一个狂妄却又没有几分真本事的翁同龢之外,便只剩康、梁之流了。
所以,光绪或许不想在康、梁的忽悠下变法,但是,他不得不拼一拼,看看能否通过变法将皇权从慈禧的手里夺回来。
后来,光绪更是在康、梁的忽悠下,玩了一场冒险——想要发动兵变杀了慈禧!
他想要兵变,首先得有兵,可是兵权在谁手里?慈禧。
所以,慈禧来了一个反杀,率先发动了“戊戌政变”,抓住了光绪。她曾经打算废了光绪,重新立一个皇帝,但是却遭到了洋人的反对。
洋人为何会反对慈禧废了光绪,难道他们想扶植光绪?
实际上,洋人之所以反对慈禧废了光绪,一则同情他,但这没用的同情也少的可怜;二则是让光绪的存在继续牵制慈禧,别看光绪被她囚禁了,可是仍然存在威胁,否则的话她也不会在临终前毒死光绪;三则是在借机敲打慈禧,你好好当我们的利益代言人,不然我们随时可以换人。
所以,1900年慈禧的突然宣战,便是在报复洋人的干涉,她可以给洋人割地赔款,但是她抵触洋人干涉她的政治决策,她想让洋人知道她才是清王朝的主宰。
可惜,她被洋人打脸了,被洋人打得仓皇西逃,然后厚着脸皮、腆着老脸说是“西狩”。
那么,八国联军在攻入北京,占领紫禁城之后,为什么放过了慈禧?
因为慈禧已经跑了,洋人没有抓到她,这是唯一的原因。但是,这并不妨碍洋人借此机会再一次敲打敲打慈禧。
慈禧为了返回中枢,让李鸿章去和洋人签订了《辛丑条约》,赔了几个亿的钱,如果不是洋人内部闹别扭了,还不知道得割多少地!
如果慈禧没有跑成的话,洋人会怎么处置她?杀,还是不杀?
慈禧已经和洋人相处了几十年,合作了几十年,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合作方式也已经很成熟——不论她怎么惹洋人生气了,只要乖乖送上钱和地,洋人拿了好处之后便会暂时偃旗息鼓,试图一点一点地榨干她。
他们不是没想过用光绪取代慈禧,可是,他们不了解光绪,光绪又是一个年轻人,又玩了一出“维新变法”,这不得不让洋人怀疑光绪会不会是一个锐意进取的“鹰派”皇帝。
如果光绪是一个“鹰派”皇帝的话,他肯定不会像慈禧这么乖乖地将好处送到洋人的手里,还可能会对洋人抱有敌意,这将可能会破坏洋人的在华利益。
更何况,一个年轻的光绪皇帝,在政治上远没有一个操弄了几十年清朝国柄的慈禧更成熟。
所以,他们不可能会选择光绪。
实际上,洋人不会选择光绪的原因和李鸿章不会站队光绪的原因一样,因为他们已经从慈禧手里获取了无数的好处,并且以后还能够继续获取。可是,谁能确定光绪能给他们什么?或许什么也给不了。
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所以,即便慈禧北洋人抓住了,洋人最终也不会对她怎么样,因为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影响,只会选择最保险的做法——继续让慈禧充当他们的利益代言人。
所以,洋人不会拿慈禧怎么样,只会继续从她手里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慈禧当国近半个世纪,“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这句话确实和她很配,她也真正做到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个对洋人许下的承诺。
慈禧当国,对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内则极尽剥削之能事,真可谓是遗祸无穷,祸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