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水浒那些事儿。(约400字,阅读需2分)

八百里梁山泊,因为一部《水浒传》的名扬天下。

《水浒传》中对梁山泊是这样描述的: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

方圆八百里,就相当于二十余万平方公里,而在如今在山东境内,已经很难找到梁山泊的遗迹了。

现在的东平湖,若不是采用现代的防渗技术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恐怕也只是一个小湖泊了,很难有当年《水浒传》中八百里梁山泊的盛况。

那么《水浒》中记载的八百里梁山泊,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宋代的时候是有梁山泊的。

根据《宋史》记载: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黄河又滑州决口,堤坝被冲毁了七百步,漫溢州城,历经澶、濮、曹、郓诸州,注入梁山泊。

当时的梁山泊,是黄河水决口冲淤而成的一个大湖,在古代巨野泽的基础上,环绕梁山而成大湖,面积很大,水面辽阔,八百里是对其面积巨大的一个虚称。

之后黄河改道,梁山泊的来水断绝,泥沙淤积,逐渐干涸,成了民众垦殖的良田。

但是古梁山泊所在地方,还是地势比较低洼,只要有水,就会成为湖泊。今天的梁山泊景区,就是在这些洼地人工蓄水,复原的水泊景观。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最佳贡献者
2

八百里水泊梁山真有八百里吗?

八百里只是虚数,是文人墨客惯用的夸张手法。

梁山,在现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不用说梁山县,就是济宁市、整个鲁西南地区,也没有纵横方圆八百里的面积。

如果说“九曲黄河万里沙”有写实的依据,那么“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对是夸张了,曹操都没敢打肿脸充胖子说自己的战船绵延万里。如果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写实的依据,那么“轻舟已过万重山”绝对是夸张了,李白同学就这样,动不动整个“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我们假装被他骗了,默默的背古诗就行。

当然,像八百里火焰山、八百里狮驼岭,都是如此。

所以,八百里水泊梁山,只是虚数。

八百里水泊梁山到底在哪里?

在古代,黄河多次泛滥决堤,对中下游的广大地区造成相当数量、或大或小的洪灾。其中,决堤之水,灌入现今梁山、郓城、巨野、东平等县,在五代时期形成大片湖泊。后来随着历史迁延和洪水积聚,到宋朝时期形成了广大水泊。

在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代,这片广大的湖泊,成为英雄豪杰出没之地,也就是《水浒传》中描述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此时的水泊,已经扩展到极致,波澜壮阔、浩淼无边。

八百里水泊梁山现存有多少水?

作者本人是鄄城县人,也就是郓城、梁山的临县。如今,八百里水泊早已退缩,至清朝时期,梁山周围的各县区,都已经变为一马平川的农田。

“宋公明魂归蓼儿洼”,此处的蓼儿洼,即为当今的东平湖,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境内,总面积六百多平方公里,这也是八百里水泊留给世人最大的遗迹。

八百里水泊梁山为什么没水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黄河改道。历朝历代的治洪业绩,坚筑河堤,断绝水源,造成八百里水泊水位下降。年深日久,水源干涸,陆地上位。

其次,应该是围湖造田运动,人为的土地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剧了水泊范围的缩减。

另外,根据资料查证,还与板块运动和地区海拔升高有关。

爷爷生在天地间 不怕朝廷不怕官,
水泊撒下罗天网 乌龟王八罩里边!
爷爷生在天地间 不求富贵不做官,
梁山泊里过一世 好吃好喝赛神仙!

3

作为山东人,我要说道两句。很多人都会问,梁山这个地方有没有?梁山好汉有没有?

梁山作为山东的一个县级单位,目前还是存在的,历史上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到底存不存在,我们需要追溯一下。

鲁西南地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因为有黄河流经穿过,地势低平,蓄水可能性比较大, 历史上黄河有数次改道,为华北平原的形成代带来了很大的可能,所以山东的很多地名都和水有关,比如济宁,济南,菏泽等,都带着水字偏旁,话说济宁和济南都和济水有关系,济水之南等。

菏泽,是我所在的城市,在唐代之前确实是存在着湖泊的,故名为雷泽,而我所在县,故称为大野泽,意思为巨大的沼泽地,我想可能是黄河水改道时在这里停留了一下,形成了这样一个湖泊,这时候的湖泊,面积很大,李白在一首诗中曾经提到过,到菏泽当时的一个县单县时曾经写过一首诗,《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将过江去,爱此暂踌躇。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所在的唐代,菏泽境内的湖泊面积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单县是山东南部一个县城,再往南就是河南了,由此可见水域面积还是不小。

后来随着黄河泥沙的淤积,水域面积逐渐的缩小,整个山东境内的湖泊面积逐渐的缩小,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水泊梁山,后来慢慢缩小,分割成东平湖和微山湖,仅剩山东枣庄南部的小型湖泊了,也就是台儿庄会战的那个地方了。

所以水泊梁山多半是文学作品中的描述了,在现实中,如果涉及到八百里水泊梁山的话,那么整个山东河北河南都要囊括进来了。

4

所谓“八百里水泊梁山”是虚指,属于文学夸张手法,历史上的梁山泊也远没有这么大,随着时代变迁,受地理水文、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古梁山泊早已干涸,不复存在,现在的水泊梁山只是古梁山泊遗存,后来又人工制造了旅游景点。

历史上的梁山泊

梁山泊真实存在,很多史料文献中都有记载。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该县境内多山,有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小黄山等众多大小山峰和支脉,山谷和山脚下地势低洼,为梁山泊的形成制造了有利条件。

《宋史》等史料记载“梁山泊多盗,皆渔者窟穴……渔者习为盗,荡无名籍”,这和梁山好汉的所作所为比较吻合,而且历任济宁知府和梁山县知县都对梁山泊渔民以严刑峻法约束,比如蒲宗孟“虽小偷微罪,亦断其脚筋。盗虽为衰止,而所杀不可胜计”,任谅“盗发则督吏名捕,莫敢不尽力,迹无所容”

后来,北宋官府强行将梁山泊收归“公有”,强令渔民百姓必须按船纳税,沉重的赋税负担和严刑峻法的压迫,最终迫使人们走投无路,在宋江等人带领下揭竿而起,这便是《水浒传》故事的原型,成语“逼上梁山”就是这么来的。

梁山泊为何干涸

梁山泊的历史并不算太悠久。据史料记载,从五代到北宋末,黄河多次大决口,河水冲垮河道四处倾泻,哪里地势低洼就往哪里流,其中梁山县境内多山,地势较低的山脚下积聚了大量黄河水,并与“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号称八百里的梁山泊。

《宋史》卷九十一载:“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黄河又从滑州决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

历史上的梁山泊绝没有800里,按照古代1里等于0.5公里计算,800里就是400公里,光一个长度(或宽度)就达到400公里,相当于从梁山县到潍坊市区的距离,这个数字令人咋舌,无疑是古人常用的文学夸张,极言梁山泊水面之阔大,不足为信。

但随着时间推移,“八百里梁山泊”的恢宏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理水文因素。梁山泊的主要水源来自黄河,黄河在历史上曾发生数百次大小决口,而每次决口经常改道,有时甚至会北夺海河,南夺淮河入海,不再注入梁山泊,泊内已有的黄河水富含泥沙,经过长期沉积,不断淤积成土地,导致水面越来越小。

2,气候变化因素。山东位于北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除夏季外,其他季节降水很少,比较干燥,特别是越接近现代,降水越少,历史上干旱频发,导致梁山泊失去黄河水的补充,又没有大量天然降水注入,随着蒸发量越来越大,自然水面越缩越小。

3,人类活动因素。古代虽有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但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讲环保的,梁山泊是当地众多渔民百姓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只顾捕鱼、采莲、打芦苇……,不管生态保护,后来更是围湖造田,不断侵夺水面,导致水面越来越小。

综上所述,在“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影响下,梁山泊越来越小并最终干涸不可避免。事实上,我们历史上的河流湖泊几乎都受遭遇着同样困境,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守住我们的“绿水青山”。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5

《水浒传》中,宋江等108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水浒传》中的内容多为虚构,但水泊梁山倒是真是真的存在,沾了水浒传的光,现在的水泊梁山已经AAAA级别的风景区了。水泊梁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旅游区面积4.6平方公里。

按照《水浒传》中的描述: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

我们姑且将梁山泊看成一个圆形,八百里是其直径,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大概得出水泊梁山的面积是12.56万平方公里(如果是一个正方形的话,面积则是16万平方公里)。

4.6 vs 12.56万,这个差距有点大啊。我们再来看一下水泊梁山所在的梁山县,地域面积964平方公里,与12.56万依旧差距甚远;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梁山县所在的济宁市,占地面积11187平方公里,大概是《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知,《水浒传》中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旨在告诉大家,梁山泊很大,一眼望不到头。

从北宋至今,近千年的时间,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变迁,黄河数次改道,再加上围湖造田,原本的水泊也不断缩小缩小,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水泊梁山风景区!

顺便说一下,所谓的梁山108好汉,也是小说家虚构的。宋江其人,倒是真的存在,不过并不在梁山泊活动,手下也没有108好好,仅有36人。

《宣和遗事》载:“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住诸路巡检使去也。”

6

因为,水永远是往低处流的~

我们所说的梁山位于山东省梁山县内,是一个值得去一游的山峰群,它北起聊城(就是收服张清的地方)东达泰山西至河北大名府南至荷泽,鸟瞰群山,它是一幅百余里的美丽画卷,也是小说中好汉们逍遥快活的原型地。早在战国时期,梁山泊就有了雏形,在北宋时期由于黄河多次决堤终点都流入了梁山周围,渐渐才有了这“八百里”水泊的壮观景象。我们都知道黄河上游的水是清澈无比的,也知道中下游由于流经黄土高坡导致大量的泥沙进入的河中,于是黄河某段就真的变成了黄色。那么依靠黄河供水的梁山泊也没能幸免,河水中大量的泥沙积淀在湖底,导致湖底越来越浅,最终由于积淀使得地形高于水源,以致于黄河水决定“临时转机”。

等到了明朝的永乐年间,梁山泊更名“积水湖”,又因为它位于安民山下,所以当地人也叫它“安山湖”。黄河改道,湖泊被填平,梁山周围反而有了大面积的可耕之地,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当然,历史上宋江那群人可从没在梁山组过队,他们更多的还是流寇性质。那么可能是江苏人的施公怎么就脑补了一副众人齐聚水泊梁山的景象了,车逻辑推测施公创作八成参考了元杂剧中梁山的形象。在元杂剧《黑旋风双献功》中有这么一段唱词:

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济阳,南通巨野、金乡,北靠青、济、兖、郓。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数百只战舰;三十六座宴楼台,聚得百万军粮马草。

其实我们也能发现,这段描述和书中的八百里水泊简直就是孪生兄弟,但是戏剧中的描写难免过于夸张,施公创作时也只选取了部分素材。方圆八百里虽说是扯淡,为了彰显好汉们的勇武以及梁山的地形优势施公还是把它选入了小说中。当然,越浩大的集团其覆灭能给读者带来的心理落差也就越大,这也是小说常用是写作手法之一吧~


文/车逻辑的逻辑

没有八百里,没有108,也没有征方腊!

7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水泊梁山?瞅见这四个字,俺首先想到的是一百单八将,外加及时雨宋江给人到处磕头撅着的那屁股。所以水浒这电视剧,俺就瞅到他撅屁股那段直接掐了,看广告。不是,咱这小心肝真丫受不了。

有人说成也宋江,败也宋江。拉倒吧,就俺觉得应该是成也水泊梁山,败也水泊梁山。

当时要是没有这八百里的水泊梁山这地,那也就压根不会有啥水浒一百单八将的事了。没个好的地待着,闹啥闹?你以为官军的大刀片子是吃素的?

说道这里估计就有人要问了:“水浒这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水浒这事他不是真的,但他这事是有根的,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最开始出现是《东都事略侯蒙传》,也没一百单八个人,充其量也就三十六个人,霸着河道杀的官军鬼哭狼嚎,屎尿齐流啊!

所以这事弄的实在是忒大了,就被小说故事给瞅中了,到了南宋的时候,这事就流传开来,还有画家为这三十六个人画像,这事就传的神乎其神的。

那么最早的水浒传,是搁《宣和遗事》里记载的。后来很多的话本都是从这水浒中取材,慢慢的这三十六个人就被扩充到了现在看到的一百单八个人。

最后这事由施耐庵收录整理,这就是咱现在瞅见的水浒传全貌。

说了,这些个事,越扯就越远了,咱接着题主的问题聊。

话说八百里水泊梁山,真有那么大吗?

拉倒吧,这就是个虚数,文人手段而已。飞流直下三千尺,您以为诗仙李白真拿一大卷尺,蹲地头上去量过?压根就没那事,夸张的一种说法。

所以八百里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伙,这地够大,所以啊,咱就假装被施耐庵老先生给骗了。

“啊!真大!”这就行了,别那么较真,没劲!安安心心的瞅故事就得了。

现在这嘎达就在山东省那梁山县内,占地3.5平方公里。这地搁过去他也是个尚武的地,毕竟是咱大华夏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不是。

而大块吃肉大块喝酒也是当地的一个特色,当地人也豪爽!

所以啊,您瞅水浒里,说上了梁上大块吃肉,大块喝酒,其实这就是当地的习俗,上不上水泊梁山都一样。

现在这地水已经没有那么多了,为嘛呢?

话说北宋的时候,这水泊梁山他就是个大湖泊,这湖泊恰好杵在广济河的肚脐眼上。

而这广济河是北宋这时间点上有名的漕运四河之一,当时的皇帝为了漕运方便,还把这河道加宽了五丈,所以您就知道这水量有多充沛。

现在这漕运也没了,这河也没几个人管理,基本上就被废了,整根杆钓个鱼,冷不丁啥生活用品就钓上来了,气的钓鱼人也只能摔杆子走人了。

当然这水量变小不是啥管理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不受母亲河黄河的待见了,黄河改道多次,造成了注入的水量减少,造成现在的结果。

这事其实到了1161年的时候,这河道已经无法让大船通过了,当年完颜亮的战船想从这里通过,已经是不可能了。

到了1181年以后,据史料上的记载水泊梁山的水已经枯竭了,当地的农民伯伯已经开始在河床上插秧种粮食了。

不过到了元代末期的时候,母亲河黄河又发脾气了,一家伙又开始泛滥,这水儿又开始注入水泊梁山,就这么一下,这地又变成了八百里的水域。

到了大明朝,又枯竭了。

搁现在就剩下一个指头大的东平湖,梁山也变成了一个大土包。

现在这地已经开发成了有景有点的嘎达,还有人守大门的,至于是干嘛的?您比俺清楚,咱就不说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8

一 水泊梁山没有八百里

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按照《水浒传》的描写,方圆八百里应该是一个虚指,表示很大的一块地方,中古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手法。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宋代时,黄河不是从山东东营入海,而是经过淮水一带,正好经过今梁山县,郓城县,巨野等地,也就是梁山一带,黄河泛滥的时候,水量很大,形成大片湖泊,陆地很少。

北宋是黄河决口、改道的高峰期,几乎每隔三五年就要改道一次,每次黄河泛滥,其洪水大约都流注到梁山泊中,使得梁山泊湖面不断扩大。比如天禧三年( 1019 年) 六月,“河决滑州, 漫溢州城,历沪、曹、军马,注梁山泊”。又如熙宁十年( 1077 年) 七月,“河大决于澶州曹村, 北流断绝, 河道南徙, 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又如元丰五年八月,“河决郑州原武埽, 溢入利津、阳武沟、刁马河,归纳梁山泊”。

现在半山腰还可以看到当年的水痕,而且半山腰还有贝壳等水生动物的壳,可见梁山当时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

如今只有山东省东平县的东平湖是水泊梁山唯一的遗迹。


黄河改道导致梁山没水

现在环顾梁山四周,找不到一片水面,这与《水浒传》中“山排巨浪,水接遥天”“满目芦花,茫茫烟水”的描写相去甚远。

这倒不是《水浒传》描写不实,而是沧海桑田所致。

北宋灭亡,金人南侵,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李固渡掘开大堤,意图“以水当兵”,从此之后黄河就偏离了原本流淌了一千多年的河道,夺泗入淮,侵夺了淮河流域,使淮河成为了其一条支流,开始了长达727年的南流时期。

刚开始时,黄河水分成数股,大部分夺淮入海,但还有一小股经由原河道东流入海,因此梁山泊虽然来水减少,湖面开始萎缩,但倒也能支撑得住。到了金代,黄河东流完全断绝,全流入淮,梁山泊从此彻底断绝了来水,逐渐干涸。

到元代,黄河再次泛滥,挟带大量泥沙涌入残存的湖中,水去沙沉,湖面被完全湮灭。

梁山附近的南旺湖在漫长的几个世纪里,经历过干涸与充盈的交替,最终变成一个没有水的湖底,八百里水泊在这里消失了它最后一洼水。

黄河造就了有水泊的梁山,最终也带走了梁山水泊。

9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黄河改道了。

北宋时期,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就是今天水泊梁山的所在地。

它是北宋“漕运四河”之一广济河中部的湖泊。

广济河从北宋首都流出,进入梁山泊,然后再连接济水。

广济河本身就很宽,当时河床全部被人工扩宽到5丈以上。

而梁山泊则是源于黄河决堤改道,河水流经梁山脚下,成为了一望无际的大湖。

梁山泊号称八百里,实际没有这么大,仍然面积惊人。

更关键的是,这里地形复杂,有很多岛屿和大片的芦苇、沼泽,特别适合土匪、海贼盘踞。

当年宋江确实是在梁山起家,随后就登陆横行北方多省。

为什么宋江没有长期盘踞梁山泊?主要还是这里的面积并不真的八百里,容纳不下较多部队回旋作战。

直到南宋时期,梁山伯仍然是抵抗金兵的游击区。很多抗金武装盘踞在险要的梁山伯,不断打击金兵。

据史书记载:北宋宣和末年或靖康年间,有渔民张荣在梁山泊聚集舟师数百,不时出击金军。

不过,由于黄河再次改道,梁山伯缺少水源,逐步干涸。


到了金熙宗正隆六年(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攻宋的战船经过这里,已经因缺水而无法行驶大船了。

到了20年后,金国历史记载认为梁山泊已经基本干涸,当地农民甚至在此开荒种地。



有意思的是,到了元代末期黄河再次泛滥,又流经梁山泊,这里恢复了浩荡无端倪,飘风向帆集”的景象。

明代再次衰落,到了明岱宗景泰元年前后,方圆仅剩八十里左右了。

到了今天,黄河已经不会再改道,梁山泊自然就不存在了。

目前,这里只剩下一个东平湖,总面积626平方公里。

10

古时为大野泽,汶上县的南旺湖即为大野泽的遗存,建国后经过治理,运河断流改道后,水面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变成良田。因为黄河改道,汶上至东平一段大运河河道逐渐淤塞,建国后国家修建东平湖水库,把老运河彻底废弃,在汶上以西的梁山新开挖梁济运河。由于老运河被废弃,汶上至东平一带的北五湖失去水源补充,除东平湖外其他湖泊逐渐干涸变成良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