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景泰帝朱祁钰可以说明朝历史上最被低估的一位皇帝,是力挽狂澜励精图治的中兴明君,可惜因为他对哥哥朱祁镇心慈手软,最终被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推翻杀害,朱祁钰的历史功绩也被朱祁镇贬低。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鼓动下,亲率五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
因为明英宗朱祁镇与大太监王振瞎指挥,土木堡之战明朝遭遇历史上最大的惨败,二十万明军战死,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名随行出征的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军火武器研发亦被大大阻碍;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
当时明朝京师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
朱祁钰临危不乱,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
正因为朱祁钰的杰出表现,被大臣们的拥戴为皇帝。
十月十三日,也先率主力军攻击德胜门,景泰帝朱祁钰派遣大将石亨率火器营、神机营埋伏在德胜门外的两排民房屋顶之上,派遣少量的骑兵佯装撤退,诱敌深入。也先果然中计,派数万骑兵追击,等到瓦剌骑兵进入埋伏圈后,明军的火器营和神机营火器齐发,火箭弓弩万箭齐发,也先的弟弟等将领都被射杀,瓦剌军死伤惨重。
也先此时发现德胜门明军有重兵把守,立刻命令大军转向攻击西直门。
景泰帝朱祁钰派都督孙镗率军出城列阵迎战,打败了也先的先头部队,等到也先后续部队赶到,城上守军开始发挥大炮的作用,炮轰也先大军的后续部队,经过激战,瓦剌军除了徒增伤亡,连北京城的城墙都没摸着。
十月十四日,瓦剌军又改进攻彰义门。景泰帝朱祁钰让守军在城门外堵塞街道,同时让火器营,埋伏城外,让骑兵列队于城门外迎敌。等到瓦剌大军行至彰义门街道前,火器营的短枪、火箭、弓箭齐射。城下的骑兵主动出击拼杀,两边很有默契的配合杀敌,很快就打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瓦剌军在士气低落、粮草被切断、援军的达到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也先率决定于十五日夜,挟持英宗离开北京,率军从紫荆关撤退。
景泰帝朱祁钰发现瓦剌军撤退后,立即派石亨等大将率军追击,同时集中神机营和大炮在瓦剌军撤退的道路上进行射击轰炸,炸死瓦剌军一万余人。明军分多路追击,在清风店追上瓦剌军,经过血战打败瓦剌军,其他的各路的瓦剌军见也先撤退了,也开始纷纷北逃,也先于二十二日遣使来北京和谈,主动向明朝称臣。至此北京保卫战以明军的胜利而结束。
景泰帝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一代明君。
景泰帝朱祁钰的具体功绩有
一、 招贤纳士,稳定时局
由于连年的征战和瓦剌的劫掠,在加上内地的水患,全国灾区连连,饥民遍地,朱祁钰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巩固大明江山。政治上景泰帝朱祁钰广开言路 ,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重用贤臣,吏治为之一新。
二、励精图治,改革军队
军事上,景泰帝朱祁钰对于瓦剌的进攻趋势,采取抵抗到底的策略,在于谦等人的协助下,筹集粮草,厉兵秣马。 重新组织新的戍军,先从所剩的部队选拔10万名战士,并把他们组成五个团营;景泰三年(1452年),戍军的兵力增加了5万人,并被改组成10个团营。在征募戍军的过程中朱祁钰还彻底改组了京师卫戍部队的指挥机构。
总之,朱祁钰建立了统一指挥制度,并且加强了京师武将监督戍军的作用。 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景泰二年(1451年),朱祁钰派遣督察院文臣督管宣府,大同,蓟州三地军屯复垦。景泰三年(1452年),每年两次由兵部和督察院联合核查团营人数,防止官兵吃空额。景泰七年(1456年),命兵部武库司设立“准样图”,明朝武器制造和发放有了标准管理。同时还清理了一批违法军官。
三、勤政爱民,发展经济
经济上景泰帝朱祁钰采取了舒恕的政策,对受灾严重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负,并且赈济灾民,安抚流民。 厉行节俭,减免宫廷开支,停止各类采办,又下诏天下巡抚署理各省农桑事务,倾力发展经济。
四、修复堤坝,治理水患
景泰帝朱祁钰还派官员治理河患,消除水灾,徐有贞在景泰四年(1453年)提出了一份治水的详细计划,他被任命为佥都御史,被景泰帝派去进行修复工作。雇了5.8万名劳工劳动500天以上,一条几乎长达100英里的河渠被凿成,这样,黄河的河水就可引入大清河,进而通过济南府入海。为了保存大运河,沿运河建成几个集水池和水库,它们装有新式的水闸,以维持正常的供水。组成一个灌溉体系,使山东北部约200万英亩的土地到到水源。整个体系在景泰六年(1455年)完成,并取得完全的成功。
五、制定《寰宇通志》
景泰五年(1454年)七月﹐朱祁钰遣进士王重等二十九人分行全国各地﹐博采有关舆地事迹﹐又命陈循﹑高谷﹑王文等总裁根据永乐年间集录的地理之类的书籍、资料,编辑整理成书,至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书成,名《寰宇通志》。朱祁钰亲自作序,颁行天下。全书共一百一十九卷,分两京、用布政司,司下辖府州县,再分别立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胜、风俗、土产、古迹、人物等三十门。系明代地方总志。
六、景泰蓝的盛行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景泰帝朱祁钰定年号为“景泰”,当下“景泰蓝”中“景泰”之内涵,早已超出“大明景泰”的概念,而被赋予更多美好的意味,如和谐、友谊、和平、繁荣、昌盛、如意、高雅、智慧等。
七、拒绝也先称帝,消除瓦剌威胁
景泰四年十月,瓦剌首领也先遣使向明廷告知自己即位,并致书景泰帝说:“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臣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
也先以此说明他已重建元朝,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也先在准备即帝位前夕时还欲以良马、貂鼠皮、玉石等,向明廷换取“黄紫大红织金九龙缎匹、黄红彩缎衣服、金壶、金碗”等元朝皇帝御用之物,作为称帝时之用。
也先竟然堂而皇之的写信告诉景泰帝朱祁钰他掌握了传国玉玺要登基成为元朝皇帝,景泰帝朱祁钰当然是拒不承认也先为元朝可汗,回书中称作瓦刺可汗。
失去明朝支持的也先内忧外患,景泰六年(1455年),阿剌知院攻打也先,也先被暗杀身亡。鞑靼部的孛来又杀了阿剌知院,夺去了也先的母亲和妻子,以及他的玉玺。也先去世后瓦剌逐渐衰微,不再对明朝构成威胁。
由于景泰帝朱祁钰的励精图治,短短数年就使明朝挽回了颓势,国势蒸蒸日上,当时的朝鲜、越南、泰国、琉球等国纷纷来北京向明朝进贡。
所谓“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好人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人们对朱祁镇与朱祁钰的评价就可以体现这一点。
朱祁镇开明代宦官专权的恶例,是苟且偷生配合瓦剌做“带路党”的汉奸皇帝,是让明朝遭遇奇耻大辱的罪人,朱祁钰是力挽狂澜挽救明朝励精图治的中兴明君,在朱祁钰接朱祁镇回国做太上皇把他软禁在南宫,并废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以后,舆论与人心反而同情罪人朱祁镇,指责明君朱祁钰,可见好人难做,人们总是苛求好人而宽容恶人。 因为人心同情罪人朱祁镇而苛求明君朱祁钰最终导致夺门之变的发生。
朱祁镇复位以后,撕破温情脉脉的面纱,派太监蒋安等人把挽救明朝接他回国的唯一弟弟明代宗朱祁钰活活勒死并废除皇帝身份,废除朱祁钰已经死去的皇后与皇太子的身份,把朱祁钰的嫔妃唐贵妃等人杀死殉葬。朱祁镇还恩将仇报大肆屠杀力主迎他回国的于谦等忠臣。
一代中兴明君景泰帝朱祁钰年仅29岁风华正茂,就被恩将仇报的昏君朱祁镇派太监杀害,不能不说是大明王朝的巨大损失与千古悲剧。
对于景泰帝朱祁钰的悲剧,民族英雄于谦难辞其咎,景泰帝朱祁钰当初不同意接被瓦剌俘虏的罪人朱祁镇回国,是于谦信誓旦旦打包票保证朱祁钰的皇位,心慈手软的朱祁钰才几次派使者去瓦剌接哥哥朱祁镇回国做太上皇。
夺门之变的时候,景泰帝朱祁钰病重,奸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一伙勾结孙太后趁机拥立朱祁镇发动政变,作为大忠臣的于谦却袖手旁观听之任之,于谦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既不镇压奸党叛乱,又不派人告知景泰帝朱祁钰并保护朱祁钰的人生安全,可以说朱祁钰无愧于于谦,而于谦有愧于朱祁钰。
因此后世史家只歌颂忠臣于谦的赤胆忠心舍生取义而忽视明君朱祁钰的力挽狂澜励精图治是明显有失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