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到陈玄礼,就不得不提到马嵬驿兵变,陈玄礼逼死唐玄宗最宠爱的杨贵妃,那他的结局归宿如何呢?陈玄礼其实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后来火线辞官,得到了善终。


陈玄礼是唐玄宗的亲信



唐景龙四年(710年),时唐中宗之后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内外勾结把持朝纲,陈玄礼助李隆基除掉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玄宗即位后,陈玄礼被任命为禁军龙武大将军,引为玄宗的亲信,在玄宗在位的四十五年里颇受重用,即便率军士哗变,逼迫玄宗挥泪命高力士勒死心爱的杨贵妃,玄宗最后也没有惩罚于他。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东都洛阳陷落。第二年安禄山叛军进围西京长安,惊慌失措的唐玄宗,携杨贵妃、杨国忠等人,在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及3000禁军的保护下逃往四川。途中在马嵬驿(即今陕西省兴平),将士饥乏疲惫,怨声四起,大军遂停滞不前。陈玄礼联合太子李亨、太监李辅国谋诛杀杨国忠、杨贵妃兄妹。结果愤怒的禁军将士直接就把宰相杨国忠、太常卿杨暄父子乱刀砍死了,将士们尤不解气,又以枪揭杨国忠首于东门外。陈玄礼又带领禁军士兵到玄宗的临时行在,请诛杨贵妃,面对众怒炙盛的将士,玄宗不得已,挥泪与杨贵妃告别,即命心腹宦官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谥杀之,为了不使陈玄礼及众将士起疑,即命他们入内验视:

舆尸寘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玄礼等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上慰劳之,令晓谕军士”。(据《新唐书》)



发动马嵬驿兵变,不仅仅是为了消除禁军将士的愤懑之情,陈玄礼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当时杨国忠父子、杨贵妃姐妹,天下人都知是祸害毒瘤,但恩宠皆出上意,如果不是玄宗的纵容,宠誉过度,安禄山又怎么能轻而易举的发动叛乱呢?只有杀死他(她)们,才能堵住天下人的汹汹众口,从这一点来看,陈玄礼完全是忠心为主,大义无私。



马嵬驿兵变之后,陈玄礼随即率领禁军将士继续扈卫玄宗入蜀。太子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后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号召天下勤王,并督军平乱,于宁夏灵武被拥立为皇帝,即肃宗,留在成都的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

至德二年(757年),在成都度过两年时光的玄宗,在陈玄礼的扈卫下,回到久别的长安城。太上皇被安排在南内兴庆宫居住,陈玄宗护主有功,封蔡国公,食邑三百户。



晚年的太上皇李隆基远离了政治,专心过起了他的退休生活。比如,太上皇有时候圣驾移大明宫,陈玄礼、高力士都随侍前往。只不过这个时候太上皇身边的亲近之人已经是越来越多了,据《资治通鉴》记载:“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久侍卫上皇;上又命玉真公主、如仙媛、内侍王承恩、魏悦及梨园弟子常娱侍左右。”上皇有时候还御长庆楼,都是前呼后拥,百姓们看到了都山呼“万岁”,太上皇一高兴就常于楼下置酒赐百姓。

上元元年(760年)八月,陈玄礼致仕,大约于玄宗迁至太极宫(西内)甘露殿时病重去世。陈玄礼在历史文献上的着墨不多,没有单独立传,而且总是与马嵬驿兵变捆绑出现。不过陈玄礼虽忠心为主,玄宗却未必理解他,晚年的陈玄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玄宗的信任,他的爵位,俸禄都是肃宗定下的。

最佳贡献者
2

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潼关很快失守,京都长安危在旦夕。玄宗颁发制书说将要御驾亲征,其实,他带领众人秘密出逃了。玄宗一行急匆匆地走到了马嵬驿后,将士们饥饿而疲惫,六军不发。陈玄礼认为正是杨国忠的胡作非为导致了安禄山谋反,此话由宦官李辅国转告了随行太子李亨,李亨犹豫不决。而吐蕃使者此时带领20多人来围堵杨国忠,怒不可遏的士兵们高喊:“杨国忠与胡人谋反”,伺机杀死了他。

陈玄礼与众将士又包围了驿站,一致请求玄宗处死杨贵妃。玄宗起初不允,后来鉴于形势危急,为了自保,只得忍痛命人在佛堂缢死了杨贵妃。随后,陈玄礼过去验视真实性,并脱去胄甲,请求亡灵谢罪。

贵妃之死,一定程度上有陈玄礼逼迫的意思,当时他是禁卫军核心人物。想来玄宗对陈玄礼一定恨之入骨了,但马嵬驿兵变后,玄宗尽管痛彻心扉,并没有责怪、处罚陈玄礼。还是带他一起进入天府之国——四川。太子李亨就此与玄宗分手,一路向北收拾残兵败将,不久便在灵武称帝,遥祝玄宗为太上皇。

陈玄礼一直是玄宗的心腹爱将,曾追随玄宗参与了唐隆政变。玄宗掌权后,因其忠信,提拔为禁军龙武大将军。马嵬驿兵变,陈玄礼有逼迫玄宗的行为,但目的是保证玄宗安全,对玄宗的忠心并没改变。

玄宗自巴蜀回到西京长安后,陈玄礼受封为蔡国公,食邑三百户,显然,马嵬坡之事没有影响其仕途。又过了三年,陈玄礼因病去世。陈玄礼的结局并不是很差!

3

陈玄礼,唐朝名将,因助唐玄宗发动政变即位有功而出任禁军统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次年进逼西京长安。陈玄礼率部护送唐玄宗出逃四川。

兵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禁军骚乱,请求诛杀杨氏兄妹等佞臣以谢天下。陈玄礼遂与太子李亨(后为唐肃宗)等人统一意见,奏请唐玄宗批准,诛杀了杨国忠等人。陈玄礼又请诛杨贵妃以息兵愤,唐玄宗无奈,“乃命(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并将杨贵妃尸体抬到驿站庭院中,“召玄礼等人视之"以验明正身。陈玄礼确认尸身后,“晓谕军士",是为马嵬之变。

其后,队伍兵分两路:一路由李亨统帅,受命在北方收拾残局。平定叛乱后,李亨即位称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一路由陈玄礼带队,护送唐玄宗平安入蜀。

唐肃宗平定天下后,将太上皇接回长安,安置在兴庆宫居住。陈玄礼因护驾有功,受封蔡国公,食邑三百户。他一直留在唐玄宗身边负责“久侍卫上皇"任务。

陈玄礼虽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但因情势所迫,故从未因此而受唐玄宗责罚。他侍奉唐玄宗长达45年,始终被唐玄宗视为心腹。760年8月,陈玄礼退休,不久后病逝。

4

整体来说,陈玄礼下场还不错,没有遭到清算。兵变之后,随唐玄宗入蜀。安史之乱结束后,护送唐玄宗回长安,兴庆宫(南内),封做蔡国公,封三百户。为什么陈玄礼不会遭到玄宗清算呢?

①信任。唐朝景龙四年时,陈玄礼就追随唐玄宗,因为除韦后、安乐公主有功,唐玄宗时任陈玄礼为禁军龙武大将军。

②陈玄礼不是主谋。陈玄礼作为唐玄宗身边的红人,和杨贵妃没有直接的冲突,所以他犯不着置杨贵妃于死地。是叛变的士兵,要求处死杨贵妃的。冤有头,债有主,陈玄礼因为身份,只当了一次中间人。

③价值。兵变之后不久,唐玄宗就被尊为太上皇了,大权旁落,而陈玄礼是身边极少忠诚的人。兵变时,因为陈玄礼,还减轻了士兵和唐玄宗的冲突。

而因为兵变,唐肃宗登基,自然要感恩陈玄礼,要不然,自己不能登基,所以下场就还不错了。





5

众所周知,马嵬坡兵变中是禁军头领陈玄礼带兵逼死了杨贵妃。而在兵变事件结束以后,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陈玄礼甘愿跟随玄宗入川,后来叛乱结束之后又护送玄宗回到了长安,正是因为他对唐玄宗的一份忠诚,最后被封为了蔡国公。关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病死的,另一说是在唐肃宗和唐玄宗之间争夺权力的过程中被唐肃宗设计害死的。或许有人会说,陈玄礼逼死了唐玄宗最为心爱的女人,难道唐玄宗就不记恨他吗?有没有可能是唐玄宗除掉的他?依笔者看来这种可能几乎是不存在的,原因如下。

一、陈玄礼对唐玄宗是非常忠诚的,尤其是诛杀韦后立下了大功,后来不辞辛劳甘愿带兵护送唐玄宗入川,平叛之后又护送其回到了长安。特别是陈玄礼很小的时候就侍奉玄宗,玄宗在位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陪伴左右,忠心耿耿,玄宗对他十分感激,信任有加。虽然在马嵬坡兵变中逼死杨贵妃让玄宗有一些不舒服,但是跟自己的皇位和江山社稷比起来,孰轻孰重相信玄宗自己心里是有数的。凭此一点,玄宗也不会对怪罪于他的。

二、暮年的唐玄宗被阴险狡诈的安禄山所欺骗导致发生了叛乱,还听信谗言杀掉了高仙芝和封长清两位忠臣,此举让很多忠臣心寒。直到马嵬坡兵变之后,玄宗身边除了陈玄礼已经无人可用,如果杀掉了陈玄礼,那玄宗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所以,无论陈玄礼做了什么,只要他不叛乱就是唯一可用之人。

三、马嵬坡事件之后,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彻底分裂,太子李亨北上不久便自立为帝,史称唐肃宗。虽然后来他迎回了玄宗并尊为太上皇,这个时候实际上玄宗已经失去了权势,就算他想除掉陈玄礼也是有心无力了。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6

安史之乱,叛军直逼长安,唐玄宗带领一干人秘密出逃四川。玄宗一行慌不择路,饥不择食,晚上走到马嵬驿。

此时,将士饥疲,六军不发,群情激奋。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于是由宦官李辅国转告太子李亨,李亨拿不定主义。这时,吐蕃使者刚好带领20多人围堵杨国忠。士兵们大喊杨国忠与胡人谋反,并伺机杀死了他。杨国忠死后,杨贵妃自然难以幸免。陈玄礼带领士兵包围驿站,请求玄宗处死杨贵妃。玄宗自是不答应。不过当时形势危急,老态龙钟的玄宗,一时发抖,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随后,陈玄礼过去验视,脱去胄甲,请求谢罪。

马嵬驿兵变后,玄宗和太子分作两路,玄宗带着陈玄礼等一起进入四川。而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不久便在灵武称帝,这就是唐肃宗。

陈玄礼都是玄宗的心腹爱将。早些年任职果毅都时,陈玄礼就曾追随玄宗参与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功劳很大。玄宗掌权后,直接提拔为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跟随玄宗素以忠信著称,而玄宗也视其为心腹。马嵬驿兵变,陈玄礼虽然是直接出面人,但并不是幕后主使,其作用也是从中沟通协调,平息事态,推进事情解决,保全玄宗安全。玄宗应该是深知这一点的。况且士兵哗变时,陈玄礼又代表玄宗出面与士兵进行沟通。种种迹象来看,陈玄礼并没有主观逼迫处死贵妃的意愿。退一步讲,如果他真有这个意思,恐怕就不是杀杨贵妃这么简单了。

随着玄宗与太子隔阂的消除,玄宗自巴蜀回长安后,陈玄礼也迎来了他仕途的顶峰。不久,陈玄礼受封蔡国公,食邑三百户,荣誉之至,少有人及。又过三年,陈玄礼病重去世。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陈玄礼的结局无疑是比较好的。




7

陈玄礼和唐玄宗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早在唐玄宗还是临淄王时就认识,且他和葛福顺还是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清除韦后的关键人物和实际动手者,这次事变的结果是让李隆基的父亲睿宗重登帝位,李隆基本人成为“平王”和与太平公主并称的两大功臣之一,可以说,这是李隆基一生功业的起点,且和飞扬跋扈、有始无终的葛福顺不同,陈玄礼此后一直谦虚、低调,按照《旧唐书》的说法,是“以淳朴自检,宿卫宫禁,志节不衰”,因此尽管是李隆基藩邸老人中关系最疏远的一位,却始终不离玄宗左右,,没有在王毛仲、葛福顺两次“唐元功臣”大贬谪中被殃及,且因此一路升迁却总是不离禁军,在安禄山军攻破长安前夕,作为龙武大将军率领禁军扈从玄宗入蜀,是随扈武职中官阶最高的。

他之所以在马嵬坡发难,主要是因为本人一贯不满杨国忠的跋扈,而部下也对待遇和前途不满、不安,遂趁机发难,但他本意并不想连杨贵妃一起逼死,而是六军将士惟恐杨贵妃继续受宠,以后吹枕头风让玄宗对自己秋后算账,所以“六军不发”,逼玄宗杀死杨贵妃,这点陈玄礼明白,高力士明白,政治老手唐玄宗又何尝不明白?他逼死杨贵妃时或许不忍,心痛,但杨贵妃已死,优先考虑的就是自己怎么才能平安走到成都了对吧……

从此后陈玄礼平安入蜀,并且和唐玄宗相安无事地一直待到肃宗迎接他们回长安,可以看出唐玄宗还是知道,自己这位老部下是忠心于己的,逼死杨贵妃非其本意,他对杨贵妃的“感情”恐怕也不过是那么回事,毕竟陈玄礼的做法客观上让他在六军保护下平安入蜀,而陈玄礼倘不这么做,他大概率就交待在路上了。此后陈玄礼一路跟着唐玄宗回到长安,且在他被架空为“上皇”后还是经常入“西内”陪伴玄宗解闷的少数几个死党之一,并因此被肃宗强制退休(给了个蔡国公的虚衔),不久就故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陈玄礼始终被认为是“玄宗的人”,他对玄宗的忠诚,以及两人的密切关系,是包括玄宗父子在内,当时所有人公认的。

只有明代的戏剧《长生殿》才让酸溜溜的“玄宗”做梦杀死陈玄礼,且同为明朝人的李卓吾即在剧本上发出“陈将军何罪之有”的质问,很显然,认为陈玄礼“脑子有病”的人是少数,且他们本身也被别人质疑“脑子有病”。

8

查阅历史:马嵬之变后,陈玄礼表示对玄宗尽忠,随玄宗入蜀;玄宗太子不得已与尊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兵分两路,后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即位。至德二载,玄礼从玄宗自巴蜀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封蔡国公,食邑三百户。上元元年八月致仕,大约于玄宗迁至太极宫(西内)甘露殿时病重去世。

9

陈才是真正忠臣!对于皇帝来说,女人和性命哪个重要,不会不清楚!陈如果不顺从士兵想法,自己也控制不了军队,自己都可能死于非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