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今都是一个理儿不收拾也会垃圾成山。

古时很少有污染,大不了有个铁匠炉打打兵器日用农具等,烧的都是木头,人少污染也少,洗衣服没有化学品,烧柴的灰直接回归大地是农作物必须的钾肥,种地耕耘也是以农家肥为主。

现代就不一样了,人口密度大,大量的工业污染,塑料制品成灾化肥厂化工厂遍地,工业垃圾民用垃圾哪天不收拾也不行。一个城市一天就有上千吨垃圾,不处理也是成灾。

古人处理垃圾除了焚烧,没有抓钩机也不可能人工挖坑掩埋。古人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这个问题在古代就不是一个问题,过去人们的生活垃圾很少,厨余垃圾直接就倒入糞坑中了,建筑垃圾可以就地处理,况且古代也沒有象现在这样的到处大兴土木。所以垃圾是很少的,无论那一个朝代除了皇宮,其它地方的垃圾都是个人处理的。

我是个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我们小的时候垃圾问题都不是一个问题。环境卫生局只管大街的清扫,每天的垃圾只有很少一点,而且农村生产队马上就拉走做肥料了。

我们小时候,城里街道垃圾与糞便都是由附近的农村生产队承包的,不仅不收费,还得经过环保队的认可,那时沒有化肥,种田全凭有机.肥料,街上还有拾粪的,捡动物和小孩子的糞便。我们那时候参加学农的活动,也要积肥,想找一些垃圾都是一件难事。

其实从科学的意义上来讲,自然界是沒有垃圾的,一切物质都有它的用途,我们现在的这么多垃圾有些是人为造成的,比如塑料袋就是人们贪图方便造成的公害。

其实垃圾只要利用好都是有用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道德行为的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的深入人心,垃圾的处理就可以成为变废为宝的事情。




3

古人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我们还是来讲几个故事吧。

其实商朝就开始关注环境卫生了。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

殷法,弃灰于道者断手足,不亦重乎?

此问题一提出,让我们看到商朝多么注重环境卫生,你扔了垃圾,那好,断手断脚。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孔子也是这么想的。

“此治之道也:夫弃灰于道必掩人…虽刑之可也。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不弃灰于道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

重罚你,都不愿意,那么,你不扔不就行了吗,这不是随手就能做到的呀。

商代的市政设施也有了。下图是商代后期安阳殷墟陶制下水管道,这是用来排除污水和雨水的。说到下水道,也有排水不畅的时候,引起内涝。那是隋朝的《隋书》记载,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垃圾和粪便污染严重,就导致了 " 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

周代有了管理卫生的官员。既然对卫生的明文规定,就要有法必依,就要有卫生督查的人。那这个官叫条郎氏。

《周礼 秋官》记载,“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可以看出,条狼士,就是管理环境,维持秩序的。而清代的顾炎武考证说,

" 古之王者,于国中之道路则有条狼氏,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

这让我们看到了法家的影子。这在秦代得到了贯彻。

《史记·李斯传》故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汉书·五行志》也提到,秦连坐法,弃灰者黥

一方面反映出法家的严刑峻法,《史记》评论说,

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

我们再看唐代,《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我们可以看到相比秦朝就宽松了很多,打六十大板就可以了。如果是倒水,那是免于处罚的。但是对于官员有了规定,如果不作为,那要一并处罚。

在唐代,出现了个人收垃圾的。《朝野佥载》:" 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为业。"《太平广记》:" 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垃圾

也能致富。

而到了宋代,城市管理更加完善。并且从此以后,管理越发完备。先说唐代的出现了街道司,也有了类似现在的环卫工人。有500余人。而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公主出降,亦设仪仗行幕、步障水路。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係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而《宋史·职官志五》更记载了街道司的情况。“街道司,掌辖治道路人兵,若车驾行幸,则前修治,有积水则疏导之。” 而到了明代,设置都水监,管理街道司。

4

  清朝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影响帝国齿轮正常运转的地步。

  《燕京杂记》载:“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

  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不许百姓把生活垃圾倒在街上,可就是屡禁不止,不仅严重影响市容,还变相地重新规划了道路:垃圾堆比房屋还高,老百姓回趟家,就像进山谷一样。

  先秦时期就已有了简易厕所,但也仅仅限于“简易”。《左传》曾记载过倒霉蛋晋景公掉进厕所里淹死了,是“陷而卒”,粪坑太深了,就没爬上来。

  王公之厕尚且简陋如此,那些平头百姓哪里还有这种待遇呢?清朝的旱厕也没好到哪去,结果就是小燕子说的那样,大街随意大便,各种屎味齐飞。

  其实,不光清朝遭到了垃圾的侵害,环境问题早已古来有之,它像牛皮癣一般寄生了历史的整个身体。

  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地广人稀,就以为没有污染问题了?错,我们来看看当时的环境问责政策。

  《韩非子》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汉书》载:“商君执法,弃灰于道者,黥。”

  灰,是先秦时期刀耕火种农业模式下的产物,多来自焚烧薪柴、庄稼与杂草,灰是重大污染源,同时也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一种肥料。这玩意儿扔在街上,一阵风吹来,那就是雾霾啊。

  殷商简单粗暴,你要弃灰,就给你过双十一,让你提前做个剁手党。商鞅觉得劳动力不能随意浪费,还是降低颜值吧,于是将惩罚改成了脸上刺字。

  由于宋代才出现“垃圾”一词,所以先秦的“灰”实际上代指的就是垃圾。铁腕手段控污的背后,其实是对垃圾问题束手无措的心酸。

  到了汉代,垃圾与人类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脏唐臭汉”虽然说的是作风问题,但应用于环境问题仍然适用。两汉的八百年,几乎把原来的长安城毁掉了。

  《隋书》载:“且汉营此城,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愿陛下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计。”

  老杨家打下天下之后,打算继续在长安建都发展,可经过一番考察却发现,那地方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地势低洼,垃圾漫道,排水系统瘫痪,污水全部流入地下,以至最基本的用水都带着咸臭味儿。

  文武群臣一商量:搬吧!于是,隋朝迁都大兴,也就是汉代长安城东南方向不远处。但最起码,大兴城的水还能喝。

  其实,老刘家也不是没采取措施,考古发现汉代的排水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但对于固废,还是以堆积或掩埋为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长此以往,自然时要出事的。

  到了唐代,李唐继承了大兴的地界,又改名为长安。有感于汉长安的悲剧,唐廷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令,如:“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放在自己家可以,一旦你隔墙往外扔垃圾,就让你屁股开花,至于水流出来,不追究。但是,掌管监察的官员如果不尽责,不好意思,那就同坐连罪吧。

  宋代的垃圾处理做得比较好,专门成立了古代版环卫局——“街道司”整顿市容市貌。环卫工人是有工资拿的:“有每日扫街盘垃圾者,每支钱犒之。”

  《梦粱录》载:“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所以,宋代还提供上门收马桶服务,安排“倾脚头”挨家挨户地收粪,收来的东西被运送到田地做肥料。

  到了明代,垃圾分类技术又倒退了,万历年间有人对开封城的景象描述是:“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颠面不识。”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与你一起躲雨的屋檐……可在开封,别说美不美了,下雨天简直就是人们的噩梦,含着粪土的泥泞沾满了裤子。

  你若安好,也不是晴天了,一阵风刮过,灰尘糊到脸上,脏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让古人头疼的存在,说起来简直是一把辛酸一把泪。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做好垃圾分类是必须的。

5

谢谢小秘书邀请!

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瀽去,谓之倾脚头。

垃圾的危害真是数不胜数,特别是现代人高消费、高节奏的生活所产生的垃圾更是如山如海。据有关数据报道2003年我国已经有668座城市被垃圾包围。

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但会产生具有危害性的氨气体、硫化物污染空气,而且经过雨水冲浸发酵后排出的酸、碱有机质重度污染水体,并向地表、地下源源不断地渗透。

长期成堆堆集的垃圾也是哺育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的基地。更有甚者,由于体积巨大的垃圾长期堆积,发生厌氧环境效应,其中产生大量的甲烷遇上高温就会发生爆炸,危险极大。

古人处理垃圾相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古人所制造的垃圾类别比较单调。古人生活中没有使用塑料袋、电器、玻璃制品。就算使用的金属器具也是比较简单的工具型的,没有什么大型的机器。

1、以七十年代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就可以管窥蠡测前人农村的垃圾处理模式。

大凡出生于农村的六零后都会清楚当时的农村垃圾是怎样处理的。那时候人们还没有使用塑料袋来包装物品;家用电器农村几乎没有;玻璃瓶虽然有但是都有回收。那么那时候所制造的垃圾还有什么呢?

我记得那时候去供销社供应店买糖,都是用废报纸来包装成每斤一包的样子,然后外面用棕榈叶子制作的草绳捆扎。人们上街购物都是带上自家的挎包之类提携而回。

每家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自行处理,煮饭产生的泔水类用于养猪、养鸡、狗、鸭之类。人类的排泄物是非常宝贵的,每家每户都有建在离房子不远的茅厕,所有茅厕都是贮存式粪池,排泄物经过发酵之后用于肥田和种菜。

至于一些不能利用的废纸、纤维、布料等都是采取焚烧的办法,焚烧时加上一些干的杂草和肥土,烧出来的是上等的火烧土杂肥,用于种菜和稻田育苗肥效显著。

农村广阔的天地并没有什么污染,到处都可以看到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可以说古代的农村应该也是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差不多的垃圾处理模式。

2、那么古代的京城以及一些大都市又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呢?

首先要说的是,别以为古人都是不爱清洁、愚昧无知的,古人不但热爱环境,热爱生活,而且非常重视环境卫生,许多朝代都有明文立法来治理环境卫生的。说到古人治理环境卫生干净这一点上,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沙俄使节叫做尼斯米列斯库的,写的《中国漫记》里记载着这样的一句话:

任何不屑一顾的废物,他们都不忍遗弃,一小块皮革、各种骨头、羽毛、畜毛,他们都着意收藏。畜粪也要收集起来,然后巧妙加工,制成有用物品。

古人处理垃圾也很科学,大抵上采用深埋、焚烧、回收等模式,而且还有人因为收集人类排泄物赚了上百万呢。

唐朝时期就有一个叫做裴明礼的,他就专门从事人类排泄物的收集贮存转卖工作。由于勤奋再加上聪明,在排泄物转卖给农民的事情上竟然赚了上百万之多。

这事记载在唐朝的《太平广记》之中:

……河东人裴明礼,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巨万。

宋朝时期也有类似的职业,在《梦梁录》之中记载着这样的一段文字:

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瀽去,谓之倾脚头。

原来宋朝的杭州每家每户连卫生间都没有设立,每天用马桶装了倾脚头收去了。

3、那么古代垃圾是从什么时候立法管理的呢?


我国的垃圾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韩非子》中就记载着: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

这个“刑”就是法律处置的意思,这里的“灰”就是指垃圾。又有唐朝的《唐律疏议》之中记载:

“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实际上我国从周代开始就有专门关于垃圾治理的有着法律条文。古代都市对于下水道的设置已经非常科学,相当接近现代的下水道水平。比如早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河南睢阳就出土了用陶瓷制成的下水道管道,而且至今还有排水的功能。

总之我国古代的垃圾处理非常科学,我们的古人既干净又聪明。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6

现代社会处理垃圾无非就是填埋、焚烧、回收、堆肥等方式,由于人口剧增,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产生的垃圾也就越来越多。

看着每座城市的郊区臭气熏天的垃圾场,面对垃圾围城的尴尬局面,人们不禁想知道,曾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过的古人们,他们是怎么处理垃圾的?他们制造的垃圾,都去了哪里?

咱们先看看明清吧,毕竟他们制造出的垃圾,相比之下,年代还不算太久远。????

尽管明清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但子民们还是偷偷地将垃圾直接倾倒在大街上。

那时的街道远不如现在宽阔,日积月累,街面便会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街道比两旁的房屋能高出三米多。人们回家时,就像往深谷中走。你说这万一下了暴雨,房子还不得变成龙宫啊!

据媒体报道:每次下雨后,街面上臭气熏天,那是倾倒在路面上的粪便,和着烂泥的味道。

并且随处倾倒在路面上的各种垃圾,造成了路面的凸凹不平,那个年代又没有交警,交通事故率和混乱程度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明清政府是真不讲究啊!都庆幸一下吧,生活在现代真好!奉劝大家,一定可千万别穿越到明清!

咱们去宋代瞧瞧吧。

据说垃圾这个词汇,是从宋代开始出现的。和现在相仿,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街面的垃圾,由官府雇人清理。不同的是,现代用车运,宋代用船。将垃圾搬出城市,运到农村无人居住的空地。其实现在也是这样。

据记载:杭州的河道上会经常出现成群的搬运垃圾的船。

就穿越到这里吧。

总结一下:古代处理垃圾,和现代相似,从城市搬到农村。据说,我国很多大城市周边,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垃圾场,对环境是一种污染。盼望着科学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出现,并呼吁社会,为了子孙后代,做好垃圾分类,少用不可降解的垃圾袋。在这里,我谢谢您了!

7

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主张要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的记载——每天早上听到鸡鸣就起床洗漱,穿衣服,收拾被褥,打扫房间和庭院,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打扫出来的垃圾是不能随意丢弃的,《韩非子》中记载:“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商代对于在路边随意丢弃垃圾者,竟然要采取砍断手的严厉处罚。到了商鞅变法时,依然保留有“刑弃灰于道”(《盐铁论》)的规定,只是处罚变成了黥面(古代刑罚,在面部刻字)。虽然这样做的实际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乱扔垃圾产生纠纷,但也足见古人对于环境的重视。

  据《周礼》记载,周代还设有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包括“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郑玄的注释认为“條”通“涤”,是“清扫”的意思,“狼”则是道路狼藉。因此,條狼氏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清扫道路上的垃圾。《周礼》中还记载,“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井匽”一说是路厕,一说为排除污水秽物的设施,说明那时不仅有公共环境管理人员,还有公共卫生设施。

  先秦时期已经有了简易的厕所,至少贵族士大夫是要到厕所里面去方便的。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晋景公由于身体不适,“如厕,陷而卒。”竟不幸失足摔到厕所里淹死了。《战国策》也记载著名的刺客豫让曾躲在厕所里,想要趁赵襄子如厕的时候刺杀他。至于积在厕所中的粪便,当时的古人已经认识到其有肥沃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农书《氾胜之书》中记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以粪便沤田的方法虽然不一定是伊尹发明的,但也说明人们很早就掌握了这项技术。

  从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来看,早在距今4000年前的河南睢阳平粮台龙山文化时代城址中,就发现了埋于地下的陶质排水管道。此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一直重视排水排污系统的设置。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址中,还多有专门堆积垃圾废物的“灰坑”,或可直接称之为垃圾坑。这些垃圾坑有的利用天然的坑穴,有的则系人工挖掘而成,里面堆积着大量的废弃物或焚烧后的灰烬。这说明古人多以填埋、焚烧或集中堆积的方式处理垃圾,使其尽量远离人们的居住环境,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变废为宝的“生态厕所”

  至少在汉代,粪便这种特殊的垃圾又有了新的应用方式——养猪,一种既能解决人们的方便问题,又能养猪的特殊厕所也被发明出来,称为“圂”(hùn)。《说文解字》中称“圂,厕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这个圂上面是厕所,下面是一个猪圈,人们在上面方便后,排泄物落到下面的猪圈中供猪食用。《汉书》中有“厕中群豕出,坏大宫灶”的记载,颜师古的注释说:“厕,养豕圂也。”那时的厕所中已经养着大群的猪了,做到了垃圾的循环再利用。

  现代考古发现,汉代的长安城在宫殿、官署等重要的建筑物附近,都建有复杂的排水管道或排水沟,可将雨水或生活污水排走。但是对于固态的垃圾,大约还是以堆积或掩埋的处理方法为主。到了隋代,汉长安城已经“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隋书》)所以隋文帝杨坚放弃了汉长安城旧址,改在其东南方向另建大兴城。

  到了唐代,大兴城改名长安城,人口规模达到百万,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想来也必极为可观。为了保护城市的环境,避免垃圾围城的情况出现,唐代对于倾倒垃圾的管理非常严格,《唐律疏议》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对于把垃圾扔到街上的,要打六十板子。有关管理人员不禁止的也要同样受罚。

  除了官府的政令,经济杠杆也发挥了作用,唐代出现了专门以回收垃圾、拾粪为生的人。如《太平广记》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同书还提到“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自业,里中谓之鸡肆,言若归之积粪而有所得也,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这些人竟然靠收废旧物品和拾粪而积累了万贯家财,成为了富翁。

  在宋代,已经出现“垃圾”一词。据《梦粱录》记载,杭州街边的店铺“有每日扫街盘垃圾者,每支钱犒之。”店家要自己雇佣保洁人员,而街道上面的垃圾,则由官府出面定期雇人清理。“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顾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顾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州的河道上还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去。”可见当时垃圾清运的量非常大。

  《梦粱录》还记载:“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去,谓之‘倾脚头’,各有主顾,不敢侵夺,或有侵夺,粪主必与之争,甚者经府大讼,胜而后已。”专门挨家挨户收马桶的人叫“倾脚头”,这些人为了争夺宝贵的肥料资源,竟然要闹到官府去诉讼。

  垃圾堆积使街道比房屋还高

  中国人自古就有珍惜物力,勤俭节约的传统,对于废旧物品,也尽量想方设法再次回收利用,发挥出新的价值。明清时期,废旧物品回收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产业。清代康熙时期曾作为沙俄使节来华的尼·斯·米列斯库在他的《中国漫记》一书中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中国人:“任何不屑一顾的废物,他们都不忍遗弃,一小块皮革、各种骨头、羽毛、畜毛,他们都着意收藏,畜粪也要收集起来,然后巧妙加工,制成有用物品。”

  对于城市环境的保持,明代南方地区的城市要好于北方地区,《万历野获编》记载:“街道惟金陵最宽洁,其最秽者无如汴梁。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颠面不识。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比之开封似稍胜之。”除了气候原因,这可能与明清时期南方农家更积极地收粪积肥有关。明代的袁黄在《全农书》中提到:“南方农家凡养牛、羊、豖属,每日出灰于栏中,使之践踏,有烂草、腐柴,皆拾而投之足下……北方猪、羊皆散放,弃粪不收,殊为可惜。”北方“惟不收粪,故街道不净,地气多秽,井水多盐。”粪便这种垃圾回收的不好,自然会大大地影响到居住环境。

  明清时期,为了保持北京城的环境整洁,一直有禁止乱丢垃圾的法令。《大明律》规定:“其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大清会典》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有穿墙出秽物于道旁及堆积作践者,立即惩治。”但是实际上,人们还是习惯于将垃圾废物等直接倾倒于街面上。这些垃圾日积月累,甚至会导致街面整体上升。《燕京杂记》记载,“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这种情况造成路面高低不平,无论坐车还是骑马都很不安全,以至于清初的严我斯在《坠马行》诗中用“长安之险,险于蜀道难”来形容京师的道路。这种状况的产生,证明如果垃圾处理问题解决不好,城市环境就难以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8

古人处理垃圾有何妙招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了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既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又需要依靠先进的处理技术使之“变废为宝”。那么,古人又是怎样处理生活中的垃圾呢?

先看看中国古代人的处理垃圾的方式吧。

 1、 四千年前就有了排水管道

  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主张要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的记载——每天早上听到鸡鸣就起床洗漱,穿衣服,收拾被褥,打扫房间和庭院,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打扫出来的垃圾是不能随意丢弃的,《韩非子》中记载:“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商代对于在路边随意丢弃垃圾者,竟然要采取砍断手的严厉处罚。到了秦代商鞅变法时,依然保留有“刑弃灰于道”(《盐铁论》)的规定,只是处罚变成了黥面(古代刑罚,在面部刻字)。虽然这样做的实际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乱扔垃圾产生纠纷,但也足见古人对于环境的重视。

  据《周礼》记载,周代还设有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包括“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郑玄的注释认为“條”通“涤”,是“清扫”的意思,“狼”则是道路狼藉。因此,條狼氏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清扫道路上的垃圾。《周礼》中还记载,“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井匽”一说是路厕,一说为排除污水秽物的设施,说明那时不仅有公共环境管理人员,还有公共卫生设施。

  先秦时期已经有了简易的厕所,至少贵族士大夫是要到厕所里面去方便的。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晋景公由于身体不适,“如厕,陷而卒。”竟不幸失足摔到厕所里淹死了。《战国策》也记载著名的刺客豫让曾躲在厕所里,想要趁赵襄子如厕的时候刺杀他。至于积在厕所中的粪便,当时的古人已经认识到其有肥沃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农书《氾胜之书》中记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以粪便沤田的方法虽然不一定是伊尹发明的,但也说明人们很早就掌握了这项技术。

  从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来看,早在距今4000年前的河南睢阳平粮台龙山文化时代城址中,就发现了埋于地下的陶质排水管道。此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一直重视排水排污系统的设置。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址中,还多有专门堆积垃圾废物的“灰坑”,或可直接称之为垃圾坑。这些垃圾坑有的利用天然的坑穴,有的则系人工挖掘而成,里面堆积着大量的废弃物或焚烧后的灰烬。这说明古人多以填埋、焚烧或集中堆积的方式处理垃圾,使其尽量远离人们的居住环境,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 变废为宝的“生态厕所”

  至少在汉代,粪便这种特殊的垃圾又有了新的应用方式——养猪,一种既能解决人们的方便问题,又能养猪的特殊厕所也被发明出来,称为“圂”(hùn)。《说文解字》中称“圂,厕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这个圂上面是厕所,下面是一个猪圈,人们在上面方便后,排泄物落到下面的猪圈中供猪食用。《汉书》中有“厕中群豕出,坏大宫灶”的记载,颜师古的注释说:“厕,养豕圂也。”那时的厕所中已经养着大群的猪了,做到了垃圾的循环再利用。

  现代考古发现,汉代的长安城在宫殿、官署等重要的建筑物附近,都建有复杂的排水管道或排水沟,可将雨水或生活污水排走。但是对于固态的垃圾,大约还是以堆积或掩埋的处理方法为主。到了隋代,汉长安城已经“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隋书》)所以隋文帝杨坚放弃了汉长安城旧址,改在其东南方向另建大兴城。

  到了唐代,大兴城改名长安城,人口规模达到百万,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想来也必极为可观。为了保护城市的环境,避免垃圾围城的情况出现,唐代对于倾倒垃圾的管理非常严格,《唐律疏议》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对于把垃圾扔到街上的,要打六十板子。有关管理人员不禁止的也要同样受罚。

  除了官府的政令,经济杠杆也发挥了作用,唐代出现了专门以回收垃圾、拾粪为生的人。如《太平广记》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同书还提到“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自业,里中谓之鸡肆,言若归之积粪而有所得也,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这些人竟然靠收废旧物品和拾粪而积累了万贯家财,成为了富翁。

  在宋代,已经出现“垃圾”一词。据《梦粱录》记载,杭州街边的店铺“有每日扫街盘垃圾者,每支钱犒之。”店家要自己雇佣保洁人员,而街道上面的垃圾,则由官府出面定期雇人清理。“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顾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顾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州的河道上还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去。”可见当时垃圾清运的量非常大。

  《梦粱录》还记载:“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去,谓之‘倾脚头’,各有主顾,不敢侵夺,或有侵夺,粪主必与之争,甚者经府大讼,胜而后已。”专门挨家挨户收马桶的人叫“倾脚头”,这些人为了争夺宝贵的肥料资源,竟然要闹到官府去诉讼。

  3、垃圾堆积竟使街道比房屋还高

  中国人自古就有珍惜物力,勤俭节约的传统,对于废旧物品,也尽量想方设法再次回收利用,发挥出新的价值。明清时期,废旧物品回收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产业。清代康熙时期曾作为沙俄使节来华的尼·斯·米列斯库在他的《中国漫记》一书中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中国人:“任何不屑一顾的废物,他们都不忍遗弃,一小块皮革、各种骨头、羽毛、畜毛,他们都着意收藏,畜粪也要收集起来,然后巧妙加工,制成有用物品。”

  对于城市环境的保持,明代南方地区的城市要好于北方地区,《万历野获编》记载:“街道惟金陵最宽洁,其最秽者无如汴梁。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颠面不识。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比之开封似稍胜之。”除了气候原因,这可能与明清时期南方农家更积极地收粪积肥有关。明代的袁黄在《全农书》中提到:“南方农家凡养牛、羊、豖属,每日出灰于栏中,使之践踏,有烂草、腐柴,皆拾而投之足下……北方猪、羊皆散放,弃粪不收,殊为可惜。”北方“惟不收粪,故街道不净,地气多秽,井水多盐。”粪便这种垃圾回收的不好,自然会大大的影响到居住环境

  明清时期,为了保持北京城的环境整洁,一直有禁止乱丢垃圾的法令。《大明律》规定:“其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大清会典》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有穿墙出秽物于道旁及堆积作践者,立即惩治。”但是实际上,人们还是习惯于将垃圾废物等直接倾倒于街面上。这些垃圾日积月累,甚至会导致街面整体上升。《燕京杂记》记载,“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这种情况造成路面高地不平,无论坐车还是骑马都很不安全,以至于清初的严我斯在《坠马行》诗中用“长安之险,险于蜀道难”来形容京师的道路。这种状况的产生,证明如果垃圾处理问题解决不好,城市环境就难以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地方处理垃圾的方式吧。

1、掩埋

当人类还处于游牧时期,就已经一边追逐猎物,一边顺手丢垃圾了。但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宜居的地区定居下来。那时处理垃圾的方法就是把垃圾往路边一扔了事。

于是,路边上臭气熏天。人们实在忍受不了了,所以古希腊人出台了最早的垃圾处理法案,要求清洁工必须将垃圾扔到离城邦至少一英里(1.6千米)外的地方,并禁止人们向街道上丢弃垃圾。

那时的古希腊人也有了将垃圾埋掉的处理方法。而在不远的古特洛伊城,因为垃圾掩埋,街道平均每100年会上升1.5米,这相当于每100年堆积在街道上的垃圾有140万吨之多。而在中东某些地区,这一数字更是高达每百年四米。这就是人类处理垃圾的第一招——丢了,然后埋起来,简称:埋!

2、焚烧

《圣经》里有古代以色列人焚烧处理垃圾的记载。约在公元前1000年,耶路撒冷的垃圾被运送到基德隆河焚烧,烧完的灰烬撒在附近的墓地或伯利恒地区。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人巴德斯用大量的实验有力支持了疾病细菌学说,人们逐渐明白,原来许多传染病是由于细菌引起的,而垃圾中最容易滋生细菌,这个发现导致了垃圾焚烧法的出台。

1896年和1898年,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先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德国威斯巴登市于1902年建造起了第一座立式焚烧炉,此后在欧洲各国又出现了各种改进型的立式焚烧炉。但由于技术原始和垃圾中可燃物的比例低,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和臭味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所以一直过了50多年,垃圾焚烧也没有成为主要的垃圾处理方法。

3、回收

是不是很惊奇,原来古人就懂得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啊!

据史书记载,早在中国商代,思想家伊尹就已经“教民粪种,负水浇稼”,也就是教人们用粪便来堆肥浇田。之后,各个地区的人不约而同地将落叶、杂草、秸秆、海草和人畜粪尿等混合堆积在一起使其发酵,制取肥料。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还不能算垃圾,但这却已经是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雏形了。

九世纪的日本,人们在学会了制造纸张的同时,就开始对纸张进行回收再利用。当时的日本人认为,旧纸张甚至比新的还要珍贵。回收来的纸也常常被用于绘画和写诗。

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虽然我们在对付垃圾上依然是“倾倒掩埋、焚烧、回收再利用”这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每一项上,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9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十分重视垃圾的处理。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排水管道。

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一般就是垃圾填埋,填垃圾的坑有自然坑和人工挖掘的坑,科考人员在科考时发现过一些实物垃圾和垃圾坑的灰烬,说明古人不仅进行自然填埋,还会将垃圾燃烧后填埋。另一种就是粪便归田,一些农书中也有记载,在3000年前的商朝,就有将粪便倒入田中利用粪便施肥。

唐朝的时候还有专门以回收垃圾为业的商人,宋朝还有因争夺垃圾资源上了衙门打官司,到了明清时期,回收垃圾形成了产业化,将垃圾分类出来各取所需,用来制作其他东西,将垃圾变废为宝。

不过到了清末,垃圾处理变的随意,垃圾甚至扫到街头,堆积如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